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主要内容,全方位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
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主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李婧燕:我先发言,《觉醒年代》刻画了版画一般精雕细琢的伟人群像。作为一部主旋律的影视作品,它没有泛高调的口号宣传、也没有程式化的说教,而是点滴从容地向我们呈现出版画般精雕细琢人物群像,刻画了一个时代里的一群伟岸身影,讲述了在烟火味儿里奔走呐喊、最终创立出一个崭新时代的历史剧情。
序幕拉开、剧中旁白以及结尾三部分的画面均采用版画拼接为背景,版画讲究画面留黑,以此揭示那是一个需要拨开黑暗笼罩,寻求光明之路的大时代背景。
《觉醒年代》的主创们也带着向先辈致敬的情感加以艺术创作,多角度地注重人性的挖掘,从亲情、友情、爱情人类这三大情感交汇穿行。作品由此着墨描绘,让每一个历史人物身上都有了烟火味儿,生动而灵气,所以贴近了真实也贴近了观众,让作品与观众间的交流愈加对等和顺畅,也让我们切实的感受到他们赋予角色的创作激情。
鲁迅先生的出镜,更是巧妙地引用了闹市砍头、百姓争抢沾染人血馒头的情景,让国人的麻木激发出鲁迅先生冷面无语地现身。为先生自然铺陈了“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的带血呐喊的斗士形象。比学生时期看书时感受到的寒意更重,课本上的“血馒头” 影视化后更加能感受到当时人们的冷漠和封建。
高亚茹:是的,看《觉醒时代》真的会让我们被先人的壮举感动的热泪盈眶。回想那个年代,革命的先驱者们,在黑暗中寻找光明与希望,他们如同盲人摸象,也曾几度触壁摔倒,几次从泥潭中爬起继续寻找着救国之路,他们是黑暗中的火炬,引导中国走向未来。《觉醒年代》这部剧不仅具有让人潸然泪下的片段,还有许多能被触动的历史情节。我们生活在如此一个平安幸福的年代,应当感恩无数革命先烈们的奋斗。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不用抛头颅,洒热血,但应当去学习了解那个年代的历史,感受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感受先辈们的奋斗精神,感受科学与民主的启蒙!
姜晋楠:我从剧情角度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吧。《觉醒年代》中担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三顾茅庐”请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一职,而陈独秀也因此将“新青年”带到了北大。而此时北大,各派思想相互碰撞,既有像陈独秀这样的“革命派”,也有像辜鸿铭那样的“保皇派”。在这当中,作为校长的蔡元培极力平衡“百家争鸣”,并且“聘任天下有才之士”,他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以及教育独立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西方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蔡元培给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注入了新的、富于时代特征的内涵,这对于古老的中华文明向现代形态的转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贡献。也正是蔡元培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理念,为北大吸引了大量的学子和名家大师,鲁迅与胡话也于此时先后来到北大任教,重振了北大“第一学府”的名号。
我想,正是因为蔡元培敢想又敢做的精神,才会在教育界百废待兴的时期说出:“为全国文化之中心,立千百年之大计。”这样的豪言壮语,并且真的为北大招来新生。
直到今天,包容依然是一种人格魅力,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只有包容别人的不同,才能受到对方的尊重。
孙晓月:那我从影片呈现上分析一下吧,觉醒年代它运用生动的镜头,细致的语言,鲜活的人物群像,对各种“历史名场面”进行了完美还原。丰富的景深、多变的镜头、考究的空镜、恰到好处的配乐和画面色彩,均为人称道。这部剧让我们看到那个年代各种思想璀璨碰撞的同时,也看到了普通民众的悲惨生活,看到了真实的重病中的中国。幸而,有这样一批人,有着新鲜的血液、鲜活的思想,在国家陷于危难之时,他们都心照不宣的站出来,用脊梁作笔,用热血为墨,去打碎思想上的封建枷锁和帝国压迫。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进,于迷雾里燃灯奔走。
