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东距库尔勒市约50公里, 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部,是天山南麓和昆仑北坡交汇的交通要冲,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市名源于中国古代二十六名之一的“铁门关”。铁门关市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成立于2012年12月。说它特别,因为它管辖的市区虽只有五百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三万,但它所属的近二十多个现代化农场,工业、企业,以及所属的二十多万人绝大部分却分布在天下第一大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格楞蒙古自治州(面积四十八万多平方公里,正好是祖国领土的二十分之一)境内。但不属当地地方政府管辖,它隶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它有独立的司法、税收、城建、教育、文体、卫生等政府职能。还有一个兵团武警二支队。

  走进铁门关市,涌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宽敞明亮的街道,色彩斑斓的绿植,漂亮时尚的路灯。鳞次栉比的楼宇千姿百态蔚为壮观,美不胜收。尤其是那条闻名遐迩的十八团渠,蜿蜒着从城中穿过。一座座造型各异,飞檐斗拱的凉亭、水榭,还有各式各样的拱桥、梁桥、斜拉桥、彩虹桥流光溢彩,令人赏心悦目。

微信图片_20180913211318_meitu_2.jpg

  铁门关市所处天山支脉霍拉山下的一大片冲积扇盐碱戈壁滩上。南面是一望无边的绿洲,正值中秋,微风送来瓜果的清香。那纵横阡陌,规划齐整的千亩大条田,飘香的是天下闻名的库尔勒香梨、红富士苹果,还有各种葡萄、哈密瓜。黄的是稻谷,白的是棉花,红的是工业用番茄和辣椒。这里是新疆棉花主要产区,也是长绒棉的主要产区。

  以科学技术为产业的现代化企业加速了铁门关市的全面起步发展。以超前发展的眼光打造了一个戈壁新城辉煌的远景。

  朝北远眺,连绵的天山支脉拱卫着绿洲。南疆铁路和314国道像两条巨龙,铿锵着祖国建设,一带一路的紧张节奏。

  走到这里,人们不仅感慨万千,这就是当年的吾瓦吗?这就是当年风吹碱土扬,下雨黑碱滩,兔子不拉屎的恒古荒原么?原来,当地的维吾尔族百姓将这里称做“吾瓦”,维语意为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六十多年前,苏联农业专家曾对屯垦戍边的将士们宣称:如果想在这里治住盐碱,种出粮食,除非先翻出表明的盐碱土,铺上一层十几公分厚的石膏。

  铁门关市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第二师的前身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一兵团二军步兵六师。二军的前身是由王震率领的南下北返之三五九旅组建,再早就是红军长征时期由任弼时、箫克、王震率领的二方面军红六军团,抗战时期编为八路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

    1946年8月底,三五九旅返回陕甘宁边区。经过南下北返,急需补充兵员,王震请求党中央从三五九旅派一批干部去物产富饶、人烟稠密的山东老解放区扩建一个旅。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共中央秘书长任弼时亲自给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写信。三五九旅的321 名骨干于1947年 2 月一路风尘来到胶东半岛扩军。部队番号暂为:渤海军区教导旅。同年11月部队归入西北野战军建制,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独立第六旅。

  当年渤海军区教导旅一路途经河北、山西时不断有年轻人涌入,交由西野时,部队指战员已达到二万余人,清一色的翻身农民子弟和矿工子弟。华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在交接仪式上说:……今天我就将你们交给贺老总了,你们将跟着贺龙司令员去陕北,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

微信图片_20180913211344_meitu_4.jpg

  传说私下里陈毅曾跟贺龙要求: 我拿一支参加过打孟良崮战役,全副美械装备的部队来换你这个旅。贺龙笑笑:你想拿你那些起义兵油子来换我的子弟兵,没门。俩位老总会心地大笑起来。

  这个加强旅就是后来的二军步兵六师,也就是后来屯垦戍边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也就是今天铁门关市的缔造者、建设者和管理者。

  铁门关市以天下三十六雄关的铁门关命名。当年在西北战场所向披靡的步兵六师跟随王震将军,先后参加了运安、宜瓦等十大战役,而后挥师陇东,挺进河湟,相继解放安邑、咸阳、天水、临夏,西宁等十多座城市。1949年9月,大军翻越祁连雪山,陈兵嘉峪关,促使新疆和平起义。10月10日,步兵第六师由甘肃张掖出发,进抵酒泉、玉门、敦煌一线集结待命。而后徒步数千里穿越天山到楼兰,兵锋直指铁门关。

