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东,约五十里许,有一条南北流向的河流,叫“白塔河”,古时也叫“白獺河”又名“龙儿港”,因古时有一条修炼成仙的“白獺”而得名。据传,能修炼成仙的动物最终都会变成白色的,而在“白獺”河里修炼成仙的白獺,也是通过修炼而变色成形的,这条成仙的白獺,是条善良的白獺,他守护着这条河流两岸民众的安宁,他打败了众多来此发难怪物,有他在其它妖魔鬼怪都不敢再来“白獺”河流域作祟,两岸的居民因怀念这条保境安民的“白獺”而叫这条河为“白獺”河。在“宋江都县图”上已清晰地标注了这条河,这条古老的河流,她南连长江北接通扬运河,进而通达京杭大运河,即“达江通河”。千百年来她浇灌了流域的大片良田,滋养了两岸众多的民众,她畅通了漕运,繁荣了商贸,惠及了流域的民众,她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1660102366119236.png


  一、早在南宋时期,张姓居民就迁入白塔河畔生活

  白塔河中段,上苍让她在这里留下了“之”字型的湾,就在这平静而又宽阔的白塔河东岸(江都吴桥进化),早在南宋端平年间,就有一支张氏先民迁入而居。本支张氏为唐代姑苏张氏讳旭字伯高公之后,南宋名臣张攀公之嫡嗣。攀公三子辕,少时举为孝廉,后宦游广陵,见广陵东乡(白塔河流域)土肥地沃,地域广阔,南宋理宗端平元年,辕公遂由姑苏常熟,举家迁入广陵东乡(白塔河东岸)择地而居,名曰张家巷,辕公为本支张氏迁居广陵之始祖也。本支张氏自迁入至今,已有七百余年,已繁衍近三十代。家族聚居一片,代有贤能涌现,亦有侨居大江南北,异国他乡,四面八方,为社会发展,国家强大,人类的进步,奉献着张氏族人的智慧与力量。1660102427125360.png


  二、明永乐初期朝廷开浚白塔(白獺)河,繁荣了流域民众生活

  明代平江伯陈瑄于永乐七年(1409)奉旨开浚白塔(白獺)河。白塔河是通扬运河南岸通航长江的一条重要河流,南北流向,在古代漕运及泄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滋养着两岸民众,繁荣了流域民众生活。

  白塔(白獺)河在宋代之前就有了,成书于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的一部地理总志《舆地纪胜》“卷三十七?扬州”中对白塔河的记载为:“白獭河在江都县东六十里,名龙儿港。《图经》云,尝有怪物自海陵穿入此港,至古盐河南岸变为白獭,故名。”

  白塔河与常州孟渎河隔江参差相对,漕船径直过江,半日即可到达。白塔河地处高沙地区,河岸易坍,河床易淤,河水易泄,不久便渐次淤浅堵塞了。正如《扬州水道记》所说:“永乐七年陈瑄开白塔河,寻废。”其时,监察御使陈祚、侍郎赵新便奏请疏浚白塔河。宣德六年(1431)八月,宣宗皇帝“命瑄役夫四万五千余人浚之”,“骊浚旧道”后,又于宣德七年(1432)在白塔河上“建新开、大桥、潘家、江口四闸,以备蓄泄,以利江南漕运”(《宣宗实录》)1660102474122640.png

  正统八年(1443),明代名臣周忱任工部尚书,巡视淮安、扬州盐务时,却提出了不同看法。据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周忱节奏:白塔河有四闸,可于其中大桥闸筑坝,俟运河水泛则开闸行舟,水落则仍闭塞。”《明史·河渠志》亦载:“正统八年,巡抚周忱定议……筑坝白塔河之大桥闸,以时启用。”周忱提出在大桥筑坝,以便水盛时引漕,枯水时关闭,白塔河得以又季节性地恢复了行漕的功能。

  景泰三年(1452)正月,御史练纲奏道:“……白塔河又与孟渎叙直,由此两岸横渡甚近,宜大疏淤塞”,“今可易闸为坝”,“帝命尚书石亚璞措置”(据《明史?河渠志四》)时隔十年后,仍然是继续采用周忱的疏淤、筑坝之法,维系着白塔河的行漕便捷功能。这种情况勉强维持到成化癸巳(1473)年冬,“巡河郎郭昇以为言,下其事于总督漕运都御史李公裕,以询于众,得修河事宜,以属郭君而总其戍焉。郭君于是召集近旁兵民二万人,疏旧河二十里,筑东西捍水堤四十里,建通江、大同二闸,其新开、大桥之故存者,咸修复之。又增建土坝二,夏月潮涨则由闸,冬月水涸则由坝。又建减水闸五,以防泛滥,浅铺五,以备疏瀹。正德二年(1507)六月,对白塔河又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疏浚,并重修了大桥、潘家、通江、新开四闸。

