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公元1380年的夏天,顿河与第聂伯河河口的库利科夫原野上,尘土飞扬,骑阵集陈,空气骤然紧张。

  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骑在马上,他的身后是顿河,以及精心集结起的10万大军。柳德米拉扬起刀,大吼着告诉将士们,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被鞑靼骑兵赶到河里淹死或者被他们奴役;另一条就是杀死他们,把他们赶回蒙古草原。

  这种破釜沉舟式的战法很快收到成效,士卒已无退路,只有死战,喊杀声震天动地,罗斯修士别列斯维特浑身是血,战刀卷刃,与蒙古勇士切卢贝双双战死沙场。战斗惨烈而漫长,厮杀中,德米特里也负了伤,失去知觉,躺倒在死人堆中。终于,马迈的军队抵挡不住,开始撤退,这位金帐汗国的军事首领亲率大军远征,以雪两年前沃热河之役失败之耻,发誓要摧毁罗斯各大公。但,这一仗后,马迈的战略企图彻底破灭。

  库利科夫战役是罗斯抵抗蒙古鞑靼斗争的转折点,尽管它没有彻底摆脱鞑靼人对罗斯的统治,但给了金帐汗国以沉重打击,加速了它的瓦解。

  9年后,统治了莫斯科30年,因击败蒙古人而被称为“顿河的德米特里大公”去世,年仅38岁。

  德米特里当然明白,在他之前的100多年里,莫斯科始终是倍受凌辱的。那时的莫斯科公国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都不能与后来相比。基辅罗斯公国间的杀伐争斗,王公们为了争夺继承权不断的内讧,加之外族的入侵和骚扰,使这个伏尔加河畔的公国危机四伏。尽管莫斯科在地理、物产和环境上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始终没有强盛起来。

  尤里大公算是能干的一位了,他吞并了邻居莫扎伊斯克公爵的领地,将莫斯科公国的统治扩大到了整个莫斯科河流域。但还是被特维尔击败,几乎毁灭。尤里逃脱,但他的妻子却落入敌手死去。击败尤里的特维尔及他的儿子后来被蒙古人杀死。在尤里的弟弟伊凡继位时期,莫斯科成为了罗斯的宗教中心。

  真正终结蒙古人对莫斯科统治的人是伊凡雷帝,德米特里只是让鞑靼骑兵知道,除了呼伦贝尔草原的人,还有莫斯科河的勇士,不是谁都可以随意支配罗斯人的。如果说德米特里冷兵器的决斗对蒙古人来说还算公允,伊凡雷帝的大炮便有些个似乎不大对等,遑论他还冷血地杀了那么多人。

  又是300年过去,已经称霸欧洲的小个子拿破仑站在地图前,用手指向莫斯科,并说了一句话:“5年后我将成为世界的主宰,只剩下俄国,我要击溃它”。

  夏天里,拿破仑集结60余万重兵渡过涅曼河,对俄国不宣而战。俄边防守军被迫后撤,法军长驱直入到斯摩棱斯科,俄将领巴克莱弃城逃窜,通往莫斯科的大门洞开。

  此时,库图佐夫临危受命,担任了俄军总司令。这位天才统帅苏沃洛夫的得意门生,参加过多次重大战役。秋天里,库图佐夫组织部队在波罗丁诺村进行了决死一战,此役,俄军歼敌5万余人,自身也损失惨重。

  为了保存有生力量诱敌深入,库图佐夫不顾亚历山大一世的阻挠,决定撤离莫斯科,并要求所有市民同时撤离。他说:“拿破仑就像一阵狂飓的风暴,我们无力阻挡,但莫斯科却会像海棉一样把他吸进去。”

  当拿破仑的军队进入莫斯科,整个城市空旷寂寥,不见一丝生气,只听到自己脚步单调的回声。一个目击者写道:“莫斯科在我们的眼里像一具巨大的尸体……一个寂静的王国。”

  法国士兵开始洗劫,大火在城内到处蔓延,整整燃烧了6天,城市化为灰烬。法军的主食已所剩无几,在废墟般的城市中无望地滞留5个星期后,拿破仑的梦想破灭,带着残部踏上归程……

