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高平市区之北,有个方圆百里的地方,至今有许多山名、村名和庙名,与两千多年前发生的一场战争相关。岂止相关,其名称本身就是这场战争的历史记忆。将军岭、围城村、箭头村、徘徊村、八义村、企甲院村、谷口村、骷髅王庙等,每一个名称都有遗存,有故事,有传说,惊心动魄,过目难忘。

  公元前262年,秦国为争夺韩国的上党郡,与赵国进行了一场极为惨烈的战争。前后历时3年,双方投入兵力近百万,伤亡巨大,损失惨重。赵军在弃甲投降之后,被坑杀40万,仅余240个年少的回去报信。这使赵国几乎家家举哀,人人戴孝。相传冀南人喜扎白头巾和腰带,就源自于对这场战争的惨痛记忆。秦军也伤亡过半,国力严重受损,使其统一全国的时间点向后推迟了40年。

  长平人对秦军主帅白起恨之入骨,管吃豆腐叫吃白起肉,将其又烧又炸,形成当地的一种名吃“烧豆腐”。2015年3月17日,我们走进了这片“地势极高,与天同党”的古老大地。

  高平古称长平,也叫南上党。位于狭长的丹河河谷地带,三面被大山所包围,唯有南面被丹河冲出一片平原,是一块簸箕形的盆地。那里有山有水,易守难攻,是三皇五帝的肇兴之地。从那里传颂出炎帝播种、蚩尤冶铁、神农尝草、羿射九日、女娲补天和精卫填海等上古英雄的故事。

  从高平市区往北行驶,东有将军岭,西有骷髅山,北有丹朱岭,中间的丹河两岸就是秦军与赵军最后决战的战场。村与村之间有柏油路相通,穿过赵军被围困的围城村,是赵军的指挥部驻地三军村,走过曾经箭头累累的箭头村,是发现赵军将士尸骨坑的永录村。一步一个故事,一村一个历史。唐朝诗人李贺路过长平战场时,写下了《长平箭头歌》:“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白翎金竿雨中尽,直余三脊残狼牙。”他是从昌谷去潞洲时路过长平的,在古战场上捡到一枚三脊的铜箭头,想起白起坑杀赵卒四十万的历史事件,使一贯浪漫的李贺也悲不自禁,作歌当哭。三脊形的青铜箭头,正是战国时代的特有兵器。

  在箭头村中,打听去往长平战场的路。几个老年妇女操着难懂的山西话,纷纷上前给我们指路。书上和网上都说长平战场在长平村,但那里已无具体遗存,现在都到永录村去凭吊。在永录村西北的将军岭下,发现了战国时代的尸骨坑,建有“长平之战纪念馆”。

  1995年5月1日,永录村的村民李珠海在自家的梨园里发现了一个尸骨坑。众多骸骨相互叠压,有刀伤和箭射痕迹,还有战国时代的古钱币等文物。他从小就知道长平之战的传说,意识到这些尸骨和遗物非同一般,立即上报文物主管部门。经考古工作者发掘,证实坑中掩埋的正是当年赵军将士的尸体和遗物,在其西侧还有一个更大的尸骨坑。这使长平之战的发生地有了确凿的证据。

  登上近旁的山坡,那里有新建的慰灵塔,颇有古风的碑文代表着当地人的深切怀念。“浩浩乎,战场之风云兮!皇皇哉,国殇之忠魂兮!洋洋焉,将士之卓功兮!穆穆然,世代之仰止兮!”当年的韩国人曾与赵军一起同秦军进行过殊死的搏斗,也有不小的伤亡。

  在那高高的将军岭上,似乎还有赵军统帅廉颇站立的身影。传说他常在那里观察敌情,因而得名将军岭。秦国对上党这个战略要地觊觎已久,一旦占据这片土地,北可威胁赵国都城邯郸,南可进攻韩国都城新郑。当秦军攻下野王(河南沁阳市)后,切断了上党郡与韩都的联系,使上党孤悬于国外。上党郡守冯亭不愿意归顺秦国,便与民众商量:“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这显然是个嫁祸于人之计,借赵国的力量来抵抗秦国的进攻。赵国的平阳君赵豹认为,接收上党郡“祸大于所得。”而平原君赵胜却认为,“无故得一郡,受之便。”赵孝成王对上党垂涎已久,哪有不笑纳之理。

