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不会忘记十多年前的那个春夏之交,不会忘记那个震惊世界的没有硝烟的战斗,不会忘记在那场特殊战斗中献身的勇士,不会忘记抗击“非典”中凝聚而成的民族精神。如今17年过去了,面对武汉突然生发的冠状病毒,不禁又使人想起了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那是一场特殊的战斗,特殊的战斗需要特殊的战士。他们来了,她们义无反顾地从“后方”冲锋到了“一线”,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与死神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共同创造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财富。
多难可以兴邦。从某种意义上说,磨难也是一种财富。回首那段非同寻常的经历,回顾那场特殊战斗,人们不会忘记在那场战斗中倒下的英雄,李晓红便是其中的一个。
一个年轻的白衣战士倒下了,她倒在了抗击“非典”的特殊战场上,她用战士的勇敢谱写了一曲震撼人心的“抗典”壮歌,她用年轻的生命写下了一部令人扼腕长叹的绝唱。她同时用女人的温柔弹奏了一曲爱的交响乐。
(李晓红同志生前系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1974年7月出生,1997年12月入伍,2001年12月入党。2003年3月,她在接治“非典”病人后被感染,不幸以身殉职。)
白衣战士的精神坐标
3月25日,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和往常一样,李晓红早早地起床,走进厨房,却发现丈夫已经做好了早餐。 “今天的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李晓红用心存感激的方式给丈夫开玩笑。“大自然的规律是不可改变的,可人的行为方式是可以改变的。干家务活是两个人的事,只是你给我的表现机会太少了。”丈夫刘会昭歉意地笑着回答。刘会昭心里有一本账,结婚6年了,家务活妻子从来不让自己插手,总是无怨无悔地统揽。这几天,她们科里来了一位危重病人,她连续加班,看样子很疲惫,心疼妻子,他提前起床做了顿早餐。“会昭,昨天我们科收治了一位地方病人,临床表现很像是报上说的那种‘非典’,还没有最后确诊,你在医务处工作,信息来源多,帮我查找些有关资料好吗?”两人边吃边说。
“查找资料没问题,我在网上看到过这种病例的报道,是一种很可怕的传染病,最好是能回避。”
“回避?是回避病人还是回避工作?我们是部队医院,我是科里的主治医生,怎么能回避?”
“既然无法回避,就要格外小心,保护好自己。”
“放心吧,我是医生,会照顾好自己的。”记不清那顿早餐是否吃饱,也记不清那顿早餐是什么味道,那是夫妻俩在家里吃的最后一顿团圆饭。
越忙越添乱。科里本来就有一个高危病人在抢救,又突然来了一个“疑似”病人,科里人手不足,只能加班加点。人命关天啊,医护人员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以后的6个日日夜夜,李晓红和全科的医护人员积极制订医疗方案,密切观察病人病情,严防死守,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岗位。
“晓红,今天情况怎么样?”李晓红连续几天没有回家,刘会昭理解医生的工作,每天只能给妻子打个问候电话。
送走一个个忙碌的白天,迎来的是一个个不眠的夜晚。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昼夜连轴转,超负荷地工作,科里的同志谁也没有怨言。
翻开3月30日这张日历,李晓红才发现这张红色的日历是个星期天。一个星期没有回家了,她想请半天假回家看看。交接完工作,走出病房,她突然感到头发晕,眼前直冒金花。她扶着墙慢慢地蹲在地上,顿时出了一身虚汗。感冒了?虚脱了?低血糖?疲劳过度?作为医生,她当时只想到这些。“李大夫,你今天脸上的气色不好。是不是在发烧。”身边的护士把她扶到医生办公室坐下,给她倒了一杯开水,递给她一支温度计。“没事的,主要是没有休息好,去忙你的吧。”在办公室坐了一阵,李晓红越发感到不适,浑身一阵一阵地发冷,端杯子的手在不由自主地颤抖。从身上取下温度计,她看到一个警戒数字:39度。是普通的感冒发烧,还是被传染上了病毒?她突然警觉起来,想到了那个可怕的“非典”。事情远比想象得还要严重,时隔不久,科里数名医护人员出现相同病症,全部住进医院。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性的事故发生了。医院领导断然决定,封科隔离,积极救治,严密防范。那天,李晓红没能回家,住院隔离观察。
听说妻子出现“非典”症状被隔离观察,刘会昭心急如焚。作为医生,他知道这种传染病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令他担心的是,身体孱弱的妻子是否能挺过这一关。
