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播放完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全景式、史诗般地呈现了抗美援朝从最初决策到最后签订停战协议的整个过程,片中有一位神秘人物,字幕标注为“朝鲜特使”,却被彭德怀司令员任命为志愿军副政委。这位“朝鲜特使”就是朴一禹。
【见配图️《跨过鸭绿江》剧照:“朝鲜特使”朴一禹】
原沈阳军区参谋长杨迪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曾在志愿军总部工作并担任作战处副处长。他在《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里》一书中对朴一禹介绍如下:
就在抗美援朝战争打响的这一天,1950年10月25日,彭德怀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大榆洞正式宣布了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命令,任命邓华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洪学智任第二副司令员,韩先楚任第三副司令员,解沛然(解方)任参谋长,杜平任政治部主任。
同时宣布,经与金日成首相商定,为了便于中朝两军的协同与相互通报情况,朝鲜人民军次帅朴一禹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政治委员。文中还介绍,朝鲜人民军次帅朴一禹同志在抗日战争期间曾在中国华北太行山区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中一位中层干部。他中国话讲得很好,对八路军的传统作风很熟悉,抗日战争胜利后才返回他的祖国。
朴一禹在抗日战争初期的经历引起我极大的兴趣,因他和我父亲当时都在平西敌后根据地一带活动。或许他俩认识?莫非还是一个部队的战友?怀着猜测和好奇,我随即查询了关于朴一禹的资料,果然颇有收获。
朴一禹的中文名字叫王伟(王巍、王魏),早年在中国东北参加革命。抗战期间担任过宣(化)涿(鹿)怀(来)联合县政府县长。1938年随八路军第四纵队赴冀东开辟抗日根据地,参加冀东抗日大暴动。
为了验证他俩是一个部队战友的可能性,我重新阅读了父亲早年撰写的两篇回忆文章,题目分别是《红军来到了平西》、《八路军的前哨人员首次来到平西》,惊奇的发现我父亲吴伟和当时中国名字叫王伟的朝鲜人朴一禹,早在一九三七年底便相识并在同一支抗日队伍,是岀生入死的战友!
【左图为王伟,(朴一禹),右图为我父亲吴伟】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意外地穿越了历史的洪流,再次闪现。
一九三七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父亲时任红十五军团政治部宣传队长兼火星剧社社长,他带领宣传队,随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黄镇一同调往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教育部工作。父亲的名字此时由吴健民改为吴伟。
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在北京西郊山区活跃着一支民间抗日武装。这支称为“国民抗日军”的千人队伍里有秘密的地下党组织,是国共双方同时争取的对象。为了将这支队伍争取过来,北平地下党派联络员到八路军总部汇报。那时刚刚成立一个多月的晋察冀军区仅有三千余人,把这支队伍争取过来意义重大且刻不容缓。
八路军总部领导决定立即派出得力人员作为八路军总部代表前去做争取工作,把这支武装力量带到晋察冀军区这边来。
时任总政组织部部长的黄克诚把这个任务交给父亲去完成。父亲在回忆文章中有这样的记载:“ 我们住在山西五台县南茹村。十一月某日一个早晨,刚吃完早饭后,突然接到通信员传令,黄组织部长(克诚)找我谈话,要我带几个干部同北京市委派来的联络员胡敬一一同到平西去。
第一个任务是,参加我们党领导的抗日联五支队,将这支部队带到阜平来。尔后的任务是在平汉、平绥三角地带以宛平七、八区为中心开辟抗日根据地。最后还说,给我们一个连兵力做基础。还明确了一下,归北京市委直接领导。部队扩大多了再派领导干部去……”
按照计划,父亲在北平宛平区一个叫“下青水”的地方见到了国民抗日军政治部主任高鹏,表达了欢迎他们参加八路军的意愿,当面交给他朱德总指挥写给国民抗日军领导的亲笔信,顺利的完成了第一个任务。这支队伍于是成为了晋察冀军区的第五支队。
接下来,父亲带领由八路军十二人组成的工作队继续东进,来到了宛平七区并与地下党组织接上了关系。在北平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深入到群众之中,广泛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张贴八路军标语口号,联络抗日散兵游勇,收集散落民间的武器,建立民先组织并成立了平西游击支队。这是由北平地下党和八路军总部在平西组建的第一支抗日武装。
《中国共产党北京历史》一书中有如下记载:“八路军总部派吴伟、赖富等十二名老红军陆续来到青白口,帮助建立抗日武装。经过几个方面力量的汇合成立了以魏国元为首的半政权性质的宛平县抗日自卫会和以吴伟为首的平西游击支队。”
接着,北方局刘少奇、彭真又派苏梅等来到青白口指导工作。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党员和群众骨干编成若干工作组分赴附近各个村庄发动群众,建立武装。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在平西迅速开展起来。
据考证,王伟就是由刘少奇、彭真委派,于一九三七年底来到平西并加入平西游击支队的。父亲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一九三七年底,平西游击支队进至涿鹿县谢家堡子……成立宣(化)涿(鹿)怀(来)联合县政府以王伟为县长。”
一九三八年二月,平西游击支队并入到由一分区邓华政委率领的三团,成为晋察冀八路军主力的一部分。随着部队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三团扩编为邓华支队。五月,邓华支队与刚刚到达的宋时轮支队并合并组建成八路军第四纵队。六月,以宋时轮为司令员、邓华为政治委员的八路军第四纵队由平西挺进冀东参加冀东人民武装抗日起义,开展游击战争,创建冀热察边区抗日根据地。
父亲时任第四纵队下属三十一大队参谋长职务。王伟也随部队挺进冀东,参加“冀东暴动”,即第四纵队协助中共地方党组织领导的由二十余个县和开滦煤矿共二十余万人参加的冀东抗日大暴动,发展冀东抗日武装十万余人,开创了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当时我父亲任冀东迁、卢、抚、青四个县的游击纵队长,王伟任蓟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而史料中相应记载道,朴一禹还曾担任涞涿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等职。
【配图️跨过鸭绿江剧照】
多年的疑惑终于有了答案。王伟就是朴一禹。吴伟和王伟,在那段战火纷纭的岁月里,他们的确是并肩战斗的战友。
资料显示,朴一禹离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后,赴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参与创建朝鲜独立同盟和朝鲜义勇军,1945年作为晋察冀代表团成员岀席中共七大并发言。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回到了朝鲜。1946年他被选为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委员、常务委员,任党中央干部部部长。
1947年任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内务局局长。1948年在朝鲜劳动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常务委员,同年9月任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政府内务相。1949年6月南北朝鲜党合并被选为中央政治委员。1950年10月起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1953年晋升次帅军衔……遗憾的是,当年父亲正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未能隨67军入朝,错过了和老战友朴一禹再并肩战斗的机会。但老前辈王伟(朴一禹)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做出的贡献,父亲与朴一禹在抗日战争中的战友情谊,我们后来人将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