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说大就大,说小也小。大到可以是一个国家的习俗传承,文化传承,文明传承。小的可以是一个家的传承,一个人的传承。而我要说的传承是发生在我们娘仨之间的,最平凡的,最真实的传承。
午饭时,一边用餐一边跟闺女闲话家常,无意中又说到这次期中考试。这次考试闺女总算又回到了状态,找回了自信。我不禁对闺女感慨:“妮儿啊,现在回想起来,一调二调的失败经历对你来说其实是一次重要的人生历练,它对你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对,对!妈。我觉得这俩月的收获比之前的一年都多。”闺女夸张地附和着,头点得真像小鸡吃米。
“肯定的,妮儿,有时候身处逆境获得的人生体验更深刻。三调考好了,不代表你可以松懈下来,结合之前的经历总结经验。接下来你该怎么做,心里清楚了吧?”我继续追问。
“嗯嗯,妈,我知道怎么做。”言语间,闺女眉飞色舞,“我对自己说了:每一次跌倒,都是为了让我飞得更高!飞得更高……”她调皮地做出飞翔的姿势,大有“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的感觉。我不禁摇头而笑,孩子终归是孩子,一眨眼的功夫,悲伤一扫而光。刚刚还是“凄惨兮兮的林妹妹”摇身就成“八面威风的王熙凤”。我也是服了闺女的乐观。
“这就对了,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中的一切困难,开心快乐地生活,永远不要让负能量占据你的内心。你就是永远打不倒的强者!”那一瞬间,我清晰地感觉到:闺女传承了我的教导。而这一点我要感谢母亲。
母亲出生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她是经历过孩童时期挨饿年代的老人。听母亲诉说她的童年,每每都是一部“可怜史”。她说她六岁,家贫无房,一家九口人挤在村里的破土地庙里,土地庙的的土炕是她童年的摇篮。两个大人喂养七个吃食的孩子,常常是树叶子,红薯蔓,花生壳……但凡能吃的,她几乎都吃过。填饱了肚子,从来没觉得苦。好在政策一天天好起来,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母亲家的日子也好起来。只有小学文化的她却打得一手的好算盘,加减乘除任由她的手指在算盘珠上飞舞。有一年。邻村大搬迁。政府拨下来的几百万补给款在分发给乡亲的时候,都是经过母亲的算盘手计算的,全村几百户竟无一出错。
童年那段生活的苦经历使得母亲勤劳、节俭、积极、乐观、善良、要强,凡事追求完美。而这些无形中又影响着我们姐弟三个。如今我年过不惑,才明白在我的性格形成中,母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她留给我的这些精神食粮是最珍贵的财富!她总是说:“遇到事了,不能懒出头。要想办法赶紧解决,不能一遇事儿就躺在床上头疼脑子热,那一辈子还能干成个啥?上愁不顶用!”“遇事了不怕事,还要想好事。坏事变着变着,说不定就成好事了。”
“做事得认真,不能马马虎虎干,对人得忍让,不要钉是钉铆是铆。”母亲朴素的语言里包含的就是积极乐观善良!从小从她那里得到的教育就是:凡事靠前办,绝不往后拖,有难题就想办法解决。印象中,母亲很少发愁,总是奔前顾后地忙碌,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当然,因为她是家里主事的人,我们免不了嫌弃她“话唠”。话唠归话唠,我们这个小家着实在她的用心经营下越来越好。母亲走后,没有给我留下任何物质财富,可她把最宝贵的东西留给了我。也正是这份坚强、乐观、积极让我很少去抱怨,更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当我意识到它的重要的时候,我毫无保留地传承教导给闺女。如果未来的人生之路上,闺女可以积极乐观地面对,那么,她的生活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午后,送走闺女。我拿起笤帚开始打扫院子。耳边依稀又传来母亲的喊声:“花儿,起床了!打扫院子啦!挨墙儿靠跟儿地扫一遍!”孩童时代,每天清晨总是在睡梦中被母亲曲儿一般的声音唤醒,然后开始一笤帚一笤帚地,挨墙儿靠跟儿地把院子彻底打扫完。母亲呼喊的声音跟轻风似的,“嗖”地刮过。我的噩梦就开始了。试想,一百多平的土院子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简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最可恶的,我还得按照母亲的要求:很认真地,一笤帚一笤帚地,挨墙儿靠跟儿地,不能落过一寸地方,才行!每每那个时候,心里充满了对母亲的怨恨,“天啊!这是俺的亲娘吗?每天不让睡,就知道让俺扫院子。我扫——我扫……”
我使劲摔打手中的笤帚,发泄着心中的不平,双眼蹦出的火花儿足足可以烧了那把令人深恶痛绝的笤帚。“挨墙儿靠跟儿”这个词更让我深恶痛绝!因为它告诉我不可草草了事。
今天,当我的笤帚再次扫到靠近墙角的时候,我恍然,原来“挨墙儿靠跟儿”地扫地已经深入到我的骨子里,这一刻我清晰地感受到:我是多么感谢母亲!如果没有她当年的“逼迫”,就没有今天我的“认真”和“用心”。母亲教我做的不是“活儿”,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她给予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而她教会我的“认真和用心”着实让我受益!我也在无形当中传承给了女儿。
母亲坚持的留给了我,我坚守的也在影响着闺女,这就是传承!我不禁释然:我们一个家的传承让生活越来越美好,让日子越来越有奔头。那么,我们的国家呢?我坚信:不久的将来,一个个美好的传承一定会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微笑中,远在天国的母亲走来……我欣慰地告诉她:娘,你留给我的传承,正延续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