   这些故去的史实,被日后的托尔斯泰融入了他的巨著里。

  历史又跨越一个多世纪,莫斯科再一次经受了考验,这一次的威胁来自希特勒。在遭受突袭、1个星期内损失100万之后。“台风行动”开始,德军集中精兵180万,强攻莫斯科,80多个装甲和步兵师从3个方向将莫斯科围住。

  朱可夫临危受命,苏政府部分机构和外国使节迁往古比雪夫,而斯大林留在了莫斯科,亲自指挥战斗。

  高音喇叭不断地播出国防委员会戒严令,号召人民誓死保卫莫斯科。人们深知,不战则亡,只有像他们的祖辈那样,走出家门,拿起枪来,以命相搏。于是,3天里,25个工人营,12万民兵师,169个巷战小组组成了,45万人加入工事修筑队伍,其中四分之三是妇女。

  那场面至今仍然感动着许许多多的人,伴着城外的炮声与纷飞的雪花,红场上十月革命24周年阅兵式如期举行。斯大林哈着寒气发表演说:“我们的国家正在遭到入侵,全体公民和军队要不惜流尽每一滴鲜血,来保卫苏维埃土地和村庄。”受阅后的红军战士部队在风雪里唱着歌直接开赴前线。

  莫斯科保卫战终于以苏军胜利而告结束,德军在会战中损失兵力50多万,苏联付出了伤亡和被俘70多万人的惨重代价。

  此战后,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不再,法西斯的嚣张气焰被遏制,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为二战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基础。

  莫斯科在强敌面前,始终高昂着不屈的头颅,宁可战死,绝不屈服。有人说哥萨克的性格是宁折不弯,就是这样。它可以自己降下号令的旗帜,就像1991年镰刀斧头不再飘扬一样。它可以自家弟兄相互残杀,却不容许外人染指他们自己的事情。战士只要不倒下,目光便永远会望着前方,任何力量也不会使他们投降。

  在这座城市面前,任何人都不可以轻心傲慢,蒙古铁骑却步了,拿破仑溃败了,希特勒逃亡了,所有曾经与之较量过的军队,都为自己的轻敌和蔑视对手吞下苦果。历史告诉人们,伏尔加河的水只要奔流,要征服这个民族,必须付出代价。

  风吹来,一首雄浑的乐曲浩浩而来:

  莫斯科,我亲爱的首都,

  你永远活在我心上!

  不能忘那年秋天动刀枪,

  坦克叫,刺刀亮,炮声响;

  不能忘二十八个好男儿,

  为祖国战死在沙场。

  鬼子兵虽然凶恶如豺狼,

  怎能够迫使你屈膝降!

   ……

   这是一曲莫斯科的市歌,名字叫《我的莫斯科》。75年前的深秋,一个叫玛尔克·李相斯基的苏军少尉随大部队从雅罗斯拉夫尔到莫斯科向加里宁战线挺进。冒着不时落下的炮弹,在颠簸的战车上,少尉写下了这首诗。很快地,《新世界》发表了由不出名的诗人写的诗,诗被谱曲后,士兵们高唱着这首歌,激昂着投入战斗。

  

                                                                            二

  去莫斯科那会恰好昼长夜短,六点钟天已大亮。向机舱眩外望去,云皆白,呈鳞状,隙间尽碧,蓝白相间,呼应成趣。飞机渐低,便见片片森林、河流、湖泊、湿地,间有红白房屋错落其内,远望去,像是一幅幅浓彩淡抹的油画。

  出机场即感觉空气凉爽宜人,阳光艳艳照着,风吹来,轻轻的,有些柔和。

  是上班高峰,车辆很多,近乎蜗行。车的牌子很杂,且车大都较脏。俄罗斯没有好的汽车工业,老牌子伏尔加已经倒闭,拉达正苟延着。

       800年前,一个名叫尤里·多尔戈鲁基的大公心血来潮,选择了河湾一处地方,修建了一座村庄,用松木筑了防护栏,夯土垒了围墙。

   慢慢地,这个后来被称为莫斯科的地方逐渐发展起来,尽管历经战乱,这座新兴的城市却经受住了考验,并慢慢兴旺起来。到14世纪中叶,城市已经有了3万多人口。又经历百年沧桑,伊万三世统一了周边邻国,娶拜占庭末代皇帝之侄女为后,称莫斯科为“第三个罗马”。他召集俄罗斯和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修起由许多教堂和宫殿组成的建筑群,并用红石墙将它围起,墙上建了庄严的塔楼,克里姆林宫由此而来。

