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为旗袍代表着封建、代表着不被解放,代表着旧上海,代表着那些不被尊重的民国女子。而20世纪,当各路明星在世界各大舞台上身穿旗袍代表中国出现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旗袍的美,它简直惊艳得技压群芳。再看这些年,在中国举行的大小赛事、国际会议等,中国礼仪人员基本都是身着旗袍,见过的越多,越发现原来中国的旗袍是最能代表中国女性的美的服饰。中国女性婀娜的美、优雅的美、高贵的美、大气的美、冷艳的美、性感的美都能通过一件件旗袍表现得淋漓尽致。相比那些袒胸露背的现代舶来品——晚礼服、婚纱等,旗袍的美是不张扬不奢华的,但却恰恰能在不张扬中变得惹人注目,在不奢华中尽显做工与品质的奢华。
   《花样年华》中女主角张曼玉用十几件旗袍演绎了一段哀怨凄美的爱情故事。除了精湛的演技外,旗袍这件道具也起了绝对的作用。在上海缠绵的雨巷里,在老旧狭窄的巷弄里,在昏黄摇曳的路灯下,张曼玉借助一件件做工精良的旗袍作为最简单却最会说话的道具,塑造出陷入爱情迷局的女子那种困惑惆怅与彷徨孤独。哭泣时微微颤抖的后背,踌躇徘徊时缓缓挪动的双脚,端庄得体的站姿、坐姿、走姿……旗袍帮助主人公完成了无声的情感诉说,含蓄而又耐人回味,所有的内心语言通过旗袍成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也将故事中女主角对情感的克制与内心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一件件不同花色、不同长短、不同式的旗袍仿佛携带着穿衣者的内心温度与情感,光影中,旗袍就是那女子的灵魂,而女子反倒成了旗袍的道具与影子。

   记得自己第一次穿旗袍大概是四十岁左右的时候,原本大大咧咧的我,逛商场时见一位大姐穿上一件合体的丝绒旗袍后立刻像换了个人一样,那一刻,我竟站在旗袍专柜前挪不动脚了。熟悉我的人一定觉得,旗袍不太适合我这样粗胳膊大腿的女人,猜我穿上旗袍一定很难看。可出乎意料的是,当营业员拿来一件水滴领口的暖色缎面旗袍让我试穿时,我竟被站在镜子前的自己惊艳到了。原本健硕的身材在旗袍的围裹下一下子变得凹凸有致起来,小小的干净的脸在旗袍上古画的衬托下充满了古典美。营业员夸我道:你分明是穿越回古代的一位大家闺秀。那一刻,旗袍带给我的不仅是惊艳,更是一种神秘与神奇。
   旗袍代表着一种自然的东方美,也蕴含着东方女人的神秘与温婉。穿上它女人便被赋予了一种含蓄内敛的气质,淡淡地忧郁,淡淡地情愁,那贴身合体的剪裁凸显了东方女人的神秘与风韵。不知为何,每次读戴望舒的《雨巷》,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在细雨斜斜的长长的巷子里,一位身穿碎花棉布旗袍的女子,擎着一把油纸伞、有着丁香般的忧伤,在雨巷中彳亍着,与作者擦身而过的瞬间,幽怨的眼神,含蓄古典的美,激起了作者的爱慕与眷恋,于是成就了这首诗。也许,这就是旗袍的魅力吧,穿旗袍的女子擦肩而过时留下的那一抹幽香一定会让经过的人遐想无限。

   自从学习模特之后,穿旗袍的机会更多了,对于中年模特来说,在梯台上可选择演示的衣服本就不多,所以很多大型活动和表演赛事,穿旗袍就成了我们的首选,对于没有奢华经验的我来说,参加重要的宴会穿旗袍也总不会错的。而中年女人的沉静温润、知性恬淡和略丰满的身材恰恰有赋予了旗袍另一种美。旗袍穿在她们身上,随着缓缓行进的步履,摇曳出恰到好处的风姿,凸显出她们优雅端庄的美。难怪,在春暖花开或夏荷飘香的时节,那些穿旗袍的女子们或娇艳、或端庄、或文雅、或妩媚,她们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有了江南女子的婀娜妖娆。在小桥、在流水、在月亮门前、在荷花池边、在回廊长亭下,穿旗袍的女子早已将自己融入进一幅幅充满古韵的画中。
   旗袍设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它与生俱来的气质恰巧与中国女子的秀美相融合,我常在网上浏览旗袍,有时不是为了买,而是为了欣赏。偶然看到一家店铺里有这样一段极美的文字“旗袍,是中国女人的国服,只因它太美,是诱惑,亦是拒绝。旗袍,在慵懒之中高贵着一份与生俱来的冷艳,流泻着孤傲柔质任性的气质。大美中国在山水,秀美中国在旗袍女子,当她们携一袖暗香流韵,带着深深浅浅的心事,穿过岁月风尘,身后便留下了一路风情。”于是因为这段文字我喜欢上了这家店铺,也喜欢上了她家的旗袍,索性又买了几件回来珍藏。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