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是制度规定,是客观规律,也是人生的分水岭。退休后,生活的内容、环境、待遇、节奏等,都与从前不一样。2013年底,我正式退休。直面退休,我很从容,早已调整好心态,并根据自己的家庭状况、经济基础、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等,制定出“六十四字”生活规划。几年来,我按照退休规划,一步一步朝前走,生活既健康又快乐。
读书学习,增长知识。俗话说,“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退休前,忙于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读书。退休后,时间宽裕了,可以任性接触书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我有这样的体会,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不要紧,一天不读书就觉得“饿”得慌。我喜欢买书,藏书是我家里最贵重的“家当”。偕同妻子逛街,买吃用等生活用品,我总催她“速战速决”,匆匆而过。可到了书店,没有个把钟头,妻子是甭想叫走我的。我没有抽烟喝酒的嗜好,妻子很乐意为我挑的新书埋单。记得我买过一套千余元的图书,她也毫不在乎。
两个女儿是我的重要“书源”。她们上学时买了许多中外名著,现在都上了我的书架。她们翻旧了的书,我现在一本一本接着读。
日积月累,我家的藏书已近千册,有报告文学、人物传记、小说散文、唐诗宋词,等等,原有的书橱书架已容纳不下。搬新家时,家具都是旧的,唯独新购了两组书橱。
“书中自有人生乐”。读书,让我增知益智,视野开阔;读书,让我思路敏捷,情趣增多;读书,让我心境平和,气质升华;读书,让我身心愉悦,越显年轻。我要珍惜时光,“活到老,学到老”,让书本陪伴终身。
调换圈子,结交新友。退休后,单位的同事与我的交往自然会逐渐减少。为避免离群失落,我必须从过去的工作圈子里跳出来,融入现在的退休圈,结交新的朋友。通过写作切磋、书法交流、打牌娱乐等途径,增进友谊,活跃生活。
现在,我已融入了亲友圈、同学圈、老乡圈和文友圈。圈中友人,相互惦记,彼此牵挂,情同兄弟姐妹。
2014年年底,我和老伴从老家来到上海,帮助女儿带孩子,大家戏称我们为“上海人”。一次,我们回老家处理家务。周五晚上到家,周六上午就接到姨表兄的电话:“‘上海亲戚’回来啦!”我说:“是啊,你怎么知道的?”“微信啊!你们难得回来,下午弟兄们陪你们打两圈小麻将,快乐一下如何?”姨表兄边笑边说。盛情难却,我们搁置家务,与兄弟们度过了半天快乐时光。
2016年10月19号下午,我们回到老家。刚放下行李,文友褚德军便打来电话:“听说你们回来了,我请你们看扬剧,票已取好,明晚七点剧场门口见。”褚兄的电话,让我和老伴儿喜出望外。好长时间不在老家看戏了,一回来就能过戏瘾,忙谢褚兄热情款待。21号上午,我又随褚兄等文友去“中国花木名镇”丁伙镇采风,参观游览了大禹风景竹园和朴园(私家生态园林)。品种繁多,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生态观赏竹,让我大开眼界。参天的古木,独特的盆景,丰美的鲜草,扑鼻的花香,走在这“森林氧吧”里,令我心旷神怡。
坚持散步,健身强体。多年来,我和老伴儿坚持每天晚饭后带着小音箱,沿着林荫大道或生态公园,散步一小时,边听音乐边赏景,呼吸新鲜空气,既愉悦了心情,又增强了体质。
一开始,我们散步,就是单一的走路。后来,我们也学着人家的样子,或带着小音箱,或将戏曲音乐下载到手机里,边走路边播放欣赏。碰到记得唱词的戏剧唱段,我俩还跟着轻轻和唱,别有一番情趣。我们的这点喜好,令不少锻炼的人们回头观望。
夜幕渐渐降临,马路两边的路灯、景观灯先后亮起,与楼宇的轮廓灯、霓虹灯和不远处酒店燃放的爆竹烟花,遥相辉映,天成一幅欢乐祥和、五彩缤纷的盛世美景。这时,手机响起民族乐曲《春江花月夜》,我和老伴陶醉在这舒适宜人的夜景中。
饭后散步,好处多多。比如腿脚有力,心气平和,颈椎不发,膝痛减轻,一身轻松,香甜入睡;外出旅游,脚步轻盈,不觉劳累,登山不费劲,等等。散步健身,我们将坚持不懈。
游山玩水,放飞心情。过去忙于工作,少有空闲,亦苦于孩子上学,经济负担重,很少外出游玩。现在,两个女儿学有所成,均已成家立业。我们定下了旅游计划,要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心儿尽情地放飞。
我是一个“老车迷”,53岁那年,学会了开汽车。2010年春节前,购置了一辆心仪的轿车。打那以后,摆弄汽车成了我行将退休及退休后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几年前,我和老同学两对老夫妻,还玩了两天自驾游,饱览了天目湖风光,领略了竹海文化,开阔了眼界,锻炼了体魄,陶冶了情操。我比妻子和老同学夫妇还多了一点收获,那就是过足了开车瘾,积累了盛夏长途驾车的经验,为下次安全、舒适、快乐自驾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前年8月初,我们游览了著名景点华山。华山山高坡陡,地势险要,没有一定的胆量和腿力是上不去的。对此,我们勇气十足,“擦耳崖”、苍龙岭、“上天梯”等著名险道,都被一一征服。
返回途中,我们畅谈起一天的体会。妻子说:“登上华山,考验了我的心脏,锻炼了我的胆量,以后我爬黄山、武当山……就不在话下。”我说:“登过华山,让我意志更坚强,胸怀更豁达,腿脚更有力,身心更愉悦。”
舞文弄墨,陶冶情操。我喜欢写写散文、随笔,把身边的平凡小事记录下来,把生活的浪花集聚起来,升华自己,启迪别人。我还喜欢书法,字虽写得粗糙,但亦有三两朋友赏光索取。其实,文章发表与否、字写了是否吸人眼球并不重要,关键是自己的头脑得到了运动,文笔得到了提高,心境得到了净化,身体得到了锻炼。