  白塔河的开浚及后来的不断疏浚,畅通了白塔河的漕运,进而方便了白塔河流域居民,繁荣了商贸,更促进了流域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们张氏居民亦是受益于白塔河漕运的繁荣!


  三、张氏集居地是块“龙地”

  白塔河也叫“白獺河”又名“龙儿港”,旧时这条河也许就是条“龙脉”,是有龙气的!据传,明代永乐初期,朝廷开浚白塔河时,当开挖到张氏集居地西北方一个叫“老坝头”的河段时,河工无法开挖,出现了今天挖出的土地明天长出来的现象,大家都觉得挖到“龙地”上了。负责挖河的官吏一帮人等进行了“大香大烛”的祭拜后,仍无法继续挖掘,官吏只得实情上报,上面的官吏害怕毁了“龙埂”,破坏了这里的风水,影响社会稳定,也怕影响以后行船的安全,于是留下这一段“龙埂”,从“龙埂”两边绕挖。

  这一河段,河面突然变宽,两边呈弧形拓展,有一南北向小岛突出于河面,真像一条“龙”游翔于河中心。突出水面的龙形小岛呈椭圆形,长约二百几十米,平均宽超30米,面积约十多亩地,小岛高于河面且平整,两边水面开阔,仍可行船,当地人将小岛称为“龙埂”也叫“老坝头”,这里是个神奇的地方,留下过诸多美妙的传说。

  在距离河滩50米许的东岸上,还有一环型埂地,面积约在10亩左右,至今遗迹犹存。为什么会在这里出现如此地形?据当地老人讲述,明朝永乐年间,官府开浚白塔河,主要是便于运粮、运盐、运货物的船只通行顺畅和泄洪行水。因这里处于白塔河中心地带,地势开阔,且紧靠村庄,人力充余,并且离此处向南不远,即是网子桥街市,采购日用品、运输用品和歇脚吃饭极为方便,于是在这里设立征粮点,在“龙岛”上建成粮食、货物中转站。河岸上的埂地也是是卸载和存放粮食的地方,环型埂地也是陆路征粮过秤和征粮人员办公以及食宿的场所,“老坝头”的名称也是那时来的。

  进一步考证,这里成为漕运中转地后,官方还在附近建有两座通行石桥。一是在环型埂地北面不远的老坝河上,为了方便南北村庄交通,建了一座马家桥。马家桥桥面宽2米,中间由几块花岗岩条石铺成。1969年疏浚反修河时,有三块旧桥长条石打捞上岸,被村民保存在反修桥南的路西侧;二是在距离“龙埂”南面约千米的白塔河上建了一座东西向的庞渡石桥,以便于白塔河东西两岸村民交通往来。桥两头采用石头筑桥墩,中间用数块7m*0.5m*0.4m的花岗岩条石搭建,桥上行人,桥下可流水行船。1966年,疏浚白塔河时,长条石被打捞上岸,现存于庞渡大桥东侧。从旧时造的两座石桥来看,支流上的南北石桥,应该是为附近村民提供交通方便,而白塔河上的东西石桥,无疑是为更远地区的村民提供交通方便,进而提升货物、粮食集疏更快速便及。

  白塔河上建有四道闸,便于拦水和东西两岸村民出行,而此处中心位置,两岸居民众多,只有一个摆渡口,确实不便,在这儿废渡建桥,也就不足为怪了。再说在河心囤粮,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果船运,在河心装卸粮食、可以节省不少开支,亦能防盗;如果陆运,河上搭跳板,也很方便。再者,因为两边分流,一边收粮,亦不影响另一边水上船只通行,实为陆、漕联动的科学设置。

  

       四、明清时“网子桥”形成张姓村庄集市

  由“张家巷”北延数百米许,有个张氏集居的村庄叫“网子桥”。“网子桥”是个桥名,她有着动人的传说;“网子桥”是个地名,她代表着一片区域;“网子桥”是历史符号,她有着光辉的历史!

