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我在美国一家中餐馆打过几天工。餐馆大厨来自台湾,白白净净、斯斯文文一个中年人,对我很友好,爱跟我聊天,尤其爱问一些在我看来不成问题的问题。比如:你在大陆,能喝到牛奶吗?或者,那边能看到《三国演义》吗?我暗自好笑,接话时,语调就高了几分。他如果细心,还能窥见我目光中的不屑。

有一次班上,忙里偷闲,议论到抗战历史和文艺,大厨一改往日的温和,尖刻地说,你呀,只知道一个《地道战》,一个《地雷战》。我不服气,补充说,还有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顺茬又想起《平原游击队》和《烈火金刚》,没等提及,大厨停住舀菜的铁勺,问:你知道国军是怎么打鬼子吗?见我发愣,又问:你听没听说,国军的忻口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昆仑关会战……一连串数出十多个会战。再粗心的人,此时也会看出我脸上的震惊和疑惑。

我自幼接受的教育,铺天盖地,点点滴滴,不是八路军英勇,就是武工队善战,那里知道中国还有这些会战。“会战”一词倒不陌生,城乡常见,春耕会战,基建会战,时不时就来一次,但都跟军事挂不上边。是不是上头有啥规定,你们打仗那么叫,我们偏不跟着学?军事上大一点的举动,我们这边叫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三大战役一结束,国军也就是你们那一头,就,就啥呀?人这是说的抗战,没说内战。胡思乱想中,只听大厨一声喝:上菜呀你,油都浸出来了。

在大陆,我这个年龄段并跟我经历相仿的人,大约有几千万。我们的认知范畴或宽或窄,都被蒙上了一条奇异的“遮蔽带”。这已经很成问题了,更成问题的是,比我们年长或年轻的人,身上也有类似情况。几代人脑部深处的“遮蔽带”横七竖八,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天大的空白。偏见、曲解、矫饰便趁虚而入,长期盘踞,左右人们的见解。  这其中,有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毫无疑问,是其需要使然。“根据需要”,“形势需要”,“革命需要”, “工作需要”,等等,是国人耳熟能详的词句。当时习以为常,不假思索,时过境迁,回头细想,某些“需要”大则大矣,却只是单方面需要,短时间需要,在历史大背景的映照下,终归是小需要。

还有一条不容忽略的原因:民族性格、人性和文化心理方面的弱点和短板。记仇,不共戴天,你死我活,成王败寇,汉贼不两立,是亲三分向,掩耳盗铃,以偏概全,麻木不仁,随大流,出头椽子先烂,等等。

多种因素搅在一起,根据——仍然是“根据需要”——个体或局部整体的“需要”,该谁出手谁就出手,为我所用,欲罢不能,甚至压根儿就不想罢,理直气壮,一直往前走。不独海峡这边,对岸也有类似现象。双方同文同种,身上都有令人深长思之的病灶,只是影响方式、范围和程度有所不同。

所幸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现代信息传播手段日益发达,民族和人性中向真向善的因素也在顽强作用,终于,社会走到了今天,越来越多的历史真相被发掘出来,人们对抗战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中华民族不分阶层、党派、信仰、职业,前赴后继、抗击侵略的历史放射出耀眼光芒。这光芒中有一个民族最值得振作的底气,最不可屈服的血性,最应该珍惜的基因。哪怕这个民族有种种缺憾,条条不足,有了这些宝贵之物,这个民族就有后劲,有未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