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和老同学通电话,我问他:“你退休了,忙什么呢?”他说:“带薪上岗呢”。我没细问挺羡慕老同学退休了还有人聘请上班,真是个人才啊。“带薪上岗”这句话,似懂非懂地忽悠了我好几天……
一阵手机来电铃声,又是老同学的电话,唠了一会儿嗑。我问他:“你老兄带薪上岗,问句不该问的话,你上班一个月能开多少钱啊”?手机里传来了老同学的一阵笑声:“哈哈哈,你到现在还没明白带薪上岗是什么意思啊”!我说:“让老兄见笑了,我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他说:“那就是咱们退休的老伙计们,带着养老金到孩子家帮他们看孩子”。他的一句话点醒了我这个“梦中人”,这才明白“带薪上岗”的真正含义。
孙女1岁了,我随时做好了“带薪上岗”的准备,还憧憬着未来陪着家人去祖国各地旅游,心中真有点美美哒。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7年春节期间,爱人的身体被查出重大疾病,我一下就懵了,手足无措,精神好紧张。人病了就得治啊,我陪着她奔波在国内各大医院预约挂号,就诊住院治疗期间,每隔几天,她在12点之前(过了12点欠费,下午就停药了)来到护士站对面的告示板,看看催缴费单上还剩多少钱了?治病花钱像流水似的,这钱花得也太快了。
她联想到家中二老,一位因病已卧床7年了,另一位87岁患心脏病需要人照顾......她怜悯又于心不忍地对我说:“看病花费太多了,你和孩子还要过日子,能不花的钱就不要花了”。一听这话,我怔住了,盯着她那与病魔顽强抗争显得日渐消廋的脸庞,身体都这样了,还惦记着一家四代人。我控制着渐渐模糊的双眼,一下就崩溃了,真正地体验到“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那种揪心的刺痛。
我的发小大姐李榕丽得知消息后,关怀备至,给我汇来一万元钱。年年都邮来成箱的补品、食品和水果。老知青们和部队的战友、朋友们得知情况后,也给予她大爱无疆的方式、体贴入微的安慰和鼓励。在她住院期间,他们还特意找一个随时可以躺下休息有长条沙发包间的饭店就餐。
三伏天,在医院治疗期间,由于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太大的原因,她的身体弱到极点,往日的风采不见了。每天都没胃口,什么都不想吃。
有一天,她突然想吃曾经吃过的一家朝鲜冷面。酷暑中,我端着碗和战友一起直奔冷面馆,到了一看,饭店正在装修。我蹲在路边冲着花池的绿叶真想大哭出声,怎么就这么不巧啊,我堂堂的一个七尺男儿,爱人病了就想吃碗冷面,顿生“臣妾做不到”的为难感觉。战友见状,一把拉起我说,还有家冷面馆和这家的味道差不多。
当她夹着冷面入口,直接就说:“不是那家冷面的味道”,然后就不动筷了。食欲不佳的人,口味刁钻到相当程度,刚刚产生一点的食欲,就这样消失殆尽。
她持续高烧不退,身体虚弱无力,从床上去卫生间回来,从头到全身就像刚洗澡出浴似的,汗水浸透内衣,水洗的头发贴着头皮,让人看了心疼得一个劲淌血啊!但光是心里难受也不行,要拿出解决办法来。于是,我不再让她自己去卫生间了。我把痰盂放在床边,让她下床就地解决;还雇个钟点工,上午来帮助打扫室内卫生、做午饭;再就是加强食补,调剂伙食增加营养尽快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恢复体质。
但,“求人不如求己”,为尽快适应和解决家庭出现的各种情况。我决定,“人过六十再学艺”,“技多不压身”嘛。
首先要用心去做调养病人和老人体质的家务事,为尽快奔向正常老百姓生活的目标,一切都要从头再来。在医院,我学会了对病人的护理和陪护;其次,面对两位“老小孩”脾气无常的变数,懂得了忍让和不辩解,加深了对家庭不是说理的地方的理解;少一些计较,多一点宽容。再者,在伙食营养方面,自己采购食材并上手,三餐学会了熬营养粥,做豆腐脑、鸡蛋糕,家常菜的烹饪,制作简单的面食。比如:包饺子,发面蒸馒头,烤面包;在家庭护理方面,学会了测体温,量血压,测血糖,扎点滴针,灌肠,导尿,卧床病人的大小便护理方式。
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熟能生巧”。就拿打点滴扎针来说吧,刚开始学扎针,按护士说,拇指、食指捏住针把15度角进针刺穿皮肤、血管,针头有空腔感后,顺势推针见到针尾端滴管内有回血、拇指摁住针、解开止血带,打开滴管的流速开关,回血回流血管后再粘牢三个医用粘贴。然后,根据室温和病人身体状况,调整一下每分钟的点滴数。比如,治疗心脏病点的单硝酸异山梨酯,每分钟点6至8滴,调这个滴数要看手表15秒的滴数,再乘4就是一分钟的滴数(平均15秒2滴)。
用军人持枪瞄准射击三点一线的原理,我要求自己“争做特等射手”。譬如,我去学扎针技能,道理是相通的。即要心细、眼明、手轻、多动脑。刚开始就这个进针15度角,可把我这个六十多岁的小老头给整蒙了,真有点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的感觉,想想这场景:一个手背、手指有汗毛、结实、有力男人的大手指,要轻轻地捏住小小的针把,怎么看都不像能把针扎进血管里的手啊。
