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4月24日

  地点:新松六号楼125宿舍

  课程:中国当代文学

  内容:影视剧《觉醒年代》

  形式:讨论

  主持人:崔晓静

  主持人:青年一代步履铿锵,青春的力量厚积薄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那个动荡年代,为了人民觉醒而奋勇抗争的青年们,究竟进行了怎样的浴血奋战。下面大家来谈谈,看完这部优秀的历史题材影视剧《觉醒年代》,都有哪些不一样的感受。

  邢彩凤:探索一条中国的新出路,政治和思想文化需要齐头并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个觉醒年代的工读互助社是年轻人寻找中国新道路的一次实验,他们敢于践行的勇气十分值得鼓励和提倡。当然,那时的互助社也遭污蔑诋毁,北大竟被群起而攻,蔡元培也因此遭训话质询,可是北大发起的绝地反击,尤其是对张丰载龌龊行径进行揭露的举动,终于逼迫政府开除了他 。与此同时,巴黎和会上日本提出接手山东半岛全部权益,中日密约暴露后,中国全面抵制日本的态度更加坚决,日本代表团斡旋无果拒绝接受协议。 1919年4月30日,巴黎和会议定同意将中国山东的所有权利移交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竟遭到如此对待,中国代表团拒绝接受这份可耻的合约。得知山东丢了的消息,汪大燮和陈箓痛哭流涕,他们该以何颜面去面对期待着胜利的国人。七尺男儿流下热泪,这是为了祖国也为了四万万同胞流下的无奈之泪。电视剧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从侧面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以及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张笑笑:《觉醒年代》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它一改往日神剧的固定套路,将书本中的历史活生生的再现于观众眼前,让观众眼前一亮。电视剧通过不同镜头的切换,辅之以音乐渲染,将人真实地带入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中,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为救国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年代。 

  首先,远景描写给观众以广阔的视野。通过对社会背景、历史事件等的客观描述,为观众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规模和气氛。巴黎和会是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而参加的会议,但是当镜头转向凡尔赛宫殿内时,映入眼帘的是高升的帝国主义旗帜,由此预示着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失败以后,青岛主权最终被移交给日本,顾维钧在迈上台阶之时掩面痛哭,此时镜头拉远,他的身影被一面面帝国主义的旗帜所掩盖,看到这里观众也不禁痛心悲叹,引发了情感的共鸣。

  其次,中景运用还原历史真实,蔡元培校长被弹劾陷害以后,互助组全体成员分组采取行动,在分配各自任务的时候,就运用了中景拍摄视角。一组任务说服易夔龙取消弹劾蔡元培校长的提案,二组任务寻找记者爱德华揭露张丰载的丑行,三组任务劝服日本记者佐藤铁次郎等。再如,日本公使小幡向陈粒箓施压,学生代表宣读《北京大学全体学生致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公开信》时也运用了中景拍摄视角,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仿佛身临其境,振奋人心。

  再次,近景着重表现人物面部表情,传达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林纾与张长礼决裂之后,随着镜头的拉进,我们看到了林纾流下了泪水,他明白了文人和政客的区别,于此,我们对林纾这一人物也有了不同了解。再如,延年、乔年被陈独秀叫来谈话时,陈独秀坐在一边,两个孩子坐在另一边,在观影过程中,总能感觉就像自己坐在父亲对面一样,给人以亲切感,让人感同身受,体会到了陈独秀别样的情感。

  此外,特写镜头的运用也给观众以强烈的印象。例如,毛泽东与陈独秀、李大钊这两位老师告别之时,两位老师在背后,镜头逐渐虚化,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迈着坚定的步伐前行,脸上充满了对新生活向往和自信的笑容,由此可见,当时候毛泽东内心已经被理想信念所支撑,有的是信心与热情。再如,互助社通过投票表决最终宣布解散,众多社员共同唱起了《夕歌》,大家聚在一起,每个人的脸颊上都挂着泪水,双手紧紧相握,“同学们,明天再会”一遍遍萦绕于耳畔,旁边的小羊羔也为之震撼、感动。

  最后,给人以极其鲜明、强烈的视觉效果的大特写具有独特的感染作用。毛泽东与陈乔年陈延年告别时,镜头将他们三人紧紧相握在一起的手呈现在观众的眼前,透过镜头,我们从年轻人的眼中看到了坚定,看到了力量,更看到了希望。又如,陈独秀给两个孩子抄花生南瓜子时镜头给了这些食物大特写,从这个小细节足见陈独秀对孩子们深沉的父爱,他是伟人,是父亲,也有普通人的情感,使陈独秀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亲切。