  秦昭王立即红了眼,派左庶长王齕率兵进攻上党郡。赵国也不含糊,调遣老将廉颇出马,与秦兵对抗。廉颇深谋远虑,先后设置三道防线,据险而守,节节抗击。其作战意图是打防守战和消耗战。秦军远道而来,必求速战速决,我偏偏不与你决战,时间一长你就耗不住了。长平之战的前两个阶段正是如此,秦军虽然攻破了两道防线,占领了丹河西岸的西垒壁(骷髅山),再也攻不动了,在丹河两岸形成对峙,“共食流水,涧去五里”。

  刚刚即位不久的赵孝成王,对此战果相当不满意,认为廉颇只守不攻是怯战,便用赵括来替换廉颇。司马迁说,这是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秦国派人去赵国散布“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正为廉颇不肯出战而生气,一听廉颇有投敌倾向,马上产生了换将的念头。廉颇为此忧心忡忡,不忍离去,几次走了又转回来,徘徊村因此而得名。当赵括率兵来增援时,有8个义士拦住他的去路,不让他去长平战场。被赵括喝退后,毅然挥剑自杀。现遗有八义村和“八士义谏赵处碑”。

  知子莫如父,将门之后不一定是将才。赵括的父亲赵奢认为,赵括虽然熟读兵书,喜谈战阵,但自高自大,自私自利,把打仗的事儿看得太简单了,因此不能让他带兵打仗。他临终前嘱咐他的夫人,如果国君启用赵括为将一定要加以阻止。当赵孝成王任命赵括为赵军统帅时,赵括的母亲不喜反忧,赶紧去报告丈夫留下的遗言,希望赵王撤销这一任命,可赵王根本听不进去。赵括的父母是深明大义的父母,可为千秋典范。

  正在叹息之中,一位手拿斜口剪子的老人走了上来。他告诉我们,在山的那边还有一条古道,石板上的车辙这么老深,他边说边比划。这引起我们的极大兴趣,那一定是条战国古道,很可能是赵军来长平时所走的道路。于是,向他打听怎么走,他说从这里过不去,得开车绕过去。他那浓重的山西口音,一点听不懂。他看到我们直皱眉头,扫了一眼我们的辽A车牌子,说你们大老远的来一趟可真不容易,我本来是上山修剪梨树的,我带你们去吧。他边说边上了车,这使我们深受感动。

  先跑了一段柏油路,然后拐上一条走马车的土道,仅容一车通过,两侧的小树丛刮得车身哗哗地响。突然,老人喊停,他说再往前跑就不能掉头回来了。他领着我们徒步来到一个山口,在坚硬的石山上,有两道深深的车辙痕迹,顺坡而下,长约百米。与我们看过的秦皇古道一模一样,但历史更加久远。当地的文保部门已经用绿色的铁丝网加以围挡,尚不知下一步如何开发。我们事先查阅的资料中,都没提到这条古道的存在。我们为这一新的发现兴奋不已。站在古道之上,仿佛看到赵军的雄壮队伍正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奔向长平战场,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再也没有从这条路上返回家乡。山坡上的枯草在风中发出呜呜的响声,似乎在为赵军将士哭泣。

