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徐振理,江苏省滨海县退休干部,滨海县新四军研究会会长。

  2021年3月,我60周岁,正式退休了。与此同时,我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中央电视台著名栏目【等着我】节目,播放了《在我命悬一线时,遇到了他们》,30分钟的节目,讲述了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94岁的独腿新四军老战士王玉恩寻找73年前,在战场救他生命的同乡战友。那个经了千辛万苦,不懈努力,根据稀有的线索,帮助王玉恩老人完成心愿的人就是我。帮他找到了魂牵梦绕73年的救命恩人王长楼、同乡战友杨必抗烈士墓和战友刘炳昌烈士健在的遗孀。

  我为新四军老战士、烈士、烈士亲属寻找亲人、战友、寻找救命恩人、寻找牺牲地和墓地的动人心魄的事迹,五次上央视【等着我】栏目。就在今年8月22日,最新一期【等着我】节目,播出的 “父亲的抗战恩人”,河北省邯郸市新四军后人许院文,代父寻找江苏省涟水县救命恩人的曲折故事,完成他心愿的人也是我。

27f74836f982bfe208e72034cc14b0c.jpg

  缘于红色热土的家乡情结,曾经的军旅情结,我几十年不断,潜心挖掘家乡的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我的家乡盐城,是一块被先烈的热血浸透的红色热土,有无数先烈牺牲在这片土地上,我退伍后在地方工作38年间,从事民政工作,接触了很多新四军老战士和烈士的亲人,烈士们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却尸骨他乡,几代亲人找不到他们。面对烈士亲人企盼的泪花,我把为烈士寻亲当成了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走遍乡村田野,远至广西、北京、山东、河南、安徽、上海等地考证,到档案馆、纪念馆查阅史料,先后为9位烈士补发证书,为122位烈士修墓立碑,为168位烈士寻到亲人,为121位烈军残复人员修建新房300多间, 为2位老兵补颁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撰写的《一部〈家史〉揭开日军滨海烧村暴行》、《新四军24团创建在天赐场》等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共两党抗日史空白,我的研究论文和挖掘的抗战文物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文博、档案馆珍藏展览。五上央视【等着我】栏目,为新四军英烈寻找战友、救命恩人、牺牲地和墓地。开办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纪念馆,义务为数万参观者讲解, 与县人民法院合作 “解密白色档案,破译红色密码”,为4位烈士身份追认找到铁证,创办“盐城—常州红色文化传递驿站”,策划的新四军敌工烈士解舜臣 “舜臣园”建成。经常走进党政机关、部队、高校、中小学校开展红色文化志愿宣讲,用生动的本土红色资源讲述好滨海的红色故事。挖掘红色文物6处,被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参与《宋公堤》课题研究,被纳入江苏省委党校主题课程,组建 “重走宋公堤”银晖志愿队,任队长。中央电视台、《学习强国》、《解放军报》、《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了我的工作情况和学术成果。被授予“薪火相传”红色基因传承者杰出个人、江苏省道德模范、评为江苏好人、盐城市优秀共产党员、榜样战友、当选滨海县新四军研究会会长。

  每次的寻找,我都经历了曲折,见证了传奇,也让我的心灵受到震撼和洗礼。

  下面,我就把退休后坚持不懈,继续打捞、传承红色历史的经历简单的叙述一下。

  今年3月14日,央视【等着我】首播王玉恩老人的故事,就非常震撼。在节目中,94岁的王玉恩老人深情回忆, 1948年初春时节,在安徽淮南古城战斗中,他亲手掩埋了本县战友刘炳昌烈士的悲壮经过,就是一次真实生动的红色教育。当年初夏,王玉恩在第六场九龙口战斗(考证为衡阳岗战斗)中失去左腿。当年8月,复员回乡。刘炳昌妻子陈士英从滨淮镇,找到临淮镇的王玉恩,询问丈夫下落。王玉恩含泪告诉她:“刘炳昌牺牲在安徽淮南古城战斗中,是我掩埋的,你改嫁吧!”,从此,王玉恩和陈士英失去联系。刘炳昌烈士的亲属看到“等着我”节目后,激动地告诉94岁的陈士英,经过11天的苦苦寻找,陈士英终于找到了王玉恩,也找到了我。在视频电话里,我告诉陈士英阿姨:“刘炳昌烈士安葬的陵园,被我找到了!我策划,3月27、28两天,陪王玉恩伯伯及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师生50多人,前往安徽和江苏淮安,寻访他老人家当年6个战斗遗址、祭奠刘炳昌等战友烈士。”陈士英阿姨哭着说:“我和刘炳昌是娃娃亲,我舍不得他啊!我也要去为他扫墓!”本来,我带着94岁新四军老兵,横跨两省红色寻根,已经是压力山大,现在,又一位94岁烈士遗孀也要参加,我的压力倍增!面对素不相识的陈士英阿姨,我克服若干困难,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在一天之内确认刘炳昌烈士的身份,确认陈士英阿姨是刘炳昌烈士的遗孀。

