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时:《觉醒年代》中的故事发生于1915年。彼时的世界,殖民地基本被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占据“领先”地位的国家正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中国的先进分子来说,外面没有一条正确光明可借鉴的路。彼时的中国,承载共和希望的民国陷入军阀割据的混乱状态,复辟闹剧一而再,革命先驱被冷落,百姓生活仍旧困苦。对于心怀家国的热血青年来说,革命的光芒在现实中愈显渺茫。然而,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仍有一群人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觉醒年代》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历程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为主线,不仅再现了李大钊、毛泽东等革命先驱追求真理的光辉历程,还重温了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先辈的热血激情岁月,深刻传递着爱国情怀和青春正能量。
张怡晨: 无数先知们为寻求真理抛家舍业,上下求索。他们中有的英年早逝,有的中途迷失,更多的志士们为唤醒民众,不停地奔走呐喊,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孜孜不倦,奋斗不息。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是开始觉醒的中国。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从理论之争到勇于牺牲,从温和改良到暴力革命,一部分知识分子率先站了出来,然后到工人阶级,再到全国各阶层人民——在先知们像闹钟一样持续不断地呐喊声中,沉睡的中华民族开始觉醒。终于,1921年7月23日,十二名中国青年在上海法租界相聚,中国共产党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
谭孟尧:在我的观剧印象中,获赞最多、使观众“泪目”最多的,正是那种在大量情节、细节与情绪、情感中投射出来的、属于中国士人崇高精神气质的君子之风与铮铮铁骨。在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鲁迅、毛泽东,周恩来,以至辜鸿铭、黄侃等独具个性特色与人性光辉的人物群像里,从身处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的举手投足和只言片语,到面临生离死别与家国大义的丰富痛苦与挣扎静默,无疑都有着中国人凌风傲霜、向死而生的最优美、最宏壮的生之弘毅及精神信仰。
高梓怡:1915—1921年的六年时间正是中华民族由迷茫走向觉醒的年代。内有袁世凯复辟帝制,军阀争权夺势不断;外有帝国主义列强疯狂谋求在华利益。在那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从未被遗忘。面对家国动荡,时局黑暗,一百年前的仁人志士苦苦求索一条出路。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一众归国学子办杂志、宣传新思想、上下求索想要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前进的新路;以辜鸿铭等为代表的一些旧时代学者也同样拼尽全力试图从儒学里找出一丝一缕挽救中国之希望;还有哪些工人、农民、千千万万普通民众无不在期盼这黑暗中的一束希望。就像剧中蔡元培的一句台词说到的那样“人和文化是最复杂的,在当今这么一个混沌的时代,其实每个人都在为国家寻找出路,只是思路不同罢了。”在昏沉中觉醒的年代里中国人始终怀抱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寻求着一剂救国之良药。百年前的先贤们执着寻找信仰的过程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有启示价值,一代人的信仰成就了今日的辉煌,一代人的赤诚成就了今日的繁荣,一代人的热血成就了今日的和平,一代人的无悔成就了今日的强大。
丁亚琼:一百多年前的中国,社会动荡,百姓贫困,还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涌现出一批批有志之士,他们致力于解放思想、启发民智,寻找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他们就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在他们的努力与推动下,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但是,任何新事物在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总会面临重重阻力,然而他们并没有屈服。剧中鲁迅先生曾在教育部门前立起“不干了”的牌子、在愤怒中写下了《狂人日记》;李大钊先生针对时局多次演讲;陈独秀先生在一次国会“闹剧”中慷慨陈词……他们是时代的先行者,是当时中国的引路人。从1915年——1921年,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这只是一个时间的跨度,是历史书上的一个时间节点,然而,只有亲自感受那段历史,我们才能知道先进的中国人开拓新路的艰难。他们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努力探索,寻求真理,为我们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青年……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这是一百多年前李大钊先生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用以激励当时的中国青年,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仍有着振聋发聩的作用,每每读起,令人热血沸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日,吾辈青年更应努力奋斗,不负时代,不负青春。
