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风,如一枝神奇的画笔,把大自然描绘成五彩画卷,当阜新小城霜花满枝、满目萧瑟的时候,辽宁丹东还是绿意犹存、万紫千红的景色,我们“黑土地”部分成员与银河悦读、志愿军老兵和志愿军后代,集聚在美丽的江城——丹东,踏上红色之旅,寻觅英雄的足迹,心灵上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洗礼。
2020年10月25日,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的日子,这一天,我们乘车来到抗美援朝纪念馆,偌大的广场,人潮涌动,人们以各种方式进行缅怀先烈、悼念英雄的纪念活动。仰望高大的英雄塑像,心潮澎湃,在军乐队演奏的那首“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音乐声中,我们亲耳聆听了几位志愿军老战士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感人片段。此时,矗立在眼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警醒国人不忘过去、铭记英雄的历史丰碑。
来到陈列馆,幽静而庄严,一尊尊玉石塑像栩栩如生,把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与敌人鏖战的情形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战斗场面,让人无不为之动容。我为牺牲在异国土地上的志愿军战士而感动,也钦佩艺术家手下精湛的杰作,那牺牲的战士,那危重的伤员,那燃烧的战火……将志愿军将士入朝作战的生活以及战斗的场景描写得惟妙惟肖,为后人留下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珍贵史料。
走进另一展厅,巨幅画面上醒目的《致敬最可爱的人》几个金色大字映入眼帘,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军旅作家魏巍笔下《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记录了惨烈的“松骨峰战役”。为了阻击敌人溃逃,全连战士冒着几十架敌机轰炸的危险,打退敌人八次疯狂的进攻,最后全部壮烈牺牲。在打扫战场时的那一幕,即便你是铁打的汉子也会感动的凄然泪下……有的战士抱着敌人的头,有的抱着敌人的腰,有的拿着手榴弹沾满了敌人的脑浆,有的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个耳朵……场面极其悲壮,战士们以生命的代价赢得了主力部队全歼敌人的时间。他们就是最可爱的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就是这几十万最可爱的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当我们重温英雄的故事,心情无比激动。战争是残酷的,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愿中华民族更加强盛,这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这样想着,耳畔传来隆隆的轰鸣声,四周看去,已随导游步入楼上展厅。
这个展厅布局奇妙,旋转的立体画面看上去如同亲历战场前沿。在朝鲜的三千里江山上,我志愿军战士顽强的与敌人对峙,从山腰上战毁的坦克,冒着黑烟的敌机,燃烧的房屋,还有视死如归坚守阵地的志愿军战士……每一幅场景都激起我们对侵略者的无比憎恨,对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更加敬仰。而硝烟弥漫的沟壑里,悬崖边,小路上,那些头顶弹药箱的朝鲜阿玛尼,抬着伤员奔跑的战士,还有仓皇逃窜的敌人……一幅幅鲜活流动的画面,构建了形象逼真的战斗场景,让我们感情的潮水一次又一次的涌动,深刻的认识到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气节,认识到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和生命凝聚的。
午后,在鸭绿江畔的某会议室,我们观看纪录片《邓华将军》。大幅屏幕上,展示了抗美援朝战争时的邓华将军。他自青少年时代就参加革命,亲历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50年奉命率部队入朝,协助彭总司令指挥了朝鲜战争的第一、二次战役,1952年在彭总司令回国养病期间,邓华将军代替彭老总指挥打仗,他足智多谋,以巧制胜。在朝鲜战争停战时划分的三八线,邓华将军建议以现有战场战地为准,把大片良田疆土归于朝鲜,才使僵持几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停战协议顺利签订。
邓华将军的儿子邓穗也参加了纪念大会,他在回忆父亲每次出征前都要对母亲说“瓦罐难免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前亡”,这句感人至深的话语,道出了邓华将军为祖国人民和民族解放事业而时刻献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银河悦读核心领导和志愿军老兵为《志愿军》征文获奖者颁奖,聆听志愿军老兵和他们的后代慷慨激昂的宣讲,让我们近距离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漫步在鸭绿江畔,夜晚的江水波光涟漪,中朝两岸横空架起的大桥,连接着中朝人民的友谊,而另一断桥,则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见证,它让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那段刻骨铭心的战斗史,激起爱国主义热情,更加珍惜今天的拥有。
令人充满激情和怀想的江城夜晚,迷人的灯光秀魅力无穷,不知不觉已近天明,我们全体人员再次登上大巴车,进行下一站红色之旅——河口断桥。
河口地处鸭绿江下游,一江碧水烟波浩渺,沿江两岸千峰竞秀,万亩桃林就在峰峦脚下铺展,我们的车在清幽的九岛十八湾中婉转而行,沿岸的桃林让人不难想象每年五月桃花盛开的季节,这里该是怎样的美!