06da274c5f28a9bede5adb998b4ef50.jpg

  3月27日,春雨淅沥。淮安市盱眙县天泉湖镇古城战斗烈士陵园(当年属安徽淮南),94岁的王玉恩和94岁的陈士英坐着轮椅,由志愿者抬上石鼓山。迈上130多级台阶,山顶便是古城战斗烈士墓。

(图为王玉恩老人在【等着我】节目)

  两位老人,白发苍苍,泪眼期待。73年的苦苦寻找和漫长等待,为的就是这一天的“相见”。

  山顶的风穿过青松翠柏,仿佛在低声泣诉着当年那场悲壮的战斗。古城战斗烈士陵园自建立以来,没有刻上一位烈士的名字,但烈士们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已在这片鲜血浸染的土地上赓续传承。刘炳昌烈士正长眠于此。

  “战友们牺牲了,我还活着。清明节前,我一定要回来看看亲爱的战友。”纪念碑前,王玉恩的思绪被拉回硝烟弥漫的战场。

  边听边哭,陈士英对着烈士墓声泪俱下:“炳昌,今天我终于来看你了。这么多年,我天天等,天天盼,却见不到你!今天,你跟我一起回家!”陈士英和刘炳昌从小青梅竹马,父辈为他们订了“娃娃亲”。1944年,17岁的陈士英嫁给了大自己一岁的刘炳昌。新婚不久,刘炳昌挥别亲人,参军杀敌打日寇。在前线,他和滨海老乡王玉恩成了亲密的战友。

d13bd34c9116452fa89860d8362fab4.jpg

  滨海县新四军研究会代表、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师生和家长代表等55人,在我带领下,陪着王玉恩、陈士英两位老人,完成两天两省的红色寻根之旅。

(图为陪陈世英老人去烈士墓地)

  王玉恩老人寻亲节目在央视【等着我】播出后,我们在滨海县实验小学举办“新四军老兵央视寻恩人分享会”,在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举办王长楼、杨必抗英雄中队命名仪式,在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举办“‘忆铁血烽火,育红色基因’——新四军老兵与县二实小少先队员交流会”等系列红色活动,中宣部“学习强国”作了报道。

  盐阜地区地处黄海之滨,千百年来,沿海人民饱尝海啸之苦。80年前,新四军在极端困难的战争环境中,为苏北百姓修筑了一道苏北伟大的水利工程,从此,造福民众80年。“由南到北一条龙,挡住咸潮侵阜东。从此无有冲家祸,每闻潮声思宋公”。所以人称“宋公堤”。宋公,就是当时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共产党的县长宋乃德。其实,民谣歌颂的不仅仅是宋乃德,更是歌颂共产党、新四军。为了纪念共产党的恩德,去年我策划组织“重走宋公堤,红色滨海行”,同时,策划2021年举办系列纪念活动,得到中共滨海县委、滨海县政府、县委宣传部的采纳,得到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地新四军研究会的响应。今年3月2日,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全省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深情讲述宋公堤三分多钟。3月15日,中共盐城市委中心组来到新四军纪念馆宋公纪功碑前讲党课。5月15日,中共滨海县委、滨海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宋公堤修筑80周年公益跑、座谈会、书画展等系列活动如期举办,当年修堤将士、烈士宋乃德、黄克诚、吴信泉、李雪三、曹荻秋、陈振东等后人36位,从全国各地专程前来参加活动。(图为宋公堤)

