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坡位于延庆玉渡山沟里,向东便是龙庆峡,身后即是海陀山。这里地处深山,景色秀丽,颇有人间仙境的韵味。生活在这里的妇女柔美多情、顽强倔强,为这片土地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战争是血与火的碰撞,是枪与炮的厮杀,柔弱的女性往往经受不住残酷的战争,五里坡的女人们却如傲然绽放的山桃花,为战地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情意,从针线中传

  1941年,八路军10团被服厂在海陀山的庄户沟成立了。工人都是后河、五里坡一带村里心灵手巧、嫉恶如仇的妇女。

  这天夜里,疲倦的月亮躲进云层里,几颗顽皮的星星还在眨眼。一座简陋的土屋里,一盏煤油灯闪着黯淡的光。几个妇女正在灯下给10团的战士们赶做一批军服。她们飞针走线,在衣服上留下一串串均匀的针脚。煤油灯上的火苗便欢快地跳跃着,陪伴着辛勤劳动的人。不知过了多久,有的人握不住针,有的人打哈欠,有的人用手使劲揉眼睛……为了把军衣做好,她们已经一天一夜没合眼了,睡意随着针脚的延长频频袭来。为了赶走疲惫,大家干脆站起来弯腰做衣服。

  这时,门帘一挑,供给处的朱处长走了进来。他看到大家很困倦,笑着说:“工人同志们,看你们很疲倦,先回去好好地歇一夜,明天再来干。”朱处长当处长三个多月,和这些工人相处得很好,大家都顽皮地叫他朱主任,他也笑着答应。朱处长借着煤油灯的光亮发现,妇女们脸被熏得黑黑的,做活也迟钝了。妇女们一天一夜赶活儿,衣服也快做好了,能在规定的时间交给10团,让战士穿上它去打敌人了,现在她们实在太困乏了,回去睡一会儿也不耽误活儿。几个妇女站起身刚要迈步,却被一个女人拦住了。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五里坡村的妇女主任郑秀荣。她冲大家说:“姐妹们,咱们得赶快把这些军衣做好。刚才朱主任是看大家太累了,体谅咱们。你们想,战士们在外边打鬼子,流血拼命,身上穿不暖能行吗?”

  “对,咱们应该快点把这衣服赶出来,困点、累点算个啥?”郑秀荣的话驱走了众人的瞌睡,几个站起来要走的妇女也不好意思了,赶快退回原地。郑秀荣的话不仅赶走了人们的疲乏,还鼓动了干劲。大家都说:“八路军打鬼子那么苦,咱们应该让他们穿暖、吃好,咱少睡一会不算啥。”

  一个妇女指了指身边那筐布片、布头和布条对大家说:“姐妹们,这些东西都是咱们裁衣时剪下来的边边角角。以前都被扔掉了,我想咱们要是费点儿事,把它们一片一片地连起来,不也能缝些子弹袋、手榴弹袋这些小物件吗?”

  “对,对呀!”郑秀荣拍了拍自己的脑门说,“大姐,你想得真细!咋我会想不到呢?”

  那位妇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事我想了好几天了,我看着这么多布条都扔了怪可惜的。”

  “好,好,这个办法太好了。”妇女们呼应着,“咱们就是几天几夜不睡觉也要把衣服做好。”目睹这一切,朱处长激动地说:“同志们,俺们八路军要是没有你们,就是长出三头六臂来也打不走日本鬼子,咱们的关系就像是河里的鱼和水呀!”

