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与朋友散步,见路旁棉田渠边、地埂上满是鹅绒藤,小时候不懂“鹅绒藤”这个学名,我们只管它叫“牛奶角”,后来查找字典,才知道它还有很多的叫法,有叫羊奶角角、牛皮消、地梢瓜、羊不奶棵、小丝瓜、浮瓢棵、地瓜瓢、戟叶鹅绒藤等。鹅绒藤分类为萝藦科、鹅绒藤属植物。形态性状:多年生草本,高约20厘米。地下茎单轴横生。鹅绒藤也是一种中药,它的根和乳汁入药,根有祛风解毒、健胃止疼的作用,可以治疗小儿积食。乳汁治疣赘。


  边散步,朋友边不时地走到渠旁田埂上采摘“牛奶角”,并不时地剥开“牛奶角”的外皮,露出散发着丝丝甜香味的肉质,边吃边问我:“你小时候吃过这个吗?”我笑道:“那当然了,小时候咱们这一代不都是吃着这些‘野味’长大的吗?”


  小的时候,父母亲上班时,我喜欢夏季午休或周末,约上小伙伴一起到山上、田野中,去采摘“牛奶角”。有时候,母亲下班回来,也会给我们带回来一大堆的“牛奶角”。父亲会用4个笤帚的小细条插进去,做成老牛的样子,特别可爱。当然了,在我记忆里最为深刻的其实是它的味道,有点淡淡的甜,根部还有粘粘的、牛奶样的乳汁,是我非常喜欢的。


  每到春季,矿上就能看见鹅绒藤的身影,它牵着极坚韧的藤,举着锐利的心形叶,不动声色地排兵布阵,锦鸡儿、沙枣树枝上,但凡比它高的它都能攀扯上。十数朵粉紫色小花簇成团,一骨朵一骨朵地挂满了。萝藦科的花儿一向奇异,里一层外一层的,花瓣还拧出个尖来,张牙舞爪的像是只蜘蛛居在网中央。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鹅绒藤是一种防风固沙的植物品种,为木质常绿藤本植物。全株有乳汁,长达10余米,匐地而生,触地易生须状不定根,形似巨型蜈蚣,故又称匐地蜈蚣。分枝多,生长快,攀附力强,是草食动物的好饲料,尤其是兔子、羊、鹅等将其视之为美味佳肴。


  鹅绒藤具有耐寒、耐旱、耐荫、耐贫瘠、耐水湿等特性,即使植于寸草不生的砂石或石板缝隙里,也会枝繁叶茂,绿意盎然;无论是生长在烈日曝晒的山岗上或是长在古森林之下,叶色总是青翠碧绿,生机蓬勃;无论是洼地,还是干旱的山岭,均能随遇而安。


  鹅绒藤因为这种坚韧而繁茂的茎蔓总是纵横交错地生长着,这样就会自然的“织”成一张“巨型渔网”,能将表面松土、沙土牢牢地“网住”,再加上有茂密的叶子长年“封面”,酷似加盖了一张永久性的绿色地毯,这种防沙固土的特殊功效是其它植被所不能及的,堪称防沙固土的绝品。


  秋天时鹅绒藤会结长长的角,就是我们所说的“牛奶角”,当“牛奶角”长老时,那种荚果张开的果实里,有像蒲公英种子似的东西飘飞。白色羽毛状的种子放射如花,等待着它的风,和风里的诗意。


  记得儿时,班上从大城市里转来一位小女孩,小姑娘白白净净的脸蛋,每天穿着得体,俨然与我们这些大山里的“野”孩子判若两人。由于小女孩家里也没兄弟姐妹,很快她便加入了我们的“快乐户外队”。夏季放署假时,我们便带她爬山,摘牛奶角;谁知她刚开始不肯吃,还说这个有毒。当时我们一帮小学生笑翻了,连说我们都吃了好几年了,也没见谁吃坏肚子、吃死人。小女孩非让我先吃一个做示范,才肯吃下去。刚吃下,小女孩就受到了另一名小男孩的“恐吓”,说“你吃吧,刚才尚同学骗你的,你吃了小心我们要带你去医院做检查,你会吃坏肚子的!”


  当即,小姑娘吓坏了,从嘴里吐都来不及。望着一旁幸灾乐祸的男生,我恨不得上去一脚将他踹飞……


  渐渐地,自从我从煤矿小学到了团中学上初中,我就再也没有吃过“牛奶角”,可也许是记忆太美好,也许是小时候物资太贫乏,所以能够让人记住的食物就很少,总是会不时想起儿时的味道……


  时光匆匆,多少亲历亲为的往事都已化作一缕云烟,随风而逝,了无痕迹,唯有儿时的味道令我魂牵梦萦,挥之不去,历久弥新,恍如昨日。


  儿时的味道是山花飘香、野果盈口的味道。哦,儿时的味道至今想来还是满齿盈香!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