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当年——听说医巫闾山

       

         最早知道辽宁北镇的医巫闾山,大约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后期,那时我还在军队服役,有一回我作为军区通信器材巡修队的队长,正好率队从四平坦克三师赶到现在凌海市石山镇的40军一个团开展外修工作,在那儿东面一个叫做驿马坊村的地方,我们参观了曾为一代枭雄的“东北王”张作霖与赵氏夫人、张母的墓园。记得,当时部队同志讲:这座墓是真墓,是怕日本人破坏从祖坟处迁过来的。此处西面有三座大山:马鞍山、印山和猴山,暗喻“马上封侯”、“封侯挂印”的意思。

        张作霖家族的墓地在辽宁有三处:位于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叶家村境内的“张氏墓园”、凌海市石山镇驿马坊的张作霖墓园和抚顺市抚顺县东30公里处高丽营子村的“元帅林”。其中,“张氏墓园”是张作霖家族的祖坟,葬有张作霖的曾祖父张永贵、祖父张发、父亲张有财以及张氏家族的其他故人。驿马坊墓地是1912年4月张作霖为原配夫人赵氏选择修建的墓地,1913年8月张作霖的生母王太夫人去世后,张作霖将她也埋葬到了这里,并将其立为主坟。而抚顺“元帅林”则是张学良为其父张作霖修建的陵寝,1929年春开始营建,到1931年秋基本完工。后来由于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日本占领东北,张作霖最终没能埋葬其中,使得“元帅林”至今都是空穴一座。张作霖的灵柩直到他去世后9年后即1937年,归葬到了驿马坊墓地。

        记得,临走那天,我们全体在拍了一张相片后,部队同志又热情而神秘的邀我们去爬附近不到10公里远的一座很美的山——医巫闾山。可惜,那时年轻,对爬山兴致不像现在这样高,又加上外出时间较长归心似箭,更主要怕出现意外担负责任,就谢绝了那次机会。但是,那个时间,脑子里则没有一点歪脖老母的符号与名词,它,还不像现在如此有名气。这一晃就过去了30年。

        实际上,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歪脖老母”这四个字才响亮的盖过了医巫闾山的名头。到青岩寺拜歪脖老母活动,已经比到医巫闾山游览奇峰怪石更具魅力,更具人气。已成为东北地区宗教信仰和地方民俗不可替代的一项重要活动。从2005年香客、游客突破100万人次后,至今每年都保持在275万人次之多的规模。范围也从辽西---东北---拓展至京津和华北地区。我所在的大连市,这几年亦不例外,歪脖老母的名气也是愈来愈大。在一些繁华的商业街,如西安路等,乐此不疲的推销者会不停的往你手里发放免费到青岩寺拜歪脖老母的宣传品。这次据导游讲,说是免费不假,但条件是香客一次必须要购买400元以上的香火,那段时间,这些黑心导游和寺庙和尚真的是数钱数的手发软啊!现在好一些了。

        我不是香客,但我尊重宗教信仰;我也不是游客,但我喜欢雄伟奇特的好山;我其实更愿意做为一名探客,去了解我还不知道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为什么那么多人爱拜歪脖老母?为什么叫歪脖老母这么土气的名字?她的脖子为什么是歪的?医巫闾山和青岩寺为什么会有两个歪脖老母?孰真孰假?纸上得来始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些年来,我去过很多名山大川,就是没有去过面积630平方公里,最高峰望海山海拔为866.6米的医巫闾山,也许是缘分未到。也许是每个人在每个时间在乎的地方不一样。但在心底处,还是对医巫闾山充满着深深地敬畏与好奇,期待着登上山顶的那一刻。而我期待如果去过医巫闾山,就要用心再用心,极力去观察、感受这一切,用自己的视觉去发现和捕捉每一个美好的瞬间、探究个子午卯酉。

        真想有一天能爬爬医巫闾山,单从登山讲,就会有许多好处:一是在山巅之上极力眺望远处,可以使目光放至无限远,放松眼部肌肉,治疗近视;二是在森林行走,可以改善肺通气量、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功能,还能增强心脏的收缩能;三是在道路坎坷不平的山间穿行,改善人体的平衡功能,增强四肢的协调能力,尤其是行走在没有经过人为修饰的非台阶路段,可使人体肌纤维增粗、肌肉发达,增强肢体灵活度;四是人们日常体内的糖代谢属于有氧代谢,登山活动尤其是登海拔866米高山,由于空气稀薄,人体内大部分转为无氧代谢,它能大量消耗人体内聚集的脂肪组织;五是在空气极好的闾山中行走,充分呼吸氧气负离子,可以有效排出有害自由基,有益于延缓衰老。六是可以第一次看到期待很久的歪脖老母啊!

