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世界屋脊,世界是渺小的,喜马拉雅是巨大的。画家眼中的西藏,是一块坐满天空的巨石,诗人笔下,它却是刺向苍穹的利剑。
       然而在藏族同胞眼中,喜马拉雅又是匆匆的。它不只是汉人描述的过隙白驹,更像是一架挂在太阳边边上记录着时间的大钟,上面不只写着两个字“现在”,更镂刻着以往。
       雅江筏子客布登老人说的好:“一辈子很漫长,眼前的佛光却一直在雪山顶上闪烁着,光芒处站着佛祖释迦牟尼,站着莲花生大师,还站着一位叫张国华的将军。”
       颇具才气的藏族好友尼玛加布的说辞也很深哲:“时间不是藏刀。杀了过去便杀了现在,也杀了将来。翻身农奴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共产党解放军,尤其不能忘了自己心中的佛光将军。”
       “佛光将军”,他们为何都给一位将军叠加上几许禅意,并且一再地诉说不休?追根溯源,我似乎也慢慢多了几分佛缘,接下来便是久久地深情仰望。
       是啊,生命有限,时间无涯,佛在藏族同胞心中那叫朝圣天尊,值得用肉体丈量着大地去叩拜,用一生去修持。曾经赐福草原的张国华将军,无疑也是他们心中永远的大佛。1563701414723665.jpg

       时光退回到68年前,旧西藏占人口不到5%的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等农奴主,曾经占有着西藏几乎全部的耕地、牧场和绝大部分牲畜,而低贱到不如一根草绳的农奴,超过了旧西藏人口的90%。农奴主占有农奴的人身,把农奴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随意支配,可以买卖、转让、租赁、赠送、抵债和交换。1950年的西藏有100万人口,其中游牧于旷野没有住房的就达90万人。

       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波还在回荡,印度、巴基斯坦等西藏周边国家或地区立即发电祝贺,十三世达赖、九世班禅也积极表态拥戴中央人民政府。但是,由于历史、宗教和国际反动势力的插手,西藏问题一开始便错综复杂。以摄政势力达扎为代表的少数亲帝分子,与英国、印度驻拉萨的敌对势力暗中勾结,妄想乘国共两党政权更替之时,把西藏“独立分化”出去。
       赴莫斯科访问途中的毛泽东主席,于专列上拿起红笔,一条由长白山到喜马拉雅的对角线,被他大笔一挥斜跨中国版图。列车行至满洲里,他隔窗眺望皑皑白雪,思绪即刻由西伯利亚到达世界屋脊,须臾间喃喃而语:“北国千里冰封,西藏高原大约也如此吧……”接着致信中央做出重大决策:“为不失时机地解放西藏,打击帝国主义侵略扩张野心,促使西藏内向转化,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越早越有利,否则,夜长梦多。”
       解决西藏问题立足于和平方针,但是着眼“藏独”必须出兵,以打促和。军委高层几经反复论证推演,任务最后落在了西南局二野头上。
1563700415333238.jpg       一向善打大仗、恶仗的刘伯承和邓小平,此时却有点犯难了。毕竟西藏特殊,大部区域是“生命禁区”,就连二战时期盟军开辟的“驼峰航线”都需要特种空中设备,而我们是陆地进军、雪线徒步。更为现实的是,西南刚刚解放立足未稳,部队目前又忙于剿匪,大事万千。派谁去呢?他们将麾下3个兵团9个军逐一拨拉,最后把目光聚焦到了18军张国华身上。

       其实,18军原定的任务是接管富庶的川南,军长张国华已被定为川南行署主任,他是在赴川南行署上任途中收到刘邓首长“就地待命,军、师领导速赴重庆接受最新任务”的急电的。
       1950年元旦节刚过去10天,在山城重庆曾家岩,刘、邓接见了18军领导。邓小平开门见山:“今天谈话凭党性。”张国华答:“一切听从党安排。”刘伯承郑重宣布:“党中央毛主席决定18军担任解放西藏的任务,有困难吗?”张国华与其他军领导异口同声:“请司令员下命令吧!”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是服从并不意味着思想上畅通。正在修整待命的18军官兵们刚刚走出战火,过上平静的日子,幸福喜悦尚未尽兴,享受新生活的欲望正浓,突然面对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要从风和日暖的天府之国奔赴冰天雪地神秘莫测的雪域高原,部队中的消极埋怨情绪随即滋生。进藏命令下达当日,早就想着退伍还乡的人员稳不住了,一夜之间,出现大量逃兵。最严重的一个班,逃跑的只剩下正副班长两个人,连长指导员着急的跳脚,甚至到了鸣枪阻止、骂娘劝回的地步。