  秦佳琦:百年初心,始于觉醒。在我国建党一百周年的历史节点上,《觉醒年代》无疑是给广大青年上了一堂“思政大课”。剧集紧紧围绕“觉醒”二字,对100年前的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大学生探索救国之路的艰辛与觉醒进行了详致刻画。工读互助社就是青年学生急切寻找救国出路的初步尝试,尽管实验最终失败,但那群时代青年探索者们却仍然坚定炽热。正所谓实践出真知,这群青年学生敢为人先,饱含满腔热情,用亲身行动向我们证明“互助论”不能救中国。他们勇于探索、实践救国的精神令人由衷地钦佩。蔡元培校长不禁感叹道:“我对你们这些年轻人的勇敢行为表示敬意,我相信,你们今天对互助论的实践和试验,必将成为你们人生中的宝贵财富。”毛泽东辞行时也鼓励道:“我们当代的新青年,就是要把这种王气和正气接起来,在现实中上下求索,为天下找到一条新的出路。”在互助社失败后,陈延年第一个站起追寻失败根源,失败而不气馁,保持清醒头脑积极寻找原因,为的是将来有勇气地往前走。“为了救国救民,我愿与你同行。”面对毛泽东的鼓励,陈延年的积极回应也向我们展示出青年一代为救国救民奋力一搏的坚定信念。

  剧中令人动容的还有工读互助社解散的那一幕,11名互助社成员围绕冉冉火苗高唱《祖国歌》,“我们一路莫徘徊,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大家努力呀,同学们,明天再会!”唱罢泪湿眼眶。纵使万般坎坷,但请别轻易放弃,因为祖国的明天还要靠我们来实现,这就是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不同的青春,同样的迷惘,然而,青春会成长,迷惘会散去。”正所谓一时代有一时代之使命,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之担当。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我们理应向这些优秀前辈学习,奋勇当先,勇于肩负起属于自己的使命和重任。在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之余,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实践。努力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紧密结合起来,敲响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最强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郭雨田:我从学生工读互助主义在中国发展的角度谈谈。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罗伯特·欧文在英国买下一个村庄,实验他心中“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富足”的社会主义理想。后来,他又远赴美国,创办了“新和谐公社”。大约100年后,北京工读互助团也投入追求“新生活”的社会实验,并带动其他一些地方试行工读互助主义,为中国近现代史留下了值得深思的一笔。

  剧中将轰轰烈烈学生互助小组浓缩于陈氏兄弟、郭心刚、易群先等几位北大的先进学生之上,短短数集汇集了北京工读互助团由新生到破灭的全过程。回首北京工读互助团的失败,直接原因似乎是经济问题和“人”的问题。事实上,这种带有浓厚乌托邦色彩的社会改良方案脱离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无异于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失败是其必然结局。乌托邦的幻灭令青年学生一时迷失了方向,但同时也推动了社会主义派别及成员的大分化与大改组,不少人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力量。

  诚然,这些早期的社会实践现在看来不免稚嫩,但在一次次失败、反思再尝试的过程中,中国人民真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条出路正是早期共产党人几经比较后所选择的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革命道路,只有投身现实社会、深入工农群众,才能找到“根本改造”的出路,挽救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

  卢蓉:何谓觉醒?就是在民族存亡之际唤醒沉睡的民众、启迪百姓,就是在国家危难之时开化民智、救助中华。这是“觉醒”的含义,也是当时以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等为代表的这样一批有志之士思考的方向,而此时我们的国家自鸦片战争以来,无数文人志士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均以失败结局告终,由此在影视剧片头我们看到一群留日的青年,他们发出这样的争论:“中国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我们到底该坚持什么样的思想理论才能救中国?”

  以陈独秀、李大钊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掀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将一切旧伦理、旧道德大胆地披露在民众面前,以北大为阵地展开了新旧文学的讨论。当然,影视剧在塑造林纾这个人物时并没有一棒子打死,而是保留了他的节操与高尚,林纾在中国文学史可谓“销尽支那荡子魂”,而将他推上时代风口浪尖的事件就是他与《新青年》等一些人关于古文存废问题的争论,这使他成为众矢之的。对于林纾,古文成就了他,又累他一身骂名,然而林纾对古文的情感与坚持却是深入血脉,不计得失。当新文化运动这样的新思想反对孔孟之道时,复古守旧人士林纾与北大校长蔡元培发生了一起文化大争论。此时在影视剧中的林纾,不仅仅是一个封建守旧人士,更多的是他保留了文人的风骨,他行事光明磊落,做人堂堂正正,不仅让我们看到一个固执己见、抱残守缺的守旧派,也看到一个真正文人墨客的精神内在。而当我们真正开始反思这样一个人物时,我们应该看到,他是一位文人,不是一位政客。世人多知他以小说《荆生》、《妖梦》影射新文化运动的“老顽固”,直到现在,青年学生眼里的林纾——仍是一位顽固不化的封建孺子,却不知其仗义豪侠的真性情,不知他与文言的渊源与深情,不知他“卫道”的忧虑与苦心。

  因此,影视剧也将观众带入另一方面的反思,救治中国的道路必然不会一帆风顺,那么就会出现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理论,这其中孰是孰非,焉能一叶知秋?诚然,我们应该反对的是那些打着保卫国家的旗号却压榨人民、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却不是一味地否定“历史逆流者”,也许他们的曾经,也只是不愿冒险,不愿看民众陷入更深的漩涡,而我们作为学术研究者,就更应该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断不可“一锤定音”。