       令莫斯科人骄傲的红场尽管国际知名度高于天安门广场,但面积却很小,只有天安门广场的五分之一。在周边建筑的映衬下,显得有些拥挤。地面是由一米多高的石头铺成的,可以承受坦克碾压,显得有些凹凸不平。广场两边呈斜坡状,整个红场似乎有点微微隆起。有人说红场阅兵时,队列走不齐,那是由于红场的地面本身便不平,且有坡度,真难为了那些士兵。

        广场上准备搞什么活动,正搭架子、修玻璃房子。红场原名“托尔格”,意为“集市”。既然是集市,搞商业活动便顺理成章。拿破仑纵火焚烧了莫斯科,莫斯科人民重建家园时,拓宽了红场。

       莫斯科河微倾的斜坡上,高耸着瓦西里大教堂,在西去的阳光辉映下,显得庄严而瑰丽。这座当年伊凡雷帝为彰显攻占喀山和阿斯特拉罕功德与荣誉的建筑,造型独特,色调鲜艳,精美绝伦。教堂建成,伊凡雷帝惊讶其壮观与美丽之余,为不至出现同样的建筑,下令弄瞎了建筑师的双眼。

       教堂前,米宁和波扎尔斯基两人握着一把利剑,右手举起,仿佛在呼喊,誓死保卫莫斯科,保卫克林姆林宫。17世纪的那场争斗,彰显出莫斯科人骨子里的豪气。

  我们的运气很好,恰逢列宁墓开放,排队入内,沿黑色大理石拾阶而下,可入陵墓中心的悼念大厅。静静的墓室甬道里,只听得到瑟瑟的脚步声,下到十余台阶,便觉凉意扑面而来,但见卫兵肃立于墓的两侧。一代无产阶级导师列宁静静地躺在棺椁之上,身着黄色上衣,胸前佩戴一枚红旗勋章,脸和手都由特制的灯光照着,轮廓清晰,双眼紧闭,面部光滑而安详。当年,那时常插在马甲上的左手,如今伸展着紧握。此时,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前额光亮的小个子领袖在向自己的追随者挥着手说:“死亡,不属于个人阶级!”默默地,我停下脚步,虔诚地向这位曾经激励过无数人的革命导师鞠躬致意……

  苏联虽然解体了,但它的遗迹却随处可见。克里姆林宫红墙下面,安葬有知名共产党人的领袖,墓园内还有他们的墓碑和纪念碑。斯大林的遗体最初也在列宁墓里,后来被移出列宁墓,葬在列宁墓的后面。“克里姆林宫塔群”两边,还放置有许多名人骨灰坛,如第一位上太空的地球人加加林以及太空实验计划不幸遇难的联盟1号、联盟11号苏联太空人,主持“苏联太空计划”的首席火箭工程师谢尔盖·科罗廖夫也埋葬于此。

       历史博物馆不起眼地坐落于红场北面,红楼尖塔。博物馆的背后,二战英雄朱可夫元帅骑在马上,腰跨军刀,目光注视着前方。克里姆林宫宫墙左右两边对称耸立着斯巴斯基塔楼和尼古拉塔楼,双塔凌空,格外壮观。步入红场等于步入了俄罗斯精神家园的大门,这里的一切尽显着俄罗斯民族悠久的历史。

  克林姆林宫9点开门,因为军队要在无名英雄纪念碑前举行授衔仪式,所以推迟到10点开门。这恰好给了我们观赏无名烈士墓换岗仪式的机会。

  著名的红场无名烈士墓位于克林姆林宫北墙下,墓地并不大,有卫兵站岗。红色大理石碑上是用青铜铸就的一面红军战旗和一顶士兵的钢盔,四十九块黑色大理石组成正方形,正方形中心有一个巨大的铜制五角星,从五角星的中央喷出永不熄灭的火焰,火燃烧着,显得庄严肃穆。这火自1967年胜利节开始点燃,一直燃烧到现在,不曾熄灭。人们称它“长明火”,在黑色大理石下部有几行金色大字:“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纪念1941—1945年为祖国牺牲的烈士。”