医院出现“非典”疫情,在本院医务处工作的刘会昭格外地忙碌起来。封科的工作要协调,医护人员要调整,隔离区要消毒,医疗设备要增添,哪一项工作不落实也不行。明知妻子在住院,也只能是忙里偷闲去看上一眼,说上一声对不起。“老公,我是医生,会照顾好自己的,你工作忙,不必每天来看我。再说了,你在医务处工作,有特殊身份,来得多了影响也不好。”生病住院的人,谁不希望有亲人在身边陪护,丈夫来了,李晓红却是这样一番交代。妻子得的是这么一种可怕的传染病,能放心不管吗?公私兼顾,刘会昭每天来病房察看疫情,同时关注着妻子的病情变化。
高烧不退,咳嗽不止,李晓红的病情在一天天加剧。
“李大夫,你可要顶住啊!”身边的医护人员每天前来打针送药量体温,处置完病情,总是想在她身边多待一会儿,给她点精神上的安慰。
“你们干完活就离开,尽量少和我接触,我是传染病人啊!”李晓红知道战友们的良苦用心,总是这样告诫他们说。从医生成了病人,对于李晓红来说,这个角色的转换是她所始料不及的,角色变了,可医生的职责没有变,躺在病床上,她始终放心不下的是她收治的病人。那天,医生前来查房,她对值班医生说:“你们要给我保密,不要让我的病人知道我得了‘非典’,他们大多是年大体弱的心血管病人,受强刺激后会出现可怕的后果。”自己是突然发病住院的,作为医生,对病人和医生都应该有个交代。躺在病床上的李晓红用那只挂着吊瓶的手写下了一份医嘱:3床病人要调整医嘱……4床病人要重点观察……5床病人要做心电图检查……
“李大夫,你安心养病,病人的事就放心地交给我们吧!”科里的医生向她保证说。
疫情在蔓延,病情在加重,院领导决定,迅速转移隔离。听说转移隔离,这消息在病人和医护人员中引起恐慌和波动。隔离区在哪里?那里的医疗条件如何?这种病能否彻底治愈?有人不愿意转移,有的人要求转院,有人提出合理的不合理的要求。这是非常时期,这是特殊战役,军令是不能违抗的,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刘会昭担负“转移”的组织任务,既要做好人的动员工作,又要做好各项协调工作。转移途中,车辆要安全,人员要安全,到达新的隔离区,病人要安置,医护人员要安置,医疗设备要安装,紧急处置方案要制订,这一项项工作都要落实,可时间又不允许延误,必须当天完成。刘会昭院里院外穿梭般地周旋,有几次他路过妻子的病房门口,想进去帮她收拾一下东西,可最终还是没有进去,的确是分不开身,要以工作为重。需要转移的病人各自收拾东西,这简单劳动对于重病中的李晓红来说已经力不从心了。她艰难地取下氧气面罩,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简单的随身物品竟然收拾了大半天。需要转移的病人登车了,迟迟不见李晓红,刘会昭跑回病房,见妻子正提着塑料袋有气无力地往外走,边走边咳,一副痛不欲生的样子。他快步上前接过妻子手中的物品,心疼地说:“晓红,吸两口氧再走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晓红摇摇头,“没事,我能……坚持,别……让……这么多……人等我,走吧!”李晓红上气不接下气地对丈夫说,柔弱的话语中透着军人的勇气和坚强。
汽车在通往郊区的高速公路上疾驶。窗外,万家灯火,霓虹闪烁。车内却是另外一个世界,没有音乐,没有笑语,密闭的车窗锁住外面的世界,耳边传来此起彼伏的干咳声。离开氧气,李晓红有一种窒息的感觉,她用意念控制着失去平衡的身体,默默地告诫自己:坚持!坚持!
走进新的隔离区,又是一场无序的紧张和忙乱。经过两小时的颠簸,病员疲惫不堪,需要安顿,需要休息,需要吃饭,需要吸氧。安顿工作并非顺利,有人挑选病房的朝向,有人提出不和重病人同住一个病房。刘会昭难啊,理解他的只有妻子。“会昭,你先把其他人安排好了,最后一个安排我。”妻子的话让刘会昭感动,这仅仅是对自己的工作支持吗?她同样是一位重病号,可她心里装的始终是别人。
转移任务完成了,正常工作就绪了,刘会昭心里一点也不轻松,妻子的病情不见好转,越来越重,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并对她采取紧急抢救措施:上呼吸机。
“晓红,你的病……”刘会昭来病房看望妻子,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事态会这么严重,妻子的病已经到了生死关头。戴上呼吸面罩的李晓红显得很安详,可作为医生的人都明白,这是个“不祥之物”,一般是病危的人才应急使用。男儿有泪不轻弹,看着眼前不愿意看到的一切,刘会昭再也无法控制情感的闸门,他一个人跑到卫生间,大哭了一场。他不愿意让妻子看到脸上的泪痕,回病房前洗了一把脸。戴着呼吸面罩的妻子不能说话,她示意丈夫拿纸拿笔来,她想说话,只能用纸笔交谈。“抗击非典,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我们都是军人,都是医生,是军人就要冲锋陷阵,是医生就要战斗在抗击非典的一线。我倒下了,可你不能因为我而离开一线……”看着妻子用颤抖的手写下的叮嘱,看到已经倒下的战士依然保持着冲锋的姿势,还能说什么呢?刘会昭含着泪离开生命垂危的妻子,回到他战斗的一线。
