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晴天。昨夜的一场大雨,虽然下的时间不长,也让今天的空气清新湿润了不少。看牡丹花会的游客们,成群结队的南来北往,脸上洋溢着舒适的喜悦。我们在市内骑了有20多公里,又到移动营业厅办了一下手机的流量,出洛阳市区已经11点多了。洛阳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最重要的发祥地,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骑行途中,稍作留意,处处都能触摸到和感受到悠久的深厚的历史文化。

       沿310国道向西15公里,是新安县。距县城大约一公里时,路右边平房上冒出来几个大字“新安汉函谷关”。函谷关怎么会在这里呢?望望远处开阔的山谷里什么也没有看到,大门锁着一个人也没有,我们只能带着不解离开了。后在网上查得:位于新安县东关村的函谷关遗址,是汉代函谷关遗址,始建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

       过午时分,天气十分炎热。新安县城里最高的路口边,一个红色的遮阳凉棚,里边放着一个保温桶,牌子上写着“基督教义务茶水站”。几个志愿者在为过往的路人服务,免费提供绿豆水。街道两旁不乏卖饮料矿泉水的店铺,可在人们热渴难耐的时候,还是绿豆水最好,解渴又防止中暑。这种不起眼的小事儿,很多人会不屑一顾,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他们非常青睐各种各样的饮料。而我们选择了接受这种健康的饮品,上前每人喝了一大杯,又把杯子接的满满的。由衷的感谢!此举是真正的为人们健康着想的好事儿。

1534758158365770.jpg

      新安县的千唐志斋博物馆很有名,很早就知道,一直没有机会走近。于是我们拐下国道,没多远就到了铁门镇,把车径直骑到了售票处门口。师弟虎成留下在一旁的树下看车和装备,我拎着相机买张票进去参观。几个义马市摩托车俱乐部的骑友看到我们西藏行的旗帜,一阵马达声的吼叫着就把虎成给围了起来,问这问那的,对我们两人组队骑行西藏表示敬佩和赞叹!

       我有幸跟着一队有导游的游客,略有重点的听了一些讲解。了解到:铁门镇南有雄伟的青龙山,北有逶迤的凤凰山,龙凤对峙,呈拱阙之势,古称“阙门”。涧河穿镇东流,地势兵家必争,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千唐志斋博物馆位于新安县城西的铁门镇,距洛阳市区约45公里,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张钫(伯英)二十年代所建的园林,占地三十亩,原名叫“蛰庐”,是一所我国唐代墓志铭最集中的博物馆。因馆中珍藏了唐代以及历代墓志石刻一千四百多件,故称之为“千唐志斋”。

       张钫,新安县铁门镇人,辛亥革命元老,原国民革命军将领之一,偏好收藏墓志石刻。他在自己的私宅园林“蛰庐”内,修建了一座建筑,由一个走廊、三个天井连接着十五孔拱式砖窑。将收藏到的散落洛阳地区民间的墓志石刻和牌匾,镶嵌于拱窑墻壁上,精心管护,保存至今。

1534758270119963.jpg       有一块上面刻着“铁门镇”的石碑,是张钫先生修建千唐志斋时,好友于右任亲笔题写的手迹。后来,碑在战火中从中间遭断裂,成了两半分别失落在乡野,张钫先生只收回了其中一块。经历数年,在张钫不懈的走访下,终于找到了另一半,不惜以重金收回,使其完璧归赵。断碑现存放在千唐志斋博物馆过廊的地上,为了尊重历史,就没有修复。“铁门镇”三个大字被宽宽的裂口分裂在两边,向来到这里参观的过客们,述说着当年曾经的流离颠簸的命运。

       还有非常珍贵的是,馆内所藏的墓志石刻贯穿全唐上下,从唐武德(第一个年号)到唐天佑(最后一个年号),几乎都有志石。铭文记载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有武则天改元,安史之乱等。光武则天时代的墓志就有一百五十多通,在这些墓志碑石文中,还出现了不少武则天所创造的字。如:“曌”(照)、“囝、囡”(ㄋㄢ)、“埊”(地)、“圀”(国)等字。其中“曌”字是武则天的法号“明空”,犹如日月当空的含义。这些造字现象,记录了一代女皇武则天集权至尊的史事。

