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开夏的酷热,来一次避暑的旅行,选择了庐山,本意只是要躲开炎热,没想到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真的是不虚此行。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北枕滔滔长江。


  一、滕王阁

  我们最先来到的是滕王阁。

  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让我对滕王阁怀着无限的想像。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又因才子王勃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而流芳千古。

  来到滕王阁旁边,就想到王勃当年在这里作诗的场景,滕王阁的庄严壮丽更是让我浮想联翩。

  主阁的第一层是序厅,进门正前方是一尊汉白玉雕的《时来风送滕王阁》,门前一块毛泽东生前题写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拱联。在厅内走走,能看到许多名家手笔的匾额和楹联,让人感到滕王阁不凡的地位。二层是暗层,墙壁上是先秦到明末江西80多位杰出人物的画像,其中不乏陶渊明、杨万里、文天祥、汤显祖等赫赫有名的人物;三层北耳厅有一个茶座,可在此品茗小憩;四层和二层相似,墙壁上是反映江西山川风貌的壁画。

  继续往上来到第五层,五层是观景最好的楼层,整个滕王阁的精华就在这里。中厅墙上铜板雕刻的《滕王阁序》是苏轼的手笔,旁边是王勃拿着酒杯的塑像,而东厅中央则是滕王阁的全景模型。漫步回廊,赣江水波光粼粼,虽然对岸早已是高楼林立,不复当年的景致,但遥想当年文人雅士在此吟诗作对的场景,心中无限感慨。暮色之下的滕王阁,湖水相拥,静好无比。晚风徐徐吹来,心情为之舒畅。

  滕王阁在古代被人们看作是吉祥风水建筑,有古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藤”谐“滕”音,指滕王阁;“葫芦”,乃藏宝之物;“塔”,指绳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即今南昌。就是说,如果滕王阁和绳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与宝藏都将流失,城市亦将败落,不复繁荣昌盛。可见滕王阁和绳金塔在南昌人心目中的地位。


  二、庐山

  之前对庐山的认知,只限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诗句。

  这次走近庐山,有了更真切更独特的感受。首先让你惊叹的是那些云,一下子闯入了你的眼前,它们就在你的身边,像玉带一样飘来飘去。想起了那句诗“云从窗里出”,如果在此隐居,小小的窗子里满是云了吧!眼前那巍峨挺拔的青峰、喷雪鸣雷的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惊叹之余让人沉醉。难怪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呢!山中胜景,不能一一记叙。

  花径。一听花径,就会想起,“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但此处不关杜甫,而是白居易白司马花径。这里曾是庐山历史上的三大名寺(西林寺、东林寺、大林寺)之一的大林寺所在地。在唐代,被人们誉为“匡庐第一境”, 大门旁书“花径”,两旁刻有“花开山寺,咏留诗人”的对联。进入这个小公园,花香馥郁,朵儿缤纷,清爽的气息围绕,心旷神怡。再往里走,有书法家胡献雅书写的巨幅石刻“白司马花径”。草地上有座伞状红顶的圆亭,这就是花径亭,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任江州司马时,曾与庐山东林寺法寅大师及17位好友,从他新建好的遗爱诗草堂出发,一同到庐山顶上的大林寺游玩。当他们一行人,踏上大林寺地界时,就强烈的感觉到此处气候与山下截然不同。这个时候已到暮春时分,庐山下面的桃花都已凋谢,而此处的桃花却含苞欲放,仿佛又回到了早春二月的光景。白居易被眼前的春色深深的吸引住了。他感慨万千,像遇到知音一样,随口诵出七言绝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欣赏桃花兴致大发,随后又提笔留下了“花径”二字,此后人们将白居易当年赏桃花的地方叫做“白司马花径”。历经沧桑,这花径一度被人们遗忘,直到1929年湖北汉阳人李风高游大林寺时发现此处古迹,于是他邀集在庐山上的社会贤达、名流集资捐款,在此建造了景白亭、花径亭,并补种了五百多棵桃树,再现了昔日的桃花胜景,亦使花径成为文人雅士的聚会之所。漫步花径,享山间之美景,沐诗文之甘露,幸之幸之!

