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作缘起:

  说心里话,创作这么多年,要说如何创作小说,体会还是有一点的,至于是否符合朋友的心意,认识的深浅只是我的个人感觉,个人的创作体会,但都是我的亲身感触。我创作出版了《关系》、《致命的欲望》、《拯救女人》以及《菩提岛之恋》等十几部长篇小说,也有获奖作品,我也曾到鲁迅文学院学习,但我很少谈创作,因为鲁讯文学院的同学个个成绩斐然,有的还是国内外知名作家。另外,我曾有个固执的偏见,觉得理论没有什么用处,只是因为某些利益的吹捧而已。当我认真研读过施战军院长的理论著作后(《人民文学》主编),才意识到理论其实非常重要,那里有智慧的总结与探讨,也有先哲思想探索的结晶,同时也是一种文艺理论高屋建瓴的思考。

  我以为认真看书,学习别人的小说,多看中外名著,经典的作品,反复揣摩,多留心,多借鉴,多创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其实,那些道理人们都懂,为什么有的人没有沿着作家之路走下来,有的人却坚持到底。凡事贵在坚持,做个精益求精的工匠,在语言和情节、人物和性格上下功夫锻炼自己的手艺以使日臻完美。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朋友把精力用到了别处,所以在创作上没有走多远。我有很多朋友,相聚时回首过往,就非常遗憾和感叹,当然,时光不能倒流。无论做什么,思想必须有个清醒的意识,心中有个信仰,人生有个理想,前进有个方向,在这种理念的驱动下,你才能有机会走向成功。

  我的创作是从爱好开始的,因为孤独,从故乡到异乡,因为思念,因为环境的变化,因为爱,总有一种想倾诉的愿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因为创作成了自己的理想。当然,也带来了生活快乐。

  为什么说主要是爱好写作,不爱好,你心里就有抵触情绪,那你就做不了创作人。你又想发财又想创作,那是走不通的。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而且做好了非常不容易。无论做什么,你得调整心态结构,自己的心完全接收,无论面对多少曲折,你都会坚持不懈地努力,日积月累,长期坚持,你会发现,你会顿悟许多事理。甚至自己就能悟出创作的规律。“学问根深方固道,功名水到自渠成。”

  创作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个人兴趣,它会延长你的生命之路。创作作为生命的主要组成部分,从中获得巨大的精神享受。创作就是走向成熟,也是富有尊严的一种个人自由的劳动。我一向喜欢自由自在。

  朋友们问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作家?我觉得理由非常简单:你必须做好充分地心理准备,有功利思想但不能唯功利,欲望是动力也是魔鬼。把握机遇也要把握一个度。首先你得学习,多看看中外名著。不看外国作品也能成为作家,例如乡土作家浩然。那年我听他讲课,他说没有读过外国小说,只喜欢古典文学,中国的小说。其实,他特别熟悉农村生活,把中国农民的灵魂描写得淋漓尽致。他有创作小说的天赋,当然,他又非常勤奋。

  根据我个人的体会,创作长篇首先要有一个故事,完成好的构思,这其中包括故事中的人物命运,人物的思想,人物的性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后的结局,都得理清。最好是列出题纲。例如:一部长篇你应该先分好章节,每章每节都有一个小标题。最关键的问题是长篇小说是精彩的情节:偏重于通俗性,让人爱读;注意趣味性,让人感动;兼顾思想性,让人思考;追求艺术性,让人欣赏;注重情感,引起共鸣。


  二、我对小说的认识:

  1、生活是一棵树:

  生活是一棵大树,作家的能力就是添枝画叶,精雕细刻。认真对待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句话,是否通顺?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符合人物身份?要明白什么是起、承、转、合。这是传统的手法,具备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创作规律。实际创作中也是一样,小说中的故事要高于生活。

  小说中的悬念,人物纠结,互相之间的关系构成人物命运。没有悬念不能吸引人。文是看山不喜平。不是步步惊心,也得人为地制造感动之处。实现读者期待已久的高潮。创作者创作的小说不能达到结局的高潮是令人失望的。

  写作具有高度技巧,其实也是一种相当精细的手艺活儿。小说中的悬念,主要人物除非做出极大的牺牲,否则就不可能战胜他所面临的困难和危险,也就是说,故事里的人物必须有失才能有得,而读者急切想要知道的是主人公将会失去什么。这才是让人非常纠结的悬念。在叙述中升华,达到刺激唤醒读者,引起情感共鸣的效果。 