1563700573812138.jpg  刚满35岁的张国华,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气的拍了桌子。但他明白,逃兵固然可气,却属于特定时间的特例,是极少数人。无论如何,18军的荣誉不能毁在少数人手上。进军西藏不光要打仗时过硬,更要靠政治上过硬。既然拍了胸脯,就要义无反顾,长征都走过来了,我辈还惧怕西藏吗!他与政委谭冠三果断商定:展开思想教育,统一官兵认识。有逃跑行为者无论军官士兵,也无论是否反悔,一律不准进藏,讲清道理,适度处分,而后勒令回乡。在此基础上大力抓骨干、正思想、储粮秣、练精兵,整肃部队作风,配强配齐了各级指挥管理人员。
    誓师动员大会上,张国华面对两万余官兵慷慨陈词:“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毛主席、党中央的伟大战略部署,解放西藏,是历史对我们的信任,更是18军的光荣!一省不保,全国不安!”

       1563700692107153.jpg然后指着主席台旁边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说道:“今天我把女儿也带到了会场,就是要表明我的决心,不但我张国华要进藏,我的老婆樊近真也是军人、女儿张难难是军人的后代,也绝不留在内地,他们也要成为解放西藏大军中的一员。”台下先是鸦雀无声,继而掌声雷动。官兵们热血沸腾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英雄情结被迅速激发。会后,大家纷纷向党支部递交血书、盟誓请战,立志誓死解放大西藏!

       东汉三国,赵子龙“怀抱刘禅破阵荆州古城”,故事曾被传为神话;现代当下,张国华“携妻背女出征雪线极地”,却是活生生的现实。 难难之所以取名“难难”,是因为她出生于战火,母亲临产时的那个村庄被敌人包围,只好躲在老乡的牲口棚里分娩。对于这件事,樊近真日记有云:“黑灯瞎火,冷风习习,举目无亲,一边是驴的叫声,一边是我疼痛欲绝的呻吟,真是难呀!’难难’就是这样来到人间的。”可惜的是,进藏大军出征伊始,难难便身染急性肺炎高烧不退,万事繁忙的张国华一时脱不开身,晚上赶往医院时,难难已经手脚冰凉,永远闭上了眼睛。为了国家,为了西藏,女儿的牺牲成为了将军终生之憾。
        当时的西藏,虽然积贫积弱,政府内的主战派却全面占居着上风。他们听信英国人的蛊惑,妄图凭借金沙江与横断山脉天险,把解放军挡在苍凉荒原,饿死冻死在雪线极地。

1563700796109412.jpg       进藏路上,部队的粮草供不上,氧气吃不饱。汉族官兵踉跄行走在从未走过的藏区,行走在高寒缺氧的环境里,爬雪山,趟冰河,历尽艰辛。张国华将军身先士卒,与大家同甘共苦,边修路边前进,边打仗边和谈。人畜不断负伤,时有战死猝死。有人统计,几乎每前进一公里,就有一名战士倒下,再也没能站立起来。
       在高原上修路架桥,工程最是艰难,腰绑绳索悬空挥钎抡锤、在陡峭绝壁上打眼放炮、肩挑背扛运送砂石土木于高山深涧,其险其苦,世人难以想象。高原反应导致了战斗力减员数量激增,将军的战马一时成了驮运病号和伤残战士的运输工具。他自己却与普通士兵一样,用双脚跋涉于崇山峻岭、漫漫雪域。