        所以,医巫闾山,炎热的夏天里,我真的来了!

        这件事情要感谢山西老乡——大连国旅西安路旅行社的刘风英经理策划的青岩寺、医巫闾山两日游爬山线路,主要以登山为主,小众游,小规模,无购物、无进店,不操心,不赶路,非常舒服。人均在380元,吃的住的都不错。

        6月17日晨六点就从机车医院大门口准时出发,在半个小时后又在开发区政府东侧接到9位客人,加上导游和司机于师傅共21人,开始向医巫闾山进军。在西海高速站休息处短暂停会后,就一直在中午11点多到了沟帮子午餐。

        青岩寺——初见歪脖老母
 psb (3).jpg

        很多资料介绍说医巫闾山在北镇境内,其实医巫闾山北起阜新县的喇嘛洞,南止凌海市的石山镇。此山很大,延绵约在90公里,闾山有名峰52座,总面积为630平方公里,是义县和北镇的分水岭,百分之六十的面积在义县境内。风景区亦很多,位于北镇市常兴店镇西部的青岩寺风景区就是闾山诸多浏览胜地的一部分,它位于闾山最南部。最早于明嘉靖年间就用青岩寺之名;清代,又依峭壁建有望海观音阁(老母洞);这儿每年有三次大的庙会: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分别纪念观世音菩萨圣诞、成道和出家日。新中国是在1984年恢复青岩寺后,才逐渐形成青岩寺朝圣中心的。2013年又被批准为4A国家级景区。

        为什么叫青岩寺?原来这儿有世界独有的神像——歪脖老母,由于供奉老母的老母洞背靠大片青岩,所以得名“青岩寺”。人们都是奔着向老母跪拜、求签的灵验和神奇的故事而来。这个老母,真的不简单,不知俘获了多少善男善女的芳心,死心塌地地一次又一次许愿还愿,百千年来,一代一代,虔此不疲。

        午餐过后,又行车20多分钟,到了距北镇市 25公里的青岩寺大门口。尽管它名气很大,但门面却不咋滴,除了山门上方由赵朴初书写的"青岩寺"三个青蓝色大字和鎏刻在远处悬崖绝壁之上的“青岩圣境"四个大红字还算吸引眼球外,整个景区大门造型设计大煞风景:不伦不类,不中不外,不古不今。就像用水泥砌起的作品。我想,该景区如果有幸活在以细腻和文化厚重的南方,模样保证会大相径庭。

        也许天气太炎热,也许现在不是祭拜老母的黄道吉日,景区游客很少,这倒便宜了我们这些驱车快400公里远道而来的20位登山者,避免了摩肩接踵的拥挤。我们看到了景区拍摄的那些最热闹场面的许多大幅图画,据说,在香火旺盛之际,崎岖的山路上香客众多,路难行,佛难见。此时,虽然没有那些人头攒动,疯狂朝拜的宗教盛宴,却难得有如此这般淡然,恬静的幽境。一些农民工正在忙着用本色实木栏杆把上山的路隔为左右各自通行,为旺季在做着准备呢。

        原以为青岩寺风景区只是一处由歪脖老母而出名的小庙,是那种“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的小景区,进入后才不由大吃一惊:山里面还是不错的,原始原生原态。没想到其实就是一座群山环抱、植被茂盛、怪石交错组成在一起的、好大气、好俊美的森林公园哪!作为国家4A级景区,占地 13平方公里。不小吧!

