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7747cb593f00001a6301230582030e0.jpg

  永嘉太守谢灵运塑像立在雁荡山景区


  东南有形胜,雁荡此仙山

  初春时节,我和家人来到浙江乐清柳市看望老战友老黄,黄兄全家总动员为我们接风洗尘。

  次日,黄兄特意安排我们游东南第一名山雁荡山,使我得以了却平生夙愿。

  不游此山是虚生。“四海名山皆过目,就中此景难图录……”《徐霞客游记》中对雁荡山高度的赞誉,在我的心中种下了此生必游温州雁荡山的神往。

  沈括在《梦溪笔谈•雁荡山》开篇称“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那天,我们早早地进入雁荡山景区。一路上浏览车窗外迷人的景色,脑海中不时闪现古今名人赞美雁荡山的诗文。

  雁荡山在宋朝时候才被发现,与海内诸多的名山相比历史并不久远,但它受到许多名人的青睐。南朝大诗人谢灵运曾经游览过这里,留有诗篇。宋朝的沈括著有《雁荡山记》。明朝唐寅绘有《雁荡图卷》,大旅行家徐霞客三次来考察写下游记。

  古人说“寰中绝胜可称奇”。古人有诗云:

  雁荡天下景,奇特百二峰。

  怪石峨当前,飞瀑下碧穹。

  洞天四十六,禅院十八重。

  寰中称绝胜,琼阙在浙东。

  《旧浙江通志》里头说“雁荡山在州府乐清县东90里,高40里,上有湖,方可十里,水常不涸,春雁归来时多宿于此,故名。”这是一个那么令人向往的人间胜境啊!40里方圆的山,是连绵群峰插天,在那山的最高处竟然有个十里宽的高山湖泊。湖边生长了碧绿的芦苇,湖水荡漾着清波。春归秋去的大雁掠过蓝天,飞越重山,占据了整个天空。欢乐的雁鸣之声回荡于众山深谷,白云都停住了脚步。绿树也侧耳倾听。

  雁荡山古来素有海上名山之誉。他凿山开盛,发轫于唐,兴盛于宋,文化底蕴十分丰厚。

  那个有着山水之痞的谢灵运为了爬山,自制了一种特别的“谢公屐”,一生只在山水里走动。他在任永嘉太守的时候,乐清县当属于他的管辖范围。可惜他没有能够进入雁荡山的腹地。不然他又会写出多少美丽的诗篇?


c7747cb594300001bfd97f28180fad60.jpg

  封禅时雁荡山晚来一步

  雁荡山的发现应当说是在谢灵运身后的六七百年之后,沈括说“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而这帧气象万千的山水长卷,却已经在人间默默存在了亿万斯年,所以雁荡山也就少了人工的雕琢和人为的糟蹋,有了与其他名山不同的美。美得那样自然,美的那样纯朴,且无庙堂气,没有馆阁气,没有神仙香火气,也没有书生的那种酸腐气。

  虽然雁荡山未能在五岳当中分得一席之地,却仍然被人们视为是中国的一方名山。只不过它从来没有被一位称作什么“大帝”的山神关注。只有每年秋天大雁年年飞临山顶,栖息于苍茫蒹葭之中。他也没有金碧辉煌的涂饰,村野之山的雁荡,倒因此多了一份游洒风神。

  描绘雁荡山的大师,除了徐霞客之外,要数汤显祖了。汤显祖。在万历25年,也就是1597年游历雁荡山。他在雁荡山上留下的诗作很多。其中有一首《雁山迷路》云:

  借问采茶女,烟霞路几重。

  屏山遮不住,前面剪刀峰。

  他写《大龙湫》云:

  坐看青华水,长飞白玉烟。

  洞箫吹不去,风雨落前川。

  清人对雁荡山评价最高的人就是康有为了。“维新百日,出亡十四年,三周大地,游遍五洲,经历31国,行程40万里”。他在天马行空周游世界以后,还是游性不减,在1914年的春天就到了天下奇秀的雁荡山。他在为《雁荡山志》所写的序言当中记下了这次雁荡之游的情景:

  问斤竹之涧,逾马鞍之岭,听龙秋之瀑,登雁湖之巅,入灵峰之奥。千岩万壑,竞秀争流,丘壑之美,以至于足迹所到,全球无比,奚独中国也。


c7747cb594500001d4121d7ee9f64870.jpg

  徐霞客三次考察雁荡山大龙湫


  见证文学大师的感叹

康有为感叹“雁荡山水雄伟奇物,甲于全球”就是明证。进入雁荡山主景区,但见道路的两旁古木参天,茂林修竹,群峰峥嵘,怪石嶙峋,洞幽泉清,不愧为“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东南第一名山”等美誉。

  黄兄介绍说:雁荡山是全国十大名山之一,早在1982年就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第二世界地质公园。

