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援《百面战旗红》之“模范红12团”精神特质:侧着身子战斗,正着身子扛旗

百面战旗,面面战功赫赫,威风凛凛。但在百面战旗中被誉为“模范”团队的为数不多,在为数不多的“模范”团队中,由毛泽东主席亲自授旗的仅此一面——“模范红12团”。因此,可以说红12团是“主席授旗第一团”。所以说,红12团是“主席授旗第一团”,还在于这面战旗有着特殊的涵义,她不仅是一面“军功旗”,而且还是一面“政功旗”,她诞生于中央苏区反“围剿”的枪林弹雨中,淬炼于党内路线斗争的命运对决中。因此,她独树一帜,猎猎高扬。

1934年1月,红12团经浴血奋战攻克了沙县,此仗打得异常艰苦,但作为红军总顾问的李德,却对红3军团司令员彭德怀没按其要求打堡垒战深表不满,并借题发挥,大批特批游击主义。孰是孰非?一时有口难辨。这时,毛泽东同志已经被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排斥出中央核心领导层,只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他利用手中仅有的权力,声张正义,巧妙地绕过临时中央和中革军委中执行错误路线的领导同志,以“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大会”的名义给红12团授旗,理由是表彰红12团“积极扩红,成绩优异”。这是毛泽东同志职权范围内的应尽之责,别人无可非议。但明眼人一看便知,表彰的是扩红,但鼓励的却是战功,是对红12团英勇顽强战斗精神和灵活机动战法的肯定。

红12团闻讯,群情激奋,奔走相告,年仅二十岁的政委钟赤兵热泪盈眶。自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以来,红12团打的窝囊仗,受的窝囊气,一吐为快,一扫而空。

红12团是战将彭德怀麾下的种子部队,从平江起义一路走来,是开辟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功臣部队,也是两次入闽作战的主力。

1933年7月9日,红12团在宁化县泉上镇担任围点打援重任。当福建地方军阀卢兴邦新编第52师309团从清溪进入伏击圈时,团长洪超一声枪响,红12团如猛虎下山向敌人冲杀过去,轻重机枪和步枪一起开火,敌人顿时死伤一片。这一仗,是红12团在红3军团红4师建制内入闽作战的第一仗,旗开得胜。

初战告捷后,红12团再与兄弟部队一起,于7月31日伏击了由莒溪镇北上的国民党军第19路军区寿年78师467团主力。经1小时激战,俘敌467团团长丁荣光,随即乘胜攻占莒溪镇、朋口镇,取得了入闽作战第一阶段的胜利。

闻知3军团的部队连战连捷,周恩来同志盛赞彭德怀在不违背整体意图下,机动专断,把敌第78师追得溃不成军,开创了中央红军作战胜利的新纪录。毛泽东主席也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电。但是,博古、李德则不以为然,认为3军团是游击习气不改。不表扬,反而批评。

e6021eac9153a41dcbd8b6a6a487873.jpg

红12团忍辱负重,继续战斗。

9月25日,风云突变,蒋介石派遣50万大军发动了第五次“围剿”。

红12团仍然坚持毛泽东同志倡导的运动战,不搞堡垒战,与红四师主力一起取得了洵口作战的胜利,歼敌3个团,俘敌旅长葛钟山以下1100多人。

但在随后的硝石、资溪桥、八角亭等战斗中,由于李德错误的瞎指挥,时而堡垒对堡垒,时而短促突击硬碰硬,最后都打成了“夹生仗”。红12团指战员们义愤填膺,怨声载道。性情耿直的3军团司令员彭德怀怒从口出:“大鼻子顾问昏了头啦?”“崽卖爷田心不痛!”

但说归说,做归做,仗还是要打,打就要打胜!

