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步入老年行列的人们总会发出“老啦,老啦,不行啦”、“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呐”的感叹。其实,老年人大可不必这样沮丧。人的年岁会一天天大起来,这是自然现象,谁也跳不出这个规律。到了或者接近老年了,应当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正视现实,不必消沉。把正能量的余温发挥出来,再做点什么,做点有意义的事。

  人到老年了,积累了沉甸甸的情感,又厚,又重。不管是高官还是平民,不管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不管是舞文弄墨的还是摆弄锄头的,概莫能外——怀念往昔,怀念亲人,怀念同学、战友,回忆那些数不清道不尽的往事。有高兴、自得、欣慰、惬意,也有悲伤、遗憾、教训。人的一生什么都能舍弃,唯有情感是摆脱不掉的。把这些沉甸甸的情感,化作老有所思,老有所想,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在启迪后辈、做好传承中尽微薄之力,这才是吾辈应当尽力而为之的。

  有人说,除了健康,什么都不重要。这个话虽然有些道理,但太过于绝对了。如果反问一句,你除了拥有健康,什么都一事无成,人生还有意义吗?若坐等“空悲切”之日的来临,那就悔之晚矣啦!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李白的《将进酒》中的诗句。这种浪漫豪放之情,不知道感染了多少人。人们经常在酒桌上引用这两句诗,借以纵情狂饮。还有人拼凑了一副对联,来表现人生得意之时要尽情享受欢乐的思想: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对月。上联取自唐代诗人罗隐的《自遣》,下联自然就是李白的诗句了。另有人还给配上了横批:快乐就好。今年上半年,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要求甚严。自觉遵守规定,不得不取消会友聚餐的计划。一次独自晚餐的时候,斟满了一杯酒,有感而发,凑上了四句以酒为题的顺口溜:把酒欲言欢,怒目向青天,若非汝降疫,岂能独解馋?

  从李白的“莫使金樽空对月”,到那一副带有戏言意味的对联,再到“今日有酒今日醉,明天没酒再掂对”的笑谈,好似人生的主题只有纵情欢乐,余者皆不在话下。试想:如果我们的国民都是这样的话,终日里纵情豪饮狂欢,还有积极奋进的斗志吗?还能建设现代化强国吗?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何实现呢?

  纵情欢乐,麻醉了人的思想;放纵狂饮,麻醉了人的神经。就会意志消沉,精神颓废。人的思想、神经一旦被麻醉了,一时半会儿,或许没有什么问题。如果经常如此,长此下去,不就成了“醉生梦死”了吗?像李白这样“斗酒诗百篇”的名士,从古至今,又有几何?

  人生得意须谨慎,莫使年华付水流。我觉得,人生应当按照这个思想去规划、实施。这种“莫使年华付水流”的思想在我的灵魂深处早已根深蒂固,尤其是逼近“古稀”之年,这种想法亦如“加速度”一般愈加强烈,而且拉开了惜时如金、争分夺秒的架势和行动。

  鄙人以为,人来到世上走一遭,不容易,不能愧对父母;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不可任其流逝;我们虽然都是平庸的人,但也不应该稀里糊涂的就这么了却一生,人到老年别消沉,总得干点啥,留下点啥。这是我50岁以后的愿望。