  2、短篇小说是滴水见太阳

  短篇小说可以是夏日阳光,秋天霜露,海边浪花,花开声音,以及原野的气味。从中取其一点,行成独特的景观,达到无法复制的境界。总能读出温馨甜美的神韵,长篇飘散着人生万般味道,并不是对单一的吟倾,而是带着独特的视角,去关照过往的生活和流逝的情怀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望,所以,读到让人心动的细节和流连的情致,引起情感的共鸣才是受众喜爱的作品。 

  长篇也好,中篇短篇也罢,它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故事情节是创作典型性格的基础,优秀的短篇小说是细节,是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推动情节发展,这与塑造典型性格紧密结合起来,小说的发生、发展、高潮的过程,也就是塑造典型性格的必要因素。故事情节越典型,越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真实性,细节是利于典型人物性格的塑造;如果没有典型性格,故事情节再曲折生动,但主题思想不会深刻。

  小说的情节都是虚构的,也有从现实中发生和发现的,故事来源于生活,通过整理、提炼和加工,要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故事集中,完整,真实,具有代表性。人类的精神需要才是最重要的,比如信仰,比如宗教。心灵总要有所寄托。

  故事情节从开始到结束都有着非常精确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也就是贯穿在整个作品中的情节线索。这条贯穿整个作品的线索,情节的来龙去脉也就突现出来。这是我们鉴赏情节读懂小说的手段。不过,小说的情节线索并不是指我们一般所说的时间线索或空间线索,而是指作品里的矛盾冲突,构成的情节发展线索。我们读过鲁迅的《祝福》,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矛盾冲突,这是构成小说情节的主要线索。由于作品篇幅长短的不同决定了作品内容特点,小说的情节线索又有主线、副线和明线、暗线之分。鉴赏小说情节,如能抓住情节中的细节,理清来龙去脉,将有助于我们欣赏作品时把握全局,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创作动因,达到有利地借鉴。故事与情节的关系,故事是小说行成小说的整体;情节是小说的具体表现。围绕故事叙述,以情节体现真实,故事是骨架;情节是血肉。故事来自现实生活,情节是细节的想象。小说中的故事主要是写什么,而情节的变化才真正告诉你如何写小说。人物命运永远是小说创作的真理,细节是构思中的真才实学。


  三、我的读书体会:    

  1、读书

  “开篇不读《红楼梦》,总读诗书也枉然。”此话是鲁迅先生对于红楼梦的评价,侧重地说明了《红楼梦》给我们的影响至深。的确《红楼梦》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书,甚至精读、细读、研究。它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人物描写也到位,性格显明,知识丰富,意境深远。掩卷而思,令人缱绻不已。

  我的案头总是放着一些中外名著,写作疲惫之时就随意翻一翻,有感想随手记之,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习惯。这种长期积累就能酝酿灵感。灵感是什么?就是长期积累,偶有所得。不学习不思考就没有灵感。另外还要多行走,行走的结果有利益人的生活质量,当然包括创作小说的质量。

  人物肖像描写应该多读鲁迅的短篇小说。心理描写应该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和中篇。风光描写看看契诃夫的《草原》,孙犁的《荷花淀》系列。目前比较热门的美国的长篇小说《冷山》。当然,你喜欢甚至是偏爱那个作家,你必须用心研读。结合自己的知识、想象与积累,从而形成自己的东西。当代作家王安忆的叙述能力是比较优秀的,她在复旦大学的讲课稿《心灵世界》,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捷径!王蒙的一些作品也是很独特。

  我比较喜欢中国的四大名著,当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劳伦斯的《恋爱中的女人》、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川端康成的《雪国》、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和《赌徒》等也是我喜欢阅读的作品。像俄罗斯、美国、日本以及欧洲文学的大家,走上创作之路,你必须读过中外名著一百册书。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古希腊的神话和古罗马的悲剧。莎士比亚的剧本等。我们都应该广泛地涉猎,有的知道有的精读有的随便翻翻。

  总而言之,学点美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物、植物、人类学。人生读书是精而博,而不是博而精,博者也是有一门专长,兼收并蓄。理论是指导我们创作的前进航标,理解人了解人,文学即是人学这个道理也是老生常谈了。真正能得道的又有几人?关键是自己悟出道理。不管听谁讲课,你发现的,你有所感触到的东西,心为之一震,你才可能有了收获。因为心灵是主宰也是个丰富的宝库。