第一次,我上手扎针就没扎不上。操作时,止血带扎住病人小臂止血,捏住针把,看到手背上鼓起的血管按15度角扎针时,中指、环指、小指就像吸铁石一样吸在了家人的手背上,停滞不前,再用力不是扎深了就是扎浅了,把血管壁都给扎穿了顺着针眼出血、鼓包,再看家人那被扎的有点“扎西得嘞”的痛苦表情,我自己都有了要放弃学扎针的想法了。
我观察护士扎针手法后,恍然大悟,我再给家人扎针的手法是上下针与血管15度角没错,但捏针时把针把向左旋转15度后再进针,这技巧就直接避开了中指、环指、小指与人手背的接触,扎针不受阻,针头扎穿皮肤和血管顺利进针,一针搞定。
几年下来,爱人的病情缓解好转都能自理和运动了,体质增强了,心情也好多了。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人的身体健康最重要。我陪着她去曾经向往的南方旅游,家庭也恢复了往日欢乐生活的气息。
老百姓的生活就是这样不分年龄,一旦家庭成员出现各种状况,只有面对现实去解决,该出手就出手。
每天,孩子夫妻二人早出晚归忙着工作。亲家帮看孙女,30个月大的孙女也该送幼儿园了,去幼儿园接孙女回家是看孩子的工作之一。让亲家休息休息,我们也有能力接手帮着看孙女了。
“带薪上岗”是现实,一对年龄相差60岁的一老一少在一起,这带孙女的活能干好吗?成了我们退休生活中的一个新课题。摆正自己在看孙女事情上的位置,即以孩子教育为主,老人是次要的。坚守不能溺爱孙女,不干涉孩子的经济,不参与孩子对孙女教育的原则,避免了不必要的家庭矛盾发生,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孙女生活成长离不开德、智、体全面发展。老人在看孙女时要处处端正公德思想,以身作则,当好表帅,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教育孙女的德育和体育。智育和学习文化知识方面由孩子来负责吧。
看孙女是个费心,费脑力,费体力的活,一点马虎不得。带孙女去公园玩之前,教她牢记一定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但可以跟认识的小朋友玩,但最好不要带玩具去,可以避免和小朋友玩耍时,因为新鲜感争抢玩具,互不相让,发生不愉快的斗嘴和肢体接触。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老人就很为难了:是去劝,还是置之不理,无从下手,干脆就不带玩具了。也不带硬糖果和带核的水果,小朋友在公园玩属于多动状态,如果分享到以上食品,容易发生食物卡气管的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和小朋友分享一下食物,培养小朋友的相容性和团结互爱的意识。
向其他家长学习借鉴教育孩子的方法也是涨知识。比如:孙女的一位好朋友在路边拣了一个遗失物,家长让她放弃,小朋友不放弃,这时,家长在劝说无效下,直接告诉她,你拣了这个玩具不放下,以后,再也不给你买玩具了。孩子在取舍之间,懂得了放弃。
随着孙女年龄的增长,带她去公园玩可分30秒,10秒,5秒巡视方法。孙女3至4岁时,在公园玩大人可以在30秒之内可放松一下,孙女基本在原地和小朋友玩;5至6岁,10秒之内孙女和小朋友玩耍走不了几步远在可控范围之内,6至7岁,5秒之内,一定要随时注视孙女和小朋友游玩的动向,步步紧跟,防止宠物狗突然出现,吓着孩子,及时掌控局面,避免意外发生。带孙女出来玩时,可以用“目不转睛”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带孙女接触观赏大自然风景了解一些植物。比如,杨树,柳树,李子树,山丁子树,山里红树,桃树等等树种。春天,榆树枝上结满了榆树钱,告诉她榆树钱是可以吃的。如果有条件允许让她吃几个尝一尝味道。看见叶子边缘有锯齿状,可以用实物对她讲诉古代的木匠鲁班是如何发明锯的故事。教育她爱护优美环境的道理,公园的花卉是不可以采摘的。
带孙女去农贸市场看看真实的海生物,比如:帝王蟹,龙虾,螃蟹,龟类及各种鱼类,培养和锻炼她在看不认识的物种时,提示和培养她向售货员请教一下的胆量。
培养孙女用爱心去认识和了解常见的动物和小动物。比如:去农村看饲养的牛,马,羊,驴,鸡,鸭,鹅,小猫,小狗,去花鸟鱼市场观赏金鱼,仓鼠,蛇,鸟类。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疫情封控期间,孙女参与打扫室内卫生,制作各种面食,洗菜,切菜,炒菜等家务活,调节一下家庭的和谐气氛。
家家都有一本育儿经,让小朋友茁壮成长是每一个家庭由衷的美好愿望。
“带薪上岗”,时而也可以忙里偷闲去做一些自己爱好的事。
我的一位老战友是文学爱好者,而且还是一位多产的知名作者。他把我拉进了《大院子女》微信群和银河悦读网以及他们的公众号。
通过拜读公众号佳作,让我耳目一新,增添了我退休生活的乐趣。
偶尔投稿,还能看到编辑们对作品切实,真诚,鼓励上进,有水平的指导和评语,让人茅塞顿开涨知识,激励了我创作的勇气和信心。
在银河悦读网建军95周年征文活动中,我的一篇作品被评选为优秀奖,一个退休多年的人居然还能收到一个《荣誉证书》,感谢组委会厚爱。
通过写作让我进一步理解了人生旅途确实是活到老学到老,老有所乐。
“人间重晚情”。绚烂多姿的晚霞,如同人生的夕阳,是亲身经历了苦乐年华之后的精彩与美好,弥足珍贵。
作者:裴景逊 中共党员,曾经是下乡知青,退役军人,退休的人民警察。曾四次荣立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