螟蛉肯定是一种害虫,且不论它是鳞翅目夜蛾科,也不论它也叫夜蛾,稻青虫、粽子虫、量尺虫这样很形象的名字,但就其“遍布中国各地。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高粱、玉米、甘蔗、茭白及取食多种禾本科杂草。以幼虫食害稻叶,1~2龄将叶片食成白色条纹,3龄后将叶片食成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咬成破碎不堪,仅剩中肋。秧苗期受害最重。”就可以定性,螟蛉对农作物危害的严重性。

  细腰蜂肯定见过,我不认识它,它也不认识我,当然我知道的法布尔肯定认识它,他在他那本《昆虫记》中无数次描述过各种蜂,当然细腰蜂就在其中,我想看书时我认真看过书中的插图,但最终,我的认识里,细腰蜂还是在我眼里书本上的:“昆虫纲,膜翅目,泥峰科。喜独栖。因其腹部前端呈杆状,故名细腰蜂。成虫用花蜜或发酵物作食料。幼虫以各种昆虫的幼虫体内物质为养料。成虫在产卵前先捕获其他昆虫的幼虫并刺昏置于巢内,然后产卵。孵化的幼虫即以该虫为食料。”

  我想说的螟蛉不关害虫什么事儿,蜾蠃不关细腰什么事儿。

  关乎的是《诗经 小雅 小宛》流传数千年,谬之数千年的一句诗:“螟蛉之子,蜾蠃负之。”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榖似之。(节录)

  大意:田地里长满大豆苗,老百姓纷纷去采摘。螟蛉如若生幼子,细腰蜂将它背回去养育,你们有子我来教育,就该让他们像祖先一样善良。

  这是一首父母去世后劝告兄弟们小心避祸的诗歌。此一节说的是诗人为自己的兄弟代养孩子,希望他们能继承祖上的光荣。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就是他代人养子的意思。

  那时的古人,当然包括这个哀伤的诗人,认为蜾蠃——细腰蜂自己不会生孩子,而是把螟蛉的幼虫背回窝里来喂养,这当然是 “义举”,这样的“义举”就诞生了这样的的结果,所谓“螟蛉之子”,就是后世的“义子”。至今还在使用。

  南北朝时医学家陶弘景是实证科学家,他不相信蜾蠃无子,不相信就要亲自观察以辨真伪。结果不用说,蜾蠃不仅仅是雌雄双全,而且产子,他的子就产在他背回来的螟蛉体内,蜾蠃的幼虫孵化后就是靠着螟蛉为食,长大成新一代的蜾蠃。完全不是他千年前的先人所说,蜾蠃喂养螟蛉之子。

  陶弘景解开了“螟蛉之子”的真像,但解不开绵延数千年的“义子”情怀,“螟蛉之子”并没有因为他解开的千年真像而不流传。

  历史上有名的“螟蛉之子”多呢,犹以五代十国为多,以至于修《新五代史》的欧阳修专写了《义儿传》。

  这一时期最有名的当数周世宗,他本姓柴,为周太祖郭威的皇后柴氏之侄,郭威无子,遂将其收为养子。

  现代人最熟悉的却是“十三太保”,他们是骁勇善战,打败了黄巢起义军的晋王李克用,这个李克用喜欢收养“螟蛉之子”,一收不可收拾,就有了十三个。

  那是真有名,大名鼎鼎罗贯中编写的《残唐五代史演义》就演绎了十三个“螟蛉之子”的英雄故事。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写的《哭存孝》就是描写“螟蛉之子”第十三太保李存孝的故事。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名扬千古一门忠烈的杨家将之杨业也曾为人义子,当然就是“螟蛉之子”,那是他在北汉时任建雄军节度使,被汉睿宗刘钧收为义子,改名叫刘继业。后来加入大宋以后,才恢复杨姓。

  螟蛉之子谬矣,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