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石坑


  八月,我身披骄阳,山路十八弯,慕名来看你——千年生态古村石坑村。歇息在你那林海清泉之间,内敛的心,活泛了,湿润了。

  石坑村在遂川县新江乡,又叫社溪,村里人大多姓邹,始建于北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1017年)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一下车,我们就被左边山上高大的古楠木林所吸引。楠木为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不曾想到,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能看到如此多的楠木群。

  最让我欣喜的是,陪我们参观的摄友林海清泉就是石坑村人。来到这里,我也真正理解了这位邹姓男子为何把自己的网名取为“林海清泉”了。他带我们爬上山,如数家珍地给我们介绍着他的石坑村,他的古楠木林,语气中满是自豪。他指着一棵楠木王说:“我们村从明代起,生男孩的人家,由于“男”和“楠”是谐音,就有上山种楠木的风俗,一代又一代,好多年了。”

  憨厚而博学的老村长为我们介绍古村的三块最响亮的牌子——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造林千家村、国家级生态村。他这个中国最小的官,亲自到人民大会堂领取石坑村的大荣誉,一说起此事,他的脸上挂满了骄傲和自豪。

  石坑村的后面,是一万余亩的原始次森林,既是井冈山生态链的一个环节,也是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自然赐予了小村的财富,厚重而丰盈。

  从山上的楠木林里俯瞰石坑村,四周环山,树木葱郁的小村是静谧的,几处飞檐翘角马头墙的老屋,点缀在林海之间,既是一幅写意画,又像一首抒情诗,更像一匹素雅的锦。

  踩着卵石小道,来到邹氏宗祠,祠堂中门的门头上,雕刻着八卦图案,左、右两个侧门的门头上,雕刻的是太极图,“生命呈现自然脉承”,显得神秘而虔诚。祠堂的前面,是一个元宝状的池塘,池塘的前面,是一个半环型的照壁。一祠,一池,一照壁,既符合风水学所要求的整体布局,又是石坑人智慧和美好愿望的体现。照壁上书写的五个黑色大字----斋庄福中正。听林海清泉讲,这五个大字,是井冈山下的一名红军扮成教书匠,在小村里教书育人时写下的。“斋庄福中正”并不只是要求头发整齐、衣服端庄、外表庄严,而是要求做人要心无杂念,庄重自持。这句话当做小村的座右铭,真合适。

  在池塘的左边,是两排的旗杆石。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能在屋前、祠堂门口竖立旗杆石的,必是家族中有人考中了举人、进士。旗杆石是用来光宗耀祖,彰显身份,昭示世人的。“社开北宋千年生态钟灵地,溪颂达先百世文昌尧舜天”,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能竖起如此多的旗杆石,真是人杰地灵的宝地。一打听,原来石坑村考出的进士、贡生、举人、秀才多达两百六十多人。

  祠堂左前方的一座两百多年的老屋,门头上有精美的木雕和砖雕。男主人正准备锁门外出,见我拍摄,忙又转身打开门,笑着邀我进屋,他指着斑驳的墙壁,自豪地说:“当年,红六军的指挥官就住在我家这座老屋里,墙上有‘共产党的十大纲领,国民党的十大罪证,还有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等标语。”光阴荏苒,墙壁上的字迹已经脱落和模糊,触摸着墙上的历史,那隐约可见的洒脱字体,那徒手画的飞翔的小鸟,浸透着红军战士们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品质。

  绕过一处长青藤环绕的院墙,踩着青苔石板路,我又来到一个老四合院里参观。身体硬朗的老婆婆邀我进屋落座,忙从瓦罐里给我倒薄荷凉茶。收拾干净的老房子,布局合理,黑褐色的房梁上,筑有燕子窝。门前,支着一口石磨,暖暖的阳光下,用竹团笈凉晒的红红的辣椒和饱满的花生,记录着小村的安静与祥和。吃着新鲜的花生,喝着沁香的凉茶,就好象回到了老家。“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人在石坑,心旷神怡。

  吃完可口的农家饭,一轮弯月护送我们出村。月光如水一样轻泻,眼前的古石碑、古钟、古祠、古桥,笼罩在静谧的气息里,远处的山,远处的楠木林,都成了漂亮的剪影。呼吸着湿润的凉风,听着蛙声蟋蟀声,以及风拂树木的沙沙声,我醉了。



  二、热水洲印象


  在我所到过的江南小村中,热水洲不能算是最美的,但是,她可以算的上是最奇特的。离开她,回到了尘世,她奇特的地热奇观,她静谧的小天地,她质朴的山民,她坚实的土坯房,她童真无邪的孩子,她云蒸霞蔚的山峦,她深秋还盛开的桃花,都会让你深深地牵挂着,回味着,感悟着。

  为了一睹这位“远在深山人未识”的小家碧玉,我和伙伴们选择了热水洲。热水洲位于遂川县大汾镇岭下村,一路山,尽管盘山公路高高低低,爬坡处我们不得不下车徒步行走,但大家的心情是愉悦的,好奇的,甜美的。