  崔晓静:我想从启蒙思想角度谈谈,《觉醒年代》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其弥漫全剧的浓郁的启蒙精神。该剧成功地塑造了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毛泽东、周恩来、鲁迅、胡适、钱玄同等在民族危亡之际致力于开启民智的启蒙者群像。陈独秀的狂狷不羁、李大钊的稳重刚直、蔡元培的宽厚谦和、毛泽东的胸怀高远、胡适的谨慎老成等性格的刻画,无不入木三分。其中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该剧对陈独秀这一争议人物进行了浓墨重彩地书写,在塑造其历史功绩的同时,也描画出了他独断专行、落拓不羁的多面性格。

  与此同时,该剧还塑造了辜鸿铭、黄侃、刘师培、林纾等旧派学者为代表的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形象。在清末民初这一中西碰撞、新旧交织的转型时代,一方面是政治经济的积贫积弱、内外交困,另一方面则是思想文化的驳杂多元、百家争鸣。《觉醒年代》以北京大学为主要空间,展现了彼时新文化运动引发的文化、政治等层面的新旧之争,尤其是一幕幕话语交锋的场面让遥远的历史人物陡然变得可亲可爱。群星闪耀时,思想的激荡构成了生动而迷人的文化图景。  


  郑凤楠:《觉醒年代》制作精良,演员多是“老戏骨”,但也不乏实力派青年演员。演员台词功底强,表情动作生动鲜活,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深度还原历史,向我们展示了探索新发展道路的艰辛历程和革命志士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感。

  舒耀瑄将顽固与正直的林纾诠释得十分到位。抨击新文化时的坚定,语气动作皆不容置疑,但当他得知被学生欺骗,学术问题上升人格问题时,他语气决绝,与张氏叔侄断绝关系,声音颤抖、仰天长叹、拄着拐杖的手微微发抖、文人大家竟失声痛苦,这一段演出了林纾的气节。

  于和伟演出了陈独秀的深沉、激昂和温柔。望着船舱外的青岛,眉头紧锁而眼中有光,发出“看得见”之叹,前路迷茫,但希望的信念仍在;归国船上遇凌辱国人事件,激扬陈词,捍卫国家尊严;心忧妻子,对儿子谆谆教诲,又炒花生、炒瓜子。就这样,一个深沉而热烈的爱国人士,一位内敛的父亲形象完美融合在一起。

  马少骅饰演的蔡元培温良敦厚,面对守旧派不断地攻击,他双唇微颤,紧握拳头,喊到“宽容和厚道是我们读书人从小的习养,但宽容和厚道,它不是没有限度的呀!”无奈、痛愤的复杂心理通过狰狞面部表情展现出来。

  反派人物的演绎也可圈可点。如封新天所饰演的张丰载,他是多个历史人物的集纳。船上与陈独秀厚颜无耻地叫嚣,一番jingtou流氓做派让人恨得咬牙切齿;对林纾阳奉阴违,真相败露后装得满脸无辜,利己毒辣可见一斑;渗入工读互助群体套话,仿佛他就是伪善阴险的人物本身……不管是欺软怕硬的小人,抑或是风流浪荡的纨绔子弟,在他的演绎下都活灵活现。还有饰演张长礼的吕毅,用半年时间钻研角色。在进入妓院时与金鸾姑娘的对话与动作、修剪花木时的悠然状态、熨烫衣服时生活化的举止,从容到位地体现了张长礼的生活作派;在国会上罢免蔡元培、驱逐陈独秀提案败露后,用故作镇定来掩试内心的虚假和慌乱;在痛打堂侄张丰载后,向蔡元培、陈独秀老泪纵横地致歉时,极速的情绪爆发、复杂的内心变化、适度的分寸感把握得十分到位。

  高之惠:为重振中国教育之羸弱,为重塑中华学子之爱国热心,他担任北大校长,可在此期间却屡屡受阻,改革举步维艰,甚至被逼辞职下台,他就是蔡元培先生。

  影片中,在宣武门国会小议事厅内,进行着一场针对蔡元培的国会质询会,提案要求严惩蔡元培。面临着如此艰难的道路选择,他却从未退缩,毅然挺起中国人的脊梁……影片让活在历史中的人物有了灵魂,有了血肉,有了情感。他们用文字指点江山,在时局中奋力争斗,惺惺相惜又分道扬镳,在泥泞中搏斗出一条道路。我们看到的,是先辈发自内心、流于血液、出自骨子里面的爱国热枕。

  青年之力,乘风破浪势不可挡!在那个觉醒年代,他们从风雨中走来,将我们的国家从泥沼中带向平坦的大路上,带领我们走向光明。而当有人这样问到:《觉醒年代》有续集吗?我也听到了最完美的回答——“你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续集”。

  总结:现在的幸福生活的确是《觉醒年代》的续集,那些青年们为之奋斗的精神也将世代传承。积极正确的思想对一个国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每一代青年人都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接过时代的接力棒,跑好新一代的长征路。

  本次讨论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积极参与!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