  其实,我是以诗人自居的,我是爱好诗歌而喜欢诗歌创作从而进行职业创作的。我比较喜欢屈原的骚体诗,也赞成他的文学修养与政治主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也偏爱唐诗宋词,后来进入小说创作,我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赌徒》至今令我留连往返。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以及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其实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很独特的。读经典的作品让我走进了一个新奇的世界,也是受益匪浅的事情。真正受影响比较大的作品是《红楼梦》。懂得半部《红楼梦》就能走天下。 

  一定要偏爱读书,喜欢读书,而读书是人的一种修养,是一种人生态度,就像你站在什么角度看问题一样,角度决定了高度和深度。性格决定了命运,态度奠定了人生。因为间接的知识与经验让你能够了解人情世态,少走弯路,帮助你处理好人生与文学的关系。当然,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你的成功铺路架桥。

  当然,从哲学上讲,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关系,平等待人,言而有信。人有时不喜欢碰在一起喝酒的人,但不喝酒不会成为知心朋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种,彼此能感知的到,凡是朋友都有个利益链条在运作,有的朋友利己的同时而不失自尊与人格。淡淡如水的朋友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做人要大气,不要斤斤计较,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要拿自己不当回事,不要拿自己太当回事;换位思考,少一点自以为是,多一点义气,做文做官,最终是做人。做官有官德,经商的人有商德,当大夫有医德,做老师更应该有师德。最后,什么都没有了,人们怀念的是人的德性。

  我感觉读你的文章就明白你的知识积累如何,同样的道理,不贪不见得就是好官,不作为是不可取的人。你为朋为友从不讲一点义气,你活着就很累,你太虚荣就成就不了大事。不管你如何表白自己多么伟大,多么清高,多么超凡脱俗,俗是生活的主流,你得生存,你得拥有什么和创造了什么,人生才具有社会价值、社会意义。有余力且心地善良,宽容而真诚,你得为人谋利益,你得做个有用的人,讲点品味,敢于承担责任,任何场合你会发现利益和环境都在改变你的心态!在人际关系冷漠的现实,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难道不是吗?“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要想成就一门学问,必须具有超然物外的追求精神。学习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借鉴 

  认真学习中外名著,做到烂熟于心。只管创作,莫问前程,小说自然有小说的命运。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认识人无数。认识人多当然好,掌握了更多的创作素材,人物就收藏在自己的心中,刻画人物时可以随心所欲。这里也有世俗的一些观点。我感觉生活没有问题了,不求荣华富贵,还是静下心来读点书。学习鲁迅,学习毛泽东。鲁迅的《阿Q正传》、《药》、《孔乙已》永远是值得借鉴和用老实的态度去学习的。

  我曾为生活奔波,自己顶着一些世俗的艰难与苦涩。夜深人静之时与俄罗斯伟大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话,我看到他头戴黑色礼帽,手拄一根拐杖,走在白夜里的桥头,有时他从赌场沮丧地归来,他在深夜里构思,传来一声响亮的咳嗽。仿佛振振有词地,心情澎湃地朗诵着他的伟大作品。是的,《白夜》的基调比较柔婉。也是作家对“小人物”的深切同情,同时将主人公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我像主人公一样忧郁、伤感,内心世界波澜壮阔。那时候也像《白夜》里的主人公一样患上了单相思,也许我不具备那种可爱的个性,但我喜欢独自与天空与书中人物对话,却希望对方给予我清晰的回答,指引一条安全的道路,创作时因孤独而获得幸福感。这时,希望遇上一位大师的指点,看来,那个年代我只能寻找书读,或者借鉴先贤智者的著述,从而得到人生的间接经验与知识,我们的生命时间有限,要想获得更多,那么就是学习与借鉴。学习的东西多了就容易产生幻想,创作渴望也会随之而来。

  3、语言

  王蒙是我非常热爱的中国作家。他的小说语言像河流一样奔腾。王蒙在《蝴蝶》里吸取和借鉴了西方意识流的方式,集中体现了自由联想、内心独白、象征等艺术手法,突然描写张思远的内心活动,剖析他的精神世界。张思远这个人物在外形上和性格方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虽然不太突出,但他的内心活动的轨迹,他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精神状态,给人读者深刻的印象。