“会昭,疫情是否得到了控制?”“科里被感染的其他人病情如何?”“每天都能收到战友和朋友发来的短信,给我信心,给我鼓励,战友亲,朋友好,等我出院了,一定在家里请他们吃顿饭。”接下来的日子,李晓红只能用手机短信和丈夫交流。李晓红并不觉得孤单,他们保持用短信沟通,那一条条信息,一声声问候,好像丈夫就在身边。
爸爸得知女儿患了“非典”,不能前来探望,从老家打电话来询问女儿的病情。“晓红,你是晓红吗?晓红,我是爸爸,你怎么不说话啊?”电话明明是接通了,却一直听不到回音,电话两端的人都在着急。李晓红听到了爸爸那急切的声音,她怕老人着急,很想给爸爸妈妈说几句宽慰的话,可是不能啊,她说话的功能已经受到限制。“晓红,全家人都很好,你不要挂念。”“晓红,别怕,你的病一定能治好。”李晓红在流着泪听爸爸的电话,爸爸每说一句,她就在话筒上轻轻敲击一声,以此作答。爸爸终于听懂了话筒里传来的那个非语言性的语言符号,那是女儿的回音啊,她已经不能正常说话了。父亲看不到病中的女儿,那刺耳的“笃笃”声榔头般地敲碎了一颗痛苦的心。
死神在一步步逼近。4月15日一大早,李晓红突然感到好了许多,拔掉了呼吸机,喝了一碗骨头汤。见丈夫来了,她一把抓住那双温暖的手,像生怕失去什么似的,久久的、紧紧地抓住不放,眼里流露出复杂的情感。
“老公,你娶我后悔吗?”她突然向丈夫发问。
“晓红,你不要乱想,这不是我需要回答的问题。”“你最好是回答我,要是我有个万一呢?”“你一定会好的,一定!”“一定!一定!”李晓红自言自语地重复着,默念着,一遍又一遍。奇迹真的会出现吗?李晓红知道自己病入膏肓,可她不愿意在亲人面前流露出内心的悲苦。又一阵干咳袭来,李晓红重新戴上呼吸面罩。止住咳嗽,李晓红平静了许多,她从身边拿出手机,在上面写道:“老公,你别走,陪我聊聊好吗?”“好,我不走,留下来陪你。”刘会昭接过妻子的手机在上面写道。自从妻子生病以来,她从没提出过这样的要求,今天的表现的确是有点异常,她真的是对自己的病失去了信心,还是有了不祥的预感?千万不能失去信心啊,成功的希望常常在于最后的努力之中。“晓红,你一定要挺住,只要不失去信心,前面就有希望。”从那一刻起,夫妻俩就面对面零距离地在那同一部手机上聊天,一直聊到诀别的那一刻,留下这旷世的爱情经典。
妻说:“辛苦了老公,我爱你。”
夫说:“受苦了老婆,我也爱你。”
妻说:“人生会有来世吗?来世我们再做一次夫妻。”
夫说:“我们不谈这个话题好吗?让我们拿出最大的勇气,一起勇敢地面对这一切。”
妻说:“当命运遭遇考验时,我更加意识到你的存在,以后无论发生什么变故,贫困或者富有,我都知道什么对我最重要。”
夫说:“晓红,你一向很坚强,战胜非典,首先要战胜自我,克服惧怕心理。”
妻说:“我从事的是我选择的事业,我有为之献身的思想准备,有我心爱的人在我身边,我不害怕。”
夫说:“我们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你还有那么多的理想和愿望还没有实现,过去,家务你干的多我干的少,以后我多干你少干。”妻说:“好啊,出院后我生个孩子,你照顾我们娘俩。还有,这么多年,你从来没带我出去过,我想假期里到云南、贵州去旅游,还有……”
他们的话还没有说完,李晓红手中的手机掉在了地上,手机记下了他们结束对话的时间:16日凌晨3点30分。李晓红走了,在这个“春眠不觉晓”的凌晨,带着那么多的憧憬和那么多的遗憾,一个人悄悄地走了。她走得很安详,像是沉沉地睡去。
一同走过的日子
“晓红,你醒醒,你醒醒啊晓红。”刘会昭声嘶力竭地呼唤着,他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刚才两个人还在零距离的交谈,手机上还留着她的体温,怎么转眼间就远去了呢?病房的灯亮着,惨淡的光笼罩着这个阴阳世界。妻子安然地躺在病床上,刘会昭木然地守候在妻子身边。这是一个无望的守候,一切都将无法改变。经历了这个生死瞬间,刘会昭才真实地感到生命竟然是这样的脆弱,生与死之间的距离模糊得竟然没有界限。身边的妻子依然是那么真实,可她再也听不到亲人的呼唤了。这让人无法接受的现实就是悲剧,就是痛苦,就是思念。那个夜很静很静,很长很长,刘会昭几乎崩溃的神经却变得格外敏感,他不止一次地听到那生命回归的声音,伸手鼻翼下摸摸妻子的鼻息,侧耳胸前听听是否有了心跳。“晓红,你真的走了吗?不是在给我开玩笑吧?我知道你会回来的,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过去你很听我的话,今天为什么不听话了,我在喊你,你为什么不回答?晓红,你在哪里?晓红,你回来!”回答他的是泪水滴落的声音。
时而清醒,时而恍惚,那个和妻子诀别的夜晚,刘会昭一直在现实和梦幻中游弋。从妻子停止心跳的那一刻起,他一直拉着妻子的手,感受那份真实。他一刻不停地向妻子倾诉,从梦幻中寻求心理安慰。生命停止了,可时间没有停止,天亮了,晓红还要“赶路”。临行前,刘会昭最后一次尽丈夫职责——为妻子更衣。自从妻子住院以来,身上一直穿着那套病号服,该脱下来洗洗换换了,给她换上那套她最喜爱的军装。他知道妻子爱整洁,用热毛巾给她擦了一遍身子,从里到外给她换了一身新衣服,边换边默默地对妻子说:“晓红,过去你照顾我多,我照顾你少,今天让我最后照顾你一次吧,你要听话,我帮你穿得端端正正,整整齐齐。”换好了衣服,他找来一把梳子,给妻子梳理好那头零乱的秀发。