  在经过几代张氏族人的开垦建设后,当年的不毛之地,已变成人居佳境,世外桃源,张氏族人在此再次开庄立室。

  此处形成新的村庄后,前后庄之间有条东西流向的无名小河,河南岸有位张财主膝下无子,常求拜于神。一天夜里,观音菩萨托梦给他说:“为人多做善事,当为有子。你家屋后河沟无桥,水大时,行人不便,你何不带头修座桥呢?”,张财主点头称是。回家后即备工备料独资建桥,许多庄邻也来热情相助,历经重重困难,桥终于修成,第二年张财主果得一子,因家近河边,怕小儿不慎落水,遂取名“网子”,有用“网”网住子孙之意。古往今来,修桥筑路都是造福一方的善举,因此这位连具体姓名都不为人知晓的张财主,却因修桥而为人们所永远怀念,张财主所在村庄也渐被称为“网子桥”。

  正是白塔河的潮头涨落,催生了流域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生生不息,正是人们的辛勤劳碌,促进了张家巷之“网子桥”一带的发展繁荣,自明末清初起,“网子桥”区域就已形成村庄与集市,逐渐成为本区域的中心。1660102558116715.png


  五、抗战早期新四军进驻“网子桥”

  1939年1月,江南新四军挺纵三支队在韦永义、惠浴宇带领下渡江来江北大桥、网子桥、吴家桥、花家荡、焦家荡一带开展抗日斗争。随后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部设在了网子桥,新四军在这里成立了抗日军政学校,培养抗日军政干部;2月,在这里成立了苏中第一个党的县级组织———中共江都县工作委员会,9月,正式成立中共江都县委员会,并且在县委领导下,组建了一支人民武装“江北游击队”;10月,正式成立中共苏北特别委员会,韦一平任书记,惠浴宇任副书记;1940年2月14日,在此成立了具有民主政权性质,由江都各阶层抗日力量组成的江都民众抗日自卫委员会,惠浴宇任主任,刘伯言、王松槐等任副主任,同时以吴桥民众抗日自卫团和江北游击队为基础组建了群众抗日武装———江都县民众抗日自卫总团。由于网子桥处于“三桥两荡”中心地带,是当时陈毅、叶飞等新四军将帅指挥苏中苏北抗日活动的中心,并且在网子桥驻有党政军领导机构,他们也工作、生活在“网子桥”,“网子桥”的张姓村民为新四军在本地区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所以这里也被称为“苏中小延安”。1660102624477652.png


  六、民国初期张氏村民集资建学校

  张氏族人,自南宋理宗时期迁入扬州东乡定居后,一直是府城东乡望族,秉持耕读传家的理念,为社会培养出众多人才,对子孙后代的教育形式也会择优而用。清代后期,特别是民国建立后,各式各类学校应运而生,张氏族人也意识到教育方法的改进,遂于民国四年(1915年)在卜居地之东的通济庵,创立了新式学堂“卜东小学”。

  建校的资金是由张氏家族里有识之士捐资,并且将通济庵公产和乡绅们捐赠的田产作为学校的公产,作为学校办学之资,谓之“学田”,设立“养田义学堂”,学校刚开始只招收张氏子孙,后也招收四乡八里的异姓孩子,学校并逐步发展为1——6年级完小,高峰期时有五百多名学生。建国后,学校划归公办,并进一步发展为小学、初中设置齐全的学校。1660102671104244.png

  

       七、新时代白塔河畔更宜居

  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繁衍,本支张氏已人口众多,生活之地也庞大。特别是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来,国家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张氏聚居之地也是有天翻地覆的变化,白塔河常疏浚,现在是水清浪平堤岸牢固,绝无水患之忧,农业现代化,更使农田高产丰收,京沪高速公路,安大省道在境内纵横交错,高速出入口更使方便了居民出行。

  后记:我的老家就在这白塔河畔,那里是一片富饶美丽的地方,旧时虽闭塞,但生活恬静舒适,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我快乐的童年记忆!今时,这片土地更是一片可“福居之地”!国道、省道纵横穿境而过,经过当地居民的勤奋努力,家家都生活富足,业余文化丰富,做到了“童有所乐,壮有所为,老有所养”。当今之社会又是一个盛世,且是超过任何时期的盛世!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