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有一件事在陕西咸阳引起轰动,一位上校军衔,团级干部,不拿工资,敢当农民,自谋职业。他就是出生在王道村的史志辉。
史志辉,男,汉族,共产党员,出生于1954年12月12日,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指挥学院政工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系学习,大学本科学历。1973年12月参军入伍,曾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建筑五十三师一二八团、23集团军工兵团、工程兵指挥学院、空军导弹学院等单位任排长、政治处书记、干事、保卫股长、政治教导员(党委书记)、政教室主任等职;曾在部队法律顾问处任军队律师。上校军衔。工作认真,成绩突出,曾三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应征入伍守边疆,苦练本领本领强。多次立功受表彰,重锤敲打炼成钢。
1997年,当时农村的生活有了改善,人民仍然向往城市的生活。史志辉毅然退伍选择了:不拿工资苦奋斗,复员回乡当农民,自谋职业办企业,带领大家致富勤。他与其兄史志胜一起创办了陕西君碧莎制药有限公司(更名为正晟康源),担任总经理职务;还创办了陕西君碧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职务。他始终保持一个军人的光荣传统,不忘自己的历史使命,以军人特有的坚强意志和拼搏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创办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恪守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公司先后多次被陕西省工商局、陕西省消费者协会授予“消费者信得过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君碧莎”商标被评为“陕西省著名商标”。 2012年史志辉总经理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称号。牢记军人的责任,创业成功纳税人。艰苦奋斗信誉好,勇于担当道德馨。
史志辉创办企业致富后,扶贫帮困,在他的带动下,大家都致了富。王道村中的道路、自来水、路灯都由他资助修建。用工百分之八十都是周边群众。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捐资捐物,他拿出资金为钓台镇的村民购买了夏收保险;每年春节前夕,他都要慰问残疾人和贫困户,送去米、面、油和现金,帮助他们过一个幸福快乐的新年。钓台街道办事处文家村村民文可、文魁是一对孤儿,他一直资助他俩生活、学习费用,2008年该同志送弟弟文魁入伍,将哥哥文可安排在企业工作,2010年帮助兄弟俩盖起6间大瓦房。2007年以来,每年捐助15000多元,为原部队战友季广福购买药品,帮助其战胜病魔、度过难关。2013年通过土地流转,将永寿县监军镇西寨村1000亩土地作为中草药种植基地,通过药材种植带动当地群众脱贫。目前,监军镇西寨村1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永寿县现种植药材5000亩,为当地群众脱贫奠定了基础,获得"助残、扶困先进个人"称号。家乡修装路灯,,赡养孤寡美名扬,种植中草药基地,脱贫致富感恩党。
捐资助学,史志辉同志每年秋季入学前,通过教育局、工会、共青团、民企协会、食药监等部门为贫困学子送去助学金。截止现在,企业已累计捐助贫困大学生132人;多次到大凉山,为山区孩子送去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将10名学生作为帮扶对象,救助至大学毕业。除此之外,建立助学基金,救助一些突发失(辍)学儿童和青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捐资助学先进个人"。助学帮困诚心显,贫穷孩子上学忙。回报社会做贡献,善行善举人品强。传统文化爱心献,担当精神文明祥。
在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后,他都第一时间联系红十字会、民企协会给灾区和部队官兵送去药品和现金。多次停下畅销药品的生产,加班生产灾区所需药品。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面前,他更是急国家之所急,积极带领公司捐赠了价值50多万元的药品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被授予“汶川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和“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和“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多种荣誉。玉树地震后,玉树县武装部后勤科科长杨朝阳为抢救国家财物以身殉职使史志辉深受敬佩,为了表达对烈士的敬仰之情,“六·一”儿童节史志辉将烈士的两个孩子接到咸阳,带他们上公园、买礼物,使他们度过了童年最快乐的节日。平时有空他就驱车100多里看望孩子,过问学习,送去生活费,承诺从小学到大学所有费用由他承担,他多方奔波,求战友,找朋友,为烈士遗孀解决了工作,将文青、尚青的户口转到咸阳,并在咸阳读书。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向当地各村、学校、部队、市民和淳化老区发放价值13万多元过氧乙酸等消毒产品。在三年多的与新冠病毒斗争中,给部队捐献了几千只口罩,和价值100多万元的物资支援灾区。自然灾害危害大,自己带头来捐款。动员企业都参与,民营企业家贡献,救灾物质救济款,及时护送到一线。