  留下点什么呢?什么值得追求呢?不同阶层、不同思想意识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因此也就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努力方向和手段。留下的东西,叫作遗产或者财富,这些财富无外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已。在物质上,我比一贫如洗的强一点儿,留不下什么,顶多不过不到百米的楼房而已。所以,我不去刻意的追求物质财富,因为“天生我才不懂富”,没有那个能力,没有那么好的命运,不必“与人争富”,更不必在“富”字上与人一决高下。住着楼房,吃穿不愁,有零钱花,就满足了。一万元钱的衬衣,十元钱的衬衣,都能遮体,何必攀比呢?根据我从事的职业和本人的好恶,在沉甸甸的情感中,选择了追求和留下精神财富这条路径,尽管这种思维被当今许多人认为是古代人的想法,或者是没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我不在乎。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因为我认为它比房子“值钱”。于是,从50岁开始,便给自己规划了一个又一个、一个接一个的“工程”。我把给自己规划的这些工程叫作“自讨苦吃”,但我心甘情愿,追求的是“苦”中的“乐”。有人说,这么大岁数了,别整得那么紧张,别累着。逛公园,下象棋,打麻将,健身舞,钓鱼,等等,岂不快哉?何必自讨苦吃呢?然而,我觉得,做我熟悉而有意义的事情,做我喜欢做的事情,做我可以尽情发挥特长和潜能的事情,心情特别舒畅。我没有钓鱼的爱好,从不涉足赌场,就是喜欢喝点酒。于是,每天早起晚睡,一门心思“经营”我的产业,为完成那些“工程”耗费心血。尽管劳神费力,但我高兴、愉快、舒畅,何乐而不为呢?

  从虚龄51岁“内退”开始,离开了繁忙的工作岗位,卸掉了重负,轻松了许多。然而,仅一月有余后,便应聘就职,继续“耍笔杆儿”、“爬格子”。近20年中,参与过筹备编纂县志续志,为单位或私企从事文秘工作,搞过地名普查,编辑过年鉴,等等。不过,这些职位的工作任务,比起在岗任职时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分量来,要轻得多,经常有闲暇时间。可是,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没事儿得找事儿做;有事儿做,才感觉到自己有存在的价值;做有意义的事情,才感觉到充实、愉悦。所以,一天天的走向老年,总想“干点啥”的欲望一直在支配着我、督促着我。

  1998年,儿子高中一毕业,就主动自费学习了电脑应用技术,当年就买了一台电脑。电脑进入家庭,在当时是很少见的。尽管我们家当年生活很拮据,但我们家有电脑,又感到很自豪。这为我以后利用电脑完成自己规定的“任务”奠定了基础,铺就了道路。2005年11月,我开始在应聘的岗位上接触电脑应用。这一接触,便一发而不可收。

  2004年,我根据我编辑过的新闻节目稿件原文,摘编了一本《延寿纪事》。那些内容都是书写在一些被将要废弃纸张的背面上的,因为那时还没有电脑,也不会操作电脑。2005年11月1日,是我正式开始在电脑上编辑我的私人产品的日子。第一件事就是整理这个《延寿纪事》。这一次,其中的内容没有全部采用,选取了当中的重要事件,确定为《延寿大事记》(1989年1月-2003年12月),以后又接续了十几年的内容。后来,县政府地志办出版了一本《延寿大事记》,1986年以后的内容便出自我手,占据了这本小书约80%的内容。后来,又被《延寿县志》(1986-2005)采用。

  2006年,儿子“分配”给我一台电脑专用之,我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在电脑里“驰骋”了。接着,编写了一本“家史”。说起家史来,要提一提我在前言中说的“传承是长辈的一种责任”这句话。这句话是我从采访长辈的过程中和写作的过程中感悟出来的。首先,写这本书的目的明确: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记祖先。这两个“不能忘记”的前提就是长辈的传承,有“传”才有“承”。其次,确定“传”什么。传史修志,一般说来,是要组建一个什么委员会,确定几个参与者,等等。我在本家族的这个事情上,独断专行,说干就干,就我一个人儿。我不用别人掺和,因为需要我做的事儿我都务必躬亲,由别人去做我信不着。所以,我自作主张,确定了五章:家族世系表、家族大事记年表、收藏昨天、家族直系亲属、附录。这其中的第三章是“收藏昨天”,顾名思义,这一章的内容都是记述对往事的回忆。有父亲多次讲述过的“著名”往事的起始缘由,有我亲身经历的故事,有我依据事实感悟到的思想总结,也有弟弟和妹妹们对一些往事的印证、补充。在这一章里,我共撰写了117篇或长或短的回忆文章,是这本书的主体部分。我在编纂家史的同时,对自己在乡镇广播站工作近10年间的新闻报道原始稿件,进行了整理编排,汇编成《来自鱼米之乡的报道》。我调入县电视台之后,原所在的镇政府曾经发生过两次火灾,除了剩下的墙茬(zha)子外,其余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我的这点资料十分珍贵,成了那个10年当中那里所发生的事件直接和有力的证据。