       将士们尽管在忍饥挨饿,也还不能丢掉“服务人民,宣传群众,尊重民族宗教信仰”的传统。部队沿袭在内地行军作战时的“捆铺草“、“上门板”、“秋毫无犯”等优良作风,就连不小心打坏一个瓦罐也要掏钱赔偿,由此赢得了藏族同胞的真心爱戴。特别是每到一村一户的“满缸行动”深得人心,也就是部队要不辞辛苦,从遥远的沟河湖泊里给住户的房东家把水缸天天挑满。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执行纪律,更是取信于民的政治。藏族同胞虽然普遍皮肤黝黑,而他们的心地却洁白明亮的。他们称张国华是“吉祥的莲花生”,称金珠玛米是草原上的“新汉人、新菩萨”。
1563700874656449.jpg       大军行至甘孜雪山,疲惫加缺氧,只好就地号令休息,一个个瘫软在山坡雪地上喘息。有几个男兵忽然站起来撒尿,医护队的女兵们不顾一切地扑过去推拉制止,结果引起误会争辩……话还没说几句,几个男兵一一倒地身亡……因为他们不懂,氧气稀缺时血压会随着海拔上升到奇高,猛然起立撒尿,又会使人的下半体突然失重,上体血液立刻极速向下回流,大脑供血就会断档……望着倒下的一个个战友,女兵们哭的稀里哗啦。

       昌都战役,是进军路上最大的一仗,也是解放西藏的关键一战。张国华说:“它是一场军事战,毋宁说是政治战,因为只有打赢,才能拿回真正的和平。”为了阻击解放军,藏军紧急扩编成16个团近两万兵力,集结其中的8个步骑主力团奔突昌都,试图利用他们熟悉地形、善骑善射、耐寒耐缺氧的优势,消灭解放军于冰川峡谷。作战结果并无悬念:从井冈山一路打到西藏的张国华,岂能被藏军所阻。藏军虽然骁勇,但却疏于训练,战术混乱,枪炮响起便漏洞百出,每场战斗都由穷兵黩武开始,继而溃败不堪。我军是“王者之师”,正义在握,战略战术娴熟,迂回穿插灵活,整个战役历时17天,共毙、伤、俘藏军5700余人,以伤亡114人的代价大获全胜,圆满实现了聚歼藏军于昌都及其之西的战役意图。1563700942129529.jpg        

       当然,这场战役又是高端维艰的。战区之广袤荒蛮、地形天候之复杂凶险、作战任务之艰苦卓绝,都是解放军历史上罕见的。规模虽不算太大,准备却异常充分;战斗虽算不得惨烈,难度却不亚于内地任何一场战役。因为那里是高寒缺氧的世界屋。地理海拔之高与战役实施难度之高合二为一,构成了昌都战役在战争史上的“经典”地位。

       战后统计,仅青海骑兵支队参战的战马,累死的就达1/3,这个数字反证出一个无可辩驳的结论,那就是以张国华为首的我进藏大军,创造了人体极限的奇迹。
       这场战役还直接导致了西藏政权主战派摄政达扎的倒台,促成了15岁的达赖提前亲政,也迫使西藏地方政府不得不寻求与中央政府和谈,签订了《和平解放西藏协议》。
       张国华率军艰难跋涉一年零九个月,终于胜利抵达拉萨,实现了西藏全境的和平解放。这位当年解放军中最年轻的将军运筹帷幄,下基层、踏边关、学藏语、进帐篷寺院,一面融入底层,广交牧民和僧侣朋友,一面又致力于团结协调达赖和班禅两大高层宗教集团。他一举平息达赖集团举兵叛乱的壮举,使苍凉落后的西藏大地提前实现了民主改革,让百万农奴欢欣鼓舞,成为了雪山草原真正的主人。

1563701009101223.jpg       担任对印自卫反击作战东线总指挥,是张国华军旅生涯的巅峰一刻。进藏10年,他驰骋军地两头,多重大任一肩挑。主政军队戍边安民,协政地方繁荣经济,深得民心军心,使西藏建设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一直窥视西藏并包藏祸心的印度总理尼赫鲁却不甘寂寞,他背后站着输了韩战无处撒气的华盛顿,因珍宝岛等边境争端满脸怒火的克里姆林宫,还有祈求捞足更多好处的大英帝国,自以为能借强寇援助而霸凌周边,于是会同军方好战分子滋事,纵容印军利用“麦克马洪线”未定区域兴妖作乱,枪击我哨所,入侵我领地,欺凌我边民。已经身为西藏军区司令员的张国华遵从毛主席“要打出一个真理来”的指示,毅然进兵,采取“正面牵制,两翼开刀,侧后迂回”的战法,最后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夺回了印军侵占的克捷朗地区、收复了达旺要塞失地、毙敌4885名,全歼参加过二次世界大战的“王牌”部队——印军第 7 旅,俘虏不可一世的达尔维准将及其他官兵3968人,缴获直升飞机、电台汽车、各种火炮枪支共2000余件、军用物资无数……值得一提的是,敢于担当的张国华,凭借天赋与底气,于一线作战中大胆提出并实施了与总参不同的作战方案,并且取得完胜,这让许多老帅们都刮目相看。