  绕了一个个山头,下车走小路来到热水洲。这时,太阳穿过浓密的树林,光与影的和谐,就是一幅有活力的画。一座座民房终于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一色的白墙灰瓦,农耕用具和晒物什的箩筐自在地挂在外墙上,一兜一人多高的仙人掌塔开着漂亮的小花,像迎宾小姐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墙上的红色标语清晰可见。用鹅卵石铺设的小院,袅袅的炊烟,摇曳的翠竹,满树成熟的柚子,鸡犬的鸣叫,让你觉得来到了世外桃源。再走进些,就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看到了一条宽约20米的河床,同来的伙伴兴奋地说,这就是热水洲呀!我体会最原生态的、最宁静的小山村,感受着陶渊明《桃花源记》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意境,好像自己也有了“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感触。

  我们在村民老林家休息和用餐。老林是客家人,明朝时,祖上从广东迁徙过来。林氏有三兄弟,三栋白墙灰瓦的房子连成一排,中间的稍高出一点,是长兄一家住的。我们的到来,林家小院一下子热闹起来,朴实好客的老林还换上一双蹭亮的新皮鞋。夫妻俩麻利地搬出了桌椅,端出了用晒干的蔬菜瓜果裹上糯米炸成的油果子,忙着给我们张罗着晚饭。我们稍作休息,就背上帐篷和行囊,来到温泉边的草地上和沙滩上,准备安营扎寨。

  热水洲离井冈山市仙口约2.5公里,属“大井冈”旅游经济圈范围内,她深藏在高山峡谷中。这里山高路险,溪水湍急,怪石遍地。她的河床呈泉群带状分布,靠近山的地方是清冽的冷水,紧挨着,一指之隔,就是滚烫的热水。热水洲的形成受地表水、断裂、岩浆岩及岩石裂隙的控制,水温常年有六十多度。伙伴们形容她: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们用手扒开个浅浅的水坑,自在地泡起脚来。这里原始森林茂盛,奇峰怪石间飞瀑如练,苍松似海,让你不得不感叹她的神奇、圣洁和美丽。

  看到我们支起的五颜六色的帐篷,村里的孩子也都欢快地跑过来看热闹。我问他们喜欢这里吗?一个穿着粉色上衣,蓝色裤子,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忽闪着大眼睛,开心地说:“这是我的家,我肯定喜欢,一年四季,我们洗澡,洗衣服,洗菜,全在这里,不用烧水就有热水,你们那里没有吧!”语气里透着自豪和骄傲。

  暖阳下,闭着双眼,自在地踩着鹅卵石泡脚,是一种妙不可言的享受。在老乡家吃完晚饭,远山静谧了,小村静谧了,只有星星在闪烁,只有河水在哗哗地流畅。队员楠木林挖出了一个大坑,我们以石为凳,把脚泡在热水里,唱个山歌,谈着人生,等待着月亮的升起。此时,我们的心是放松的、宁静的、自由的、舒展的。忘记了尘世的一切忧愁和纷争,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和身份,静静地感受着陶渊明笔下的“和平、宁静、幸福”的人生况味。

  第二天四点多钟,我就钻出帐篷。月亮像一个大大的银盘,高悬在夜空。远山被薄雾缠绕,像一幅动感的水墨山水画,此情此景,脑海里就呈现出诗人孟浩然笔下的意境: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此时的空气是湿润的、甘冽的、芳香的,深深地吸上一口,五脏六腑就好像被洗过一样,令人心旷神怡。

  风夹杂着田园的气息,夹杂着野花的气息,携带着晨雾,沁在脸上,整个人开始飘忽起来。渐渐地,把自己当成了大山的女儿;渐渐地,融入了大山的怀抱;渐渐地,你觉得自己的前世今生,和这里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缘分;渐渐地,你情不自禁地有了这样的想法----下一次,带着自己的孩子,也来感受这份纯净、这份惬意、这份空灵。一段让自己灵魂高贵而又自由、奢华而又简约的旅程,是非常地值得留恋的。

  “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是小资对城市的感觉。当我背起行囊离开,站在山顶,再一次俯下身子凝视热水洲时,心里暗暗地感谢热水洲,是她给我提供这一处人间净土,让我的心柔软着,灵动着……


  三、在大汾


  我是被大汾的美景吸引过去的,又是被大汾的美酒陶醉回来的。

  大汾也叫“汾江”,据说因“三江汇集,水清如镜”而得名。它在遂川西南部,南面是湖南省桂东县,西面连着湖南省炎陵县,北面直抵井冈山,是革命摇篮井冈山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遂川西部和湘赣边贸商品集散地和农特产品交易中心。区位优势明显,市场繁荣,大汾也是赣中南“四大古圩镇”之一。