给妻子整理好遗容,刘会昭因和“非典”病人接触被送进隔离观察室,没能送妻子最后一程,这是他心中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隔离室很安静,可心情却格外地烦躁。痛苦、回忆、思念交织在一起,眼前始终飘动着妻子的影子,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相爱9年,结婚6年,最最难忘的是那段一同走过的日子。
很多人相信缘分,也许真的是有。刘会昭和李晓红的缘分并不曲折,也非传奇。他们是在大学里认识的,学的是同一个专业,共同的志向、理想和追求注定了他们的缘分。
1992年7月底的一个周末,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给辛集的父老乡亲带来一个莫大的惊喜:刘会昭考上大学了!这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四邻八乡。向素沉寂的农家小院顿时热闹起来,前来道喜的、送行的人络绎不绝,小院的空气里都弥漫着喜气。父母亲为儿子感到骄傲,脸上的皱纹也笑得舒展了许多。“儿啊,这一回你可给家里人争了光,咱们家祖祖辈辈没出个文化人,你是头一个,这学咱要好好上,家里再难也要供你上大学。”带着父母的期望和乡亲们的嘱托,踌躇满志的刘会昭走进河北医科大学。
从农村走进城市,从农民的儿子到莘莘学子,刘会昭面临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一边是高筑的科学殿堂,一边是挡不住的青春诱惑,刘会昭知道自己的应该站在哪一边,他心无旁骛,一门心思读书。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
同桌的女同学叫李晓红,性格开朗,青春活泼,是班里的学生干部,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人气指数高。交谊舞会、歌咏比赛、郊游踏青、户外烧烤,班里的业余活动丰富多彩,作为班干部,李晓红是积极的倡导者和参与者。李晓红得人缘的另一个优势是天时地利,班里的同学大多是外地人,唯独晓红在家门口上学,她热情大方,乐于助人,常回家拿来好吃的与同学一起分享,班里不少同学都应邀成为她家的“座上宾”。刘会昭一味埋头读书,班里的业余活动很少参加。“刘会昭,今天是周末,我们一起到郊外吃烧烤。”李晓红主动向他发出邀请。“好吧。”刘会昭不好拒绝,只有勉为其难地应诺。出于友谊,李晓红格外地关注刘会昭这个离群索居的“另类”,凡有集体活动总是不忘带上他,而且从来不让他感到为难和尴尬。那时,刘会昭心里萌生的是感激之情,或者说是好感,压根没有想到过“高攀”。接触时间久了,两颗相爱的心磁石般地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渐渐地,他们约会的频率高了,交谈的时间长了,彼此了解的也更深了。从晓红口里得知,她出身于军人家庭,是听着军号长大的,很喜欢军人这个职业,曾经报考过军医大学,也许是命运作弄人,最终没有如愿。“晓红,你为什么要选择医科大学呢?”刘会昭好奇地问。“我小时候,妹妹得了一场大病,那时爸爸不在家,妈妈背着妹妹跑遍了全市大大小小的医院,跑断了腿,哭肿了眼,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看到妈妈的眼泪比看到她的笑脸多。从那时候起,我就想长大了当一名医生,生命和健康比什么都重要。高考时,我填报了两个志愿,第一是解放军四医大,第二志愿是河北医科大学,也算是了却了一个心愿吧。会昭,你呢?”“我和你的情形大致相同,两个志愿一模一样。我首选四医大,是因为我崇尚军人和军人的职业,那是太阳底下最危险的事业,唯富有牺牲精神的人才能成为战士。我读过一首诗,那是一首写给军人的诗:鲜花在姑娘的怀抱里,姑娘在小伙子的怀抱里,小伙子在战场的怀抱里,战场在坟墓的怀抱里,坟墓在鲜花的怀抱里。这首诗我一直印象很深,军人一直是我的梦想。和你一样,第一志愿成为泡影,和你一样,我们一起走进这同一所大学。要说学医,我小时候也有过一次和你相同的经历。我7岁那年,爷爷得心梗去世,死得很突然。爷爷身体那么好,怎么会突然没了呢?我不明白。后来听爸爸说,家里如果有救心丸之类的药或者抢救及时,爷爷也许不会死。后来我想,为了家人的生命和健康,也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和健康,我应该去当医生。”理想、志愿、动因,何其相似乃尔!缘分使两颗相爱的心靠得更近了。
五载寒窗,五载苦读,学业结束了,到了告别母校的日子。同学们一边在紧锣密鼓地找工作,一边在爱情的田园里奔忙着。
“晓红,你有什么打算和考虑?”
