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黄山去寻觅                        

        我的心是旷野的鸟,

        东南西北去寻觅哦,

        用一颗鲜活的灵魂,

        去见识黄山最美喔。

        今年是2018年,当阳历四月中旬的辽南摇摆在咋暖还寒,欲脱还穿的尴尬时,楼下,樱桃树开始怯生生打开花骨,小心翼翼四望着又一个崭新春天的开始。

        我出发了:在2017年4月20日7:30分,我第一次爬上了黄山。那刻,距大连市走高速公路约1260公里的黄山,已是绿水青山,青峰滴翠,山花烂漫,无限温暖,叫人随心所欲,有点小小得意忘形!

        一、爬山理由

        我觉得:旅行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是看外面的世界,还有感恩,还有纪念,还有回眸和寻源。

        爬黄山,其实是一次回家之旅。一次黄山,会承包我一生心愿。因为山不转水转,土不亲人亲。安徽,是我妈妈的出生地和故乡!

        人生苦短,快乐有限,躲开不喜欢,不在烂事上纠缠。必须专注几件平生觉得有意义的事情来办!如果丧失对母亲的记忆,我的心灵就会在蓝天下黑暗,在黑暗中迷失。到母亲故乡看看,寻觅记忆,就是我爬黄山最主要的理由。

        今年首入安徽,首爬黄山,对我意义非凡。绝不是一回普通的游山玩水,而是一次虔诚的祭祖朝拜,是63年后不再煎熬等待,行动了。因为,今年是吾母胡宝云仙逝30年的重要之年,因为母亲是在63岁那年早逝,她的老家就在安徽一个叫桐城市的地方,离黄山只有不到300公里路程。我今年也63岁。一个巧合。

        桐城别名又叫文都,现在归安庆市管。桐城之所以牛逼,是因为文学上出了个桐城派,方苞、姚鼐为其代表人物。母亲家族可谓书香门第,家族里的人都极具文化味道:我没见过面的外公叫胡廷伟,是位人物,1956年去世。我不知道他家是何时何故到了新疆迪化市(现在的乌鲁木齐市),小时候只听妈妈讲他父亲是去那儿开始当过县长,是文职民主人士。后来姥爷当过秘书长,母亲在西安妇联当过秘书,我也当过区政府的秘书,又是不是一种冥冥间的遗传与巧合?

         所以讲,在我的血统里有一半是北方山西静乐杜家村基因,我是农民的儿子、军人的儿子;另一半是南方桐城的结晶,我又是正宗书香门第家庭母亲的孩子啊。人不能忘祖,今年清明节前,我与小民、刘燕上玉皇顶为父母扫墓,我就为老人在祭炉里放上了那年从杜家村带回家里的老家黄土。随着2017年3月23日20点40分,胡新民舅舅新疆病逝,至此,妈妈家族的那几位亲姊妹亲弟弟都已不在人间。

        可惜的是,蹉跎岁月,山高路远,江湖险恶,妈妈少小离家后,再没有回到故乡,也没有上过黄山,但她一定有这个遗憾,那么,我来替她圆梦吧!

        那么,作为对母亲的纪念,无论如何,今年也要第一回紧迫地去一次安徽,爬一次安徽最高的、最美的山。后代的人,后来的我,真的、迫不及待地要在春天,打开黄山这本最美的相册!妈妈如果活着,今年正好93。93谐音告诉我:去安徽到哪儿?“就是山!”哦哦,一定就是黄山!

  二、 黄山寻觅

        寻觅黄山,就是寻觅生动的人间仙境

        黄山,是一个人一生必去的人间仙境,它被誉为上帝的盆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世界级地质公园,是中国的象征。你听吧“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它既是立体的画,无言的诗,浩瀚的书啊!又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天堂美景,大自然绝唱!

        我遇到黄山,第一感觉仿佛穿越了人间。李白赞美黄山有首诗:“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古代旅游达人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亦赞叹:“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绝句,经典!