        先是走到一个印象极深的亭子前——登善亭。我好想弄懂其含义。原来,名称是由"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中引申来的,意思就是说人做好事是十分困难的,它既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从零做起,又要一步一步努力地艰难付出。亭柱所悬楹联为闾山诗人徐长鸿先生撰,辽西书法家任国翥先生书。联云:"善德要求真,举步须登千级路;利名终是幻,洗心且看一亭云。"从善如登——可谓是闾山的一个特色,后来在石头上多次见到此句。在比翼亭边,还有一对恋人松也很有意思:只见路的两侧,有一对苍松结伴而立,挺拨青翠,直冲云霄,两树枝杈在空中相互交错,好像一对情意绵绵的恋人,并立搭肩,共叙衷肠一般。左那棵,苍劲挺拔,具有男性之雄姿;右那棵,妩媚羞涩,蕴藏女性之娇柔。

        青岩寺是何布局?它分上中下三院,下院建于群峰环抱之中,形同坐井观天;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等,院中青桐翠柏,郁郁森森。中院坐落于香炉峰上,香烟袅袅,岗气蒸腾。上院最为壮观:筑于险涯绝壁之畔,势若凌空飞悬,风景佳绝,数百米峭壁间退出一刹天然阶台,边缘筑一带砖墙,墙下深渊眩目,群岭如烟。

        寺里的上山路都是台阶路,我们是从罗汉亭开始一步一步向上爬的,要到最高处的老母洞约爬1500多个台阶。先后路过了五百罗汉、观音佛手、听经阁、进香殿、孝女亭多处景观。在33度高温下,要付出比凉快季节更多的体力,也真的是一件快乐又幸苦的户外活动。脸上的汗竟不住地往下淌。其实,爬山出汗是一件好事情,可以通过汗排出身体内的铅、汞、砷这些癌症毒素。汗液还可以祛除堵塞毛孔的毒素,消除皮肤粉刺、痘痘,叫皮肤细腻光泽紧实。靠爬山来主动出汗,是到闾山享受的天然保健方式,主要还可以提高免疫力、促进消化、增强记忆力等。

        这个青岩寺始创于北魏,盛于中唐,至今1500余年香火绵延,常盛不衰,都是源于有个老母。你看,花费2个多小时登山到了上书"青岩古刹"四字的上院山门,就离有老母的老母洞不远了!虽然,海拔的高度不是登山的高度,但行路中在这儿依然是看到了很震撼的景观:沿石阶而下,一片神奇的天地便展现在眼前,豁然开朗,悬崖峭壁上面突兀间有数百米霍然退出一条天然阶台,阶台背靠绝壁,面临百米深渊,壮观也!台上一古寺庄严简朴,松荫蔽日,院内清泉垂瀑,雾绕云封。在水帘壁旁有一石洞,洞门匾额刻有"虚无真境"四字,此石洞便是老母洞。

        歪脖老母是观音哪个化身?俗称的歪脖老母其实就是观世音菩萨。有的人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但或许从来都是走马观花,过后即忘。我不想这样浑浑噩噩的迷茫,走万里路,而是为了学到未知的知识,叫大脑充实。回家后,查一下资料发现:青岩寺那个老母洞里的歪脖老母,其实是观音三十三个化身中的第十二个化身——水月观音。原型在山西平遥古城的双林寺中,这位塑造于宋代的水月观音,一改佛教像直立或打坐的成规,右腿曲蹲,左脚轻踏荷叶,重心落在左胯,右手微抬微翘,左手为支撑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所以她又叫自在观音。表现着辽西地域佛教文化特点歪脖老母的造像形象,尤其是左手姿态,真的就是这尊水月观音的样子啊!细究起来,歪脖老母其坐姿、侧头、手臂形态都是宋代典型的自在观音形象,而“歪脖老母”的称呼,无疑是当地民众对观音造像内涵的一种自我乡土化的解读。

        老母洞是啥样子?其实不是很大,老母居住的上院坐落在青岩寺北部山峰中间的一个横断裂石缝中。石缝长50余米,最宽处9米,最窄处不到半米,离山底120多米,距山顶数十米。中部是一座洞深5.5米,宽高各 4米,洞口高 近2米,这是天然加人工凿成的一个石洞——老母洞。佛龛有一副楹联写的是:"白莲台上慈悲主,紫竹林中自在佛"。洞内供奉是一尊用花岗岩雕成后又彩绘的观音老母像。这是一尊好奇怪的观音像——歪脖观音。世界各地的千百种观音像,不论座像或站像,头部都是正面的,不偏不倚,然而此洞的观音像,头向右侧倾斜,故称"歪脖老母"。是世界唯一造型奇特的歪脖观音像。