一个小时后,我们来到河口第一站——毛岸英小学,顾名思义,这显然是为了纪念毛岸英烈士而命名。这所小学在2001年建造,当时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和毛主席的孙子毛新宇来到河口,参加岸英小学的奠基仪式。今天我们到这里,真切的寻访了当年英雄的足迹,心情无比激动。
在赠书仪式上,银河悦读月楼站长把银河丛书《致敬最可爱的人》捐赠给毛岸英小学,希望同学们把抗美援朝故事传递下去,鼓励他们为祖国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随即,在学校一楼展厅参观毛岸英烈士展,岸英学校的同学们果然不负众望,十来岁的孩子面对众多观众,竟然滔滔不绝的讲述展厅里画面人物和英雄故事,生动又感人,让所有人为之震撼。
离开岸英学校,来到河口断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广场上两尊高大的彭德怀和毛岸英塑像,一尊是彭总司令横刀立马侧视前方,一尊是毛岸英将军面对河岸凝重的瞭望。此时,我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老一辈革命家为了人民的幸福与安宁,毅然离开祖国奔赴朝鲜与侵略者对战厮杀,历尽千辛万苦。今天,我们眼含热泪纷纷向英雄献上鲜花,表达我们深切的缅怀和崇高的敬意。
踏上断桥,千头万绪油然而生,脚下这座断桥,有着不平凡的历史,那是1950年10月19日,抗美援朝总司令彭德怀带着秘书毛岸英,一名警卫员和一部电台乘一辆吉普车,就是从这座桥上奔赴朝鲜战场的。那时的断桥叫清城桥,是1941年,日本为了侵略的需要,指令伪满洲国和朝鲜当局所造。1951年3月29日,美军出动六批次、3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清城桥断裂,成了永远的断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志愿军从朝鲜凯旋而归,而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将军却永远长眠在异国土地上。从他离开新婚妻子,率先参加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的五十天时间里,却奏响了他二十八岁生命交响曲中永不消失的最强音。
站在断桥上,就能真实的看见对面的朝鲜,眼前一座座光秃秃的山头上毫无生机,许是无声的诉说着曾经发生在那里的腥风血雨,为了拯救那片支离破碎的三千里江山,我志愿军将士在恶劣的环境里,在极其惨烈的战斗中,经历着生与死,血与火,苦与泪的考验,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无数先烈为了祖国人民而舍生忘死,前仆后继。从上甘岭战役“向我开炮”的王成,到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从用身体堵抢眼的黄继光,到松骨峰战役中雪地里永恒的雕像……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像浪花一样跳动,告诉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让抗美援朝精神永存。
抗美援朝战争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这场战争是我志愿军将士面对以美帝为首的联军进行的精神之战,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生死之战,也是中国军队自甲午战争以来,第一次打败西方列强的伟大战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岁月弹指一挥间,一晃七十年过去了。如今,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安居乐业,但没有忘记这是老一辈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打下的红色江山,幸福来之不易,我们要格外珍惜。
我曾三次来丹东,而这一次丹东之行意义非凡,既亲耳聆听志愿军老兵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感人故事,又近距离观望英雄们走过的足迹,还与志愿军战斗过的异国土地隔江相望,也是我接受一次最深刻红色的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