  穿过景区的第一个入口,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排排干净的台阶,整整齐齐的延伸到云深不知处。药农在攀山采药。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温暖而明媚的阳光在脸上晃过斑驳碎影。耳边是那不知名的鸟叫声,呼吸间,是这大自然沁入心脾的花香气息。


c7747cb593f000018e7419701880a750.jpg

  雁荡山灵岩禅寺


  台阶似乎总也走不完,每到一个拐角处,总会有一座类似于“沐心亭”的凉亭。亭子的六角檐柱上,有挥毫泼墨中写下的唐宋诗句,让人立于亭中央,顿时就有了“飞流湿行云,溅沫惊飞鸟”的空灵之感。雁荡山八大景区尤以大小龙湫、灵岩、灵峰的“雁荡三绝”最为著名。我们先游览了灵岩古寺和小龙湫瀑布。

  玩兴正浓,黄兄让我们快抬头朝天看。原来是观赏“雁荡三绝”之灵岩飞渡。表演者吊在在200多米高的悬崖陡壁先表演攀岩採药材,接着在固定在两座山峰间的高空钢索上表演翻跟斗、悬空倒挂、飞翔等动作。真是太惊险了,许多游客在大呼小叫赞叹表演的精彩绝伦,震撼人心。

  黄兄长我一岁,我们是军校战友加同学,几十年战友情同学情,情深似海。黄兄告诉我雁荡山当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观赏,一峰姿态多变,让人想起宋朝苏东坡《咏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7747cb594600001a72c9ce017d0122c.jpg

  雁荡山绝壁采药


  那一景多变、移步换形,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犀牛望月”、“相思女”、“和尚背尼姑”……令人应接不暇,全然浮想联翩,思绪万千,再加上导游风趣幽默声情并茂的讲解,使游客的心自然融入到自然变幻、神秘莫测的美景之中,好奇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虽然春天的此刻并非观赏瀑布的最佳时间,但看到一米多宽的瀑布从崖壁上飞泻而下,冲落在岩石上,一时飞花溅玉,烟雨濛濛,仍然感到赏心悦目。如果把丰水期的瀑布比作大家闺秀,那么枯水期的瀑布便是小家碧玉了。

  有年轻人站到不深的清澈的水潭里嬉水,在那壁立千仞崖壁上“天下第一瀑”、“大龙湫”摩崖石刻前留个影纪念,也自是人生一大快事。

  峰顶上另有青松翠竹,奇峰怪石,峰岩相叠,步移景换。逶迤而来的小桥流水,眼见水穷水尽之际,却又在九曲八折中峰回路转。雁荡的山景令人叹为观止,雁荡的大龙湫瀑布更是动人魂魄。它和贵州黄果树瀑布的风格迥异。它不以大取胜,而以其秀美又略带磅礴的姿态动人神魄。


c7747cb594d00001ff6514b4ee70185c.jpg

  大龙湫之壮美

  清代著名性灵派诗人袁枚写有“大龙湫”诗一首,其中有两句“五丈以上沿是水,十丈以下全是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雾难分焉。”从诗里可以体会恢弘的山体,雾随风转,阳光照射,烟雾中时而出现绚丽的彩虹,游山就该这样读山。

  接近瀑潭时,果然是泛起的水雾,像下小雨,秀发全被湿透,而山涧里的飞瀑,轻盈、柔美、娇媚、婀娜。飞瀑下那清澈的水潭,则像一块碧玉似的镶嵌在山脚下。我们的心也跟着清净,淡雅,温润了,静静地端坐消受这山水之美。

  游读雁荡山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赏夜景。那天傍晚,黄兄执意带我们先去海边码头吃过海鲜晚餐,再返回来要我们在朦胧的月色之下观赏雁荡山,言之与白天观赏又是另一番天地。

  如白天观灵峰,从灵峰寺左侧看时,两峰宛如双手合掌;而夜幕之下观之,灵峰酷似一对相依相偎,情话绵绵的伴侣;在朦胧月色的衬托下观之,却又幻化为一对丰满的乳房;再变换一个角度仰视,又好似一只收敛起翅膀静立的雄鹰。故灵峰又有合掌峰、夫妻峰、双乳峰和雄鹰峰之称。

  大旅行家徐霞客第一次来雁荡山。那一年他28岁。他从灵峰、灵岩到大龙湫把山转了个遍。47岁那年三月,他第二次来游雁荡,同年他又第三次游雁荡。在他一生的游历中,唯有黄山、天目山和雁荡山使他重游。这并非偶然。他写过《雁荡山日记》全文7000多字。对雁荡山各个景观的奇伟壮丽都以白描的手法做了描述。他曾经冒着葬身悬崖的危险去考察,他用自己的几条裹足布连接起来,挂上悬崖树上才攀援登顶。

  徐霞客是英勇无畏的旅行家。它具有那种穷途不舍,坚韧不屈,不避风雨,不怕虎狼的大无畏探索精神,正可谓有大志的中国古代旅行家。

  书要一页一页精读,山要一景一景细看,才能看出美艳,看出内涵。可惜天色渐晚,面对这青山叠峦,意犹未尽,不忍离去。下山的路还很长,此刻青山寂寂,晚风无声,如果可以,我多么想一直停留在这青山苍翠中,做这山中的一草一木一僧。

  时辰毕竟不早了,最终我们不得不走下山来,人啊,或许清幽不属人间,人总是不得不回归在这喧嚣的红尘万丈之中。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