退休以来,我已撰写散文、小小说三百余篇,发表于国家和省、市级报刊和网络媒体,有的还获得奖项,获奖文章亦被收编入书。我写的纪实性散文《检痴》,被中国检察官文联和中国散文学会评为优秀奖。我还出版了首部散文集《浪花》。几年来的文学创作,成绩虽微,但它给我的生活增添了斑斓色彩。扬州市作家协会吸收我为会员,给了我坚持文学创作的信心和力量。
我撰写的散文,多系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感悟和赞美。写作的过程,实际是一种享受。我徜徉在真挚而温馨的亲情、友情、爱情之中,感受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我的散文,也有部分是写游记的。我和老伴儿每次游玩回来,都要写一两篇游记,叙见闻,谈感受,抒情怀。我是一名退休检察官,可能基于职业的缘故,创作的小小说,多以反腐倡廉为题材。每写好一篇,都请老伴儿给予点评。老伴儿阅后,夸我把贪官的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鼓励我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为反腐倡廉出力流汗。
赏戏弄琴,愉悦身心。我和老伴儿都是戏迷,特别喜爱家乡戏――扬剧。扬剧团体每月都会在剧场演出,我们一场不落。我们还经常驱车赶到乡镇去观看戏迷票友演唱会。我有拉二胡的基础,还想重拾爱好,拜个师傅学拉扬剧曲调,期望有一天能加入扬剧沙龙,让生活多一份快乐。
不少朋友问我:“你们老两口为何如此痴迷扬剧?”我向他们一一介绍了心得体会。
首先,扬剧是我们的家乡戏,家乡人看家乡戏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加上扬剧曲调耳熟能详,委婉动听,朗朗上口,自觉不自觉地便会融入其中,自我陶醉。
其次,看戏也是学习。通过看戏,可以增长历史知识和戏曲常识,不断地升华自己。我写了几篇戏剧观后感,还登上了报纸呢!
再次,通过看戏,我还结交了不少新朋友。我和扬剧团的团长吴德才初次相识,却一见如故,他还赠送我《10周年团庆扬剧名流晚会》光盘,让我激动不已。我与区扬剧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褚德军,经常因戏走到一起。我还拜他为师,学习用二胡演奏扬剧曲牌。在他的指导下,如今我已能演奏曲牌四五个。
伺弄孙辈,享受亲情。两个女儿均已成家,一旦有了孩子,便要有人照料。我们早已做好了思想准备,只要需要,呼之即来。与孙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消除孤独和寂寞,享受天伦之乐,一方面可以以劳代炼,让自己越活越年轻。
2014年12月和2017年8月,我们喜添两个外孙女。如今,外孙女们都进了幼儿园,我们陪着她们一路走来,感触颇深。客观地讲,带孩子既苦又累,既要细心又要耐心,责任也大,不能有丝毫马虎和一点闪失。辩证地看,带孩子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忙中有趣,累中有乐,苦中有甜,还能焕发童心,让自己越活越年轻。
与外孙女们在一起,快乐的事儿很多。比如,播放《儿童歌伴舞》碟片,片中的哥哥姐姐们翩翩起舞,放声歌唱,她们也认真模仿,做起动作,还要我们陪着她们一起唱。当我们用粗犷沙哑的嗓音唱起儿歌,外孙女们高兴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还竖起大拇指直夸:“外公外婆好棒!”。跟着外孙女们唱儿歌,我们好像又回到了少年时光。又比如,播放戏曲音乐。音乐声起,她们便拿起外婆用黄绸布做的“水袖”,有模有样地甩起来,嘴里咿咿呀呀的,还摆出不同造型。她们跳啊蹦的还不行,还要拉着外公外婆一起表演。转圈圈、走碎步、仰头、跪地……每天如此,我的颈椎病好像被赶跑了,老伴儿的胳膊疼痛也减轻了许多。
发挥余热,奉献社会。我是区检察院的重建参与人之一,又有写作的一技之长,退休后,单位聘请我担纲检察志的编篡工作。为了惠及千秋之大事,我愿尽微薄之力,力求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1996年,《江都县志》出版问世,这是江都解放后的第一部地方志,我有幸参与编写了“检察”部分。这次是第二轮编修,起自1994年,截止2011年。这十七年,江都检察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检察业务、队伍建设,在扬州乃至全省都名列前茅,获得了诸多荣誉。每当我在荣誉室抚摸着这些奖旗奖牌,一种荣誉感、自豪感便涌上心头,因为这些荣誉里面也浸透着我的汗水和心血。编志的过程,实际也是享受的过程。回味辉煌历程,我心情舒畅,精神愉悦。
春秋十七载,我的同事们牢记“执法为民”宗旨,无论是承办各类刑事案件,还是面对贪污腐败分子,除了依仗法律,斗智斗勇,就是不畏艰苦,连续作战,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每当翻开一份份简报、总结和经验介绍,同事们那活生生的形象便跃然纸上。阅读他们,让我又受感染。翻档案、查资料、核数据、敲键盘更添兴致,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已成常事。编志的过程,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洗礼,让我做到职务虽退,精神不衰,干劲不减,责任不推。编志间隙,我还撰写了几十篇宣传稿件,为院里的宣传教育作出了一份贡献。
编写检察志,历时三年,我也学习了三年,受益匪浅。下一轮修志,假如需要我,我将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