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手升起一面五星红旗,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当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时,我扭着秧歌,高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欢庆解放,热烈庆祝牛年诞生的新中国。这年我12岁,我也属牛,从此我这头牛的命运就和牛年诞生的新中国紧密相连了。
1950年10月1日就在庆祝新中国第一个国庆节时,朝鲜战争爆发了。战火已燃烧到鸭绿江边。1951年我14岁,响应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自愿报名考取了中国人民志愿军47军医训队,经过系统的学习,很快掌握了医疗护理及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大抢救技术。1952年随医疗队人朝参战。
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我们乘坐的一辆满载医药器械的汽车跨过鸭绿江向朝鲜前线驶去,这时我们的心情无比的愉快,我为能够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斗争而感到光荣和自豪!
刚进入朝鲜,就遇到美军飞机追着我们狂轰滥炸,照明弹汽油燃烧弹映红了天,有的战友坐的车被炸翻车了,我坐在这辆汽车的司机他沉着勇敢的开足马力向前冲去,几颗炸弹就在车后不远的地方开花,炸成了一片火海,但我们的车没有受伤,便乘着敌机兜圈子的时候,迅速开过江去,胜利的冲过封锁线!
来到朝鲜天将黎明,只见整个城市被飞机炸成了一片废墟。在断壁颓垣边站着一位白发苍苍的阿妈妮,将我们接到她那里煮饭,用她做的泡菜招待我们。我感动得热泪盈眶亲切的叫声:“阿妈呢,哥马斯米达(妈妈,谢谢!)并将我们带的一个米袋留给了她。
到了朝鲜我被分配在军医疗二所工作,从此我走上了救死扶伤白衣战士岗位,并为此奋斗终身。二所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单位,南下时是巩固部队的模范,宜当战役,入川作战都因完成任务好而得到表扬被评为模范党支部。在朝鲜战争中,军又将二所配置在第一线保证重伤员的手术,抢救治疗和后送任务,因为一切为了伤病员,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被评为“模范二所”。
我刚到二所,组织上就交给我三个防空洞约30个伤员的护理工作,晚上还要随时准备去接收从前线新抬下来的伤员,我虽然年纪小,但想到我已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就勇敢的接受了这个繁重的任务。
防空洞里阴暗潮湿,伤员拥挤,药品器械餐具都很缺乏,但我们的任务必须保证给伤员吃上热饭,喝上热水,能得到即时的抢救治疗护理。困难很多。比如伤员吃饭没有碗,我们就用丢弃的空罐头盒做成碗,用美军丢下的炮弹片制成汤匙,用树枝削成筷子,用废旧的油桶锯成两截两边各钻个小孔用铁线穿起来便成了打水打饭菜的桶用,为了能使黑暗的防空洞见到一点光亮,又自制成煤油灯解决照明之用,伤员要大小便,就捡来美军空罐头饭盒,钢盔当便器为伤员接屎接尿,遇到头部严重受伤和双手被炸断的伤员,我细心的给他们喂水喂饭喂药。二所时常收到一些重伤员没有床位,我们宁愿自己不睡让给他们,伤员没有吃的我们宁可自己不吃,也要留给他们。伤员需要输血,我们会毫不犹豫地伸出胳膊。只要能解除伤员的痛苦,能挽回战士的生命,我什么都愿做。
由于二所全体人员忘我的努力工作,在朝鲜战场上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被军授予:“模范二所”的光荣称号,并号召全军后勤部队向“二所学习”,历史铭记着二所全体人员在消烟弥漫的朝鲜前线同生死共患难的战斗历程。
顾忠会同志是二所的老同志,他1948年参军在解放战争中,他参加了平津战役,宜当战役,解放湖南,重庆,湘西剿匪。
参加了抗美援朝后,在战斗最紧张时,他参加手术一连三昼夜没有休息过。因为他是O型血,还经常为伤员输血,多次往后方运送伤员,机智勇敢冲过敌机轰炸封锁线完成最艰苦最危险的任务,经军领导批准他荣立了二等功,在朝鲜战场上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在二所我和他同在一个科室,他就像兄长那样在生活、学习、工作、行军中处处关怀帮助我,我们从同志战友情升华成爱情,他成了我终身伴侣。
1954年12月我们从朝鲜一同胜利回到祖国。我们1959年从部队转业到天津市,在天津市学习工作生活了十年。
天津市遵照毛主席1965年6月26日发出的:“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动员广大医务人员到农村去为贫下中农服务,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医疗状况。
听到毛主席发出了“6.26”号召,我和丈夫顾忠会就主动申请要求于1969年12月一同来到广西,我和十二名天津医务人员被分配在百色地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公社卫生院工作。这里居住着壮、苗、彝、汉、仡佬各族人民,他们散居在方园二百多华里的山沟里。村寨分散,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用水都要走很远的路去挑。卫生条件差,又封建迷信,疾病流行,说话听不懂。
想到在朝鲜战场上我们二所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发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精神,我们把战场上随着战争移动而动的野战医院模式搬到德峨,我们和本地医务人员创办了“马驮医院”。用马驮着药品医疗器械带着医疗队翻高山,顶烈日,冒严寒,走村串寨为各族人民送医巡诊手术,普查地方疾病,培训赤脚医生、接生员、卫生员,发展合作医疗。1978年6月我院代表顾忠会参加全国第一届医药卫生科学大会,被命名为:“全国先进集体”。“马驮医院”事迹被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成新闻纪录片,在全国放映传颂。先进事迹还先后刊登在《中国卫生年鉴》、1983《解放军画报》《人民日报》《民族画报》《广西画报》《广西日报》、《广西卫生》等数十家报刊。“马驮医院”成为那个年代全国卫生战线上一面光荣的旗帜。
2016年火红的7月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放:“谨以此片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筑梦路上》 (1921——2016)第31集《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视频上,我又看到顾忠会戴着听诊器,背着红十字药箱在给儿童看病,办合作医疗,培训赤脚医生。在电视上我又看到他在70年代年轻英俊的身影。
2019年庆祝新中国70华诞时,在今年庆祝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70周年,我也迈入了耄耋之年,今年83岁,但我永远是新中国的女战士,愿我的祖国强大,繁荣昌盛,全民奔小康!
2020-8-17
作者简介:
杨兴蓉,女,1937年9月生,湖南辰溪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954年12月回国;1969年12月从天津市支边来广西,在缺医少药的农村,参与创办了《马驮医院》的天津医生;1994年8月从广西职业病防治研究院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岗位上退休。
(重庆联络站蔡乾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