  身着白色上衣,绿色军裤的卫兵手托步枪,迈着正步走了过来,转身,敬礼,换岗。另一拨士兵正步而去,一切庄严而又肃穆,动作认真标准,仪式简单利落。但又总觉得无法与我们的国旗班升降旗仪式相比。

  外国领导人来,都要到这里来献花。习近平主席和前几任中国国家领导人来俄罗斯,也曾到这里献过花圈。

  亚历山德罗夫花园喷泉歌唱着,奔马勇士雕塑在喷泉里透着铜绿,优美之至的林荫小道,盛开的鲜花。绿树隐映下,有人在长椅上休息,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使人恨不能俯身去抚摸这块土地……

  购票入宫,穿过十月革命后列宁入宫时的塔楼门,便到了红石铺成的中央教堂广场。左侧为武器宫,现为武器博物馆,收藏着古代俄国的盾、剑等各种武器。门前摆放着拿破仑自莫斯科撤退时遗弃的铜炮。右侧是克里姆林宫大礼堂,建筑虽晚却十分壮观,白色乌拉尔大理石和玻璃结构,凝聚了现代建筑的特点和俄罗斯传统建筑风格。右侧是六十年代建的克里姆林宫大礼堂,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剧院。这里有6000个舒适的坐席,据说习主席访俄演讲也是在这里举行的。

    有一个俄罗斯谚语叫:“莫斯科大地上,惟见克里姆林宫高耸,克里姆林宫上,惟见遥遥苍穹。”莫斯科城各式建筑环绕克里姆林宫而建,然后呈辐射状向外延展而去。而当时,克里姆林宫既是政治中心,又成为14到17世纪俄罗斯东正教的活动中心。

  大克里姆林宫是历代沙皇的皇宫,外墙均以多棱白石所砌,因而得名,这里曾是皇家举行婚礼和接见外国使臣的地方,上有高出主建筑物的紫铜圆顶。宫内部呈长方形,楼上有露台环绕的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700个厅室。圆顶上插着一面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宫内就有普京的办公室,从那里的窗户上可以望见远处的莫斯科河。历代沙皇及其列宁、斯大林等前苏联领导人都在此留下了自己的印迹。可惜里面不能够进去。俄罗斯不像美国,连五角大楼都可以参观。有警察在看守,院子里画着白线,有人越过白线,警察便吹哨子,将人赶进白线里。

  俄罗斯建筑风格讲究大,白色金顶的伊凡大帝钟楼是周围最高的建筑,建于16世纪初,里面藏有50多口铜钟。钟楼外陈列着一口世界上最大的钟,表面上刻有浮雕、人像和题词,声音可传50公里,为世界之“钟王”。18世纪时,200多名俄国的能工巧匠费了两年时间终于铸造而成,据说为了得到最佳音色,除用铜和锡外,还加了几公斤金和银。与钟王相伴的是一尊40吨重的“炮王”,这座铜铸大炮从1540年开始,用了46年时间,中间换了8个沙皇,方才铸造完毕,但直至今日也没有使用过。巨大的炮口仰天竖着,威严地傲视着来访者,当年俄国沙皇坚持着铸成这座大炮,威慑的意义或许远远超出实用的价值。

  俄罗斯民族宗教观极强,因之沙皇居住的克林姆林宫里教堂也多。圣母升天大教堂巍峨壮观,5个银色的圆顶麟光闪闪,沙皇曾在这里举行过加冕典礼,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也就是在这个教堂被逐出教门。另有报喜教堂,即天使大教堂。天使教堂是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历代帝王的墓地,伊凡雷帝即葬于此。俄国的皇室想得很周到,从生到死,不出宫门,在里面分几个教堂就可以将仪式进行完了。

  宫内花园花草纷繁,林木葱翠。外围砌以朱红色的雉堞宫墙,宫墙上散布着15座高低错落、形状各异的塔楼,其中5座最高的塔楼顶尖上,各装置一颗直径6米的红水晶五星。宫墙外面,莫斯科河静静在流,有游客在船上游览。