        这里引来了天下无数多愁善感的名人、高官来吟诗著画。如熟悉的唐代诗仙李白、诗僧岛云、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清代画家石涛、梅清、渐江、名妓董小宛、思想家、诗人龚自珍及著名画家张大千还三游黄山,创作了《黄山纪游》十二幅山水图;黄宾虹也有作品《黄山松涛十二图》;黄炳炎、恽代英、方志敏、张学良、李四光、周恩来、胡乔木、陈毅、潘天寿、溥仪、郭沫若、胡志明、董必武、老舍、陆定一、刘海粟、黄永玉、李可染、关山月等等,都来到过此山。尤其在1979年7月,邓小平来到黄山,发出了“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伟大声音,掀开了黄山旅游业发展的新篇章。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来到黄山,写下了壮丽诗篇《登黄山偶感》——“遥望天都倚客松,莲花始信两飞峰,且持梦笔抒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走进黄山,如今,依旧有无数那末年轻的男女画师、学生,一动不动的端详,一笔一笔的挥洒,我想,这些人里未来一定会出现像刘海粟级别的大师级画家,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黄山是画不尽的仙境啊!

        时过境迁,如今,一百人遇黄山还会有一百个感言。当文艺小清新遇见黄山时,他会说:“一次转角,一次回眸,遇见这座山。”当山水大师遇见黄山时,眼前皆是“路尽清溪逼画图”,他会说:“好一副水墨山水画!”我还是喜欢古人那句:“山中无名之石纷纷总总,如物如人,想之愈切,观之愈真,故时有物外之趣。过绝险一线天,则豁然开朗。凭栏伫望,壁立千仞,层峰披绿,群山似染,排松如旗,连绵不绝,如障如屏,山河万里,尽收眼底。胸中烦闷尽荡无遗,慷慨填膺,意气风发,然久望生愁,有感于韶华易逝,未若此景亘古存”。言简意赅,如临其境。

        作家徐迟写的《黄山记》也被我拍案叫绝!他是这样惟妙惟肖描绘黄山的:“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它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了一处胜境。它选中皖南山区。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峰。它巧妙地搭配了其中三十六大峰和三十六小峰。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褐色的群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来到后才知道黄山著名的三大主峰是指:最高的——莲花峰1864米,“群仙所都”--天都峰1810米,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地——光明顶1860米。还有鳌鱼峰1773米、丹霞峰1708米、狮子峰1690米、始信峰1683米等也颇有名气。

        黄山不黄。大连普兰店有座老帽山,当地称“辽南小黄山”,秋天真的是黄色的山。而与北方秋天是漫山遍野都是金黄色不同,黄山则一年四季绿色,秋天也不会染黄,但又为何叫黄山呢?其实,黄山古称黟(yi)山,这是因为峰岩色泽青黑,遥望去,宛如苍徽而名。后来,由于它的第一个人类来者是黄帝,一来到,黄山命了名。唐明皇李隆基依据轩辕黄帝曾在黄山炼丹羽化,登上过光明顶并完成飞天的事,于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敕改黟山为黄山。

        “又几千年,无人攀登这不可攀登的黄山。直到盛唐,开元天宝年间,才有个诗人来到。即使在猿猴愁攀登的地方,这位诗人也不愁。在他足下,险阻山道挡不住他。他是李白。他逸兴横飞,登上了海拨1860公尺的莲花峰,黄山最高峰的绝顶。”“登天都,有记载的,仅后来的普门法师、云水僧、李匡台、方夜和徐霞客。”