  有那么一段时间,有的人主张小说可以没有人物没有冲突,但是,事实胜于雄辩,那是行不通的,读者会抛弃作家的。

  有些作家描绘人物内心世界,其目的都是为了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更加丰富、真实,给人以立体感。这应该是作家的探求,偏重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是一大突破,但不能偏激。小说永远离不了人物,一个好的故事。这种结构有人为的直舒胸意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

  生活体验和拥有丰富而厚实的生活积累,善于思考,厚积薄发,促使中篇小说的崛起和繁荣。

  中篇小说自身的特点是故事性比较强,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除了以其字数的多少来区别外,它还可以以反映生活的容量来区别。短篇小说构思较快,写作灵活,能够较迅速地反映生活,因其篇幅较小,往往只能反映生活中的某一个片断,当然也具有滴水见太阳的功效。短篇小说是考验一个作家的真正的创作能力。


  4、举例 

  美国著名文学家欧亨利创作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它通过写在圣诞节前一天,一对小夫妻互赠礼物,结果阴差阳错,两人珍贵的礼物都变成了无用的东西,而他们却得到了比任何实物都宝贵的东西——爱。德拉将一头长发卖掉给丈夫祖传的金表配了表链,而丈夫吉姆却卖掉金表给德拉买了全套的梳子。悲剧式的情节让特定时代背景下夫妻之间的爱更加深刻。如果你想创作短篇,你必须反复品读,小说中的细节。那就是“表链”和“梳子”。读后令人感叹,回味无穷。细节显得真实,体现作者构思的能力。

  《项链》是莫泊桑短篇小说创作中的精品,也集中代表了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艺术特点。是的,大师的作品,善于思考,开掘深厚,巧妙构思,世人称赞。 

  小说通过写玛蒂尔德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的小故事,写出了当时社会的上、中、下三等人的生活状况,从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分化的现状,从三个不同等级的人们的不同生活的对比,从对上层人士浮华生活的虚伪和毫无价值的批判的高度,描写和讽刺玛蒂尔德的虚伪心,这样就显出了作品的力度和深度。 

  这个短篇小说的开头非常重要。虽然简单介绍主人公,说明她羡慕富有生活的妇女。情节和开端是她丈夫接到教育部长的舞会邀请信。随着从逆境再到顺境的思路,安排一个细节,邀请信为它们夫妇打开了希望之门,但是,没有舞会和首饰。使他们陷入困境,于是借来项链,买来舞衣,舞会上一时格外风光,眼看玛蒂尔德踏上成功之路,不料乐极生悲,她把项链弄丢失了以后,这就毁掉了她的希望和青春。这样一波三折的构思,仿佛是对玛蒂尔德的虚荣心进行了反复的有力的摔打,达到了讽刺和批判的目的。 

  意外的结尾:这是一个非常绝的细节,项链原来是假的,这一下把读者的思路引入新的境界,读者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玛蒂尔德从借到丢,再赔项链的故事,得到一个新的启迪,作品不仅加深了它的讽刺性,也具有深度和现实意义。 

  不管是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中,人物最终面临的是两难的选择,像真君烈女在生命与荣誉之间的选择、苏菲面临舍弃亲生儿女的选择、林鹤鸣面临事业与金钱的选择等。只有人处在两难时不得不选其重的时候,人物品质的高贵与低下,其人的本质就会跃然纸上。当然,通俗的,武侠的内容,甚至残暴、恶毒的选择同样在揭示人物优劣的本质。文学即人学。把人物写活了而且被人们称赞而写入历史才是作家追求的。 

  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的弱点。阿Q画圆是细节。他的口头语妈妈的突出他的性格。

  鲁迅先生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所以,阿Q又是现代的某些人人的魂灵。同时,由于人类各民族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类似的病态心理,因此,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是对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精神弱点的形象写照。

  鲁迅先生的《药》、《孔已乙》,是经典的短篇小说,开头介绍了“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鲁迅创作了一个落魄的穷秀才的人物形象,是的,我认为是经典。用一系列的细节组成,非常耐人寻味。“四文铜钱,一碗酒,茴香豆。”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认为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茴香豆的茴字的写法: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注意鲁迅先生描写的是用手走路——这个细节不应该被热爱文学创作的朋友忽视了。弄懂了细节,你才深有体会。