        平心而论,见到这尊老母像,我还是有些失望:不是我原来想象的那个用原石雕刻而成、饱尽风霜的佛像,而是像古代人间的帝王。头顶上有一盏好大的金色华盖闪闪发亮,身披金丝带暗纹的大氅,眉心镶嵌一颗红色宝石,面涂金粉,两道细弯而黑色的柳叶眉,黑眼框下的眼睛微睁,红嘴唇与当代少女并无两样。整个表情倒是和蔼慈祥。右边一位无精打采的和尚一边用不锈钢保温瓶喝水,一边看着香客投钱后敲打一下木鱼。洞顶上一盏方形led灯发出白色的光芒,在洞里显得很亮。右边的电风扇、中央的似乎是红木的供桌,叫人感受不到歪脖老母的久远,倒像是到了农村一个暴富后的家庭当中。看来,老母洞里的布置、策划还真的要好好请高人设计设计,体现出一种有特色的观音文化。我不明白:此老母观音,为什么不能像敦煌、西藏那些佛像原汁原味出现在世人面前呢!这样矫情打扮,就有了不伦不类之感,画蛇添足之嫌。为什么人们现在愿意看那些没被破坏的古村古建筑,其实就是为了在返朴归真中体验真善美。宗教也需要有简单、原味的文化底蕴,修旧如旧,毕竟游客不是到这儿看现代与繁华的吧。我想,如果当今人们见到的是不加修饰的老母石像,一定会更加震撼、更加凸显观音之魅力吧。

        老母脖子为什么会歪?据《东北古迹轶闻》记载:“南海落潮,现一青石佛像,请至青岩山云中古洞,群工人移石像及门不能入,有戏之者曰:老佛若一歪脖则可入,言已,佛像之颈即歪。众皆骇,从容移入。吃惊老佛显圣,皆肃然起敬而出,忘请老佛正脖,故至今尚歪。”说的是:这尊来自南海的青石观音,被请入佛殿时,由于佛像高,洞口低,无法将佛像抬入洞中。正当众人急的没有办法时,有人戏言,“如果老母把头歪一下,就能进去了。”话音刚落,人们见石佛果真把头歪向一边,众僧人与山民便顺利的将石佛抬入洞中,稳稳的安放在莲花宝座上。众人吃惊,老母显圣了,跑拜之后,便匆忙退了出来。忙乱之中,忘了请老母正过来,所以至今石佛仍然歪着脖子。

        歪脖老母为什么灵?关于青岩寺"歪脖老母"灵验的传说,在东北早已家喻户晓。远的据说乾隆皇帝也曾到寺中烧香参拜;近的有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尉健行、商务部部长薄熙来都来过;那些偷偷来拜老母的腐败官员、不法富豪、绯闻明星数量更是难以记录。中国著名佛教专家宝平先生对歪脖老母做了如下阐述:"关于辽西北镇青岩寺'歪脖老母'灵验的传说,可谓真实不虚。关键是心诚则灵。"信仰其实也属于一种心理暗示,有信仰的人也就有了精神寄托,也有许多巧合造就了这“灵”。

        我此次也着实感受到一把歪脖老母的“灵验”。热天爬山真的要停下来歇几气,在快到上院山门的地方有一处买饮料的摊点,我突然感到好渴,便去买一根雪糕解暑止渴,价格吓人一跳:饮料一瓶8元,连山下一元的冰棍也要卖到5元。小贩还振振有词的说“不贵,这么高的山缺水,都是毛驴驮上山的东西,当然要贵了”。是的,这座医巫闾山,满语叫做“翠绿的山”最大缺陷就是基本见不到水,没有崖上瀑布、路边也没有潺潺流水。尽管山里植被很丰富,到处是野杏树、桑葚树,但是果实都是干瘪瘪的,没法吃。老乡讲,由于干旱,连家里的井都快见底了!我说,既然老母如此灵验,为何不去求求雨水呢?一会我上去许个愿吧!谁知道,就在当天晚上我们住在沟帮子一个叫做中驰的酒店,屋外,还就真的下了一阵不大不小的雨呢!灵吧!