        再多的名家赞美,再多的文字渲染,都不如亲临来得深刻,山高路远,怕不怕?我不怕!所以,我必须来到黄山。

        4月19日7:50,一架东方航空公司mu707航班飞机从大连启航,飞向合肥。约10:50到目的地。由于晚点不能去原定景点——太平湖游览,就改先到离合肥30多公里的三河古镇游玩。又驱车4/5小时,近300公里,到黄山市屯溪区汤口镇住宿,旅店叫“南徽苑”,地址:屯溪区西海路10号。此行目的很明确:就是上黄山,只要上山天气好,就是此行成功,后几天下大暴雨也无所谓。大家担心两个问题,一是怕遇坏天气,二是怕人多拥挤 。为此一商量,早上5:30起床,6:30就出发到景区,赶到最早入景区,把时间多留一些在黄山上。
    此次黄山游是一日游,线路是这样安排的:汤口镇换景区环保车到慈光阁——玉屏索道缆车上山——玉屏楼景区:看迎客松(可观天都峰、莲花峰)——百步云梯——天海景区:鳌鱼峰(鳌鱼吃海螺、鳌鱼驮龟)——(白云宾馆)——光明顶景区——飞来石(红楼梦之通灵宝玉)——北海景区(清凉台、猪八戒吃西瓜、梦笔生花、猴子观海、仙人背包——始信峰景区(黑虎松、连理松、龙爪松、探海松、神琴松)——云谷索道缆车下山——汤口镇休息。

        从慈光阁我们换上景区的游览车,先到了索道站。再乘2076米的玉屏索道车(90元)开始向山上飞去,15华里的登山路坐缆车只用不到10分钟就下了索道,就是先向黄山36小峰之1716米的玉屏峰方向前行,由于哪儿有一棵著名的迎客松,所以是必去的景点。在崎岖山路上走了500多米后,人就来到因峰壁如玉雕屏障得名的玉屏峰前。这儿是由于明代曾在峰顶建有文殊院而闻名,所以“不到文殊院(玉屏楼),不见黄山面”啊! 耳熟能详的迎客松见到了!没有我预想的那么高大,但的确是绝,树龄据说已过千年,是黄山奇松的代表,入选“中国最美古树--最美黄山松”称号。
          黄山松是个独立树种。世界上松树种类很多,约80种以上,比如熟悉的罗汉松、红松、华山松、油松、黑松、雪松、金钱松、五针松、白皮松、樟子松等。黄山松,它与其它山上见到的松树不同,也与北方如长白山的美人松、黑松不一样,虽然不高大上,但生长方式极为奇特,都是把根扎在岩石缝里和泥沙少石头多的悬崖峭壁,树丫都还是向一侧伸展,风姿卓约,挺拔多姿。

        寻觅黄山,就是寻觅仙人升天的地方

        再回头,向西走2公里左右,就到了百步云梯的地方,据说这儿是当年刘晓庆拍摄电影《小花》的取景地,她一路跪抬着担架上山镜头感动了很多人。一路花开,一路芬芳啊。

        我们走的路线也是1979年7月13日上午邓小平爬黄山的路线。那年75岁的中国改革总设计师,穿着圆口布鞋,手拄登山拐杖,精神饱满,在陡峭崎岖的山路,一步一步攀登而上。这一天,小平走过鳌鱼峰,一鼓作气登上海拔1840米的光明顶,后来还上了始信峰,厉害。由于他特别规定了两条:不准封山、不对外宣传。所以正在黄山拍摄《白发魔女》外景的香港长城电影公司外景队的演职员,才在始信峰遇到邓小平,邓小平愉快地与大家合影留念。其中与《白发魔女》男女主演的方平(饰卓一航)、鲍起静(饰练霓裳),二人是夫妇,合影的那张相片至今还保留在北京电影博物馆里。在游黄山时,没架子像邻家老人一样的小平还主动以百步云梯为背景与大学生们合影签名。
          正是小平同志的此次黄山行,把黄山建设和保护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像先后对始信峰、莲花峰、丹霞峰、天都峰等著名景点实施封闭轮休,保护其植被资源和生态环境,开创了国内风景区实行景点有序轮休的先河。真好!

        在我眼里,百步云梯这儿其实就是一堆巨石堆砌的世界,游人就是在各式各样的石头缝里穿行,上下,这些石头上,被大自然随心所欲挥洒下青黛色、白色和黑色的一道道条纹,呈现出鬼斧神工的魅力,又好像到了崂山一样。那些穿红配绿的游人在其中潇洒行走,就好似游动的彩虹在漫步。我们下走百步云梯还不算累,可怜了那些上行者,简直是呼呼直喘,喊爹叫娘。天又热,旅游就是要受累。有一处猪八戒照镜子的石头像,很逼真!

