在长江和淮河入江水道的交汇处,有一座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她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闪光!
大桥镇,古代亦称白沙。
大桥镇,始于唐代,唐初大诗人张若虚当年游巡至大桥江段时,受江边自然风景的感染启发,借景写出了冠绝全唐的不朽诗篇《春江花月夜》,使本地随不朽诗篇而流传千古。
大桥镇,成于宋代,那时的大桥镇区已经有居民聚居,官府觉得大桥地理位置独特,有地理优势,于是在此设置“大桥寨”,宋江都县地图上明确标注了“大桥寨”。
大桥镇,建于元、明代,从相关史料及历史文物看,在元代时期,大桥已有镇的特征,也具有一定的规模,特别是明永乐七年,陈瑄奉旨开浚白塔河后,大桥镇区随着白塔河南北漕运的畅通而繁荣。
大桥镇,盛于清代、民国时期,清康熙朝,大桥有汤彭年考中进士,接着又有顾图河高中榜眼,这时期的大桥,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已经达到相当的繁荣,清末民国时期,大桥更是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社会精英。
在大桥镇老镇区,主要街巷用万条条石铺街成道,并由这些条石街道串联起镇区的街道弄巷,史称“条石古街”,在“条石古街”两侧,建有众多的明清大院和寺庙道观及历史遗存。
清末民国初期,大桥镇的规模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镇,镇上居民及镇管理者,出于保境安民的需要,在大桥镇区的四周,共建起十三座圈门,用青砖砌建的十三个圈门,到了夜里,四周圈门关闭后,镇内即与镇外交通隔绝,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更夫和安全保卫人员。使大桥镇镇区的管理与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有“小扬州”之称。
大桥镇流传着这样一首《大桥古镇谣》:“大桥古镇三聚拢,条石街巷巧横纵,西有仁寿北青龙,白沙昂首立当中。白塔河水穿境过,永济桥架两岸通,舟行南北赏江湖,带绕长堤贯西东。建有圈门十三重,保境安民各倚重,东蜀门内伏青龙,西罗门外望仙踪,北圈门中关帝守,南圈门下站佣工。客商往来人接踵,富贫兴衰不相同,岁岁年年送穷神,迎来盼往在心中。”
大桥镇建有圈门十三个(亦称十三个半),具体位置是∶
东圈门(镇东大街东段):今东大街二十四号处;
西圈门(河西仁寿街上):今河西镇扬街中段;
南圈门(塌扒街南端):今塌扒街南段中间37号民居位置;
北圈门(关帝庙南侧,和关帝庙紧相对):今人民路与菜市街交叉口处(原青春茶社处);
河西桥西圈门:现已在大桥河道中心(卞朗之住宅门口);
西大街观音阁下圈门:今繁荣街西段(束星北故居西侧);
鱼市口南侧圈门:今人民路与团结街交叉口(徐二房大门口照壁南侧);
花土地庙圈门:今团结街与人民路交叉口(徐二房最南一栋房子门东侧);
徐氏宗祠圈门:今团结街西段(原大桥小学校门西侧);
天后宫圈门:今塌趴街北段66号民居处(天后宫、井南侧,大庙小庙西侧);
刘厚住宅后门口圈门:今跃进巷中段(刘厚之宅院后门东侧);
曲巷圈门:今劳动巷东面(大庙小庙东,徐四房宅院西墙外,向南曲折通东大街);
龙华寺圈门:今大桥中心卫生院宿舍区门口东(有人存疑);
另,东街谢家巷(今东大街中段厕所处向南)设一围门,此门是谢家私宅封闭巷道的大门,但却起着完全封锁进出镇区的作用,故又称半个圈门。
圈门都是用青砖膏灰砌成,高低错落有致,宽窄因地而定,门板所用木料厚薄不一。重要路口的圈门厚重,门后还置有两根一横一竖的粗木棍,晚上关闭时起到顶住和栓牢圈门的作用,且在厚重圈门的下方设有滑轮装置,以便开闭时省力方便。圈门建好后,昼开夜闭,使大桥集镇形成一个整体堡垒,有效防止了匪患,确保镇区内居民的安全与安定。
解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圈门逐渐失去其作用,被逐步拆除,镇区所有的圈门现已无存。
在探考过程中,亦有人对部分圈门存疑,有人说,无“龙华寺圈门”,在西河边“大码头巷”南有个南北向的圈门,有人说,天后宫南侧的这个圈门是“北圈门”,有人说,河西“河西桥西圈门”,不是在“卞朗之”门口。本文考证的情况经过有关的专家、老居民和文史爱好者的证实,但也不无谬误之处,留与其他专家及有志于此的人进一步考证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