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那年五月最值得看新疆,“三山夹两盆”,地理环境辽阔。多元的民族和宗教形成多彩的生活方式,对旅行者来说,总有着被吸引去探索的魅力。从南疆和北疆,草原广袤、高山雄峻、戈壁无垠,举目眺望,壮美的景致让人心醉。当然,最震撼心灵的的风景,当你深入远行之后,定会有非常难忘的印象。新疆天山博格达峰和天山雪莲,很早就听说过。五月的新疆,春天异常短暂,许多地方的冰雪还没有融化,转眼间夏天来了。所以在这期间,山坡、草原变得绚烂,各种野花会随着纬度、海拔,由低往高地竞相开放。除了追花,还可以探察南疆的历史和人文,那里比北疆暖和,正是合适的旅行时间。我们是从和田、策勒、民丰、于田采访天津援疆干部结束后,由南疆回到乌鲁木齐的。我们计划利用空闲时间去吐鲁番。那里的坎儿井堪称人间奇迹,火焰山世界奇观,交河古城悲壮的历史,葡萄沟诗意长廊,看了千佛洞让人愤怒……

  想象与遥望曾是激动的,也是幸福的,那一首首新疆民歌总是在耳边响起,如愿来到新疆是幸福的,真真切切触摸往昔、走访了南疆和向往未来更是幸福亢奋吧!

  那天结束采风,决定乘车去吐鲁番一游,接到熊红久同学的电话,我已到了新疆。他说好吧,我可能到乌市,哎,你先给卢一萍打个电话。

   我已见过一萍,他送我两本书,我一直在读。熊红久也赠我他的散文集《记忆的河流》。因为红久和一萍都是我在鲁院的同学,我们在八里庄和新鲁院同窗四个月,结下了浓厚的友谊。这次相见感觉分外亲切。

  我们的行程什么时候结束?大概几点能回来?领队说晚上十一点。啊,我一阵惊悸,于是给一萍打电话,不要等我了。一萍却说,红久已经到了,无论多晚,我们等你。我一时语塞。结果,归程时,快进乌市了,天边最后一抹夕阳刚刚落尽,由于时差,太阳刚刚下山,电话打来,约定五一夜市见面。我们在市区下车后却打不着出租车。是的,乌市的出租车太忙了,一辆又一辆的出租车满载着客人匆匆而过,我们伸出的手臂横在马路上没人理,一直很焦急。

  望着午夜的城市,我想起千佛洞,个人经验超越更多的神秘的未知,超越了忧患的回忆与伤口的触摸,把激情的释放与冷静的思索交织起来,把持有一种对历史的关照,和内心无限度的贴近,把古代的软弱与时代重逢,人们仿佛把某种理想隐藏起来了。我们的文物古迹就轻而易举地被外国强盗盗走,留给后人的只是断垣残壁,回首那些被欺凌的往事,回首那些历史上的强盗人物,他们无耻的脸,仍在空气里弥漫,我们抚摸着沙漠,如海的深处,一些炎黄子孙像星星在夏季游动着,眼却瞪得好大。可以想象得到,渊源流落的文明让每一个人扼腕长叹。流连忘返被盗的壁画洞口,我无语——

  贫弱的年代,好比人生中不可自主的命运,生存中不可预测的残酷和荒谬,都可以在岁月的河流里洗净伤口,重铸灵魂。那灜弱的同胞,从而完成心灵对信仰、宗教、民族和社会及文化的归属。可爱的祖国,您快点强大起来吧!这是一个民族的振聋发聩的呐喊!我们有多少珍贵的文化文物古迹被践踏?疼痛的思想和情感的灼伤,向着雄浑的西域、向着崛起的大西北、向着全世界发出一声声正义与公正的呼唤,一声声心底的泣血般的呐喊,一次次灵魂震颤。是以西部这一多民族地区所呈现的生产方式、文化、民族、宗教的多样性、混杂性、独特性,应该是西部未来如何发展。

  今天,我们采风,也是翻阅尘封的历史,抚摸因哭泣而蒙受的屈辱,仿佛一切尽在岁月的记忆之中,一切从没有消失,我们俯下身子亲吻着大地。

  举目眺望,穹庐之下,四野茫茫。一望无际的大漠生出的万物因水而茁壮成长,辽远的天空在不尽的地平线上,坎儿井孤独地挺立在贫瘠的土地上,血汗铸就的人间风景,改变着人的命运,诉说着爱恨情仇……也许这短暂的西域之旅,注定要被震撼、被征服,从思想到精神在寻找中飞升。我怀着怜悯之心,问无言的骆驼,人间的仁慈与博爱是热爱人类者的秘密,在神圣的夜幕中走遍大地,同样热爱人类的痛苦和幸福。我们享受祖先的文化及精神滋养的同时,还肩负着超越地域和文学的魅力。

   我们伫立大漠中,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同时也要揭开远古的奥秘。不去纠葛历史,但要有文学意义上的真理结局,我要追问原罪的勇气和最后救赎的努力,建立我们永不再受欺凌的民族尊严!