        百步云梯下来要分路,一是走一线天;二是鳌鱼洞,据说走这可以升官发财。老大不小,升官算了,发财还是有点小祈求,就爬了第二条路,主要还是路途近。鳌鱼峰为黄山前后山必经之地,因山峰形状极像鳌鱼而得名。鳌鱼,是传说的动物,谁都没见过。实际上此峰之形真正酷似“抹香鲸”。只要在“百步云梯”一带选择最佳视角,一条硕大无比的巨鲸就展现在我们面前。那圆长高昂的鲸身,巨大高昂的鲸首,活灵活现;鲸嘴大张,大有鲸吞之势。清代大诗人袁枚曾经来此写过生动的体会“过百步那个云梯,路又绝矣。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不得已走入鱼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天风撼人,不可立。”(译文:经过百步云梯,路又断了,忽然见一块石头像大鳌鱼,张着巨口,不得已只好走进鱼口中,穿过鱼腹从鱼背上出来,看到的又是一番天地。登上丹台,爬上光明顶,它和莲花、天都两座山峰,像鼎的三条腿一样高高地相互对峙,天风吹得人站立不住。)

        过了鳌鱼峰,先东北再往西走,有一处观景台,可能叫西海瑶台?或叫卧石披云?现在也没弄清楚。忽然,意外看见几株根长在石缝里的高山杜鹃花,正含苞欲放。再看对面走过的鳌鱼峰,鳌鱼峰海拔1773米,为黄山三十六小峰之首。此时,只见向南趴着的一只巨大鳌鱼张嘴朝天,背上面趴着一只乌龟(龟形大石),同方向也看着远方。卧龟后面还有几个龟蛋。这就是“老鳌下蛋”“鳌鱼驮金龟”奇观,寓意有趣。下面,络绎不绝的游客队伍依然在盘旋着。回头再向东行,就到了休息时间了,自带午餐也要找个舒服的地方呀,看到那个白云宾馆,就过去进大厅小息。有座、有免费茶水和热水、有网、还有60元一客的自助餐。还不晒呢!

        白云宾馆向东行0.5公里,就到了我最要去的光明顶!终于找到了仙人——黄帝升天的地方!光明顶是黄山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处之一。名字来源一个传说:相传,古代有位名叫“智空”的和尚,在此修行15年。有一天,亲见“日华”出现于天门,山顶大放光明,故名“光光明顶”。是啊,这里高旷开阔,日光照射长久,“光明顶”名副其实。

        在光明顶最高处建有黄山气象站。游人沿缓坡即可登顶,于气象站附近揽胜。顶上平坦而高旷,面积约6万平方米,视野开阔,四面受奇,八方献巧,遂成为黄山一揽胜处。既可观东海奇景、西海的群峰,又可以把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
          古人多有赞美:元人汪泽民云:“所谓三十六峰者,骄列舒张,横绝天表,众帕叠岭,效奇献秀,尽在一览。”明代作家袁中道在《游黄山记》中写道:“从平得奇,北上光明顶,三十六峰皆见,如登广漠之庭,主人皆出而与客相酣畅者。”清代桐城派重要作家刘大櫆在《黄山记》中则谓:“欲观云海,于光明之顶为宜,其在文殊院者,不知有后海;其在始信峰者,不知有前海;登光明之顶,则放千四海而莫不来王也。”还有清代教人方夜的《黄山小游记》里,也把光明顶的地位,置于36峰之上。这大概就是光明顶一直未被列入36大峰之中的缘故吧。

        还是讲下仙人升天吧。原来,当年黄帝和浮丘公、容成子上山采药,就是在黄山“三大主峰之一,海拨1840公尺的光明顶之傍(东北处)的炼丹峰上,飞升了。”炼丹峰海拔1827米,旧志曾列为36大峰之首。是一处极其美丽并且无人注意的小山峰,像光明顶的副峰,从光明顶气象台过去只需2分钟,是看日出最好的地方!记住东偏北10°-30°。

        由于在此处有了仙人升天故事,就给黄山带来那么多带仙气的景观:有仙人峰、仙人洞、仙人指路、仙人下棋、仙人晒靴、仙人踩跷、十八罗汉、仙人桥、仙女弹琴等诸多带仙的风景。如海拔1610米的仙人峰,峰顶可见二巨石形如石人,相对而坐,宛如刻成。神话传说,轩辕黄帝与浮丘游想至此,灵气升天后化为石人。若到了始信峰,还可以惟妙惟肖见到仙人背包,丞相观棋;再从白鹅岭向右远眺,有峰如柱,峰顶有石如桌,四腿向上,似有意翻倒,这就是“仙人翻桌”。来到黄山,始信黄山天下仙!