  二战期间,德军飞机对莫斯科狂轰滥炸,克里姆林宫竟然未受任何大的损失,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当时,克里姆林宫是苏联政府机关所在地,是德军轰炸的最主要目标。但德国飞行员无法找到目标,克里姆林宫突然从莫斯科神秘消失了。原来,根据斯大林的授意,战争开始后30天内,克里姆林宫进行了精心伪装。塔楼上的红星和教堂上的十字架都被蒙上护套,塔楼整体和教堂圆顶被漆成黑色,套上麻袋,造出各种伪装模型,仿造了红场和马涅日广场的部分轮廓。伪装非常有效。因为目标不明,德国空军对克里姆林宫的空袭次数明显减少,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从而得以保存,德国法西斯企图消灭苏联最高领导层的阴谋也未能得逞。

  一个城市有这座城市固有的文化和品质,一座皇宫蕴含着这个民族的特质。莫斯科是个崇尚英雄的城市,为国为民作出贡献和牺牲的人,这个民族及其民众决不会忘记。斗转星移,斯人已去,物所犹存,睹物思人思事,可增见识,可警今人。

  

                                                                           三

  与中国大城市的步行街相比,这条街显然小了许多,不那么华丽,不那么宽敞,抑或不那么熙熙攘攘。但它却是莫斯科市中心的一条著名步行街,旁边,莫斯科河在静静地流淌,正对着这条河,小街就这样悄然地横在那里,古香古色,素装淡雅,不事张扬。太阳艳艳地照着,使得街上行人睁不开眼,莫斯科的阳光一如它的居民,热烈而爽朗。

  闻听阿尔巴特这个名字已经很久了,据说这里从前住着许多阿拉伯商人,商人们经常用板车装载货物,拉着到处贩卖。于是,人们就用板车的俄语发音,来称呼这条街。还有人说,“阿尔巴特”是阿拉伯语,意为近邻。总之,这条街一定是与阿拉伯人有关的。

  如同其它古老建筑一样,阿尔巴特街见证了莫斯科的历史,目睹过商人的驼队,也承受过侵略者的铁蹄蹂躏,经受过蒙古人、波兰军队、拿破仑,甚至纳粹德国炮弹的洗礼。500年前的那场大火,使得这条街无可逃避地同样惨遭过焚毁。

  不可想象,历经了如此多劫难的小街能够坚持着挺立到现在,并且,依然不失往日的风采。

  史料中关于阿尔巴特街的记录,恐怕要比拿破仑的那场大火更早。还在1493年的时候,或许看中了这里的环境以及人气,那年的夏天,不约而同地,一些名门望族,包括托尔斯泰、加加林、亚历山大等家族,都相继在这里落了户。这一点,非常令人奇怪。不过,用中国的观念这一点很好解释,叫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或许,相聚于这条小街也有这样一个因素在里面。总之,他们来了,这些有着不同传统、别样风情的人们,带来了一些风格各异的习俗,也留下了有着象征意义的建筑,包括装饰有凉台、女像柱和族徽的华丽房屋,使得如今的人可以轻易地在门楣上发现他们的名号。

  诗人普希金短暂一生中最灿烂美好的时光便是在这里渡过的,从1830年起,清癯文弱的他就居住在这条街的53号。在充满着诗意的花园庭院里,普希金与“俄国第一美人”娜塔丽娅·冈察洛娃婚后幸福地生活着,这里成了诗人苦难生涯中惟一的幸福之所。至今故居仍完好地保存着,故居的对面,立着诗人与娜塔丽娅携手的青铜雕塑。雕像按两人原貌创作,普希金身着燕尾服,潇洒浪漫,娜塔丽娅一袭婚纱,面容姣好,两个年轻人脸上露着幸福的表情,手牵着手,似乎正向婚礼的教堂走去。在这里,普希金渡过了自己最美好的时光,但婚后却不幸福,终于因与情敌决斗而早逝。冈察洛娃贵族出身,据说她的祖辈是彼得大帝。普希金死后,冈察洛娃再婚,带着他们的孩子生活,直至去世。