《觉醒年代》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闪耀着思想光辉的革命先驱追求真理的赤子之心,激起了当代年轻人心中的热血。重温百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看到了昨天的人们是如何筚路蓝缕的走到了今天,也让我们明白我们应以怎样的姿态迎接明天。
楚梓煜:我非常赞同上述观点,这是一部值得所有中国青年去看的电视,几乎每集都有名场面,看得我近乎落泪。我无法想象,我们在语文课政治课上死记硬背的东西,曾经真的被一群人当作毕生理想信念去奋斗和牺牲。《觉醒年代》这部剧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青年精神”——是青年学生反对复辟时如猛虎般的气势;是陈独秀毅然决然将北大设为《新青年》的阵地;是鲁迅看到现实生活拿起战笔写下的《狂人日记》;是李大钊一路奔波看到中国底层人民现状后决心投身于革命。“青年精神”之于个人,是一段朝阳初升,万事可探寻的风貌年华;之于国家,是“敢教日月换新天”、奋勇驱前的机抒;之于时代,是致力于开拓创新、力撼世界的中流砥柱。他们每个人留下来的话,都值得我们后世去追求。
中国青年的崛起,其根基,应该是青年精神的张扬。无论多么美好的理念,多么宏伟的构想,都需要每一个中国青年去承载,去践行,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中国青年精神凝练的表达。满地都是六便士,我们抬头看到了月光。仰望星空,寻梦星空,这是青年精神的姿态。脚踏实地,坚韧不拔,这是青年精神的根基。胸怀天下,公益情怀,这是青年精神的永远聚焦!
闫佳丽:在我观看过程中,我对这些有着以下思考:北京大学,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最高学府。我们倾慕于北大一流的学术研究水平,对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望而生畏。《觉醒年代》从另一个角度将北大的一段历史缓缓展开来,在蔡元培先生的支持与号召下,一批学术巨人齐聚于此。当我看到陈独秀、李大钊、胡适、沈尹默与辜鸿铭、黄侃等人在北大交锋,深觉在新文化运动前后思想碰撞之激烈,学术氛围之浓厚。此处,我对蔡元培校长不由心生敬佩——要有怎样的人格魅力与处世之道才能聚集起这么一批文学巨匠,并几次平息了两个对立团体间的矛盾。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当时北大的每一位先生,即使站在不同的立场,却都是无比纯粹的。对于学术研究、对于探索救国之路,他们每一个人都怀着一片赤诚之心,光明磊落也坚持不懈地申明自己的观点。
记得影片中辜鸿铭先生作了一场以“中国人的精神”为题的讲座,其中先生说道“真正的中国人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过着心灵生活的人”。那段觉醒年代,那些青年与士人的觉醒年代,便正是这赤子之思。
裴雨静:我接着佳丽的观点,来阐述一下吧。观网络上人们对《觉醒年代》的看法,不难发现大家对它的好评一部分在于它对人物的塑造。同这些评论相同,我看罢这部剧,对这部作品记忆深刻的点也是在于它通过镜头语言,对人物语言、行为、外貌细节进行刻画来成就出的鲜明立体的人物形象。
不同于纪录片以及一些课本上对历史中伟人们人生的朴实叙述,剧里对人物生活、感情的着墨不仅拉近了他们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也让观众更深刻的体会到那个年代这些人们面对动荡时的迷茫、探索和坚持。我们能看到陈独秀在日本时生活的窘迫,能看到李大钊求学时对革命和学业兼顾的纠结,能看到先进知识分子群聚而争论时的激烈,也能看到剧里所有人在亲情、友情方面的交流。他们不再是一段冷冰冰的文字,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也正因如此,这部剧增添了更多让人共情的魅力,尤其是在角色们商讨大事之时,剧里更是采用或近景或特写的镜头,通过演员表情细节的展现带动观众的情感,让人感受到当时紧张激烈的氛围,仿佛置身其中,走进那个年代,走到他们身边,思其所思,急其所急。
郑舒婷:我总结一下大家刚刚的发言,一句誓言,一生作答;誓言无声,行动有力。他们“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尤能化碧涛”。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一位位民族英雄站了出来,扛起了保卫中华的重担。他们殷殷之情俱系华夏,寸寸丹心皆为国家。他们走在了黎明之前,把光明留给了我们,他们用倔强的背影换来了中华的觉醒。而今我们更应发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发扬“大智不群,大善无帮,何惧孤步,何惧诽谤”的独立精神,助力中华民族浮舟沧海,立马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