       由于所藏墓志,主要为唐代碑刻,故学者称其为“石刻唐史”。这里也就成为了我国唐史研究基地,是研究唐代历史的史料宝库。千唐志斋所收藏的碑刻,多为历代名家遗墨。有南朝王弘、宋代米芾、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清代神笔王铎及刘镛、邵瑛、韩东篱、郑板桥等人的墨迹。还有世人鲜见的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神捕狄仁杰的书迹。还有吴昌硕、康有为、于右任等近代书画大家的碑刻,都是极为珍贵的艺术真迹,所以这里又是研究书法历史的宝库。

       一边听着导游的讲解,一边拍摄着先贤名家的各种字体的墓志碑。尽管时间有限,我还是被那些让人赏心悦目的书法艺术碑刻深深地陶醉,感受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悠久的历史脉动。

       路过洛阳时,我们没有进龙门看石窟,没有到花会看牡丹。真没想到在这15个貌不惊人的窑洞里,意外的了解了千唐志斋的历史概况,了解了书法碑刻的历史,也了解了不少的唐代历史知识。

       从洛阳到三门峡,沿路我比较熟悉,怎么走怎么住不用怎么计划。离开铁门镇后,虽然开始走山路,但心里只要没有什么压力,脚下就轻松,不知不觉的就到了渑池县。

       1979年底我来渑池县接兵时,带新兵上闷罐车走的那一刻,一位母亲哭着拽着我的衣服说:“俺那娃儿还小!头一回出远门,你替俺照顾照顾他呀!”她的话让整个车厢里的新兵们哭成了一片,不顾一切的挤向门口,在送别的人群里搜寻自己的亲人。我担心出危险,连忙背对着拥挤的新兵,两手拉着两边的门把手,一面对那位母亲大声喊:“放心吧!”一面用尽全力把车门拉上。随着“咣当”一声响,车厢里猛的黑暗下来,我的鼻子一酸,泪水夺眶而出。那一年奔赴青藏高原去当兵,在火车启动离开亲人的那一刻,我也是如此一样,那一幕的记忆是深久的。

1270615948.jpg

       4月25日,晴天。昨天夜里10点多,师妹的哥哥沛林安排拳友过来看我们。今天一大早又打来电话,询问我们的情况,约我们上午在陕县界内的崤函古道景区门口会面。

       于是我俩一路加力,快马加鞭的赶路。巧的是,我们刚骑到景区门口,后面又冲上来了三辆自行车,经介绍是东北辽西自行车俱乐部的骑行者。沛林和朋友们诚心邀请他们一起参观和午餐,大家非常热情的交流骑行体会,合影留念。天下骑友是一家,陈鑫太极拳西藏行和辽西骑行者的旗帜在这里交融相识了,真是有缘啊!

       崤函古道遗迹在河南省陕县硖石乡车壕村西南约两公里处,是古代中原通往关中的咽喉,是东至开封西达长安的交通要道,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存,非常珍贵。

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为了争夺中原的一场很著名的战争,就是发生在这里。因为在崤山,故称“崤之战”。《左传》里记载的“秦晋崤之战”有详细的记载。

       唐代大诗人杜甫著名的《石壕吏》,反映的是唐朝时期这一代的事情。杜甫夜宿石壕,通过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

1674828583_meitu_3.jpg

      景区有博物馆和古道遗迹两个景点,还在建设中。目前外界都还不知道,我们也没有听说过。是陈沛林局长的特意安排,我们到了景区门口才看到,并且很幸运的先睹为快,而且是零距离的与崤山古道接触。

       进去景区,从博物馆右边不宽的水泥路走上千米左右,一段完好的古道就映入了眼帘。我们小心翼翼的从古道两旁向上走,去感受古丝绸之路的繁荣,去想象古崤函战场的惨烈。俯下身来,触摸着岩石上那深深的车辙和圆形的马蹄坑,耳边好像响起了古道上的商贾叫卖、茶马铃声;静下心来,搜寻着荒野中远古的气息和缥缈的幻影,眼前仿佛出现了秦晋崤之战的刀枪剑戟、万马驰骋。中原大地上留存了多少历史遗迹,又沉淀了多少历史文化。我被这荒野古道的沧桑感染着,思索着,内心赞叹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午餐是观音堂镇的本地特色菜,辽西的骑友一再感谢陈局和陕县朋友的热情款待,并诚邀大家一定要到辽西做客。他们是俱乐部的专业骑行者,轻装上阵速度快,要骑川藏线。因和我们的骑行路线不一致,饭后就先行赶路去了。我们俩坚持驮着装备,向着陕州骑去。陈局他们也乘车先行,到三门峡等我们,安排参观陕州的地坑院。

