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那一年的秋季,她迎来了又一个新生班的学子,再一次担任新生的班主任。她得陪伴这些初来咋到即充满活力又蛮青涩的新大学生一同走过四个寒暑春秋。也许她与他们彼此注定会有一份难忘的师生缘。
那时的她是刚刚失去挚爱的丈夫,还没来得及调整好痛彻心扉的情绪,除了本职的教学任务,还要走马上任当班主任。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是学校的信任,还有家长的期盼,把来自五湖四海的三十个新生交予她负责:他们的学习、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绪、他们的成长……那年的她成了一个大家长。
一 神圣的事业——教书育人
一贯认真负责的她,数年如一日忘我工作在实验教学第一线。在化学实验课堂上,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熟练理解掌握每一个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到真本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她对学生说:宽敞明亮的大实验室是你们的舞台,六十八学时的分析实验课,仅仅只是你们大学四年黄金时光中短暂的一瞬间,也是你们人生中不可重复的一段时光,不可忽视与轻慢。这个舞台你们是主角,老师是配角,配合你们顺利完成每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通过现象看本质,从数据中得出科学的结论,工整地完成实验报告。这样的训练不仅只是学习掌握每个实验的操作技能,更主要的是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全方位的思维方法,有益于你们走向社会,具备有能力承担你所承担的任务。课堂上她采取了先授课后实践的程序,不断地巡视,指导纠正学生错误的操作,手把手教他们正确的操作技能。
为了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她把工作中的丰富经验以及最新的分析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使得某些学生对学习化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新的兴趣。教学中,难免遇到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她从来都是加倍地付出指导他们,如果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实验,就一直陪伴他们做完实验,给他们信心。每当延时才能做完实验的学生总难免有歉意感,他们常常会说:“老师,对不起了,夜幕都降临了,已经是晚上了,耽误了您回家的时间。”她用时髦的话温和地说:“没关系,包你们学会是硬道理。”有时,六个学时的课会延时至八个学时,她从无怨言,常常感动了那些学生,致使他们不断努力,学有进步。她还时常鼓励学生,你们是985大学的科班生,学有所成就不会愧对自己就读的名校。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很严,对不同样品的分析,要求实验所有结果的数据既要准确度也要有精密度,绝不那个编造假数据。有个别学生聪明过头(耍滑头),自己不动手,就抄袭其他学生的数据来敷衍实验。她火眼金睛,决不放松要求,并耐心开导,直至学生认真对待实验课为止。在老师严格督促下,这样的学生不得不老老实实从头至尾独立完成实验。直到这门实验课程结束后,他们给老师的评语是:感谢老师严格要求我,让我真正掌握了分析化学所有实验课的原理与操作技能,更主要的是培养了自己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了良好作风与习惯。令人欣慰的是,其中有一位学生毕业后选择了与化学专业有关的工作。他具备了自信,选择了学有所用的工作。
四年大学生活对一个人的人生影响很大,是重塑自我的最佳阶段,也是良好习惯逐渐养成的阶段。
二 言传身教——集三育人于平凡的班主任工作中
新生报到的那些天,班主任也是最忙的人。无论白天晚上,都会在学生宿舍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时间到达的新生与家长。一一解答他们一无所知的许多问题。家长们见到他们孩子的班主任是一位态度和蔼又有耐心、还能善于解答他们的问题,于是家长们握着她的手说说: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之前的校名)真好,孩子们有你这样的老师我们就放心了。