  谢过老人的慷慨帮助,我们又驱车来到谷口村。那里曾经被叫作“杀谷”、“哭头”,相传是秦军坑杀赵军俘虏的地方。那是两山之间的一个峡谷,两侧是连排民宅。高墙小院,收拾得干净利索,门前还有花草点缀。各个院门上所贴的春联,不仅颇具书法功力,还很有文采,古意盎然。这是我们见过的最齐整、最干净、最漂亮的小村庄,与我们事先设想过的杀人场所真是天壤之别。打听骷髅王庙在哪儿时,立刻有人随手向前指。来到村头的一个高台,上面有个青砖小院。台阶一侧立着一块黒色石碑,赫然写着“谷口村骷髅王庙”7个白色大字。据说,唐明皇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时路过这里,看到尸骨成堆,骷髅成山,惨不忍睹,便把其中最大的骷髅头命名为骷髅王,让人修庙祭祀,以戒后人。有人认为,这个最大的骷髅头很可能是赵括的头颅,便在里面为赵括塑了像。庙门紧锁不得而入,绕至左侧,看到房顶有坍塌现象,亟需维修。

  有说赵括并没有死在那里,老背坡村才是他的葬身之地。赵括还是很英勇的,在带头突围时中箭身亡,一名老兵把他背到山坡埋葬。1951年4月20日,曾在那里发现一具30岁左右的男性骨骼,胸部有两处箭伤,还有一把随身佩剑。箭头为三菱青铜的,显然是秦军使用的武器。佩剑多为指挥官佩戴,从其精美程度看,说明他是一名高级军官。如果真是赵括的尸骨,那么纸上谈兵的典故也有了确信的出处。

  穿过村庄时,看到有“烧豆腐”的招牌,我们也想去吃一次“白起肉”。几次去敲那个紧闭的大铁门,始终无人应答。看来主人是出门了,只好悻悻地离去。出谷口村不远就是企甲院村,因赵军将士在那里弃甲投降得名弃甲院村,后改为现名。赵军将士投降后,都以为很快就能回到家乡,欢天喜地地走在这条路上,没想到竟成了他们的最后归宿。

  回家以后,对照上党的地形地貌,重读《史记》有关章节,又有了新的感受。被誉为太行之脊的上党,是中原的战略屏障,占据上党可保中原无忧,山西无患。然而,三家分晋之后,上党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廉颇深知上党是战略要地,只要守住就是胜利。实际上,秦军在长达两年的进攻中,已经坚持不住了。赵孝成王虽然知道上党的重要性,但他好大喜功,多次催促赵军与秦军进行决战,可廉颇却不听他的号令。说赵王中了反间计,有点勉强,他不至于弱智到那种程度。即使没有反间计,他也要换将的。赵括自身确有问题,根本不是白起的对手。但,赵王认为他是赵奢之后,是换帅的不二人选。由此来说,赵王用人不当是导致长平之败的根本原因。赵括率领赵军出击并非擅自作主,而是执行赵王的命令。换上别的将领也照样出击,照样吃败仗。赵括成了赵王的替罪羊,无辜地背上“纸上谈兵”的千古骂名。

  赵王和赵括都不知道,秦军已经在暗中换上了善打歼灭战的白起为统帅。白起一看赵军主动出击,正中下怀,立即对其穿插分割,断其粮道。在这种情况下,赵括率领赵军坚持了46天,并多次组织强行突围,直至带头冲锋,中箭身亡。这说明赵军是非常顽强的,赵括也是非常勇敢的。后世仅仅耻笑赵括纸上谈兵,而不深究赵王的胡乱指挥。幸亏秦军没有连续进攻,不然赵国早就灭亡了。因此,赵孝成王才是赵军战败的最大祸首。

  廉颇对此看得很清楚,与赵括交接后迟迟不忍离去,徘徊村就是他最后离开的地方。他不愿看到“胡服骑射”后的强大赵军在长平覆灭,何况那里面还有许多他的生死战友。长平之战后,他自然无法在赵国存身,流落他乡,最后客死在安徽省寿县,葬于八公山上。

  高平的那山那村那庙,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以致于久久难忘。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大的歼灭战,秦国举全国之力才获得惨胜。战国时期虽多有名将,但少有明君。廉颇和白起的个人结局都很悲惨,一个被赵王怀疑“尚能饭否”弃之不用,客死他乡;一个被秦君赐剑,自刎身亡,这不能不令人掩卷深思。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