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日记(37)

        2020年2月28日


        封城37天了。

         期待已久的首份新冠病毒遗体解剖报告公布了。

        2月16日至2月24日,由刘良及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科王国平教授领衔的华中科技大学病理团队完成了9例遗体解剖,病理学专家卞修武院士和上海瑞金医院团队,也已完成新冠肺炎2例遗体解剖。刘良团队公布的报告,从病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这次新冠肺炎的特征。病理特征与SARS和MERs非常相似,不同的是肺部大量黏稠分泌物从肺泡溢出,渗出性更为明显。说明病毒对肺实质的损伤、分泌粘液阻碍了气道通畅。

        这份报告提供了直观的病变情况,为临床治疗的调整提供了依据。在这场战役中,我们的医学专家、科研人员都在拼命地尽全力去探索去完善对新冠肺炎的认识,提出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他们所做的一切,为战胜疫情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午,惊悉我们院子里的李小平主任走了,非常难过……

        她出生革命家庭,父辈经历长征、抗日、解放战争。从小受到红色的革命教育,为人真诚,耿直,豪爽,爱憎分明,直言不讳。她是我们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不仅技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对病人非常负责任。6年前,我弟媳因咽喉感觉不适,到医院检查,还是小平主任看出心脏出了问题,果断进行紧急处理,联系住院手术。心脏病人的抢救,时间就是生命。

        她不是因为我是本院的员工就特殊对待。她对待每一个来就诊的病人都一视同仁。

        去年6月她和老伴一起沿着父亲的足迹重走长征路。回来后体检发现有问题,后确诊卵巢癌,做了手术化疗。本来春节前就要住院检查治疗的,但赶上了新冠肺炎,医院倾尽全力救治感染患者,很多病房都紧急调度收治感染病人。小平主任想到这是大局,不想再给医院增添麻烦,就在家里进行支持治疗。

        她退休后担任军休管理中心六支部的党支部书记,在武汉抗疫期间,她身体那么不好,还依然履行书记的职责,落实中心的任务和要求。后来她身体非常虚弱,疼痛难忍,就一直半躺在沙发上。

        上午还在关心支部的建设,及时上报自己的体温情况,中午就走了。

        要不是遭遇这场新冠肺炎,也许她还活着……可我知道,这也是她自己的选择。为了大局,她放弃了对自己生命的救治。

        小平主任,一路走好。


        封城日记(38)

        2020年2月29日

       今天是2月份的最后一天,封城已经是第38天了。

        在封城的日子里,武汉人用在家坚守的方式来阻断传染源,与病魔作战。其实,更多的是与寂寞作战,与孤独作战,与单调作战,也是与忧郁的心理作战。

        再也不能出门“过早”,蔡林记热干面、四季美汤包、严记烧麦、老通城豆皮、熊太婆馄饨、还有牛肉粉、糯米鸡、欢喜垞、糊汤粉……再也不能出门散步、晨练、遛狗;再也不能逛街、逛公园;再也不能一起合唱、一起跳厂场舞……

        陪伴大家最多的是电视、手机,尤其是手机,一大早醒来,都要看上一阵再起床,反正现在宅在家里不赶着时间去上班。不少人几乎每天10个小时都是手机陪伴,武汉的疫情形势、防控信息、政府通告,重大事件多是从手机上获得,还有看电影、看相声、看节目,打发着时间。

        原来建的微信群,没有那么多时间上去聊,现在也有空说说话。

        有人还在群里晒出了武汉特色小吃让大伙儿过过眼瘾。大家还在群里交流自己的烹饪技术,什么包子饺子大饼,连面包油条都会做了,还有天南地北的各种菜系都试着做,蒸煮炸炒炖,争相斗艳,各显神通。宅在家里,抗击疫情,坚持锻炼,提高免疫力。八段锦、太极、健身操、广场舞照样来,还有弹钢琴、拉二胡、练噪子、唱歌唱戏……应有尽有,丰富多彩。

        我老公一直在湖北省老年艺术团活动。封城后无法集体活动了,团员们就在家里活动。为了展示他们快乐坚守的风貌,还排练了各种舞蹈录像合成后发到网上。

        武汉封城了,武汉人的生活要继续,坚强面对疫情,乐观面对疫情,要宅出一个不一样的天地。

        为乐观阳光的武汉人点赞。


        封城日记(39)

        2020年3月1日

       

        封城39天了。

        总算告别了2月!

        “再见2月”,成了今天大家晨曦的祝福语。武汉人乃至全国人民一起经历了一个非同寻常的2月。这个2月,是大家与新冠病毒战斗的最残酷最艰难的时刻。

        焦灼、恐惧、悲伤与坚强、坚定、信心交织在一起,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终于走过来了,形势在向积极方面发展。

        进入3月的第一天,武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发生了。那就是武汉第一家方舱医院“休舱”了。今天下午2点15分,武汉市硚口武体方舱医院,随着34名康复的患者出院,这个方舱医院将进行休舱处理,不再接收患者。另外,入驻硚口武体方舱医院的山西救援队医护人员待命,救援物资和设备进行封存,原地待命。这是武汉第一家方舱医院休舱。

        另一家方舱医院——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也有大规模治愈患者出仓,多达132人。意味着有132张病床被腾出。

        作为疫情重灾区的武汉,现在已经不缺床位,轻症正在大量治愈;武汉的疫情防控,应该正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从2月3日连夜建设方舱医院开始,截止2月29日,武汉新建了16家方舱医院,开放床位13000多张。大批病人被集中收治,大大缓解了收治压力,解决了“一床难求”的难题。随着有效的分类隔离措施和病人的治愈率不断提高,目前,方舱空余床位有7255张,真正实现了“床等人”。而且,隔离点的床位也已经出现大量空余。

        “一床难求”已成为过去。

        从武汉每日公布的数据来看,新增确诊病例,病亡率都在呈下降趋势。

        方舱医院的大规模使用,在我国医学救援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方舱医院的建设,在防与治两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今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重大灾情疫情、迅速组织扩充医疗资源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

        同时值得思考的,还有方舱医院的社会学意义。有网友说的好,从实际运营过程中,方舱医院体现出的医患之间温暖友善,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整体气氛乐观积极的社会学效果,对中国社会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