  第一次去大汾,是在八年前,那一次,正逢上大汾赶圩。我们自驾游车队去热水洲旅游,在大汾吃中饭,外加修整车队。中饭安排在大汾老街的入口处,那一次,我吃了一道菜,至今记忆犹新,那道菜是把五花肉切成薄片,中间包裹着一个腌制的甜酸朝天椒,用牙签串起来,用地道的茶油炸之,当这盘菜上桌时,只看了一眼,我就觉得好吃,我姑且就叫它“牙签香脆卷”。用筷子夹着这道菜,香辣、甜酸、松脆,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好菜真是不经夹,领队当即决定,每桌再加一盘。

  到大汾赶圩去!为山里老表们平静而庸常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亮点。作家古笛曾为彝族姑娘写过一首《赶圩归来啊哩哩》,表现了彝族姑娘赶圩归来的喜悦心情。在大汾,赶圩的时间是每逢农历的一、四、七。赶圩,是一个期盼,是一份念想,更是一种仪式。它可以把日子升华,它可以把心情舒畅,它还可以把未来照亮,把乡间的美好,一并展示出来。在大汾,我也看到了老表们赶圩的笑脸。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一资深摄友邀请,去遂川县大汾拍摄去,说农忙时节容易出摄影大片。一听说去大汾,我就十二分地激动。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也去了一次,那一次,行摄匆匆,那裹着头巾的阿婆,那穿着涤卡布的老伯,那睁着大眼睛的孩童,那古朴的茶馆,那津津有味的“浸坛”,那吱呀作响的杉木楼板……全都是无敌的“念想儿”。

  为了早一点感受着赶圩的气氛,我们起了一个大早。当车子穿行在郁郁葱葱的山里,摄友说,你看,你看,就有人去赶圩了。我忙往下看,盘山公路上已经有三五成群的身影闪现,有弯腰的老伯,有驼背的阿婆,也有穿戴光鲜的年轻人,他们挎着雨伞,说笑着,不急不躁地前行。

  到了大汾老街,顿觉眼前一亮,老街上大面积的骑楼建筑,让人感到惊讶。骑楼的雏形,源于古希腊的外廊式建筑“十三夷馆”,据说,此骑楼建于光绪十六年,是在广东经商发家的大汾人,腰缠万贯、衣锦还乡的一个鸿篇巨作。我到过梅州的茶阳古镇,那里的骑楼群和这里有几分相似。

  大汾的骑楼群,下面是店铺,上面住人,各家各户连廊连柱,既节约了材质,又多元共存,整体统一。看规模,大汾的这个骑楼群,应该是同一时期建成的。

  为了拍摄到整条老街的骑楼群,征得主人同意,我们爬上一户人家的三楼楼顶,这家的男主人年近七十岁,说到老街,说到骑楼群,他自豪地说,中央电视台来摄影,就是在他家楼顶上拍摄的,看来,我们找对了位置。

  俯视老街,我的眼前,整个骑楼群连在一起,似大鹏展翅。老街的街道如大鸟的脊梁,两边房屋上的灰瓦,仿佛是一缕缕羽毛。只是,昔日的繁华,被百年的岁月所浸染,只是,四季的雨雪风霜,加速了骑楼群的破落,这只大鹏鸟累了也倦了,这古街古韵,不知还能留存多久。

  从三楼下来,我慢慢品读着老街的味道:卖烟丝的老伯,他浑浊的眼神里,透出的依然是亲切,他抽着旱烟袋,悠哉地吐着烟圈,陶醉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里。再前行,一头白里透红的小猪仔,被牢牢反绑在了木板凳上,阉猪仔的大哥,一手按着小猪肚子,一手拿着亮晃晃的刀子,不一会,刚才还尖叫的猪仔,就消停了。卖鱼苗的小伙子,面前是三大盆清水,里面的鱼苗细如线,他欢快地吆喝着,盆子前面,是印刷精美的广告画,画里面的大鱼,差不多都有五六斤重。

  在大汾老街上,镶牙的、补锅的、打银子的、卖棕绳的、打草鞋的、打铁的等等,还有多年不见的场景和行当,在此一并出现了,就像早年的电影镜头重新回放。

  大汾的茶馆多,里面喝茶的人也多,在一个茶馆坐下,茶馆的老板娘姓廖,是从山里嫁到大汾老街的。为了品茶点的味道,我们要了油炸豌豆、兰花根、豆饼、葵花籽,还有这里特有的客家“浸坛”。我们学着当地茶客的样子,把一双筷子架在备好的另一根筷子上,喝一口茶,吃一口茶点。我悄悄观察着旁边的茶客:满口黄牙的大叔、戴着绒线帽的老伯,他们开心地说笑,就好像从鲁迅《社戏》里走出的人物。那一杯温暖的清茶,好像抵挡了岁月的侵袭,开心而舒服的笑容里,溢满了对生活的眷恋和热爱。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