1563701217131104.jpg       由于印军在短短30天内的惨败,前线最高指挥官考尔中将战后当了千夫所指的“替罪羊”,曾经在国际国内威望甚高的尼赫鲁总理声誉一落千丈,忧郁而终。西方一些军事专家惊叹中国对印作战是“内行人的战争!”、“潇洒至极的战争!”身为印军战术指挥教导的美军洛克弗菲希尔准将的形容更为精彩:你见过非洲的斑马群奔跑吗?但是他不如印度军队溃逃更加壮观。不得不服输的达尔维准将说:“你们在不到 24 小时就全歼我山地作战王牌旅,在世界军事史上都是奇迹”。

       1963年2月19日,正在主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的毛泽东主席点名张国华进京,并亲率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高层和全体开国元勋,一起听取张国华指挥印度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汇报。老帅们的评价概括起来是24个字:关乎国威军威,懂得战争规律,首战十分精彩,胜利归于必然。毛泽东握着张国华的手,说出了那句脍炙人口的毛氏名言:“撼山易,撼解放军难!”1563701273119288.jpg 

      一位首次授衔时最年轻的将军,当着全体开国元勋、老帅、大将们的面汇报自己指挥打的仗,能享有如此殊荣者,除了张国华,我们找不到还有其他什么人了。而他此后每每谈及这场战争时,一直都把功劳归于毛主席,归于中央军委,归于总指挥刘伯承元帅,归于西藏各族人民。
       张国华说的没错,最欣喜的当然是被金珠玛米护佑备至的藏族人民了。因为对印作战的胜利,赢得了西藏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张国华是他们心中的“战神雄鹰”,可与草原上神勇的格萨尔英雄齐名。格萨尔远去了,张国华却是眼前的“活佛”,是他的“佛光”惠济着雪山草原,让藏家儿女有了安宁吉祥的保障……

       将星战后亦耀眼。从1965年起,张国华历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委第一书记、西藏自治区政协主席兼西藏民族学院院长、中共西南局书记处书记、成都军区政治委员、四川省委第一书记、中央军委委员等职。他的一生都没有离开军队,没有离开自己心心念念的世界屋脊。
        1972年2月20日,57岁的张国华主持会议正在讲话时,突然倒在会场上。周恩来总理得知后,立即指派专家医疗组赶赴成都抢救,但终未挽回他的生命。医学结论是:持续高原,过劳无休,长期高血压致冠心病,突发心肌梗死。1563701495140042.jpg

        将星陨落,军地同悲,雪域草原痛哭。全体将士默哀缅怀,学习张国华的忠勇博爱;藏族同胞焚香作揖,祈祷他虹化西天。
       这位被毛主席昵称为“小井冈”的红军司号员,跟着党转战南北,起点江西井冈山麓,终端雪域喜马拉雅,砺练成长为开国中将,最后却英年早逝。毛主席闻讯痛惜,伤心感叹“我再也见不到张国华了!”
       寒风中,一生只为陈庚大将迎接过骨灰的周恩来总理,又破例前来迎接张国华的灵柩。接过骨灰盒的那一刻,总理潸然泪下,伤心到了不能自持,只默默地说了句“中央正要重用他的时候,他却过早地走了……”
       军史专家研究概言:进军西藏,是惊心动魄的奇观,中国行军史上空前绝后,世界战争史上千古无二。其中的“雪域名将”张国华,居功至伟!
       而笔者在想,藏族同胞赠予张国华“佛光将军”头衔,似与“雪域名将”之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张将军之“佛光”,应该是虔诚的藏胞们一种特别的解读,因为他铁血精神之外,更彰显着一幅佛一样的菩萨心肠。
       “佛光将军”的光芒之源,是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值得后人代代仰望……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