        寻觅黄山,就是寻觅一座最霸气无庙的仙山

        黄山无庙。黄山在中国“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里,和五岳(泰山——山东泰安、华山——陕西华县、衡山——湖南衡阳、嵩山——河南登封、恒山——山西浑源)”及所有名山最大的不一样和最大的霸气在于:山上好久就没有一所寺庙了!

        古往今来,佛教和道教多以占据美丽的名山大川为依托来传播佛法和道法。中国有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 、普陀山 、九华山 、峨眉山)和四大道教名山(武当山 、龙虎山 、齐云山 、青城山)。每座山都少不了建有传播佛教和道教的寺庙。像“五岳”作为皇家封禅圣地又都是佛、道教名山,山腰、顶部都建有佛寺、庙宇、宫殿。而庙宇又多建在山顶端。东岳(泰山岱庙、玉皇庙)主生、南岳(南岳大庙——五岳最大庙宇,占地98500平方米)主长、西岳主收(西岳庙——五岳第一庙)、北岳主藏(恒山庙、悬空寺)、中岳(中岳庙——中原最大、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的道教庙宇建筑群)主化养。

        几千年来,在古老的青灰色屋檐下,一群群修行人,在袅袅升起的轻烟中,双手合十,虔诚跪拜,在岁月从未间断过的哦啊唱诵中,重复着日复一日的青灯黄卷和暮鼓晨钟。成为当今旅游人眼里的一道神秘风景。

        但上面这些香烟缭绕的镜头,在黄山,看不到!如果你是想到此山拜佛求愿,恐怕是要失望了。

        但黄山为何无庙呢?难道说,黄山地理位置远吗?否!佛教胜地九华山和道教胜地齐云山离黄山只有百十公里,为什么单单这美不胜收的黄山却无庙呢?

        有人说,黄山高吧?不然。和五岳相比:黄山不是最高的山。像西岳华山2154.9米、北岳恒山2016.5米,都超过黄山。

        其实,还是那句老话: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因为,黄山仙境之美,用再多的美丽词藻描绘都不为过。她是动态的,而不是常态的。她所包含的、表现的思想和精神本质,是人间“儒、释、道”无禅释的,更是有所顾忌的。或者说,她体现不了“儒、释、道”的精神实质。黄山的仙气、绝美与能量,已远远超出那些庙宇的气场。所有道场不战先屈,白旗认败,退而远之!也许,这才是黄山上鲜有寺庙道场的真正原因吧。

        寻觅黄山,就是寻觅离母亲最近的地方

        黄山是仙人飞天的地方,我一直相信:30年前,母亲的魂灵一定飞回故乡这座最高的山上,一定在这儿像神仙那样升天;这些年来,天堂的她,眼睛一定在高空看着我,保佑我。我要寻觅她。在这里,在光明顶,无疑就是我要来到的地方。仰望蓝蓝无云的天空,我用力向上张望:我多想也走进天国,请回母亲,和我再倒过一遍美好的旧时光。可惜,能升天的都是仙、都是佛。仙与佛是什么?她们是无事的凡人,天下的母亲都是凡人,对待子女她们无欲无求,有着仙一般的爱、佛一般的博大与宽容;可惜我喔,真的只是一位普通人,近在咫尺,却难以上天堂!母亲——就是我的仙与佛哦。
    最近,科学家爆炸性结论:人死后会穿越进另一个的宇宙!就是说,人死后生命不会结束!这是有普朗克太空望远镜数据强力支持的,就是说,除了这个世界之外一定还有其他奇异世界,一切都已经发生过而且还会再发生!妈妈,我相信:你一定就仍然活在那个奇异世界里,在默默祝福我啊!我到黄山来了,您看见我了吗?一定会的!