1c2f2e59f038d33f6faf9ef8cec02e7.jpg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建立红色历史阵地,传播本地红色文化,江苏省滨海中等专业学校为壮烈殉国在滨海的抗日烈士解舜臣建立名为“舜臣园”的纪念公园,6月25日,“舜臣园”揭幕仪式在该校举行。“舜臣园”建成的策划者也是我。在县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参加六次研讨会,确定了整体方案。

  解舜臣,1912年出生于江苏丹徒。1938年底,解舜臣夫妇到滨海东坎投亲行商谋生。1941年底,在新四军3师8旅敌工机关“阜东商店”做会计,1943年春,受派遣化名解再生,出任伪东坎商会会长、继任维持会会长,为新四军获取大量情报、采购军需物品等。在营救身怀六甲的8旅卫生队长蒋英越狱后,因叛徒出卖,于1943年9月16日, 在东坎被日军杀害。

  解舜臣夫妇和抗日义士们营救蒋英越狱的英勇壮举,发生在江苏省滨海中等专业学校附近,该校深入挖掘解舜臣烈士的历史史料,接受我的建议,决定把校园公园改建为“舜臣园”,用8个浮雕展现解舜臣烈士的抗日故事,用身边英雄事迹,教育本校学生。

  揭幕仪式上,解舜臣烈士遗腹子解抗深情地说:今天,我和家人来到了生我养我的第二故乡——滨海,参加“舜臣园”揭幕仪式,心情特别激动,倍感欣慰!“舜臣园”纪念的不仅仅是我的父亲解舜臣一个人,更是纪念在滨海抗战的众多新四军英雄烈士、抗日义士们。今天,他们的子孙后代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专程前来参加“舜臣园”揭幕,共同传承延续军民鱼水深情! 

  揭幕仪式上,该校命名基础系1902班为“舜臣班”, 解舜臣烈士孙子解红铭授匾、江苏省滨海中等专业学校校长皋建军授旗。

  出席揭幕仪式的有解舜臣烈士生前首长黄克诚、吴信泉、李雪三、谢振华等后人。特别邀请97岁新四军老战士栾毅华参加。

f19bb86a8c240137d353d815a6cda06.jpg

  1944年12月11日,在我镇发生的杨庄战斗,新四军3师8旅24团3营营长王育才等牺牲。王育才等10位烈士的遗体安葬在邻近的大套乡辛荡村,墓碑上只刻有王育才名字。从此,该地命名为育才村。1977年清明节,高中一年级的我,跟着老师和同学们步行10多华里,为王育才等10位烈士扫墓。当时,我纳闷,杨庄战斗还有烈士都是谁?44年来,我找到杨庄战斗中的本县樊集乡张瑞玉烈士和正红镇徐学成烈士。今年7月7日,我又找到了杨庄战斗中阜宁县张元禄、卢之和、邹为高、射阳县李兆昆、陈加爱,响水县徐春树烈士。今年烈士日,我将邀请张元禄、卢之和烈士的两位女儿前来杨庄战斗遗址首次红色寻访。

  现在,我的职业生涯虽然已经退休了,但是,我的红色基因传承事业永不退休。退休了,退不休,我更忙了。几个月来,苏皖大地,有我为英烈寻亲的坚定步伐;学校礼堂,有我为娃娃们传递红色文化的深情演讲;城乡社区,有我面对面交流家乡红色历史的阵地;纪念馆里,有我讲述新四军在滨海的历史课堂;公检法机关,请我来把党课讲;宋公堤遗址,有我“重走宋公堤”银晖志愿队队长……来自全国各地的红色寻根者,因为前辈的红色情缘,因为红色滨海的凝聚,因为我红色传承精神的感动,他们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今年,恰逢建党100周年,我是真正的退而不休,我失去休息日、失去节假日,红色志愿活动应接不暇。有的活动,安排到点。有的活动在纪念馆里,只能几个单位一起听讲。有的单位,为了请到我,只能提前预约,等候我的档期。

  38年前,我退役不褪色,现在,我退休不退责。为烈士寻亲,为老兵圆梦,已经成为我的生活主要内容。我虽然退休了,但我为烈士寻找亲人,让烈士魂归故里,将是我今生不变的使命。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