桧树是柏科圆柏属常绿高大乔木。也叫圆柏、刺柏、桧柏等。我们常常看见像侧柏但又不同的“柏”就是桧树,或者圆柏,北方多种植河南桧,还有西安桧,北京桧等等。
桧树是中国原产,它有个特点“柏叶松身”,而且刚长出来的嫩叶如同柏树叶,长老了就成了尖刺状,但也没有松树的松针长,所以人们常常分不清此植物是柏?还是松?现在知道了是桧树。
桧树在古诗中出现很早,不仅如此,还有以桧命名的国家,所以《诗经》国风里就有《桧风》篇。但在《桧风》中没有桧。却在《卫风》中有,可见桧在当时就是很普遍的存在。那就拿出《卫风·竹竿》中的桧见识一下吧:“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意思是:淇水静静流淌,桧木桨儿柏木舟。只能任着船儿荡,以宣泄我的忧思。
看到了吗?桧和柏一样是用来做舟和楫的。
桧树还因为和松柏“寿高千古”“经霜不坠”“岁寒无异”等一样的品质,往往种植在庙宇、殿堂、陵园等庄严的地方。
然而,陆游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桧树的妙用。他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毫州太清宫多桧树,桧花开时蜜蜂飞集其间,不可胜数。作蜜极香,而带微苦,谓之桧花蜜”。桧树花居然可以酿制桧花蜜这是我的认识中没有的,因为我甚至没有注意到桧树开花。
欧阳修也证明陆游所言属实:“古郡谁云毫陋邦,蜂采桧花村落香”。
苏东坡在颍州为官时还专门写了关于桧树的诗,挺长:“汝阴有老桧,处处屯苍山。地连丹砂井,物化青牛君。时有再生枝,还作左纽纹。王孙有古意,书室延清芬。应邻四孺子,不坠凡木群。体备松柏姿,气含芝术熏。初扶鹤立骨,未出龙缠筋。”这还没完,把桧树描述的非常“高大上”,你直接往松柏的方向想象就可以。
苏东坡不仅在诗里描述了桧,词里也写到了,那就接着看。
满庭芳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这是苏东坡被贬黄州时写的,他的有些朋友躲之唯恐不及,但王长官却不为所动,送苏东坡的朋友陈慥来访,苏东坡很感念。
三十三年了,谁还能在?就只有王长官和长江能与君齐。那是和苍劲高标的桧树一般的品格,所受的苦难别无第二。听闻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是您的居所,若不是为了送我的朋友您怎么会造访我的小地方呢?
风吹雨打,树林舞动,烟雾笼罩草屋。我愿和您一起开怀畅饮,把那酒缸喝干。我是老了,好像是在梦里一般,我们相对残灯一醉方休。歌罢舞罢,行人还未起,行船已经在催人出发了。
此一例就看出桧树的高洁,或者桀骜不驯。人生有多少三十三年?王长官弃官秉持自己的人生态度一直没变,那就是桧树的品格。
再看王安中的《安阳好》之五。
安阳好,耆旧迹依然。醉白垂杨低掠水,延松高桧老参天。曾映两貂蝉。
王谢族,兰玉秀当年。画隼朱轮人继踵,丹台碧落世多贤。簪绂看家传。
说了苏东坡的的桧树,再看王安中的就差强人意了,但总还是愿意让不同的人物出场,即便如此还是躲不过苏东坡,此人就曾经师从苏东坡。可惜后来为了自己的前途投靠了宦官童贯等,总是让人诟病,不知道他的桧树是怎样的桧树,难不成也是他老师的桧?
这是夸安阳好的九首词之五,这地方的古迹都还在,垂柳掠过水面,松桧参天高耸,美女貂蝉就在这里生活。
当年的簪缨家族王谢两家也在这里,那些贤良之人还是要看家传啊。
如此而已。
从苏东坡的“高风亮节”高远,一下就跌落到“古木参天”寻常。这就是师道,可惜没有传给学生的他。但他影响不了苏东坡的光辉,也影响不了桧树的“志存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