  煤油灯又被拨亮了,火苗跳跃着,妇女们低头缝制起来,一针一线融进了她们绵绵的情意。小屋里回荡着悠扬的小调:皎皎的月儿照窗前,我给战士缝衣到三更天,一针一线赶快缝,缝呀缝好送到前线去,哎呦!缝呀缝好送到前线去……


  办法,从商量中来

  1942年夏天,太阳炙烤着大地,一阵风吹来,地上卷起一股热浪,火烧火燎地使人感到窒息。杂草抵不住太阳的爆晒,叶子卷成个细条,无精打采地摇晃。

  海陀山南麓五里坡的丁香花沟里,住着几个作战负伤的伤员。他们痛苦地挤在一棵山榆树下,夏日的阳光透过树叶将那股毒火似的热射到他们身上,伤口阵阵疼痛让他们汗流浃背。止痛药、麻醉消炎药因敌情没有送到,不能立刻实施手术。战士们咬着牙忍受着,谁也没有呻吟。山坡下边,几个妇女在给他们洗着刚换下来的衣服。战士们带血的内衣,在似火的骄阳下散发出一股股酸臭的气味。可她们没有丝毫嫌弃,在水边用力地洗着,浑浊的血水在小河里弥漫着。

  中午时分,部队的炊事员提来一袋饭,叫道:“ 开饭了。”把饭送到了洗衣服的妇女面前。郑秀荣笑着看了看炊事员说:“同志,俺们都不饿,你还是先让伤员同志们吧。”

  炊事员笑了笑说:“大嫂,你们别客气了,快吃吧!他们已经吃上了。”

  妇女们打开自己面前的干粮袋,里面放着几个金黄的玉米面窝头。可她们再看伤员吃的饭,心里一颤,眼圈发红,“这是人吃的饭吗?”山榆树荫下,几个伤员正端着蓝边儿碗,有的喝玉米面打成的稀糊糊;有的喝用水泡过的酱色红高粱,对这些常人难以下咽的饭食,他们几个却呼噜呼噜吃得那么香甜,好像吃美味佳肴一样。

  “伤员吃这样的东西,怎么能养好伤呢?”张二嫂小声地对郑秀荣说。郑秀荣又看了看正在吃饭的伤员,悄声说:“二嫂子,你去把那几个姐妹叫来。”不大一会儿,其余几个洗衣服的妇女甩着手上的水珠,也都凑了过来,郑秀荣低声说:“ 姐妹们,你们都看见了吧!咱们八路军为了打日本鬼子受了伤,吃苦受罪不说,看看他们吃的是啥?要是咱们咽得下去吗?”妇女们纷纷说,“是呀,你看伤员们吃的那饭,稀汤咣当,身体没法恢复。”

  “刚才我也问了他们的领导,他说部队上供应只能这样了。你们说,这可咋办呀?唉!”她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你们看这样行不行,咱们回去和村里的姐妹们说说,让她们把家里好吃的粮食献给咱的伤员,明天咱们给他们带来。不能总让战士们喝糊糊,吃高粱米呀,你们看咋样?”郑秀荣转向她们说。

  “对!好!还是二妹子主意多。”几个妇女不觉扬起了声音。炊事员往这边地走过来,郑秀荣对那几个妇女使了个眼色,她们又蹲在水边洗起了衣服。

  太阳把它身上的热气疯狂地往外倾泻着,鸣蝉在不远的树林里发出阵阵让人心烦的叫声。张二嫂抹了一把汗说:“二妹子,你说这大热的天,伤员们的伤口要是磨烂了,那就会更疼,你说咋办?”她看着郑秀荣。

  “对,二嫂,咱不能眼看着自己人受苦受疼,可眼下止痛药还没来……”她的话没有说完,一个妇女听了她的话,抢过话头说:“哎呀,咱非得等队伍上送药吗?我想起来了……”刚说到这里,她的后背被张二嫂轻轻地捅了一下,她吐了吐舌头小声说,“你们不说我都忘了,我娘家后河村有个老中医,最拿手的本事就是治这枪伤。过去咱这远近几个村的男人冬天下雪去山里打兔子,受枪伤的都找他。吃他一副药,两副药准好。”

  “对,太好了!”郑秀荣高兴地一拍张二嫂的肩膀,“这太好了,二嫂,今晚上咱回村后就去找那个老中医,让张二嫂去动员村里的姐妹嫂子给伤员们做点好吃的。”