“家里给我找好了工作,留在石家庄呗。你呢?”
“我没有你那么幸运,还没有确定去向,听天由命呗。”
“你最好能留在石家庄,要么我就跟你走。”
“如果是县城是乡下是贫困地区你也去?”
“你能去我就能去,跟我爱的人一起走后不悔。”
就在他们为自己选择去向之际,部队来学校招收大学生学员。
“晓红,我们一起去报名吧,去北京,是部队医院。”这是打灯笼也找不到的好事啊,既能实现当兵的夙愿,又能从事自己喜欢的专业,晓红没有犹豫,两人手拉手一起去报名。 比想象的顺利的多,刘会昭递上学生档案,很快地通过审查,拿了4年奖学金的优等生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刘会昭为自己顺利过关而庆幸。轮到李晓红应试却出了麻烦。
“对不起,我们只招男生不招女生。”招办的人解释说。
“她是我的女朋友,我们都热爱部队,希望能在一起工作,她比我优秀。”刘会昭在极力请求。
“你们的情况特殊,我们也想成人之美,可是没有女兵指标。”招办的人无可奈何地回答。
“如果我的请求得不到批准,我宁愿放弃。”刘会昭表明了自己态度。
“等我们请示过领导再给你们答复。”招办的态度有了商量的余地。好事多磨,两天后,他们双双接到入伍通知书,师生们前来为他们送行,很好地庆贺了一番。
工作安顿下来了,结婚的事提上了日程。
“晓红,我们去照一套婚纱照吧。”
“行啊,先去看看再说吧。”
两人手拉手进了几家影楼,的确是让人大开眼界,洁白的婚纱,亮丽的色彩,永恒的瞬间,永久的记忆。李晓红看得心驰神往。同样是新生代年轻人,同样是即将走上红地毯的新娘,她何尝不想留下这人生的幸福时光。
“会昭,咱们走吧。”
“为什么要走?”刘会昭不解地问。
“你说是把我们的爱挂在墙上好还是装在心里好?”李晓红像是自语又像是反问。
“会昭,其实我也想,可我们办事要从实际出发啊!”刘会昭明白妻子的意思,她是一个务实的人,是舍不得花那1500块钱摄制费。
“晓红,等我们有钱了,一定来补照。”刘会昭给妻子许下了一个最终也没能兑现的诺言。
结婚证领了,婚期定了,在要不要操办婚宴的问题上,小两口和双方老人们产生了分歧。小两口的意见是从实际出发,他们何尝不想大宴宾朋,把婚礼办得风光些,那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两个人的全部积蓄加起来只有6000元,还要添置些必不可少的家具,剩下的就不多了,双方的家庭都不富裕,亲戚朋友也没有外援,鉴于此,自力更生,小操小办,在部队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然后一起回老家拜见父老乡亲。这是小两口达成的共识。他们把自己想法告诉父母,没曾想遭到双方父母的一致反对。刘会昭的父母来信说:会昭儿,你上了大学,参了军,去了北京工作,又娶了一个城里的媳妇,全家人和全村的父老乡亲都为你高兴,听说你要结婚,都闹着要来喝杯喜酒,这喜酒不能不喝啊!你们回来,爹妈在家里给你们热热闹闹办一场。李晓红的父亲打电话来嘱咐女儿说:晓红,你是爸爸的骄傲,你有今天完全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有时想想,爸爸觉得对不住你,这次你结婚,一定要回来办,爸爸高兴,我们这个军人家庭里又多了一份军人的荣耀。父命不可违,小两口只得改变主意,回家举办婚礼。婚期已定,刘会昭还是觉得欠妥,双方家庭经济都不宽裕,怎么能让父母拿钱给我们举办婚礼呢?晓红脑子转得快,给丈夫献策说:“把我们积攒的6000块钱一分为二,各自带回家交给父母亲,让你爸转手给我,让我妈转手给你,我们再用这笔钱办婚事,一来随了老人们的心愿,二来为父母亲保全了面子,这是双全之策啊!”刘会昭打心眼里佩服妻子的应变能力,这“双全之策”里包含这一颗莫大的孝心。
度完蜜月回到单位,刘会昭和妻子又生出一种无奈的苦涩。结婚了,单位没有房子,两个人各自住单身宿舍。同事们开玩笑说他们是“院内分居”。这是过得什么日子啊,刘会昭动员妻子一起去找院领导反映情况,请领导尽快解决这“院内分居”的问题。晓红不赞成丈夫的提议,理性而大度地劝导说:“会昭,我们的现状有目共睹,当领导的能视而不见吗?肯定是有难处啊!我们到部队是来奉献的,不是来享受的。会昭,还记得那首脍炙人口的《陋室铭》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我们没有陋室,可我们不能没有追求啊!到部队这两年来,领导对我们关心够多了,我们不应该患得患失,应该更好的工作才是。”体谅,忍耐,知足,宽容,远虑,这就是李晓红的人生境界。
在生活上知足,在工作上李晓红从来不满足。她热爱本职,积极进取,勤勉自励,短短6年的军旅生涯中,她以突出的工作成绩赢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在同一批参军的大学生中,她第一个入党,第一个立功,第一个被评为学雷锋标兵,第一个升任主治医师。
