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省哈尔滨的延寿县有一个家喻户晓的群体,她们乐于助人,不计得失;她们甘于奉献,毫无怨言;她们将真心化作丝丝细雨,滋润困难群众的心窝,她们就是延寿县“一滴水”爱心社的志愿者。在第112个“三八” 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全国妇联授予包括延寿县“一滴水” 爱心社在内的6个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汇涓成河,一群人因爱而聚
如同滴水汇成大海,“一滴水”爱心社的故事也要从创始人马建文说起,“一滴水”虽小,但能折射太阳的光芒。她和200多名社员要用实际行动书写“同创志愿之城 共建大爱延寿”的新篇章。
2012年,延寿县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当时,在延寿商场干个体户的马建文发现,在延寿乡村,有的家庭收入微薄、生活非常困难。见不得别人受苦的她,就经常关了店铺,和丈夫一起往乡下跑。热心肠的两口子,把自家和平日里收集到的衣服、被褥和家电等,一次次送到困难乡亲手中。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受马建文影响带动,商场里许多个体户也自发加入。他们几乎每周都和马大姐下乡去看望贫困户,有时还带上孩子去献爱心。“”咱延寿有个热心肠的马大姐“ 马建文的名声不胫而走,聚在马大姐身边奉献爱心的人越来越多。2014年,在延寿县委宣传部、县妇联大力支持下,马建文发起并创立了延寿县首个民间志愿服务组织—— ”一滴水“爱心社,寓意水滴石穿,让爱心汇流成海。
扶危济困,她们让暖流尽情奔涌
”一滴水“ 爱心社成立后,在马建文和骨干成员的带领下不断规范管理,不仅有了统一队服、队歌、队徽、队旗,奉献爱心也更加精准有效。”当时,延寿县‘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还未摘掉,我们就把爱更多的汇聚到乡村,每月固定时间分几次下乡村、进农家、献爱心。“ 马建文说,”宁做雪中送炭的救急人,不做锦上添花的添美者“ 是‘一滴水’爱心社坚持的原则。”
晓华(化名)来自延寿乡村一个贫困家庭,父亲常年离家在外,母亲患有精神障碍并长期瘫痪在床。晓华的叔叔听说 ”一滴水“ 爱心社专门扶危济困,就蹬着三轮车把晓华从村里送到爱心社。马建文初见晓华时是4月末,当时天气还凉,孩子看起来非常瘦弱,头发凌乱,身上穿着件破旧的棉袄。”爸爸不在家,妈妈不能动。邻居给我买的火腿肠掉地上,大老鼠就跑过来跟我抢,我就赶紧抢回来……“听了孩子的话,志愿者们当场落泪,决定要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从那天起,”一滴水“ 爱心社里160位”妈妈“ 多了一个”亲闺女“。马建文把孩子接到自己家里一起生活,在爱心社志愿者的努力下,晓华还走进了县城的校园。转眼几年过去了,当初体弱多病的晓华渐渐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如今,她又被青少年体校选拔为单板滑雪运动员,现正在省青少年滑雪集训队参加训练,未来有可能站上赛场为国家争光、为龙江添彩。
重在扶志,她们用爱心点亮希望
“扶困重在扶志,几年来,每次志愿活动我们都会深入细致了解困难家庭的实际情况,分类进行思想转化、心理疏导,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马建文这样和身边的队友说也是这样做的。
寒门学子小颖(化名)家住延寿镇太平川红旗屯,奶奶、母亲相继去世,父亲因经受不住打击卧病在床,失去劳动能力,接连的不幸,令小颖本不富裕的家雪上加霜,小颖也失去了求学动力。”一滴水“ 爱心社得知小颖一家的情况后,给她家送去了棉鞋、衬衣、棉被、食物等生活必需品,还捐助助学金,并承诺帮助她完成学业。在志愿者的鼓励帮助下,小颖不负众望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上大学期间,她也身披”红马甲“ 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把爱心传递下去。如今,大学毕业的小颖学成返乡,成了一名”新农人“。她搞起电商平台,把延寿的好农货销往四面八方,带领乡亲增收致富,用她的才智回报家乡,回报那些帮助过她的人们。
示范引领,共同托举起大爱之城
爱可以温暖人,更可以感染人。“一滴水“爱心社的爱心以星火燎原之势,辐射延寿每个角落。在“一滴水”爱心社的引领下,“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已在越来越多的延寿人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爱心呼唤爱心,以善意回报善意。”一滴水“ 爱心社做为延寿县第一支志愿服务队伍,成立至今得到了延寿县委、县政府及社会各届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志愿者们的爱心善举也感召着爱心人士加入其中。
截至目前,”一滴水“ 爱心社的固定志愿者人数已达200余人,爱心社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千余次,捐赠善款数十万元,捐赠衣物上万件,捐赠米、面、油、被褥等生活物资价值20余万元。在”一滴水”爱心社的带动下,延寿县还涌现出了“一粒米”“一点爱”“一份情”“一米阳光”等多个成规模的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事事可为”,志愿服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一年四季,爱心在小城涌动。
“如今我们延寿县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了常态化、规范化、组织化,爱心涌动贯穿四季,弱势群体处处可以体验到人间温情。”延寿县委宣传部部长张淑英为此特别欣慰和自豪。一个品牌就是一个标杆,志愿者们用一个个充满爱的故事,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为习惯,打造了有道德高度、有城市温度的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形成了志愿服务磁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