  人物的性格特点,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作为人物运动的形式出现的。所以,鉴赏故事情节应以事见人,将人物性格与情节联系起来分析。鲁迅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周围的人嘲笑他、与他争辩的情节,正是要表现孔乙己偷窃、迂腐的坏毛病。孔乙己教我“茴”字的四种写法和分豆给孩子们吃的情节,又是为了表现孔乙己的自傲和善良的品性。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后爬着到酒店喝酒,又谎称腿是跌断的,这些情节则表现他受欺凌的悲惨命运和讲面子的弱点。小说就是通过这一系列的细来完成对孔乙己复杂性格的刻画的。阅读鉴赏时,要逐一分析,挖掘小说细节的真正意义。


  四、我对小说的认识

  长篇与中篇小说的本质区别在于字数:中篇小说是故事,体现你的编故事的能力。人们通常把一千字到两万左右字的小说归为短篇小说,三万字到十万字的小说称为中篇小说,十万字以上的称为长篇小说。这只是就字数而言的,其实,长、中、短篇小说的区别,主要是由作品反映生活的范围、作品的容量来决定的。三万以上,十万字以下。短篇小说应该是三万字以下。目前形式变化多端,编辑要求中篇小说不超过三万字为好。格非的中篇五六万字,非常吸引人,其实,读者欣赏的关键在内容。

  我比较喜欢俄国超现实主义心理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他的中篇小说《白夜》,想起就令我感动。当然,还有很多有价值中外著名的中篇小说。像契诃夫的《草原》。描写的草原非常美丽。

  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中篇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不是以故事情节取胜,而是以细腻、精致的笔触把人物内心激烈的痛苦挣扎充分展现出来。茨威格的心理分析都是平铺直叙,但是却处处充满人格的激烈斗争,通过行为语言,内在的心理分析,在人物身上的不恰当的行为,不该发生的感情,不合常理的想法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把人物心灵纠结的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感受到灵魂的震动。多读中外著名的中篇小说不仅仅为了创作也是作家的修养。   

  创作一部中篇小说要比长篇小说省时省力,反映生活的范围虽然不像长篇小说那样广阔,但也能反映出一定深度的生活面,人物、情节介于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之间。

  当前,中篇小说是作家们比较喜欢的创作选题,广泛地、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方面,远远超越了长篇小说,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小说创作主要功能是题材新,主题新,描写准确,语言生动。

  中篇小说通过人物的言行、非常巧妙的细节和故事情节刻画你所要创作的人物,运用心理描写、肖像刻画、行为语言突出人物,有的是传统表现刻画人物,有的特别注意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挖掘人物的灵魂。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相比,它能反映更深广的生活,场景广阔,人物众多,故事完整,但由于它构思的时间和写作的时间较长,而不能迅速地传递给读者。中篇小说兼有两者之长,既能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又能蕴含深层的生活内容,不像长篇小说构思时间长创作也疲惫。所以,初学者应该从短篇小说创作开始。锻炼自己的语言文字和驾驭故事的叙事能力,逐步提高。当然,也有个例外,有的朋友出手就是长篇小说。长篇小说不仅要偏向通俗性,而且故事必须设有悬念,这个悬念应该坚持到小说结束。换句话说,主要人物对自己的命运是无法把握的,如同行走在茫茫大海上,一路摇摇摆摆,跌跌撞撞,狂风和暴雨随时都可能把人物淹没。读者担心的是主人公的命运。

  编辑朋友们说:“长篇小说是文学市场的宠儿。目前畅销书都是长篇小说。虽然不是经典作品,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值得作家思考。

  短篇小说也有开始,内容和结尾。开始讲明小说所要叙述的问题。提供解释故事背景和人物性格的材料,使小说叙述问题符合逻辑又有趣味性。结尾表现解决了小说开头提出的问题。小说主体就是故事本身,它表现人物在一系列社会交流中,小说主要是叙述性语言。叙述性趣味性和情节,所包含的独特细节十分重要。而在危险中,重要的故事情境。没有一种情境,就不会有情节趣味性。所以趣味性也是小说描述的关键。达到一定的创作意境需要写作的成熟。


  五、我的创作经验:    

  写作具有高度技巧,其实也是一种相当精细的手艺活儿。小说中的悬念,主要人物除非做出极大的牺牲,否则就不可能战胜他所面临的困难和危险,也就是说,故事里的人物必须有失才能有得,而读者急切想要知道的是主人公将会失去什么。这才是让人非常纠结的悬念。在叙述中升华,达到刺激读者,引起情感共鸣的效果。 