为了让新生尽快适应他们新的角色——作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她专门邀请了化学系的教授陆晓华老师与学生座谈。学生们围坐在会议室大长桌的周围,陆老师开场白简短精彩,瞬间拉近了她与同学们的距离。学生们以热烈掌声表示欢迎。陆教授的一番发言不是说教,也不是套话,满满的都是真心实意的大实话。不时有掌声打断陆教授的发言。只要陆教授提问,立即有学生举手发言,学生们感受到大学的教授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像朋友一样平等交流。大家一同畅谈如何更好更完美地度过大学的四年时光,气氛非常轻松。
此后,他们也一直与班主任老师也像朋友一样相处。
97级的新生多数来自农村,来自贫困地区,其中一个学生入学报到时既没有带学费,也没有带秋冬的生活用品。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帮助他申请助学贷款,还给他备了一套棉絮床垫和棉被,不想让他有思想负担,也为了尊重一个暂时有困难学生的自尊,她就让他的同班同学把这些物资送给他。
学生们跨入大学校门的第一次班会,班主任的她充分给予学生们自由,自我介绍,自由发言,自我推荐担任班级的班长、学习委员、文体委员、生活委员、以及团支部的书记与支委。她对学生说:老师不干预班干部的人选,同学们自治。能勇敢站出来服务同学是极好的锻炼机会,锻炼你们组织活动的能力,为适应大学的生活,协调不同班级关系的能力……为了更多人得到锻炼,班干部任期一年,来年让给其他同学担任。大家同意吗?呼啦啦,全班学生举手同意。没想到班级组织很快由勇于承担责任的同学组建完成,效率极高。
老师她又说:你们来自五湖四海,这个班就是你们的新家,你们任何人,无论学习、生活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找我,请不要有任何顾虑。我承诺尽我所能去帮助你们。因此大学的第一学期,除了第一个中秋节他们在军训连里度过外,第一个新年元旦、第一个端午节老师都是与同学们一同度过,还让他们品尝到老师亲手包的肉粽子。师生同乐甭说有多开心了。老师还说过:本班级是你们的新家,新家的同学就是新的兄弟姐妹,你们要相互关心与帮助,一致团结才能创造良好的班风。大家努力学会取众人之长,才能长于众人……
很多学生远离家乡与亲人,来到千里之外的大学校园,难免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有一女生遇到情感的波折,茶饭不思,也不去教室上课,严重地影响了她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甚至有一天同学没见她的身影,这真叫人担心会发生意外。发动全班同学在校园内,喻家山上到处寻找,终于在喻家山上找到了,真的谢天谢地没有发生意外。于是她放下手头的所有事情,也顾不上自己的女儿,一直陪伴在学生的身边,苦口婆心讲故事开导她……于是一颗受了伤的心在老师真诚的爱心呵护下康复了。
有学生因急性阑尾炎住院手术,老师一直守候在医院七八个小时,并组织男生排班值日,术后老师为学生做营养餐送往医院。医院的医生都以为她是学生的家长。
还有一个学生作物理化学实验时,违规操作造成酒精烧伤局部的脸、颈部与手臂,被及时送往医院。老师得知不幸的消息后立即赶往医院探望,立即安慰受伤的学生,立即与主治医生联系了解病情,并建议医生尽心尽力治好学生的烧伤,不要留有疤痕,他还是个孩子,医生您懂的。于是医生告知,烧伤病人的护理是那么严格的,要避免创伤的感染,要加强营养,要给予精神安慰与鼓励……在征求学生意见时,得知他暂不通知远在东北长春的家长。于是老师她就担起了应有的责任,安排成绩好的学生请假,轮流值班,她负责做营养餐,有时她挤公交亲自送往医院,经常探视安慰这位学生。庆幸的是他的烧伤康复了,多年后伤痕也渐渐地淡失了。前几年老师去到他生活的城市广东某市,他说:老师,我请您到我家去,我一定亲手做一顿美餐给您吃,因为在学校吃您做的好饭菜太多了。
她用自己的形象,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行动影响着他的学生,让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有进步、有成长、有快乐。2001年至今,毕业离开校园二十年了,他们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他们从来就没有忘记自己的班主任老师,无论是节假日、老师的生日、还有教师节,问候与祝福从未断过。也因为有他们,老师的三育人事迹登载于学校教工报上。标题:《一个闪光的平凡人》——记三育人奖获得者刘汉珍老师。
如今的他们有的也成为了她,有的在清华大学任副教授,有的在苏州大学任教授,有在各行各业做得非常优秀……他们没有愧对自己就读的名校。是他们令她感到欣慰、感到快乐、感到骄傲。
她常说:因为拥有了他的学生们,老师我是最幸福的人。此生,她收获了最诚挚的一段师生情,这情在二十个春秋的轮回里,一直延续至今而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