医生是什么?医生是病人心中的“天使”,病人是什么,病人是医生心中的“上帝”。这是李晓红的人生格言。李晓红在入党志愿书里这样写道:“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病人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为病人解除痛苦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每天同病魔和死神打交道,才最懂得生命的意义和对生命的关爱。李晓红刚来医院不久,科里来了一个危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是一个年仅三岁的小男孩。病人上手术台之前,孩子的父母执意跪在医生面前求救:“一定要救救我们的孩子啊,他的命就是我们的命,我们不能没有他……”看着眼前的一幕,听着这生命相托的嘱咐,李晓红知道了白衣天使的责任。孩子还不懂事,上手术台前手里还紧紧地抓住那个“变形金刚”,死死不肯放手,那是他喜爱的一件玩具。“小朋友,阿姨带你去玩,但是你一定要听话,现在把你手里的玩具给我,阿姨先替你保管着,回来后一定还给你。”小男孩很听话,乖乖地把手里的玩具放在李晓红手里。看着孩子那无邪的信赖的目光,李晓红感到心情格外沉重。那天,那个男孩的手术失败了,由她保管的那个“变形金刚”永远无法归还了。她在一篇日记里这样写道:“人的生命是那么珍贵,又是那么脆弱,面对病魔夺去的幼小生命,面对骨肉分离的悲痛场景,我的心在流血在颤抖,作为医生,作为生命的卫护者,这是失职是耻辱啊……从那以后,我不敢去逛商店,害怕看到‘变形金刚’,那是我心中永远的痛。”
创造生命并不难,可探索和维护生命却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工程。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神秘莫测的大自然给人类带来一个又一个的灾难:鼠疫、天花、癌症、艾滋病……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病魔一个个被征服了,新的病魔又在不断地滋生。探索是永无休止的,探索是要付出代价的。李晓红从走进医科大学的那天起,就立志做一个勇敢的探索者,她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给自己制定了考研计划,结合本职工作写下了十多篇有价值的医学论文。在2002年度专业技术考评中,她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专家组的考评,成为全院最年轻的主治医师。
人总是有生病的时候,来医院求医的病人,最需要温暖和人文关怀。每成功的做完一次手术,每送走一个病愈出院的病人,李晓红总是有一种快慰感。2002年2月,李晓红收治了一名中毒休克的垂危病人,病人七天七夜昏睡不醒,她一步也没有离开过病房,硬是从死神手里把病人拉了回来。病人出院了,过度疲劳的她却累倒了。去年年底的一个晚上,李晓红值夜班,急救站送来了一个年事已高的心衰病人,病人送来时,心脏已经停止跳动。按着常规,这种病人没有必要再进行抢救了,李晓红没有将病人拒之门外,立即组织抢救,亲自为病人做心脏按压。做心脏按压是个体力活,李晓红不遗余力,一直坚持做了两个多小时。“李大夫,不要再做努力了,你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我们全家人谢谢你。”虽然抢救没有成功,可李晓红高度负责的精神却赢得了病人亲属的赞誉。
2001年7月1日,这是李晓红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她站在党旗下宣誓,实现了她人生追求的又一个目标。她在日记里写道:“从今天起,我就是一名共产党员了,我要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党,奉献给共产主义事业,把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贯穿于我事业的始终,努力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在最危险的时刻,要勇敢地冲在前头,直至献出生命……”入党不到两年的李晓红,最后用生命履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
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始终没有退缩,没有畏惧,忘我地与病魔作斗争。她不止一次地让医生在她身上做实验,她认真记录下自己的病历,留下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她甚至想到过出院后重返战场,战胜“非典”。她带着遗憾走了,在她的精神感召下,更多的勇士向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走来。
永不飘逝的记忆
惊闻女儿李晓红牺牲的消息,父亲李文云肝胆俱裂,连夜从石家庄赶到北京。万念俱灭地走进女儿住的那家医院,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张冷酷无情的遗体处理报告单。
“我是来看女儿的,她在哪里,让我见她最后一面吧。”此时此刻,李文云只有这样一个念头了。
“你的心情我们理解,现在是特殊时期,特事特办,你女儿是非典患者,为了你和你家人的安全,我们无法满足你的请求了,就在上面签个字吧。”工作人员给了他一个无法接受的答复。
“这字我不签,我不能签。老天爷啊,你这是开的什么玩笑,这字是应该女儿她给我签的啊!”李文云,一位戎马生涯几十载的军人,一位流血不流泪的铁汉,突然间失去理智的控制,号啕大哭起来。
“晓红啊晓红,爸爸看你来了,你在哪里?你怎么就不答应啊,你怎么就不能出来见见爸爸啊……”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一幕,令目睹者潸然落泪。