  长篇创作纯属个人体验,创作状态纯属个人主义,如果放弃个人认同价值,创作无法继续下去。个人主义价值观属于主动性创作,在漫长创作生活中自生自灭,自由抉择,尊重他人,希望平等,渴望博爱。尊重他人追求幸福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应被当作另一个人获得幸福的工具。对于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来说,最符合其利益的是,让他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目标和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并付诸行动”。创作强调的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型,行动和利益挂钩。社会责任和道德情操相敬如宾。 

  长篇小说的创作也是从一件小事的触发开始的。当初我创作《菩提岛之恋》这部长篇小说之前,我计划写一个短篇,题目叫《人体骨髓再生素》,构思下来形成了长篇。因为当时看到白血病人不能有配型的干细胞而年轻鲜活的生命之花,慢慢枯萎,让人感到心疼。我想,有一个医生研究出这项医学发明多好。构思过程中我设计了几个人物,主人公林鹤鸣——医药研究者,因为缺少经费,受到压抑愤而辞职,自办诊所,后来他的有关论文引起了商人侯以龙的青睐,他是个野心家,想通过绑架林教授从而窃取科研成果。蓝云梦是暗恋林的一个助手。 

  故事背景安排在风光秀丽的泰国菩提岛海滨,(其实背景并不重要,安排在三亚也是热带风光)蓝云梦带着林教授发明的绝密资料前去赴约,在预定地点却不见林教授的到来。人海茫茫,美丽的泰国热带风光景色宜人,蓝云梦却无心欣赏,她感到恐惧和担心。林教授怎么了?难道出事了?脑海里闪现各种恐怖的想象。正在她焦急万分、孤苦无助之际,一个神秘的男人主动跟她打招呼,自称认识林教授的男人对蓝云梦格外热情,不料两个人突然被绑架了。逃脱后,钟离克安排她在香格里拉酒店住下,帮助她寻找失踪的林教授。 

  林鹤鸣一直致力于克服白血癌症的研究工作。他发明了能够治疗白血癌病的《人体骨髓再生素》,也是目前国际上绝无仅有的重大发明。由于缺乏资金一直不能实施。 

  林鹤鸣教授应侯以龙之约,前来洽谈合作事宜。猴子(侯以龙)以此作掩护,实际上干起了绑架、凶杀、贩毒、倒卖军火等罪恶勾当,并以优厚的条件作诱饵,把林教授骗到了泰国,林教授发觉后已身陷囹圄。为此他焦虑不安,面对如此优厚的待遇,林教授也曾犹豫过,但他最终没有妥协,他要把这项重大发明带回祖国。没有祖国的人也不属于人类。 

  后来,林教授惦记着他的助手蓝云梦的安全,同时他的情人苏丽娜被绑架了,得知后他十分焦虑,他想写封信都无处投寄,更别想打电话发电子邮件了。他已经失去了人身自由。同时,为他的恋人苏丽娜因为受到他的牵连而懊恼。

  如何把握作品中的人物特点?我感觉蓝云梦一直跟随着林教授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也被林鹤鸣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一直暗暗恋着林教授。林教授却有自己的心上人,一直没有答应她。 

  蓝云梦为林教授的失踪忧心如焚,她和国际刑警钟离克打听到林鹤鸣也住在香格里拉酒店里。但几天来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他在那里呀?为什么不派人去接她?她又对于神秘男人钟离克的热情帮助,产生戒备心理,心情格外复杂,不仅仅具有依赖感,更多的是疑惑。钟离克只是说和林鹤鸣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同学,后来他转学了。可是林鹤鸣从来没跟她提起过。蓝云梦在问自己,他的帮助究竟了为什么?

  他们经历了种种磨难与曲折,钟离克终于告诉了蓝云梦真情,他的情人在五年前和他来泰国旅游结婚时失踪了,就在猴子的别墅旁,没过多久,情人罗素虹的尸体从热带丛林里发现了。钟离克觉得猴子是个十足的奸商,连他的微笑也令人感觉阴冷。钟离克认为凶手就是他,林教授的失踪也与他有关。 

  侯以龙请来了美国专家皮特以及美籍华人颜教授,一起来鉴定林教授发明的《人体骨髓再生素》。然而,两位教授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惊叹不已。 

  蓝云梦为了寻找林教授,独自闯入侯子的别墅,没想到落入陷阱,险些丧生。蓝云梦与钟离克联手与侯子展开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因此两个人互相产生了爱慕。无论是侯子的绑架,还是林教授的误入圈套,总之,良知与诱惑、贩毒与走私、爱情与友谊,悬念丛生,扑朔迷离。 

  《菩提岛之恋》是一部以爱情为主线的小说吗? 