  啊,新疆,我还会再来的。终于拦了一辆出租车,赶到五一夜市已是午夜,见到同学一阵疯狂与热情的拥抱,感动得热泪盈眶。

  席间把酒言欢,红久从千里之外的博尔塔拉蒙赶到乌市,肖克凡说,“你的朋友多够义气,自己开着车,跑一千多里地来看你。”是的,细微之处见精神,他让我永远感动!

  我的鲁院同学,我的朋友,他是一个真正的西北汉子,粗犷、豪放,大气,记得我们去东北采风,在丹东朝鲜人开的饭店就餐,朝鲜女子能歌善舞,一曲又一曲,五十个鲁院同学只有红久勇敢地登上台,一亮歌喉,一曲《鸿雁》赢得满堂喝彩。“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在班上,他是文体委员,组织开学演出,节假日活动,尤其到湘西采风,路途遥远,难免寂寞,这时他就带头搞娱乐活动,他的歌声苍凉、忧郁、宽厚,饱含大西北的风情。

  我的同学熊红久,他不仅能歌唱能喝酒,而且还是个男性作家。他出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疆作家协会理事,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首届签约作家。先后在《当代》、《中国文学》、《诗与散文》、《诗歌月刊》、《绿洲》、《绿风》、《西部》、《新疆公安》、《伊犁河》、《人民日报》、《新疆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作品100余万字。散文《硬过时间的石头》被《中国文学》和《当代小说》杂志社联合评为2009年度“十佳散文奖”;散文《活在雨中的父亲》入选《中国散文年选(2004)》,多篇作品被选入各类文集。著有散文集《记忆的河流》、诗歌集《梦里的阳光》。曾从事警察工作近20年。2007年调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文联,现任作协副主席。熊红久一路走来,显得非常平稳,不急不躁,用他富有哲理的语言和充满诗意的文采,经营着他散文的那片园林。他自然式思索,书写人性之美、亲情至真以及渗透岁月河流里的人生色彩和生命之魂。通过他的作品,让我留恋于美丽而壮阔的大西北。他把肉体放逐于阳光和风雨里,浸染岁月的颜色;游走文字间的自信和从容,来源于经历厚实的生活,他永远割舍不断的情感,所以他能在散文园林采撷源源不断的丰硕果实。

  熊红久对人或事的怀念,对生命和人生的感悟,对地域所呈现的人文风情的眷恋,对美好家园的挚爱之情,像春天大地上播撒种子一样融入肥沃的散文田野。他在勤奋耕耘的同时,一路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情感和大爱流成一条宽阔的河流,让朴实无华的情感尽情宣泄,并从中摄取思想的深度。熊红久在释放情感激情又不停积聚情感能量的过程中,升华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他的散文创作,既是一次生命的旅行,也是一次灵魂的锻造。

  熊红久的思想睿智,在散文《硬过时间的石头》、《一纸岁月》、《感受时间》、《回忆一些朴素的事》、《记忆的河流》等作品里,他用生命过滤沉淀生活中的岁月尘埃,他用哲学折射着散文作品里人性的光芒,丰富了生命的意义。

  熊红久用文字记录着大自然之美、大自然之灵气,大自然之恩泽,由此变得非常富有立体感。熊红久留恋于文字之间。用他的触觉,感知历史长河和现代火热生活,撷取时间与时间、生命与生命、自然与自然、灵魂与灵魂对话的契机;他穿行在时空中的那份敏锐和率真,通过《硝烟散尽》、《想起长征》、《长叩英雄》、《千年一剑》、《英雄如歌》等作品体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他掩饰不住内心的善良本真,以及情感的汹涌澎湃,并付诸于自然的一草一木,或生活的某段情景里。痛快淋漓地释放着他内心的情感积累,忘情于他的叙述里,把灵魂的骨节拆开,然后又一节一节重组。他的痛是一种快乐,他的快乐也含着痛的忧郁气质。在他的散文《聆听雪韵》《早春》《拾荒女孩》《暮色菊香》及《荒原中的向日葵》等作品中,生命的颜色变得无比绚丽。

   熊红久是从内地移民新疆的第二代,也是兵团人的第二代。他应该算得上本地人或者西部这块土地的主人。在《记忆的河流》中,有许多作为新疆人的熊红久的生活,比如《永远的烧饼》、《回忆一些朴素的事情》中的对贫穷的记忆;有许多作为新疆人的熊红久的人生思考,如《一纸岁月》、《感受时间》;也有许多熊红久在新疆历史文化长河的游历中的所感、所思、所想,如《历史的坐标》《千年雁鸣》《黑山头军事要塞》等。当然,更能够生动体现作者对家乡深情厚爱的是《家乡的坐标》一辑,书写的是作者的家乡博尔塔拉,书写赛里木湖,歌草深湖蓝,酒醉情长的西部长调。

  那一夜,我一直在想,我的新疆采风之旅,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西域,一个真正的朋友。我喝醉了。我的心一直在新疆游荡——是的,新疆很美,山水也美,其实,更美丽的是那里的人们!