        墨西哥有个传统节日叫:亡灵节。它是从另一个角度在演绎“死亡”的含义——“被世人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只要爱的记忆还在,那个爱你的你爱的人就存在着”。妈妈,你不会死,因为我一直记得你!

        寻觅黄山,就是寻觅一种崭新的体验

        当然上黄山,如果你只是一种新鲜,只是一种重复人家的体验,享有来过的征服,那说明你还只是看山是山,可惜你,这辈子的山都白爬了。咋见黄山,似乎还会有一丝丝遗憾,觉得不如期望的那样神话。走入佳境,才会发现她的与众不同。突然间:茅塞顿开,原来它不是高不可攀,而尽是人间的模样哪,尽显身边生活的火与烟。把黄山当作一个放大的人来看,那么,你才是达到了看山不是山的境界,黄山才会全部丰腴起来、生动起来,你,才会没白来一次。黄山更像是一位灵逸的女神。奇石,是她变幻莫测的化身、神秘魔幻的云,就是她行走的身影。那满山点点片片的杜鹃红,就是她健康会讲话的嘴巴……一年四季的色彩,就是她随心所欲的衣裳?还有能叫你记住一辈子颜色的名字——黄山,是一座可以滋润你灵魂的山,真可以叫你来后心安、神安,平安,真可以嗅到久远悠长、荡气回肠的徽味文化……

        寻觅黄山,就是寻觅销魂的黄山松

        到黄山,赏松,是最大的看点。生气勃勃的绿松,无疑就是黄山飘逸的灵魂。若无松,就好似画出俊龙,而无眼睛。看吧:“几枝松,几个观松人,溶出溶入;一幅幅,有似古山水,笔意简洁。而大风呼啸,摇撼松树,如龙如凤,显出它们矫健多姿。它们的根盘入岩缝,和花岗石一般颜色,一般坚贞。它们有风修剪的波浪形的华盖;它们因风展开了似飞翔之翼翅。从峰顶俯视,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的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一副多美妙的画面呀。

        光明顶下来,就开始向北海景区方向去了。路上,植被开始丰富起来,森林也茂密,树木也高大,不时有挑夫和滑竿从对面和身后过去,又过来。走了近2公里的路,就到了北海宾馆,它今年正好建馆60年了,宾馆背靠贡阳山、前观狮子峰、右邻始信峰、左眺丹霞峰,周围峰峦叠嶂、景观独特,是望日出晚霞,赏云海松涛上品之地,被称为“山间览绝景地理位置最佳的酒店”。曾先后成功接待过邓小平、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一百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董建华、泰国王储、杨振宁等一批国际政要和社会名流,享有”黄山国宾馆”的美誉。   

        看到滑竿,我想起一位伟人,一位喜欢登山并非常渴望上黄山的伟人,一位宁可不上黄山也不愿意叫人民抬轿的伟人,他就是毛泽东。那年,毛泽东与张治中同行到安徽,张治中请他上黄山看一看,毛泽东一辈子没上过黄山,他也想去,问:“公路修到哪里了?”张治中说:“修到了山下,上山可以坐轿。”毛泽东听说要坐轿,便不打算去:“那就不去了,我不坐轿。”后来,毛泽东再到安徽,张治中旧事重提,毛泽东依然问:“公路可修到山顶了?”张说:“还没有,山下轿子很多。”结果,毛泽东还是没有登上黄山,他晓得,凭一根竹棍,海拔1800多米的黄山,他是上不去的,毕竟他也年纪大了。他一生只坐过一回轿,那是1925年8月,赵恒惕派兵到韶山捉拿他的时候,他不得不扮成郎中坐轿脱险。很多人对毛泽东不坐担架、不坐轿子感到不解,对此,他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解释说:“坐轿是骑在劳动人民头上。我毛泽东不能坐!”尊重人民,是毛泽东做人的原则。我想,如果黄山索道不是2006年2月建成,而是再早几十年,老人家一定会上黄山完成夙愿,世界上一定会留下毛泽东气势磅礴的黄山佳作大篇啊!