女儿是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士,她是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死得其所,死得光荣。她是军人的骄傲,全家人为她感到自豪。这是女儿留给父母的精神安慰,可她同时留给父母和家人的是那永久的伤痛和绵绵的记忆。
人生有两大不幸,一是中年丧妻,二是老年丧子。这人生的不幸偏偏降临在李文云的头上,他不敢将实情告诉家人,父母亲年届八旬,妻子体弱多病,他们都承受不了这个沉重的打击,独自一个人将这悲痛埋在心底。
女儿走得太突然,连一句遗言也没有留下,连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对于父亲来说,这是终生的遗憾。从北京回到家,经受了巨大精神打击的李文云寝食不安,神志恍惚,常常一个人对着女儿的照片喃喃自语。女儿的照片挂在墙上,墙上还挂着女儿曾经获得过的那么多的荣誉证书,她第一个入队,第一个入团,第一个入党……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产党员……她追求的目标永远是“第一”和“优秀”。李文云为有这样的好女儿感到欣慰和自豪,他感到不安和愧疚的是自己给予女儿的帮助和关爱太少太少了。
晓红姐妹3个,她是长女,6岁之前,她在乡下跟着爷爷奶奶一起过,留给她童年的记忆是生活的艰辛。6岁那年,母女4人随军了,她跟随妈妈进了城。妈妈在印刷厂当工人,一天三班倒,生活的重负早早地落在年仅6岁的晓红肩头,她每天要去上学,中午回家给妹妹做午饭,放学后帮助妈妈干家务。再后来,两个妹妹上学了,晓红的肩头又多了一份责任,既要照顾妹妹的生活,还要辅导妹妹的功课。晓红高考那年,两个妹妹一个考初中,一个考高中,都是较劲的关口,晓红既要自己复习,又要给两个妹妹辅导,每天都是下半夜才睡觉,两只眼睛熬得像那红灯笼。妈妈心疼女儿,过了12点就拉灯断电,抱歉地对女儿说,我们家的水电费又超了。女儿体谅母亲的难处,可她哪里知道,妈妈心疼的不是水电费而是女儿。那年,晓红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重点,两个妹妹也如愿以偿地考入重点中学。晓红和妹妹的年龄差不大,可在妹妹眼里,她既是姐姐又是妈妈。
家属和孩子随了军,形式上从农村搬进了城,可李文云却一直在基层工作,还是过着“牛郎织女”的日子,一年一次探亲假,按部队的流行说法叫“随军不随队”。那年夏天,李文云回家探亲,晓红8岁。那是一个闷热的晚上,李文云带晓红在户外纳凉。“晓红,天气太热了,到那边买根冰棒吃吧。”他顺手掏给女儿两毛钱。女儿连蹦带跳地去了,等了很久却不见回来。他前去寻找女儿,找到的却是一个心灵的巨大震撼。卖冰棒的小摊对面,是一个小书摊,书摊前围着一群孩子在看连环画,一毛钱看一本。别人家的孩子是一手举着冰棒一手翻着小人书,自己的女儿却是用卖冰棒的钱在看连环画。看着女儿那聚精会神的样子,李文云止住脚步,他不愿意打扰她。多么懂事的孩子啊,从小就懂得体谅父母,懂得用功学习。第二天,李文云跑到新华书店,给女儿买了一大摞连环画:《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看到女儿那高兴的样子,李文云却在深深地自责。女儿从小到大,父女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只有4年。
女儿在单位分了房子,写信邀请父母来北京小聚。李文云理解女儿的这番孝心,和老伴一起前往。临行前,借了一台“傻瓜”相机,买了两个彩色胶卷,心里想着在北京和女儿女婿照张合影。那段日子,正赶上女儿在阜外医院进修,白天没有空闲陪父母,晚上匆匆回到家,就拉着父母去逛街。天安门、王府井、长安街、亚运村……石家庄距北京不远,可爸爸妈妈来一趟北京不容易,尽量要让他们多看看景致,让他们玩得开心。逛街回来了,女儿泡上一碗方便面,看那狼吞虎咽的样子,才知道她没有吃晚饭。看女儿实在是太忙了,李文云和老伴商量早一点回家。听说爸爸妈妈要走,女儿执意挽留,她总是觉得自己陪父母的时间太少了,心里过意不去。“爸,妈,这次来让你们受委屈了,家里条件不好,只有这一间房,吃不好,睡不安,等将来我们买套大房子,接你们到北京来,在家门口看2008年的奥运会。”李文云带着女儿发出的奥运会的请柬回家了,这次北京之行留给他最大的遗憾是那个不争气的“傻瓜”相机,白天没有时间和女儿相聚,晚上一家人相聚了,那相机又缺乏夜拍功能。原准备和女儿女婿照张合影的心愿却没能实现。
5月1日,是晓红爷爷的80大寿。这寿是一定要祝的,作为长子,李文云理应亲自操办。女儿的事他一直瞒着家里的两位老人,晓红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老人经受不起这个沉重的打击。上面要瞒着,下面要掖着,李文云只有把悲痛埋在自己心底,实在承受不住了,一个人跑到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
老爹一生简朴,只有一个小小的嗜好:喝点小酒。老人喝了一辈子的酒,总也离不开那“老白干”。李文云有一个多年的心愿,就是让老爹喝一次茅台酒。李文云心里明白,他是父亲的骄傲,是父亲最有出息的一个儿子,在军分区当了9年的后勤部长,竟然没有让父亲喝上一瓶茅台酒,这件事他一直记在心上,常常感到不安。今年是老爹的80大寿,一定要了了这个心愿,让父亲喝上这最好的国酒。就在父亲过寿那天,就在全家人举杯为老寿星祝寿的时刻,中央电视台联播节目报道了晓红牺牲的消息,好在老人耳背,又一次隐瞒了过去。在李文云的人生经历中,这是他喝过的最苦的难以咽下的一杯酒。