  花径尽头的如琴湖,峰岭围抱,森林蓊蔚,环境幽雅。如琴湖与花径组合为一体,因湖岸曲线玲珑,湖面酷似一把媚人的小提琴,加之湖边的石上有古人刻的“如琴”二字而得名。湖半边紧靠花径园内,又叫“花径湖”。由于湖坐落在西谷,又称为“西湖”。

  庐山最佳观日的地方在含鄱口。 晴天,鄱阳湖上天水一色, 红日射湖而出,金光万道,霎时湖天尽赤,半壁河山就成了一幅灿烂绚丽的画卷。可惜,这次游览时是阴天,云雾缭绕。 但仍能透过那些突兀的白云看到它势如奔马,又宛如游龙,神气活现地横亘在九奇峰和五老峰之间,张着大口似乎要鲸吞鄱阳湖水, 真有“千里鄱湖一岭函”的气势。

  古人称“匡庐瀑布,首推三叠”,立于泉下盘石向上仰观,但见三叠泉抛珠溅玉,又如百幅冰绡,抖腾长空;立于”观瀑亭”又可俯视三叠。听瀑鸣如击鼓轰雷;见瀑像喷晶抛珠 ,落入深谷。仰看与俯视各蔚壮观,自成美趣,故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只不过,现在的三叠泉,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了。

  白鹿洞景区,地处五老峰东南麓,因书院而得名,白鹿洞书院,以悠久的历史,幽静的环境,宽敞的殿堂,严谨的教规而享誉天下,曾被尊祟为“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

  白鹿洞书院傍山而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四山环抱,一水中流。里面人文气息浓厚,山林、小溪相伴书院,是个读书的好地方。漫步在白鹿洞书院,能感受到纯正的文化之气。最让人赏心悦目的是白鹿洞书院的石刻。在独对亭前,有一单拱石桥,叫“枕流桥”,桥下是一条宽阔的山沟,名曰贯道溪,水流清澈,奇石各异,为历代文人骚客所钟爱,石上分别题有“枕流”、“观澜”、“源头活水”、“道名山”、“不在深”等,书法价值弥足珍贵。最有名的当数朱熹亲笔题的“枕流”二字,溪水从大石上流过,多有诗意的题字,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的意境。

  相传唐代李渤兄弟在此隐居读书。李渤养了一只白鹿,相随相伴,人称白鹿先生,他隐居读书的山坳又称为白鹿洞。后来,李渤任江州刺史,念念不忘当年山居苦读的旧情,在白鹿洞兴建台榭,遍植花木。从此,白鹿洞成为一处名胜,四乡文人往来不绝。南唐时,李氏朝廷在白鹿洞建立学馆,并命国子监九经李善道为洞主,号称“庐山国学”。南宋朱熹兴复白鹿洞书院,并自任洞主。他曾欣喜地写诗道:“重营旧馆喜初成,要共群贤听鹿鸣。”朱熹是封建社会儒学集大成者,是综罗百代的理学大师。白鹿洞书院由此而名声大振,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朱熹在《白鹿洞规》中提出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对当代学人仍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日本和东南亚的不少学校,至今仍将朱熹亲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称作“白鹿洞精神”,奉为校训。

  一路走来,映入眼中的有竹林,松柏,杉树,各类灌木,似在童话里的植物王国!享受凉爽的同时,也深感庐山的厚重的文化韵味

  是啊!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

  这里是中国山水诗的摇篮,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其留下了诗词歌赋。

  东晋诗人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诗人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以后的整个中国诗坛。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他的《望庐山瀑布》家喻户晓,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为充满辩证哲理的名句……

  正如一位新加坡学者所评论的那样:“如果说泰山的历史景观是帝王创造的,庐山的历史景观则是文人创造的。”