       在途径硖石乡路口时,我特意的要求停下来休息一阵,尽管这里到陕州还要有45公里的山路。那是1973年的春节过后,已经参加工作两年的我,因公出差跟着车队在此地驻扎了半年的时间,那时这里叫硖石驿公社。

 DSC00075_meitu_7.jpg      硖石公社在路口拐下去一二百米的沟底,沿着老的龙海公路两边,各有一两排房子,延伸二三百米的样子,很小,很闭塞。对面的半山坡横卧着一截数百米的陇海铁路,东来西去的火车吼叫着从这一头的隧道里拱出来,然后不等车的尾巴出来,车头就又鉆进了那一头的隧道里了。原来隐凹在山坡里的小站,想必一定是荒废的面目全非了。

       我站在崖边,远眺着沟里那陇海铁路下曾经的山村驿站,心中回幕着当年在此工作和生活的片段。恰与一位同龄的老乡,从沟底抄捷径攀爬上来,我们似曾相识又不曾认识,相互的围绕着记忆中早已模糊的事情,问这问那的聊了好一会儿。   

       4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十七八岁的我现已年过花甲。真想在硖石驿住上一宿,寻找一下当年青春年少的我。因骑行要赶路,又和陈局约好了陜州,只好告别那位同龄老乡,骑上车子离开了硖石驿的路口。那山,那水,那驿站。那桥,那洞,那故事。只有留在硖石,放在心里了。或许应该抽时间再来一趟,下到沟里的驿站住上几天,寻到几个当年有过接触的人,好好叙叙旧。再写出一段记忆的文字来,毕竟那时正是阳光灿烂风华正茂的季节。1674828583_meitu_4.jpg       

       傍晚之前,在陈局的带领下参观了地坑院,为我们做讲解的是一位负责地坑院景区建造的设计者。他告诉我们,地坑院景区所处的位置以陜州张汴乡北营村为主,目前正在加紧施工,铺设道路和停车场,准备迎接“五一”假日的旅游旺季。据专家考证,地坑院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庙底沟文化时期就有了地坑院的雏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下古民居建筑,是我国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他领着我们一边走一边介绍,“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说的是进到一个村庄,只听见有人说话和鸡鸣狗叫的声音,却看不见一座村舍房屋。的确如此,我们进到景区后,除了在外围铺设道路的人和路标指示牌外,其他什么都没有看到,却能听到不知从那儿传出的各种吵杂声。

       走近一处半米来高的蓝砖砌成的矮墻边,看到里面是一个十多米见方,深达五六米之多的地坑院。四个边基本上是直角的坑壁上,都有两到三个窑洞,坑院中间有一棵葱绿的果树。有施工者进进出出,那些吵杂声就是从这里传到地面上去的。

       我们绕到矮墻的另一面,沿着呈半圆向下的引道的台阶,下到修的很讲究的坑院门前,通过一段不太宽的甬道,便进到了地坑院里面。四面的窑洞打造的很规矩,可以说宽敞明亮,起居日常,锅灶仓储,应有尽有,我看不比地面上的四合院差多少。而且过去的地坑院上面,大多都还种着庄稼,居住和种地两不误。这种因地制宜的民居建筑,体现了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的聪明智慧,多么的亲近大自然,一点儿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居住而破坏自然,破坏生态。 

1674828583_meitu_6.jpg1674828583_meitu_6.jpg1674828583_meitu_6.jpg 1674828583_meitu_6.jpg      看着整洁的新建的窑洞,闻闻坑壁上一串一串的红辣椒,摸摸壁洞里码放整齐的玉米棒,多么熟悉的场景,非常亲切的感觉。

      我的高中学习生活,是在河南孟县槐树公社阴暗潮湿的窑洞里,度过了两年的春夏秋冬。

       离开地坑院,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在住处的酒店品尝了陜州农家菜“老十碗”,再次感受了陜州人的淳朴热情和智慧。

       今天的骑行有80公里多,时间很紧张,内容很丰富,有条不紊,收获颇丰。

      陈局细致的安排和热情的接待,使我们藏地骑行的兴奋期加以延长。

      躺在床上旧不能入眠,顺口溜出几句以作自慰:

       崤函古道荒野觅,车辙马蹄留印迹,

       兄弟相聚观音堂,把酒叙话石壕吏。

       辽西骑友向川藏,我寻旧事硖石驿,

       千年陕州地坑院,十碗老菜香豫西。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