  王震将军曾跃马铁门关外,指着前面大片戈壁荒滩对战友们说:你们看看,这块土地是多少个南泥湾啊,我们将在这里开出一条大渠…… 。将军下得马来,张开地图,用一支红铅笔,在上面重重地画了一道。就是当年老军垦所说的:一条红线。

  第二天一早,也就是头晚才到达此地的六师所属十八团,还未洗去征尘,便立即召开挖渠誓师动员大会。然后部队按照统一部署,一字长龙进入了挖渠工地。

  两千多名十八团官兵顶着寒风,冒着飞雪,披星戴月,历经一个寒冬,于1950年初春,一百多里长的十八团大渠全线竣工。这条记载在新疆屯垦史上的红线,这条兵团屯垦史上最早的一条军垦大渠,从此为新疆的屯垦事业,为地方百姓的生产,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屯垦之初,二师全体指战员面对罕见的盐碱地,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住的是地窝子,吃得是粗玉米面窝头、咸菜汤,喝的冰雪融化的水。硬是靠着一双握枪的手,一把坎土曼(新疆一种挖土的大?头),开渠引水排水(当初治理盐碱的办法是放淡水将地里的盐碱冲洗后,再从排碱渠将碱水排走),修路栽树。可以想象,在没有任何运输车辆和最简单的农业机械的条件下,英雄的二师官兵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他们那时的口号是:当年生产当年自给,二年就给国家上缴做贡献。多么了不起的一代军人,一代共和国的屯垦戍边人。当年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是难以用语言和文字所能表达完整得。

  仅仅六十年,一座现代化的戈壁新城——铁门关市就在这条红线的西端耸立起来。他以他的年轻展示着他的魅力;他以他丰厚的硕果告慰着老一辈的屯垦人; 他以他的精神鼓舞着后来人。

微信图片_20180913211334_meitu_3.jpg

  解放初期,由王震将军率领的西野一兵团及新疆民族五军大部,陶峙岳将军率领之新疆和平起义的国民党军队整编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全部合编为的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初衷就是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全心全意为边疆各族人民服务,不与人民争利争资源。所以,兵团的屯垦之地都处于风之头,水之尾的边远,艰苦之地。

  解放之初的新疆屯垦部队,主要承担着战斗队(打击危害新生政权和人民安定的反动力量);生产队(开荒种田,屯垦戍边);工作队(深入地方参加民主改革,建立人民政权)的三大任务。可想而知,他们担负的任务是多么艰巨和繁重。

  即将写完此文,已是凌晨,我似乎看见了风尘仆仆,浩浩荡荡的六师队伍从炮火硝烟中走来,从茫茫戈壁中走来; 我似乎看见了剿匪部队挥舞马刀的英姿靓影;我似乎看见了风卷红旗,尘土飞扬的垦荒场面; 我似乎看见了少数民族的土坯屋中,贫苦牧民的牛毛毡房中年轻战士的面孔;我似乎听见了报话机中传来无比兴奋的喊叫:泰山! 泰山!我是华山!? 华山向您报告!华山向您报告!……

  我似乎看见耄耋之年的原步兵六师老兵,穿着发白的战争年代的老军装,胸前挂着解放功勋纪念章,颤颤巍巍地走到王震将军的铜像前,恭恭敬敬地行着军礼。我的眼睛湿润了。

  兵团第二师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中留下了关辉的一页,更在整个兵团屯垦史上写下了闪光的一章。铁门关市就是兵团二师人捧送给共和国的一部鲜亮的奋斗史,一曲豪迈的屯垦战歌。

      现在的新疆兵团二师人暨铁门关市人,以在西北战场上以华山为代号的英雄攻坚部队前身六师为荣;以南泥湾精神继续耕耘、改造着他们脚下的这片热土;以渤海到天山的顽强意志承继着一个光荣部队艰苦奋斗的作风。他们正以前所未有的努力和奋斗开创未来,迎接未来。

  红星照西域,屯垦谱新章。美哉,铁门关市!壮哉,兵团二师!


  注:铁门关市暨兵团第二师,所以本文的整个大背景是以二师的整体背景而描述的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