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不住媒体的轮番轰炸、耐不住微信朋友圈的再三诱惑,周末,一改多年不进电影院的习惯,体验了一把《我不是药神》观影的火爆。这一天已是《我不是药神》上映第23天,但进了电影院还是有两个没想到:没想到观影热度仍然持续未减,影院几乎座无虚席;没想到观众除了老年人,也有众多拖家带口的中年夫妇以及青年情侣——提前上网了解剧情,以为观影的可能就是年老多病的群体。开影后,开始观众还有窃窃私语,看到请牧师参与推销印度格列宁的充满调侃意味的对话,看到主人公程勇及其售药团队一路凯歌高奏、财源滚滚、病友皆大欢喜,不时笑语连连。但当剧情进入程勇退出售药,不法分子控制印度格列宁销售,病友重新沦为高价药宰割对象,有的倾家荡产,有的自杀,警察严查印度格列宁,保护运药车的彭浩惨死,主人公程勇被判犯走私罪入狱……观众席稀里哗啦一片饮泣声。回到家点开《我不是药神》的票房,实时、累计的票房还在嗖嗖往上窜。

    观影、现场感受氛围,以及对剧情的深入了解、一段时间以来对《红海行动》、《芳华》等走红影片的关注,对文化垃圾的厌恶,使我对《我不是药神》的成功有了一些粗浅的看法,总的就是把握住了“四点”。

    一、抓住了热点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关注现实,反映当下,倾听时代的足音,呼吸时代的空气,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叙时代故事,写时代人物,这是电影艺术的责任使命,也是任何一部成功之作的不二法门。《我不是药神》讲述了一个男性保健品药店店主,从代购印度仿造药敛财,到良心发现、无利甚至贴本破财供药、受牢狱之灾,拯救慢粒白血病患者的故事。人吃五谷杂粮,自己、家人、亲朋好友难免有个病痛疾患,关注就医,珍爱生命是人的本能,医疗问题始终是民生之要、百姓之重、政府关切。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任务、重大举措,强调“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提出要“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等等。影片抓住个人、社会、党和政府聚焦的问题,围绕热点,讲好故事,自然不乏听众。

    二、触到了痛点

    就医,既是热点,也是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的难点。影片以陆勇事件为原型,讲述的故事是发生在最近十多年的事情。这段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转型,改革进入攻坚期,中等收入陷阱的各种矛盾如期而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成为亟待补齐的民生短板。其中,看病难、看病贵、药费高企尤其突出,因病致贫、因病毁业毁家断送幸福,成为许多家庭挥之不去梦魇。影片不回避矛盾,直击社会、民生的痛点。为了挣钱给女儿治病,年轻的母亲刘思慧不惜委身风尘,走进夜总会成为钢管舞女郎;吃天价药的老奶奶声泪俱下诉说:“4万块1瓶,我病了3年,吃了3年,为了买药,房子没了,家人也拖垮了,谁家还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我不想死,我想活着。”;没有廉价药的吕受益,病情发展到急病期,为不拖累家人,选择了割腕自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绝望中挣扎,一块块血淋淋的伤疤在观众眼前揭开,痛陈体制之弊,呼唤医改攻坚,渴望开放扩大,期盼惠民新政出台。这种对痛点的触及、对时政的针砭,引起了观众的共鸣,激发了对问题的深思,甚至牵动了高层的神经——克强总理亲自督办进口致癌药零关税的落实。值得关注的是,影片触碰的痛点,是现实生活中的敏感问题,老百姓有诸多的不满,影片的公映说明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诚意和决心,现在看来,影片在这个节点推出,起到了为医改推进鸣锣开道的效果,这样既反映社情民意、又迎合政策需要的片子不火都难。

    三、戳中了泪点。

    首先是悲情催泪。“黄毛”彭浩,带病孤身漂流、无钱抢药、打理形象准备返乡见父母却撞车惨死;主人公程勇与单亲妈妈刘思慧在售药团队里擦出了感情火花,正准备放纵自己与刘搞一夜情,看到刘的患儿,了解了刘委身风尘的无奈和艰辛,激情顿消,兴趣全无,满怀酸楚离去;程勇千里迢迢从印度回来,登门为吕受益送去治癌药,听到的却是吕不堪忍受疾病折磨、不忍连累家人自杀身亡的噩耗……幕幕悲剧赚得观众的泪水盆满钵满。

    其次是良善暖心。良心、向善历来是电影艺术打动观众屡试不爽的利器,《我不是药神》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销售印度仿造药格列宁初期,程勇虽然也是为敛财赚钱,但与药效相同的瑞士正版药四万1瓶,与后来不法分子张长林将印度格列宁卖到两万1瓶相比,程只卖五千元1瓶,算得上是良心药。看到吃不起高价药的病人一个个死去,看着戴着口罩的病患凄楚的目光,已经转出印度格列宁代理,开办纺织厂的程勇,又重操旧业。再一次卖药却完全是为了治病救人,每瓶格列宁卖五百元,不赚分文甚至赔本,最后一次进药,甚至打算免费发放患者。在警方严加追查的情况下,明知有牢狱之灾,仍然冒险卖药救命,这种善举怎不令人动容,催人泪下,难怪载着程勇的囚车驶离时,一路都是夹道目送的戴着口罩的病患。

    再次是温情感人。查办假药的警察曹斌,了解到印度格列宁与正版药同效、真的能治病的情况后,向领导力陈这种让病患吃上廉价药是好事,要求区别对待;搜查藏有印度格列宁的病患,听到老奶奶高价药吃穷了家、吃没了房、吃跨了家人的诉苦,曹斌放走了抓到的病患;目睹病患的困境、亲历彭浩为保护药车、保护程勇“引火烧身”、撞车身亡,曹斌想着不能绝了病患的活路,辞去了调查假药的任务;对程勇贩卖假药犯罪从轻量刑并予减刑提前释放,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体现了对“主观为患者”而犯罪的温情。这些都是影片收获泪点不可或缺的。

    四、妥处了敏感点。

    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痛点、泪点一般都是敏感点,把握不好就会挑战法律底线、干扰维稳大局、触碰现行政策,过不了审查关。《我不是药神》较好地处理了法与情、揭露批判与歌颂引导的关系,做到了哀而不伤、反映丑恶却满怀希望。程勇虽然卖的是良心药、救命药,但毕竟是走私渠道进的仿制药,侵犯了知识产权,是贩卖假药的犯罪行为。影片没因程勇动机的良善而藐视法律,没因对程勇的同情而让他免于处罚,安排了程勇在警察局听警察介绍卖假药量刑的细节,使他明白自己的行为少则判10年,多则判无期的后果,产生戒惧之心,退出卖药,转行开厂办企业。影片在暴露治病难、吃药贵的问题时,既客观揭露又把握了度,没有过份渲染阴暗面造成负面效应,片尾介绍了政府的关注及医改政策的出台,对一个悲剧性的事件做出了正确的引导,带出了整个社会层面解决问题的希望。影片对敏感问题的妥善处理,使审查顺利过关,影坛多了一部直面现实、为民生鼓与呼的深刻作品。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