  想起了那部小说《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那个参加过卫国战争、曾经被流放的作家阿·雷巴科夫,用了20年,写出了这部带有自传性,被称为“文学炸弹”的作品。那一年,中国的文革刚刚开始。这个胆大的同样是由这条小街走出去的乌克兰人被告知,他苦心撰写的稿子被禁止出版,因为涉及到许多敏感问题,其中便有斯大林和肃反。雷巴科夫没有气馁,他拒绝外商索稿,继而又完成了第二部和第三部。后来他被廹移居美国,30多年中,他七易其稿,1987年作品终于问世,十分畅销,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26个国家发行。2005年初,小说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在俄罗斯播出。

  作品发行之时正是苏联及其东欧各种思潮激烈的当口,那群阿尔巴特街走出的青年人的所想所为立刻引起了共鸣。那位团支部书记萨沙,那位戎马一生的副院长里沃鲁奇科,那位任性、聪明、善良的姑娘瓦里娅。以萨沙·瓦丽娅为代表的,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不计父辈蒙冤惨死、个人横遭迫害,在祖国面臨生死存亡的关头,捐弃前嫌,毅然奔赴疆场,奋勇杀敌,在战火中结下纯真的友谊和忠贞的爱情。还有那场规模空前的大清洗,季诺维也夫、布哈林案件、托洛茨基的逃亡与遭暗杀,斯大林的独断专横,朱可夫的刚正不阿。

   雷巴科夫勇敢地触及了那些敏感的、甚至是触犯禁忌的问题。他倔强地认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必须回顾和反省自身,其目的是为了不重复过去。用真理教育人民,了解历史的真相,尤其是青年,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写出这样一部书,是要有相当的勇气的。雷巴科夫说:“这是一部沉重的小说,沉痛的年代……要把当时发生的事都写出来是很复杂的,心理上很复杂,但是必须用全部精力去完成它,已经讲了真话,就需要讲到底……”。

  《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更使得这条原本并不起眼的小街声名鹊起。

  小街不仅仅诞生思想,还可以陶冶情操。争斗杀伐、炮火烧掠已然过去,小街便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与闲适。风依然那般刮,花依然那般开,音乐依然那般奏响。对生活的渴求从来没有因为磨难而中断消沉。

  这里原本便是与艺术、与民俗不可分的,街路两边保存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勾勒着昔日沙俄的诸多往事。街上一个个画摊,摆放着各种大小不一的画作,油画、水彩画、素描画,人工的,机制的……

  一个长着络腮胡子的中年人在树荫下起劲地作着喷画,只需一会,一幅栩栩如生的山水画便摆到路人面前。画画得非常逼真,令人爱惜。遗憾的是画要晾干才可,我们没有时间等,不然我真要买一幅的。

  小提琴乐曲在舒缓地响着,拉提琴的是一个姑娘,金色长发白色长裙在风里飘舞,音乐随风荡漾开去,回响在河面上与街路里。不由有些感动,这个年龄,在国内正是上学的时候,走上前,郑重地往盒子里放下小费,也放下了一个异乡长者的一份尊重。

  还有旧书摊,当街横着,于遮阳伞下,长长地摆了两溜。前来看书的人并不多,偶或有人走过,翻上一翻。我是对旧书有真感情的人,老远便被吸引住,趁别人去商铺的机会到书摊前。走上去细看,却一本中文书也没有,尽是俄文或是英文,因看不懂,所以无法买,于是怏怏离去。

  新阿尔巴特街走到尽头,转一个弯,就到了老阿尔巴特街。老街比新街热闹,老街不宽,多酒吧和餐馆。露天里摆放着许多餐椅,游客一边品酒,一边可以观赏街景。

  日头已然开始落了,就给街上的一切涂上了一层金黄,萨克斯曲子曼妙地轻奏着,迎面的风都变得舒缓。咖啡的香味飘了过来,白的椅、绛的伞,红的太阳镜,生活的温馨立刻溢满心头。

  什么叫寄托,这就是。在这条古街上,找一把椅子坐下,要一杯咖啡,望着夕阳的余晖,听着悦耳的乐曲,闭上眼睛,尽情地体味着这逝去的精神韵味,找寻可以留恋的过去,想来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