  “好,就这样。”妇女们笑了起来。

  晚上回村后,几个妇女分头行动。张二嫂将伤员们的情况和村里的父老乡亲一说,村里就忙开了,大家献出了最好的吃食;郑秀荣和那个妇女请来了后河那位老中医。老中医是个明事理的人,听了伤员们的情况,他就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急着要给伤员们看伤口。

  第二天,当郑秀荣她们带着老中医和村里捐献的吃食来到了丁香花沟,伤员们看着面前的食物,看着为他们诊断病情的老中医,看着为他们洗衣物的妇女,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天气很热,战士们觉得五里坡大姐嫂子们的心比太阳还热。


  妙招,从争吵中出

  五里坡的妇女飞针走线地为抗战不辞辛苦,如果说她们只会手拿针线,那才是小看了她们。在五里坡还有一支“花木兰”一样的妇女游击队,她们拿起枪把子一点不输男子汉哩。

  “为啥跟我们抢手榴弹?”

  “给你们也用不完!”

  “我们是舍不得用!”

  “舍不得怎么打鬼子!”

  五里坡村的男游击队员和女游击队员争吵起来了,谁也不让谁,针锋相对。

  村子里的男女游击队成立一年了。男游击队队长是苏贵友,女游击队队长是郑秀荣。男游击队员发挥优势,把从厂沟八路军10团军工厂领来的地雷,埋在敌人扫荡时必经的路上,送给日军和汉奸不少“铁西瓜”,让他们尝到了坐“土飞机”的厉害。女游击队员做幕后工作,站岗、放哨、看消息树,配合八路军打了不少胜仗。今天村游击队从厂沟领了几颗地雷和手榴弹,地雷大家共用,手榴弹则是一个队员两颗。就在分手榴弹时,男队中的虎将三虎又从女队那边多拿了一颗,岂料女队员不干,两边吵了起来。

  三虎指着手榴弹说:“手榴弹给你们也是聋子的耳朵——摆设,查路条、看消息树的时候,有一颗拿在手里,摆摆架子就行了。”

  女队嘴快的二丫说:“查路条,看消息树咋的?那也得有人看!我看我们啥都能干,不信给俺们几颗地雷,也一样把小鬼子送回老家去。”说完,手一划,好像真把鬼子送到“老家”一样。

  “地雷,送鬼子回老家。”听见这话,正在一边低声和郑秀荣谈话的苏贵友走了过来,对吵架的两个人说:“你们不用吵了,三虎刚才的话是有些片面,革命工作干啥都一样。只是如今的武器少,军工厂能供给咱的只有这些,大家应该动脑筋想想,怎样用我们手里的这些武器杀伤更多的敌人。吵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对,二丫,别和他们生气。”郑秀荣走了过来,安慰二丫。

  “咱们也想想杀敌的好办法。”几个女队员也劝着她们的伙伴。

  几个女队员坐在一起,小声地商量着,她们都说地雷给得太少,炸不死几个鬼子。手榴弹留在咱身上还真成了聋子的耳朵了。

  “咋会是摆设?”二丫又叫了起来,“咱把手榴弹绑在一起,把它们的弹弦拉出来拴在绳子上,把它们埋在鬼子常走的路上,不也能炸死鬼子吗?”

  “对呀!”郑秀荣一拍二丫的肩头,“这还真是个办法,等我去和老苏商量一下。”

  她走到男队员身边,看见他们还在脸红脖子粗地争论着,就把苏贵友叫过来,把刚才二丫的想法对他一说。老苏不听则已,一听便一拍大腿叫道:“真是好办法。”他把女队员的办法对男队员一说,一个队员大声说:“谁说女子不如男!”刚才和二丫争吵的三虎摸着后脑勺,不好意思地把手榴弹还给了女队员。

  五里坡的女子和平北其他地区女子一样,不但没有在战争中走开,反而在滚滚的洪流中淬炼成钢,为抗战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力量。她们也像一簇簇山桃花,在严寒中蓬勃怒放,妆点出满坡春色!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