  庐山是田园诗的诞生地,山水诗的策源地,更是山水画的发祥地。

  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独立存在的山水画。

  庐山又和中国历史,特别是现代历史紧密相连。

  1937年6月和7月,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曾两次来到庐山,就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问题与蒋介石面对面谈判。至此,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1959、1961、1970年,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影响的三次会议。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因中华文化而享譽全球,中华文化也依托庐山而更有风采。


  三、婺源

  江西婺源地处赣东北,与皖南、浙西毗邻,素有“书乡”、“茶乡”之称,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首先,婺源古村落古民居建筑别具一格。村庄一般都是前有流水、后靠青山。走进古村落,随处可见那爬满青藤的粉墙,长着青苔的黛瓦,剥落的雕梁画栋和门楣。古村落的民居,户连户,屋连屋,鳞次栉比。灰瓦叠叠,白墙片片,黑白相间,小巧典雅。徜徉其间,门前听水响,窗外闻鸟啼,留恋忘返。

  在婺源,一定要去李坑看一看。向往已久的李坑,位于婺源县城与江湾之间。是一个以李姓为主聚集的古村落。之所以叫李坑,是因为有一条河流从村中流过,当地土语叫“坑”,李坑因此得名。几百年来这偏僻的山村,秉承勤学苦读之风,人才辈出,先后出过尚书,大理寺正卿,司马,知府等七品以上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著作达333部582卷之多,其中5部78卷被列入《四库全书》,可见李坑昔日的辉煌。

  走进李坑,映入眼帘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石桥木桥砖桥连接着两岸人家,有些人家出门就上桥,一座座桥像一道道彩虹连接起无数的人,青石板路上也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村中心的“申明亭”,是昔日村民集会的场所。写有“申明亭”三个大字的匾额高悬亭上,两旁对联云:“亭号申明就此聚议公断,台供演戏借它鉴古观今”。

  据说,明代,明太祖朱元璋诏令全国各县修建申明亭,用于宣讲王朝法制与政令,调处民间纠纷。凡遇婚姻、田产、地基、斗殴等纠纷,须先在申明亭调解,由里长及年高德召者,在此对纠纷双方晓之以利害,说服双方让步,妥善解决,少数经调解无效者,才移送官府。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曾在全国热播,电影中主人公的梦里老家就在幽静安详的婺源李庄,也就是李坑,那见证主人公爱情的香樟树(老槐树),静静地伫立在村旁。

  在篁岭,那一筐筐五彩缤纷的农作物,占据了我的双眼,冲击着我的内心。这就是晒秋。在湖南、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作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其实晾晒这种农俗现象,并非秋季“专属”,一年四季都有展示,只不过秋季丰收季节,表现得更为丰富、更为“神韵”些罢了。今天,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婺源”篁岭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是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挂在山崖上的篁岭古村,地无三尺平,数百年来,村民早已习惯用平和的心态与崎岖的地形“交流”。自然条件的局限却激发了先民的想象和创造力,从而在无意间造就了一处中国绝无仅有的“晒秋人家”风情画。

  最后,我们参观了婺源郊区的浮梁县署,它是全国现存的唯一完整的五品县衙,远处的高塔距今已经有一千年了,听当地村民说小时候他们经常上去玩儿,塔上有铃铛,有风的日子铃铛像在奏乐,很有年代感,可惜后来说铃铛都被偷光了,塔也不让上了。

  小条石做对联刻着:“诬告加三等,越讼杖五千”。门外木架上架着木鼓,放着木锤,禁不住也去拿着木锤做一回击鼓升堂!不知怎么,莫名感到当年这个县太爷的乐观。这个县衙特别大,后花园非常漂亮,还有别墅,这个县太爷的生活还是相当不错的!

  短短五天的行程,很快就结束了。

  这次庐山之旅,是避暑之旅,与云相携,与露相约;更是与庐山文化的邂逅,是文化之旅,心灵之旅。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