史志辉还和本市数十位企业家、政协委员共同修建咸阳湖北岸古人赞美咸阳的诗词碑长廊。在两寺渡公园捐献了秦朝为统一大业作出贡献的二十位人物的铜像,为秦文化的保留作出了贡献。历代诗仙诚意咏,历史文明底蕴祥。渭水河畔石碑竖,刻写诗人咏咸阳。二十精英铜人塑,显秦文化贡献强。统一圣地三秦美,六合归顺史书扬。
不忘部队培养,执着地拥军优属。在企业招工用人上,采取退伍军人、军人家属优先录用,先后安排复退军人、军嫂150多人。在抗击非典中,为部队送去近15万元过氧乙酸和药品。史志辉创办企业致富后,不忘部队培养,执着地拥军优属。每年“八·一”,亲自慰问同村复退军人及军烈属。共和国60华诞前夕,出资5000元慰问天安门国旗手和阅兵部队。2007年以来,每年捐助15000多元,为原部队战友季广福购买药品,帮助其战胜病魔、度过难关。多年来,该同志用于拥军优属方面的资金达200多万元、药品价值260多万元、生活物资价值150多万元。心系部队优属坚,捐赠药品和现金。支持军校力度大,举行比赛活动勤。奉献责任善行举,支持军队建设心。一朝入伍终生兵,保驾保国一根筋。
在拥军之路上,每年坚持慰问陕西省军区、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预备役141师、咸阳军分区和老红军、老八路、军队离退休干部、军烈属、烈士子女等,先后赠送50多台电脑、捐助拥军图书室2个、图书30000余册。在与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长期共建合作中,科学整合资源,创新拥军载体,企业被确定为“军官实践教育基地”,探索形成了共建“双赢”的长效机制,被该学院聘请为“政治教育客座教授”。作为咸阳市渭城区少年军校“名誉校长”,多次为该校学生购买训练服装,捐赠学习、生活费和讲授国防知识、作爱国拥军报告40多场次等。2011年6月,该同志应邀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中国爱国拥军促进会”成立大会,成为陕西省唯一一名个人会员,受到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民政部领导和解放军四总部首长的接见。2012年史志辉总经理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称号。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咸阳电视台等、《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三秦大地》、《陕西画报》等报刊、杂志都相继报道了他的爱国拥军事迹。
史志辉又是一位摄影爱好者,1978年开始在部队从事摄影,千余幅作品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新华网、中国摄影图片社等诸多媒体发表或被收藏;多次参加国内外摄影大展并获得多项大奖、优秀摄影师奖;多次担任国内影展影赛评审和学术指导;擅长拍摄民俗、人文纪实类作品;从2015年9月,以《记录·关注》为题在“第15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展出,被多家媒体报道,现为雅昌签约摄影师。
2010年至2015年,完成了《最后的铁匠》摄影专著,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历经四年多,史志辉用相机和笔,记录下这渐行渐远的古老行当瞬间影像。其中多台相机被铁火报废,多身服装被火点烧得全是窟窿.......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终于用精彩的摄影作品和详实的调查文字完成了《最后的铁匠》摄影著作。
史志辉从2007年开始关注民间老手艺和老行当,随着对这一题材拍摄和采访的不断深入,他愈发乐此不疲。十多年来,他走访了陕西、甘肃、宁夏、四川、河南、新疆、内蒙古、台湾等十余个省(区),行程几万公里,拍摄数万幅影像资料,写下十多万字的采访笔记,记录了100多种老手艺,单是铁匠就采访拍摄了100多名。此书收录了史志辉先期整理的60种民间老手艺。历史是生活之源,每个老行当都值得我们去敬重留驻,珍贵的手工艺需要我们的传承,伟大的匠人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2018年《民间老手艺》出版发行。
从事摄影40年,史志辉通过了美国摄影学会(PSA)影艺精通级认证,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为陕西省摄影家协会纪实摄影专业委员会主任,西咸新区摄影家忇会主席。人民摄影影像艺术中心(西咸)主任。人民摄影影像艺术中心(西咸)主任。
2018年其作品《老行当》参加中国延边第七届国际摄影文化周展览,荣获“优秀摄影师”称号。
在对地坑院这个即将消失的古民居文化的极大关注中,史志辉历经6年多时间的釆访和拍摄,期间,走访了陕西咸阳、甘肃庆阳、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等地,拍摄记录了地坑院的春夏秋冬,婚丧嫁娶,喜怒哀乐,民风民俗。在敬畏和虔诚中,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智慧的魅力带给我心灵深处的震撼、抢救式的留存了这些极为珍贵的影像资料。在2019年第八届大理国际影会众多展览之中,史志辉的摄影作品《北方地坑院》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古民居文化。作为一名高级工程师和退伍军人,他用特别的方式、多维的角度和丰富的情感基调诠释了中国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文化,以其自然风格与乡土气息,充分体现了黄土高原敦厚朴实的民风民俗风情和即将消失的古老文明。
说起这些往事,史志辉总觉得不值得一提,他说一朝入伍,终身保国,只要国家有需要,他都会挺身而出。
注:文中后三张图片所有内容为史志辉本人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