   

   二 相望新疆


  假如有一天我们出乎意料的与友相逢,兴奋异常时,迫切相见的时候,自然回首以往的岁月,尤其是鲁院同窗的同学,那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我从和田飞回乌鲁木齐,下午七点下飞机,估计八点能回到新疆宾馆。结果大巴车延误一小时,九点才见到一直在大门口等待我的同学卢一萍。

  我非常抱歉,让他苦苦等待。正好,我们一起吃顿饭,他推辞了,他还要赶到机场接人,明天,明天我们在一起聊聊。因为我已订好去吐鲁番采风,我感觉时间可能不允许。他说无论多晚,我们等你——

   临走,他送我两本书,一本是他主笔的《新疆攻略》,一本是他的散文集《世界屋脊之书》,前者是“超级便利,资讯翔实,最新最完备的新疆自助游手册”也是一本介绍新疆的百科全书。后者是他行走的一部书,他只身赴南疆实地采访,一步一个脚印地丈量了辽阔的南疆,那是真情实感,和他的长篇纪实《八千湘女上天山》一样,那是心血凝成的文字。

   我懂了,卢一萍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但心细,善于体贴他人。知道我第一次进新疆,需要细致地了解,只凭我的观察很有限,必须经过文字处理,读一些有关介绍新疆的书。他为朋友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

  记得我们在鲁院,集体去丹东采风,一路上他跑前跑后,清点人数,帮同学拎包,还特意把卧铺票让给年龄大的同学,自己却留下上铺。作为一名军人,他严于律己,作为一名作家,他著述甚丰;作为一名公民,他素质高雅,他总是谦恭地与同学交往,尊师重道,与人为善。 卢一萍:出版各类著作10余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情王国》、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随笔集《世界屋脊之书》,作品曾获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等。现居乌鲁木齐。卢一萍是一个内秀的人,他把所有的热情和才华都用在了创作上,发表了《蝙蝠》、《鱼惑》、《诗歌、课》、《审美与飞翔》、《寻找回家的路》等中、短篇小说。卢一萍的先锋写作自然与它纯属两种动物,相互嗅嗅彼此的气味便会自动远离。他从“70后”的顺风车上抽身而下,消失在了人群中。许多人熟悉他的人至今觉得遗憾,但对一个有文学追求的人来说,任何一个没有加入这场合唱和狂欢的作家都是幸运的,也是值得尊敬的。

   他1972年10月出生于大巴山区一个农民家庭。在四川南江县,具有苗裔血统。1990年3月到驻新疆某摩托化步兵师高射炮兵团服兵役;1993年9月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96年7月毕业后到帕米尔高原某边防团工作,历任排长、干事、中尉军衔。1999年底调到新疆军区创作室任专业作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卢一萍原名周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起了文学梦。少年时开始诗歌写作,九十年代初开始小说写作,如今著述甚丰,并多次获奖。卢一萍注重心灵对现实的体验,对于新疆怀有特殊的情感体验。他站在表达的中心,不怕寂聊和荒凉。

  当我打开车门,看到他和熊红久四处张望,我跑上前去与他们相拥,那一刻心里充斥着无以言表的感动,下半夜有朋友陪伴真开心。我的内心深处血液汹涌澎湃。

  我常常会庆幸能有好多朋友。在离别后我会想念朋友,想念朋友善意的微笑,想念朋友真诚的交流。想念朋友是一种幸福,想到极致时会打一个电话,淡淡的愁云随风飘散,忧郁的眼里会逐渐透露出一丝欣慰。朋友就是这样,没有动人的话语,一次握手,没有美丽的诺言,一个拥抱就足够。哦,一种平等与互助,一种智慧和力量。同学、朋友是来自心灵的清泉,是崎岖山路中一棵参天大树,沙漠中一片绿洲,是盛满往事的一杯浓浓的咖啡。

  我感觉,卢一萍面对各种诱惑仍旧是个无动于衷的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评估他,都像一个有文学野心的人,即使他没有,他的那些作品也是一些有野心的作品,那些充满诗意的语言,那些让人感到陌生而又无比真实的故事,那种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卓越的、寓言式的表达与关照,那种文体自觉的创造精神,那种匪夷所思的奇异的、瑰丽的想象力,都使它们具备了文学本身应有的品质。

  是的,他在路上,在孤独的背景下生长,在良知的天空中飞翔,在向文学圣殿进军的路上歌唱。我相信,卢一萍是个血性的男人,他会永远充满自信地探索着文学。

  那一夜,我不知道是怎么回到宾馆的,哦,我醉了,不仅仅因为酒,还有那浓浓的情谊——如今,由于工作环境彼此天各一方,但内心的思念却一直不变,我想告诉亲爱的朋友:没有相见不会忘记,从来也不会忘记。虽然忙忙碌碌会让我们暂时失去联系,但心里一直会牵挂你,我亲爱的同学们。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