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愿意想起苍蝇呢?苍蝇就是逐臭的的家伙,是谁见了都唯恐避之不及的令人厌恶的“恶虫”。

  有关苍蝇的词语几乎没一句是好的,什么“蝇营狗苟”“蝇头微利”“蜗角蝇头”“如蝇逐臭”,但也不尽然,就有一句是好的,至少是中性的,“蝇附骥尾而致千里 ”,语出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是说伯夷叔齐虽然贤明,得到孔夫子的称赞名声更加响亮。而颜渊虽然有学问,那不过是就像苍蝇因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才跑了千里的路程,是沾了老师孔子光才名声大振的。为这例外特意列出,世界不仅仅有“黑暗时代”,还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虽说“天下乌鸦一般黑”,但总有例外,这个例外好。

  还想起我心目中的英雄毛泽东的一首《满江红• 和郭沫若》:“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节录)这当然不是他最好的诗词,但本诗中“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还是让我“四海翻腾”“五洲震荡”的,几只小小苍蝇,岂在豪情万丈洒家眼里?

  苍蝇虽为“恶虫”,可历史上写苍蝇的诗不少,最善写花草的宋• 杨万里写的苍蝇最形象,不妨一赏:

  《冻蝇》:“隔窗偶见负暄蝇,双脚挼挲弄晓晴。

  日影欲移先会得,忽然飞落别窗声。”

  宋卫宗武的《咏蝇》是最典型我们以为的苍蝇形象。《咏蝇》:“营营止于棘,或赤而或黑。皓皓染成污,奸魂并佞魄。”

  不多说了,说多了都是“臭”。还是看看《诗经》时代的苍蝇会有什么花样吧。

  《诗经》中提到苍蝇两次,《齐风• 鸡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

  《齐风 鸡鸣》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大意:

  公鸡叫鸣了,官员上朝了。不是公鸡叫,是苍蝇嗡嗡嗡。

  东方蒙蒙亮,官员满朝堂。不是东方亮,是月光亮闪闪。

  虫子嗡嗡飞来了,愿意与你同好梦。可是朝会就要散了,但愿不要遭人恨。

  此诗历来争议很多,我更愿意相信这只是表现一对贵族夫妇私生活的情趣的诗。公鸡叫鸣是为了催官员上朝,若是苍蝇叫只不过是散淡时光的小插曲。这只苍蝇不寻常,是一只有情趣的苍蝇,超过我对苍蝇的所有想象。这首诗在有众多怨妇诗、征夫诗的“诗林”是让人轻松愉快的,连带那只苍蝇也让人愉快了。

  《小雅•青蝇》中的苍蝇可就原形毕露了,毕竟是苍蝇,改不了逐臭的毛病,即使几千年前也一样。

  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营营青蝇,止于榛。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大意:

  嗡嗡乱飞的苍蝇,落在篱笆上。开朗平易的君子,不要听信谗言。

  嗡嗡乱叫的苍蝇,落在酸枣树上。谗人肆无忌惮,把周边的诸侯国都搞乱了。

  嗡嗡乱叫的苍蝇,落在榛树上。谗人肆无忌惮,挑拨你我二人的关系。

  毋庸置疑这是一首劝诫为政者的政治抒情诗。就是劝诫君子不要听信小人的谗言。而这个小人就像苍蝇一样,无孔不入,无处不落,让人难以提防,那是挥之不去的梦魇。

  苍蝇终于回归到它的本相,自古以来永不褪色的令人厌恶。到此为止吧,苍蝇。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