  小说中有爱情但不是主线:应该说是副线,《人体骨髓再生素》就是一个巨大的利益磁场,各色人物纷纷登场,利益面前方显出人的本性。讴歌了林教授、蓝云梦和钟离克为代表的正能量,鞭挞了以侯以龙为代表的恶势力,不仅写了泰国警方的配合,还有人妖的趣闻,国际刑警的机智与勇敢,从而谱写了一曲人间正义之歌。 

  这就是长篇小说的情节构造的特别意义。一定在结构、悬念、兴趣,就是让小说中的人物面临危险、困难和生活压力,不得不做出选择,人物采取的生活方式,思维能力,从而揭示出内在的心理,成为人物的活动环境,情感变化,进而对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形成完整的创作过程——高潮。 

  我在创作过程中,总希望人物做出自己的选择,赋予了人物基本内在和外部特征。叙述的目的就是写活人物。没有压力和悬念,无关痛痒的选择是没有意义的,也引不起人们的兴趣。只有在悬念的推动下做出选择才会揭示人物,揭示越深,人物的真实性不仅表现出来而且感动人。(这是最近评选的一部网络大赛获奖长篇小说《菩提岛之恋》。


  六、我所理解的网络文学:

  网络创作完全颠覆了传统模式,与实际意义上的传统文化不大相同,网络小说的字数,几十万几百万已司空见惯。网络文学成为一种现象,那你就得用心研究研究,紧跟文学发展的新形势。这种文学现象的出现也是时代的进步象征,网络文学有精华但也有糟粕,出现的快消亡的也迅速。大多满足一些生理感觉,缺乏叙述语言的诗意性,有人说网络文字既将替代纸质图书,不过我相信纸质书籍不会消亡,文学也不会消失,这不仅仅属于个人爱好与习惯,应该是人类精神的莫大需求。真正酷爱文学的人就是殉道者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而不是玩弄文学。 

  网络创作是一种形式,书写也是一种形式,至今仍然有人偏爱纸质书籍,用笔写作,感觉要比用电脑更具真实性、亲切性。是的,利用汉语写作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和幸福。古老的民族文化发展至今,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生存乐趣,精神氛围以及悲欢离合的故事。我们在学习借鉴中西文化的精髓的同时发扬光大民族文化从而走向世界。 

  网络文学是现实中遭到压抑而迷茫的精神提供了一方净土、提供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桃花源。这个世界比我们所生存于其中的物质世界更美丽更富有,因此,让我们在遥远的地方彼此想念,彼此欣赏又执著相守。 

  语言是衣饰,思想是骨骼,灵魂就是血肉。从容生活、感悟美好,在网络上写作,把自己的血肉通过语言的载体,让思想的骨骼化作沟通的桥梁,真诚相交的驿站,流连忘返的文学圣苑。沉浸在美妙的境界中,挽着美丽的梦追赶着生活的理想。 

  目前网络扎根不深,也是浮躁的一种社会现象。不像静心后捧起一本书细读,习惯读书破万卷能够培养心性,性格。拿一枝笔慢慢地写,当然,网络会在年轻人身上扎根。如果历史知识,生活积累的根扎牢了,扎深了,那么网络写手的生长也会真正开始走向世界。这是因为网络全球化,就像一根小草,高矮不说,根与根相连,盘根错节。常常会发现网络的大众化,手机亦可随身阅读。网络文学生长容易,蔓延讯速,能够扎多深的根很难说。创作是一个思维能力酝酿的过程,而网络文学属于快速,轻捷,水过地皮湿。串皮不能入内作品也就很少让人心动。 

  人们似乎偏爱追逐那些潮流,抓住新生事物,网络最初不被人们看好,现实的现象却是和网络粘连在一起了,如同手足。有人担心会丧失传统文化、忘掉书写,我想不会消失。前些日子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的成语大赛,超出人们的想象。我们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就像文学创作不会消失,那是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精神享受。我相信网络大有发展前途,与纸质书籍相结合,因为生活的快节奏让人们心理失落,总有一段时间你会慢下来反思,等等自己的灵魂。 