        不走回头路。出老母洞往文殊院走的地方,有一个叫龙饮涧的景点,半山崖中有一颗白色张嘴的龙头,口中尽是闪闪发光的一元硬币,往下面的一个蓄水潭瞧去,不见水,又都是满满的硬币,这都是游客向龙嘴投掷时落下的杰作。为图好运,我也投向龙嘴一枚一元硬币,还真的停在了龙口,不错,整个人一下都倍精神起来了!没有白来此山啊!期待日后好运频顾!

        尽管拜老母的游人不多,我还是发现一个现象:和南方一些庙宇不同,这儿香客好多都是一些年轻人,特别是见到当地一对20多岁的农民小夫妇,拎着高香,扛着才1岁多的儿子不顾山路危险,吃力的赶往老母洞,还是有些震撼。怪不得如今中国党媒揭露:“信仰缺失”是当前社会排在第一的严重病态。就连一些官员都是“不问苍生问鬼神”;何况当地贫困百姓怎能不“只求神仙保安生”。但宗教在中国年轻化的现象还是值得深思喔。

        下山容易上山难。返回山下时很快,一边拍一些风景,一边溜溜达达就不知不觉来到山脚下,没有爬山那样累了。大象、佛手、500罗汉、300罗汉都从身边一一隐去,山顶那些各式各样叫不出名的石头,也越来越高。被承包后的青岩寺,和尚愈来愈不像和尚了,没有威严、神圣的环境,没有宗教那种传承下来的美感,几乎每个路过的庙宇,都会听到那些着装随便、衣冠不整的僧人在叫我们进殿磕头、进香、掏钱,好在不敢强迫。浓浓的商业味道、金钱色彩笼罩在这座辽西有名的青岩寺。

        景区门外,卖当地特色产品——手工彩色布老虎的老汉依然在不急不躁的等着买主和游客;挎筐的老大娘仍在热情推销着个头不太大还算甜的、价格很便宜的红脸山杏,从1.5一斤又降到了1元一斤。

        此时,我又从一名游客嘴里淘到这样一个叫人目瞪口呆的消息:真正的歪脖老母不再存在于青岩寺,这儿商味太浓,真的老母其实已搬到了医巫闾山景区。什么?有两个歪脖老母?而且真的却还不在青岩寺?

        好期待在第二天游览的医巫闾山景区,揭晓此迷!

 

        医巫闾——再见歪脖老母

 

        6月18日早6:30吃饭,7:00就从酒店出发了,直奔医巫闾山景区。天气与头天反差很大,刚下过雨凉快、多云,是个爬山的日子。

        百度解释:医巫闾山,今称闾山,地处今辽宁省锦州市境内,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闾山历史悠久,由华夏4千年的文明积淀而成。相传舜时把全国分为十二州,每州各封一座山作为一州之镇,闾山被封为北方幽州的镇山。周时封闾山为五岳五镇之一。自隋开始,此山便成为“北镇”的“五大镇山”,从而声名鹊起。元、明、清帝王登基时,都照例到山下北镇庙遥祭此山,它以悠久、博深的历史文化和秀丽、奇特的自然风光而享誉国内外,成为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全辽志》载:“山以医巫闾为灵秀之最”,誉为东北三大名山(医巫闾山、千山、长白山)之首。这里埋葬着辽的三代皇帝和几十位皇妃,二十几位大臣,其中有皇太后萧燕燕、贤臣韩德让等历史上重要的人物,闾山成了辽代帝王的生命之山。

        闾山由于很大,总山长为960公里,北镇到盘锦一带都有医巫闾山,北镇为主山,其他一带为副山。分北部、中部、南部、东部四个主要游览区,共计一百多个景点,估计全部深度游览完,最少也要一个星期吧。一般性游览主要是两个地方:一是到青岩寺拜歪脖老母;二是到闾山风景区爬山。天下名山多僧人,凡有山必有庙。闾山风景区就是这样以寺院为中心形成了大石棚、圣水盆、观音阁、白云观、辽代肖太后蜡像馆、元代宰相耶律楚材读书堂、玉泉寺、药王庙、祖峰长城共十大景区。其新建的千米索道把大阁、玉泉寺两景区连为一体。远眺峰峦翠色,近睹千丈危岩,景色秀丽,姿态万千,像一幅恢弘博大的泼墨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想。目不暇接的奇峰怪石;千资百态的苍松翠柏;水丝如帘的石棚飞瀑;梨花巧构的“香雪海”,真可谓人间仙境,壮美瑰丽。