5月4日,中组部追授李晓红“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央电视台配发照片播发了李晓红的专题报道。李晓红牺牲的消息再也瞒不住了,表示哀悼和慰问的电话频仍不断,有亲友,有战友,有晓红大、中、小学的老师和同学。接下来,媒体的记者们蜂拥而至,一起来追寻晓红的成长经历和人生轨迹。“我的女儿晓红,是个普普通通的好人,她有一颗平平常常的爱心,她爱党爱国爱家,爱生活爱生命爱事业爱她的病人,她不但是一位白衣天使,而且是爱的天使。我为有这样的女儿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父母,我们给予她的是一条生命,老师给了她知识,部队给了她锻炼,她能有今天,是学校和部队培养教育的结果。作为孩子的家长,我要真诚地说声谢谢。”李文云几乎每天要接受记者采访,女儿的有些事他知道,可有一件事女儿一直在瞒着他,如果不是记者通风报信,女儿也许会瞒他一辈子。去年,李文云所在单位集资建房,给了他一个指标。他多么需要一套大一点的住房啊,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由于历史遗留的种种原因,已退休多年的他一直住的是两居室,家里人口多,住房少,多有不便,最让他心酸的一件事是女儿那次回家结婚,家里条件所限,新婚蜜月的小两口也只能在家里分居。如今购房指标有了,钱呢?首付8万,这可不是个小数字,钱到哪里去弄?思来虑去,李文云最后决定放弃。“爸,这房子你说什么也不能放弃,你革命了一辈子,退休了也该享受享受了,不就是缺几万块钱吗?首付8万,家里有多少,不够的女儿给你贴补。”晓红打来电话,态度坚定而明确。当时家里只有3万,余下的5万是晓红垫付的。“晓红,这钱爸爸不能要,你们是刚刚成家,刚刚创业,哪来这么多钱啊,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你就放心吧,钱不就是人挣的吗?我们年轻,挣钱的机会多的是。就算是女儿孝敬爹妈的。”“晓红,这笔钱就算是爸爸借你们的,我们一定要还你的。”李文云万没有想到,那5万块钱是女儿以个人名义借来的啊!得知事体真相,李文云感慨万端,默默地对女儿说:“晓红啊晓红,爸爸这辈子欠你的太多了,永远也还不清了!”
送走爱妻的那天,刘会昭被送进隔离病房,特殊时期,特殊规定,他与外界失去了联系。他每天在干什么?他的身体状况如何?笔者通过“EMAIL”与他取得了联系,从那里得知,他身体状况良好,即将被解除隔离,他已经向领导递交了重返战场的请战书。他在请战书里这样写道:妻子牺牲后,组织上关心我,让我隔离观察,养好身体,稳定情绪。现在我身体已经恢复,情绪已经稳定,我不能再看着非典病魔如此肆虐,不能再看着身边的战友、亲人因感染非典而倒下,我决定继承妻子的遗志,重返抗击非典第一线……
无数个不眠的夜晚,刘会昭在电脑网络上一封接一封地给妻子写信,寄件人:刘会昭。收件人:李晓红。收件人地址:天涯海角。
——“晓红,到今天,你离开我们整整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里,你留给我和家人的是无比的痛苦和绵绵无尽的思念,可你留给世人的是勇往直前和舍生忘死的人道主义精神。在抗击非典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作为一名白衣战士,你冲锋陷阵,是那么的坚定,那么的义无反顾,你用柔弱的身躯与病魔展开了殊死搏斗,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生命的防线,为此,你献出了只有28岁的生命。你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晓红,我永远忘不了你做的饭菜,永远忘不了你为我烫洗的衣裳,忘不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日日月月,岁岁年年……回想起来,我对不住你的地方太多了,我后悔没能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你,后悔从来没有带你去旅游,后悔没有与你一起照张婚纱照……这些遗憾是永远也无法弥补了。晓红,人真的还有来世吗?如果有,让我们来世再作一回夫妻。”
——“晓红,有一种爱叫责任,有一种情叫无私,有一种信念叫必胜,有一种行为叫无畏。这是你留给我的精神财富。”
——“晓红,你平平静静地走了,你知道你走后留下的是什么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只有爹妈知道,失去战友的悲痛只有战友才能感知,失去一位好医生的痛楚只有病人才能体味,失去妻子的心情只有我才最为痛惜。晓红,你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你无愧于一名合格的军人,我们深切地怀念你!”
寄往“天涯海角”的“情书”发出去了,迟迟不见回复?从痛苦的幻觉中回到现实中来,刘会昭才猛然发现,这是一条永远也无法开通的邮路。在结束这篇文章之前,笔者又一次来到网上“李晓红纪念馆”浏览,录下令狐安先生的一首“七绝”作结:
无言拭泪忆英雄,
拂晓东方已见红,
豪迈巾帼无畏去,
临危不惧爱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