  当前在网络上,很多人是因为兴趣写作,尤其是青少年作家,当然包括美女和小资情调的作家。他们具有自己的优势,就是完全凭兴趣、个人的感受,文字语言以自我为中心,大多以第一人称。我去了什么地方,碰到了什么人和什么事情,他乡遇故交,或者是好久不见,于是谈起了往事和个人情感等。仔细推敲,欠缺文学底蕴,但语言情节非常时尚,迎合了青少年的好奇心理,拥有一批众多读者。这也特别显明的时代特征。一阵热闹过后,一声叹息,留给人们多少深层次的思考呢?这是值得研究和格外注意的现象。 

  我们生存的这个现实世界,我们的生活周围就像飘起一团迷雾,而每个人都在干什么,你又看得非常清楚,在当前的创作当中,那个作家的作品能够炸开一片迷雾呢?引起真正的轰动?恐怕很少有人激动。现在的人们也不是多么的浮躁,而是漂,就像河流上的木材,深入不下去。作品没有思想性、独特性,甚至思想特别贫弱,真正有深度的作品呢?现在为理想而写作的人不多了;追逐物质欲望的人多了起来。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思想意识流于浮浅。真正做到谦虚谨慎的人很少,自以为是的人到处泛滥,如果你不深入生活,刺探人性底蕴中最实质的东西,你又怎么能创作出好的文学作品?


  七、文学的价值:

  小说创作追求一种完美境界将永远伴随着人们,对于生活着的人类和那些生活中存在缺憾的人们将具有永远的精神慰勉价值。是的,列宁说过物质、性、和精神构成人类三大生活。

  文学创作最大的价值在于给我们带来心灵的慰藉,是一种不需要偶像的神圣的宗教。文学也是人们倾心打造的一座精神家园。我以为,真正的作品是同人类的最高尚的精神是相互依存的,像神话,传说,《离骚》、《桔颂》。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是从人类灵魂不甘于屈服的时候起步的。最初的诗总是充满了人类丰富的想象和神话的意境。 

  经济价值

  小说一旦和出版社签约出版(包括杂志刊发),小说同时也作为商品出现,劳动产生的产品。作为商品,就等于要用于交换。商品总是与交换分不开。也就是说,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拥有了经济价值。

  例如:出版社要付给作家稿费和版税,就是每千字多少报酬,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的版税。共同商定。 

  小说影视改编权,由影视公司买断版权,一次性付清报酬。目前市场信息,一般长篇小说30—50万元成交。著名作家的作品改编费用更高。作者出卖版权后就任意由着编剧修改了。作者没有权力干涉,因为你已出卖了自己的版权。

  电影和电视剧出自小说改编的范例比比皆是。目前市场上异常火热暴烈。

  所以说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即思想的精神方面的,也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

  古人就有“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当然这是古代劝学与读书的一些启迪,然而,也有经济价值观念的鼓动与驱使。   

  精神价值,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软实力。人类需要文化滋养,需要高度文明的精神享受!

 

  说了这么多,都是创作小说的体会,有废话也有学习的顿悟。有朋友经常问我,你说句真心话,“我不做生意了,我在看书,你说我能不能当作家?”

  朋友的问话,让我一笑了之,不过事后我想,其实道理非常简单,人人可以当作家。那要看怎么才能当上作家呢?你必须有思想准备,你必须创造“当”作家的条件。

  第一,首先你得读书,读二百部中外名著。读不了那么多,读一百部五十部也可以,但是,你最少得有十部长篇小说烂熟于心。这包括创作中篇小说、短篇小说也是如此。

  第二,你得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想象力,不会想象就不会创作。不坚持学习就没有顿悟,什么是创作灵感,就是长期坚持,偶然惊悸。小说体现了创作者的综合能力。修身重于修艺,修艺赖于修身,李叔同先生耳闻晨钟暮鼓,心修律宗禅理,艺术家和宗教家集于一身的弘一法师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不是非要出家而是学习他的治学精神。

  第三,生活积累。敏锐的嗅觉与语言天赋。构思和编故事的能力。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曾经说过学习毛泽东,我们的伟大领袖一生热爱读书。最初的思想意识,是他学习了王阳明的心学,从而让他感悟当时的中国,创作了一篇警世之作《心之力》。“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细微至发梢,宏大至天地。世界、宇宙乃至万物皆为思维心力所驱使。博古观今,尤知人类之所以为世间万物之灵长,实为天地间心力最致力于进化者也。夫中华悠悠古国,人文始祖,之所以……”

  做什么能否成功?请问一下你的心吧——你的自信、你的精力、你的健康、你的品味、你的人际关系,你就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