        闾山风景区分为前山后山,前山,山上建筑以佛庙为主;后山,山上建筑则以道观为主。前山有山神庙,圆通殿,蜡像馆,讲的是清朝皇上和孝文皇后、慈禧太后的故事。其大石棚,(又名道隐谷)、玉泉寺、玉皇亭、玉泉湖、药师殿等美丽景色连成一片。后山,万年松,读书堂,老爷阁,白云关,望海寺,有个有蜡像馆在讲诉一位清朝皇后的故事。对于登山者而言,当然不会去坐索道到前山而失去爬后山的快乐。

        检完票后,我就被闾山的大门吸引住了:山门采用了悬臂交叉剪影式的奇特新颖造型,四根悬臂立柱再现出著名辽代建筑的风格。山门中剪影部分为天津蓟县独乐寺的剪影。山门底部的八幅壁雕,记叙了从禹舜到明清四、五千年的闾山文明史。辽代由契丹族建立,共有9位皇帝,历时218年统治,其中有5位亲自游览闾山40于次;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也先后十余次祭山神,这些都在壁雕上得以呈现。此山门由北京清华大学古建的吴焕嘉教授指导,汪克、高林设计,为中国八十年代最高建筑艺术之一。和青岩寺一比,更是显得出手不凡,很有特点与气魄。赶紧拍了一些相片。

        入山门见到的第一个景观是圣水女神雕塑:传说长白山天池附近住着两姊妹,一天在洗浴时,妹妹吃了一只喜鹊嘴里叼来的两颗红豆而怀孕,产下一子,便是女真族祖先,此后,子子孙孙不断繁衍。

        再往里走,一块像擎天柱般的大石条高耸入天,上面刻着乾隆书写的医巫闾山四个字,来此者都会在这儿站人拍照。

        尽管医巫闾山植物生长繁茂,森林覆盖率为64.2%,有植物88科303属483种。但闾山还主要是以气势不凡的雄峰奇石称誉海内外。以峰峦为依托,松柏铺翠,寺庙点缀,构成了一幅幅美的画卷。前行的右手边有两块巨大的岩石, 其中一块刻着“从善如登”四个大字引人注目,这是爱新觉罗·庆龄在乾隆34-36年间任广宁知县时所书。据说,庆龄在任期间非常的公正廉明,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一年遇大旱,他上书朝廷求助,并亲自到闾山的观音阁许愿,主持请他题写“从善如流”,意为赞扬他做好事犹如流水,而他却题写了“从善如登”四个大字,意为:做好事犹登山,虽然道路险陡,身体劳累,但登山才能远眺,高瞻才能施善,寓意深刻。有个性,我喜欢。

        爬过了明代嘉靖丙戊年间一位状元在石壁上刻题的“北镇名山”四个蓝色大字后,沿石阶而下,就到了一片宽阔的地带,抬眼可望见的那棵高大的松树便是万年松,=。它高三十余米,树干围长5米,据说是耶律倍亲手所栽。清乾隆皇帝赐名“云巢松”,并在树干上镶有“云巢松”三字的铁牌,现已长入树中,不复得见,此树古松雄姿,千年不衰,因此通称为“万年松”。

       又向前行的右侧爬到了白云观。这是一座古城堡,又称望海寺。一座突起的山峰,居高临下,四面绝壁,地势险要。原为耶律倍修筑的瞭望台,依山垒石,工程十分艰巨。底部占地为1366平方米,共分五层,各层面临悬崖处,都围以墙垣,设为垛口。城墙共约计150多延长米,用青砖砌筑,墙高为1.3米。门额写有“白云关”三个石刻字。清乾隆皇帝登上此处向南能看见渤海,故称此处为“望海寺”。它是辽代的烽火台、明代的长城关隘。叫绝的是整个古城堡是建在一天然巨石之上。峭壁昂霄,古堡凌空,望海擎天,可谓闾山第一胜境。上面建有大辽契丹肖太后蜡像馆。在最高处一群60岁左右的人请我为他们拍下一张合影照。原来,这是一群从省城赶来看老师并聚会的老同学,也顺个便爬爬闾山。按导游讲,一般游客来到这儿就该往回走了。游兴未尽,我们这些人又开始向闾山主峰爬去,那儿山顶处有个小长城——后山祖峰长城。是后来人工造的。有个50米长吧,宽一米多,站在最里头的瞭望平台,一览众山小,风景好飘渺。路上遇到的民工讲,当年为修建山顶此长城,背一筐砖才给5元钱,现在給50元也没有人愿意干啊,太累。怪不得山上把一元的雪糕都卖到8元一根。

