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期,沈阳中山公园里总是看到一些票友在那唱京剧。那时我才10岁,学校停课了,对于我最爱去的地方就是那儿,一来二去我迷上了京剧,慢慢地也学会了唱几段,特别是样板戏选段。
为票友拉胡琴的是一位和我父亲一样年龄的男人,他很少说话,总是闭着眼睛拉琴,他附近总会出现一位比我还小的女孩,别人唱戏,她就坐在那低着头摆愣着自己的辫梢,偶尔抬头看着远方。
有一天,唱戏的人很少,琴师说:”小子,你和我女儿唱一段吧!”那女孩大方地走到我身边,胡琴响了,我们一起唱了起来,没想到这次合作赢得了一片掌声。
后来我工作了,只要有空就会来那儿唱戏,我们依旧很少说话。
一晃我20多岁了,有一天,琴师把我叫到身边问我:“小子,有对象吗?”我说:“没有。”
他说:“我帮你介绍一个。”我的脸刷地一下红了,低下头,重重地点点头。
一年后,他的女儿成了我的老婆,琴师成了我的岳父。日子久了,很少说话的他,有时也会指教我一下该怎样唱戏,怎样用嗓子。30岁时,我已经唱成票友中的一号,我一出场就会赢得阵阵掌声。
有一天,岳父说:“小子,喜欢拉琴吗?”
我说:“不喜欢,只喜欢唱。”
岳父说:“都喜欢唱,没人拉琴还怎么唱?和我学习拉琴吧!”
我这才注意,岳父越来越瘦,拉琴显得力不从心。我决定和岳父学习拉胡琴。
从此,就是我们爷俩儿为票友拉胡琴。慢慢地我感到,让别人高兴,对自己也是一种享受。
又过了几年岳父走了,他把那把胡琴留给了我。
我才知道岳父年轻时是京剧团著名的小生,因为嗓子坏了,才学了拉胡琴,我想他何尝不乐意唱戏呢?
再后来,我成了琴师,一直为票友们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