王文萍:“这是最坏的时代”,山河动荡,人民生活“水深火热”;“这是最好的时代”,觉醒的号角在吹响,鲜活的意识在觉醒;“这是一个蒙昧的年岁”,落后的传统文化还在束缚大众的思想;“这是一个睿智的年岁”,一群热血青年与知识分子正澎湃理想,热血前行!《觉醒年代》所展现的思想启蒙的“先觉者”、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青年革命者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邓中夏、赵世炎、陈乔年等等,有情怀、有悲悯心肠、有历史担当,有使命意识,始终秉持着“九死而不悔,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信念,他们不仅仅是觉醒者,更是斗士、是那民族精神的忠诚捍卫者与传播者!正如辜鸿铭先生所讲的中国人的精神:“真正的中国人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过着心灵生活的人。中国人的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中国人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的心灵与理智的完美和谐”。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正是上下几千年的文化沉积,是骨子里的特质!何谓爱国向上?何谓坚定不屈?何谓以身许国?在这限定的时代风云中,你会知道的。一代人要有一代人担当,一代人要完成一代人的使命。觉醒一代已然完成了探路与播撒火种的使命。今天,我们仍旧不改初心,重新焕发觉醒年代下的民族精神活力,为民族复兴积蓄最强精神力量!
池艺瑶:清末民初,无数个心怀强烈的救国的仁人志士和热血青年都在苦苦思索,寻找拯救国家拜托颓势的新出路,让中国重获新生。在这个觉醒年代中,有陈独秀、李大钊等在毅然放弃学业选择回国救国救民,还有胡适等人学成归来引进先进思想,争当文学革命的先锋勇士,他们谈国之崛起,求救国之方法,后世的人们都可以感受到那个年代人们对自强独立的渴求。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要开民智,很大一部分需要从少年开启,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力排众议,兼容并包,不完全反对尊儒之道,也不排斥新思想,而是鼓励百家争鸣,思想交流碰撞,寻求真正适合指导中国前进的思想,为北大培养之后的思想斗士和各个领域的名家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这个年代之所以被后人们称为“觉醒年代”,是有了他们这样先觉醒的思想先锋,才带动了人们思想进步,一步步从愚昧无知的阴影中走出,从麻木顺从到奋起反抗。前有南陈北李相继创刊建党,后有毛润之带领中国共产党探寻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觉醒年代”唤醒的不仅仅是国人的思想,更是整个中华民族沉睡已久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觉醒年代》为后人展示了那个年代思想革命家们前仆后继,舍身为国的爱国精神,他们将青春献给这个民族,将热血洒向这片大地,肩负起了重振民族的使命,是这个年代当之无愧的唤醒者与捍卫英雄!
武溢文:“吾辈青年,当有少年心事当拿云之志,当怀且将新火试新茶之勇。”《觉醒年代》,讲述了一腔孤勇的热血革命青年救国救民的故事,为我们再现了曾经那个风云动荡的中国。他们以文聚力,以笔为戎,拉开了一场新文学与旧文学的交锋,科学民主与封建礼教的抗争。百年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与精神似道道光束刺破历史层云,裨益于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他们用行动为我们诠释了民族精神。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那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印记。陈延年和陈乔年从容就义的片段令我印象深刻,像他们一样有无数的热血青年自发寻求救国出路,不怕牺牲不畏艰难,是谓爱国。他们团结统一,齐心为救亡图存而奔走,他们爱好和平,热爱这片土地,对反动政府则不卑不亢、旗帜鲜明、义无反顾。强烈的民族情怀是一盏明灯,李大钊同志感于国事之危,寻求救国出路,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持之以恒,深入学习,在复杂的困难面前不退缩,在艰难的斗争中不放弃,亦谓自强不息。历史的浪潮滚滚向前,百年沧桑,百年巨变,唯有不变的就是这份民族精神,无论是百年前的热血青年,还是今天的新时代青年都在为我们伟大的民族贡献着青春力量。前辈们的一言一行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