        闾山印象深刻的还有它的登山路,不是人工一块一块铺就的,而是依山势,利用原来就有的山石凿就的路,每一处路都不一样,每一块石都不一样,走起来很刺激。由于路石大小不一,非得小心翼翼看准后才可落脚。在这儿,保证不怕地震和泥石流,不会发生四川茂县那样的天灾,石头太大了,太坚固了,似乎整座山都牢牢连在一起。

        对了,爬了半天山,一直未见到传说里的闾山景区的歪脖老母,我不禁怀疑这儿大概不会有第二个老母出现吧!

        往回走,下山比上山要快要容易,当走到望海寺那个土地庙时,见到两个和尚在看下面景色,我上去搭讪。开始不理我的殷勤,当我为每位搭上一颗香烟时,态度变得和蔼多了,还明确告诉我,歪脖老母就在这儿,就在我们路过而未进入的下面的大石棚里。至于为甚有两个老母,孰真孰假?他俩的回答叫我有些意外。一个年纪小点的说“其实闾山是一体的,这儿的两个歪脖老母其实是一个菩萨,闾山为首,青岩寺为尾,要拜还是要拜首啊!”那么。就不用废话了,赶紧去大石棚瞧瞧吧。

        大石棚又叫道隐谷,在观音阁的西侧,是从石壁中斜出的一块屋檐形的巨石,构成一个天然石窟,石棚东西长43米,南北宽10米,上宽20多米,可容纳五六百人。洞檐雨水垂落成帘,奇观触目,风云吞吐,是闾山第一洞天福地。“道隐谷”三字意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此隐居。此地相传是为辽太子东丹王耶律倍隐居读书之所。棚内左侧为庙殿,长10米,宽 5米,殿内塑有释迦牟尼、观世音和地藏王菩萨像及十八罗汉像;右侧为胡仙,供奉胡二太爷、胡三太奶。棚顶还刻有清乾隆 四年(1739年)钱学洙题写的“天然幽谷”四个大字,它的顶部有一股清泉垂落,它侧面的山岩上刻有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石棚的下面便是莲花状的“圣水盆”,承接着棚顶落下的泉怂,叮咚有声。

        现在,在左侧的庙殿正中,正对着下面石阶处,果然也有一尊歪脖老母像。她比青岩寺那尊要更大一点,样子、颜色则一模一样。看来,两个歪脖老母都存在的事情是真的。只是不知道这位老母是何时大驾光临此石棚的啊。事实上医巫闾山上确实有老母,但一般大家都是去青岩寺的。

        其实,这儿最出名的要算是有求必应的胡仙,即胡仙堂供奉的是胡三太爷和胡三太奶。这座胡仙堂是历史上唯一一座受皇封的仙堂。清太宗皇太极亲封为“天下第一仙堂”。 这座胡仙堂是历史上唯一一座受皇封的仙堂。清太宗皇太极亲封为“天下第一仙堂”。 数百年来,信士众多,香火不断。皆曰胡仙“灵验无比,有求必应。”

        很多现代新传说,都是商品化后的寺庙为求最大的利益,编出来的。只不过庙寺承包后,不按佛家规矩办庙,假和尚急功近利骗钱,扰乱了佛教的本意,才有了歪脖老母搬走了的故事。毕竟闾山环境要好于青岩寺。

        要我看,香客还是要多爬一点山,心诚的到青岩寺拜老母;游客还是要上闾山景区看看风景。这才是最佳路线。

        中午,在景区外面一家司机熟悉的饭店就餐,看到有当地的干豆腐皮买了一些,还买了一只当地最有名沟帮子熏鸡。这儿应该有三种品牌:尹家熏鸡、郝云杉熏鸡,我买的那一种名字忘记了,好像叫什么宇?50元一只鸡,做个两天爬上山的纪念吧!再见!闾山!!再见,青岩寺!!

 

psb (2)_副本.jpg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