翌年1月12日,红3军团奉命再度入闽作战,任务是袭取闽中重镇沙县,守敌为国民党军新编第52师主力一部及地主武装,共2000余人。

担任主攻的红12团利用兄弟部队采用坑道作业炸开的城墙缺口攻入城内。敌人拼命封锁通道,一场恶战进入白热化,2营副营长邓克明颈部中弹,3营长朱福生也身负重伤,部队伤亡过半。危急关头,团长谢嵩和政委钟赤兵带着预备队浴血厮杀过来,压制住了敌之反扑,成功掩护其他部队向城内纵深发展。经过激烈巷战,最终全歼守敌,沙溪南岸地堡里的敌人也尽数投降。

沙县一战险胜,红12团功不可没。被授予“模范红十二团”,当之无愧。

而这一仗,竟成为红12团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最后的一次胜仗。由于李德、博古的错误指挥,根据地越打越小,红军越战越少,被迫放弃中央苏区,踏上了长征路。

实践证明,路线是决定一切的。同样的人、同样的枪、同样的勇敢精神,在正确的战略指导下就能打胜仗。而在错误的战略指导下,即便再勇敢,也难以扭转乾坤。战役战斗的胜利无法改变战略上的失算。红12团的苦难辉煌就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真理。

经过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全党全军认识到“左倾”路线的危害,在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的遵义会议上,重新肯定了毛泽东等同志在领导红军长期作战中形成的战略战术和基本原则,在极端危险的历史关头,选择了我党我军的英明领袖毛泽东。

红12团也从此焕发了青春,越战越勇。特别是娄山关一战,威名远扬。毛泽东主席心潮澎湃,挥笔写就了千古绝唱《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面对苍山,面对残阳,“模范红12团”的战旗高高飘扬。红12团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中走来,从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严峻考验中走来,她曾经侧着身子战斗,一边奋勇杀敌,一边与党内错误路线斗争;但她却始终凛然正气,挺着胸膛,迎着枪林弹雨,正着身子扛旗。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红12团在逆境中成长,红12团在逆境中彰显血色荣光!

ec20008e93699286958.jpg

 【正文提要】

        毛主席亲自颁奖旗

——《百面战旗红》之“模范红十二团”

一、这面奖旗背后大有来历

二、这面奖旗得来实属不易

三、这面奖旗引领走向胜利                        

                                                                                  (参加创作人员:欧阳青、谢海巢、叶征) 

图片1.png


 【附录】

荣誉战旗名称:模范红十二团

授旗时间:1934年1月

授旗时战斗序列:中国工农红军红3军团红4师红12团

授旗领导机关: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授旗前后主要战斗序列沿革:1928年7月22日,为湘军独立5师1团1营,参加了平江起义;起义后扩编为工农红军5军13师1团;9月初,改称5军1大队;10月,扩编为5军1纵队;12月10日,改称工农红军红4军红30团1大队;1929年3月14日,改编为湘赣边红军独立1团2营;5月10日,扩编改称红4军6纵队1支队;7月下旬,改称红军红4军5纵队1支队;9月初,扩编改称红5军5纵队;10月底,5纵队扩编为2个支队;12月,5纵队扩编为3个支队,原部队改称红军5军5纵队1支队;1930年6月中旬,5纵队1支队扩编改称红3军团8军1纵队;7月22日,8军1纵队加2纵队一部组编改称红3军团8军6师;8月上旬,改称红3军团5军3师;1933年6月7日,红3军团3师整编为红一方面军红3军团红4师红12团;1935年9月18日,改称红军陕甘支队第2纵队红12大队;同年11月3日,恢复称号为红一方面军红3军团红4师红12团;1937年8月25日,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3营;1941年2月2日,为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红4旅兼湖西军区10团;1945年10月7日,为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2旅10团;1946年3月1日,为晋察冀军区野战军第1纵队2旅4团;1949年2月17日,为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16军47师139团;1985年10月1日,为沈阳军区第16集团军47师139团;1998年整编裁军,139团归46师建制;现为北部战区陆军第80集团军某合成旅。

战旗精神:红心向党,敢打胜仗,守纪如山,勇当模范

1630484028220753.jpg


【本文版权归《百面战旗红》组委会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于严重侵权者,网站保留提起诉讼之权利】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