  以上的“工程”都算是小工程,不足挂齿。从2007年初开始,同时推进的还有积累《延寿史料》、《春秋演义》(中国历史各类资料)、变电视新闻原始纸质稿为电子文稿。其中,积累的《延寿史料》从2005年开始,每个年度分为两卷,一个来自于本县政府信息中心(网站)每天发布的新闻(其实是选择转发的县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内容),另一个来自于各种媒体刊载的有关延寿县的新闻事件、历史史实等。这是一个长期性的、永无休止的工程,没有恒心,没有耐力,是很难坚持的。15年来,每天清晨打开电脑的第二件事就是继续积累这方面的史料(第一件事是补记上一天的日记),除了离家在外,这是每天的“必修课”。如果外出,我会携带U盘,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会为完成这些“工程”搞点“插曲”。变电视新闻原始纸质稿为电子文档稿,这项工程可谓浩大矣!1985年至1988年电视台播发的新闻原始稿件存放在局档案室,2004年去索取时,没有了!气得我直搓搓牙。好在以后13年的原始稿件存放在我自己的办公室里,才幸免于“丢”。2006年初,我产生了把这些纸质的手书稿件变成电子文档的想法。于是,我到电视台把原始稿件借出来,背回家中(一个年度可装满满的一个编织袋),一页一页的,一本一本的,一年一年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全部“敲”进了电脑。作为延寿县唯一的新闻媒体(广播电台早已名存实亡),这些新闻稿件,记录了当年延寿县发生的所有的重大事件,是延寿县历史发展中最基本的、最原始的、最可靠的、最真实的记录。把它以数字化的形式保存起来,很有必要,意义十分重大。那些稿件,除了一少部分是我不在岗时由他人代编的外,其余都是我字斟句酌亲自编辑的。因此,我对那些文字非常熟悉,非常亲切,那是我血汗的结晶。我在输入、编辑电子版文档时,每一条新闻都校对一两遍,对一些自认为应当予以说明的地方,都作了批注。一开始,完成了两三本卷宗后,对完成时限做了粗略的分析,大约需要5年时间。按照这个初始计划,我本着只能提前不能拖后的原则,增加了工作时间,最后用了4年3个月便大功告成了。前几年,我自费打印并装订成书籍,存放了起来。这些独门、孤本资料书籍,除了装订之外,文字录入、排版、插图、封面封底设计和图片摄影、封面题字均由我一人完成。录入的这些文字,年度数量少的近50万字,多的70多万字,一般在50万字以上,共计约800多万字。说一句实在话,没有恒心和毅力,是不会做这项工作的。从经济利益上讲,我只有损耗,没有丝毫获得。从某个角度看,这无异于一个傻子的行为。

  变纸质稿为电子文稿这项工程完成以后,我把目光投向了更大的一项工程,从2015年初开始搜集资料起,到后来按照大型丛书进行编辑,到如今只能算作进行了40%以上。这项工程涉及到整个文学艺术领域,浩瀚庞杂。在编辑过程中,要从多个来源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甄别正误,尽量使每一个条目完整、丰满、图文并茂。这项工程,一开始受到了家人们的反对,但我仍一意孤行,乐此不疲。这是我投入时间最多、精力最大的“工程”,再过7年,这些东西也许才能“出笼”。之后,我会完成30多岁时的另一个夙愿……

  人老了,别消沉,总得干点啥。我这样想,也这样做,义无反顾。坚持就是胜利!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