        黄山北海景区是黄山景区的腹地,在光明顶与始信峰、狮子峰、白鹅峰之间,东连云谷景区,南接玉屏景区,北近松谷景区。是一片海拔1600米左右的高山开阔地带,面积1316公顷。北海景区以峰为体,汇集了峰、石、矼、坞、台和松、云奇景,以伟、奇、险、幻为特色,天工的奇妙布局,琉璃色彩变幻,构成一幅幅伟、奇、幻、险的天然画卷,是黄山的风景窗。在散花坞内,我们发现“梦笔生花”了,只见一山峰如一支大毛笔,笔端古松盘旋如花。梦笔生花海拔1640米,孤峰耸立。“笔峰”高44.4米,主岩体厚仅3.8米。由于孤峰的上部三分之一处横裂,裂缝以上部分渐圆渐尖,形如蘸满浓墨的笔尖,而下部三分之二的石柱恰似笔杆。“笔尖”上长着一棵盘旋曲折的古松,松枝伸展,犹如盛开的花,故得名。传说古代文人墨客若文思枯竭,只要到此一游,便会茅塞顿开,妙笔生花。看来,要想写好文章,就一定要来此沾沾仙气哦。不虚此行,开心!传说这支笔,是诗仙李白酒兴时,掷下的毛笔而化成一座笔峰,笔尖化成了一棵松树。

        实际上,松树笔尖在现实里还有一段“死而复生”的真故事:梦笔生花,这是一棵长在山峰顶端的黄山松。但1982年后十几年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一棵塑料树,真树已经枯死。这是因为上游修建水库,越来越多的宾馆和招待所修输水管供水,长达40公里,一直通到了黄山的顶峰。使经过上亿年地质构造才形成的黄山岩体被凿开敲碎,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松树缺水严重而死。

        直到2004年开始,又精心挑选了3棵备栽松,为了抬运上石峰顶端,施工人员在石峰和对面的山峰之间拉起一条钢缆索道,然后在钢缆上安装滑轮和车箱装备。备栽松就这样“坐”着缆车登上了笔峰。成功移植了一棵约1950年出生、高1.75米、基径0.18米、冠幅234cm——228cm的黄山松——“扰龙松”。至此,梦笔生花成功“复活”。不容易。

  开始朝始信峰出发:这段路简直就是松树的世界,什么龙爪松、黑虎松、竖琴松……看的眼花缭乱。还有那个奇石组“仙人下棋”也印象深刻。离始信峰不远,有一排巧石,形似几个身穿道袍、头挽发髻的道士。其中两人对坐,如棋手对弈,之间一棵古松,树冠平整恰似棋抨,取名“仙人下棋”。左侧,有—巧石如人,背负一袋宝物,称为“仙人背包”。右边,有石高矗如人,身穿古服,头戴纱帽,两手拢在背后,似袖手旁观两位棋手对弈,又名为“丞相观棋”。

        奇松为黄山四绝之首,著名的有玉屏楼的迎客松、莲花沟亭蒲团松、狮子林前麒麟松、鳌鱼峰下凤凰松、石笋峰上卧龙松、始信峰的连理松以及引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等。

        记住,看松必到始信峰,这是黄山松最秀美的地方,是游客必到之处。始信峰位于黄山后山之东海拔1668米,奇峰突兀,悬崖千尺,苍松凌空。旧传古人游黄山,至此如入画境,似幻而真,始信黄山神奇绝妙,故名。此峰凸起于绝壑之上,四面临空,悬崖千丈,仅东南一峰相近,中隔丈许。此峰虽小巧玲珑,但巧石争妍,奇松林立,风姿独秀。

        始信峰的名松遍布百丈悬崖之上、缭绕云雾之中,路旁探海松、卧龙松、竖琴松、黑虎松、龙爪松、连理松、辕门松、风仪松接踵而立,故民谚有“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之说。松秀山色美,尽收眼底。所以,自古以来的旅者都认为,进黄山只有来到这里,才真正感觉到黄山的风景奇绝,美不胜收,妙不可言。

        接引松。始信峰三面临壑,近及峰顶之处,其东南方向隔丈余深渊与另一山峰相峙,有一石桥飞渡,名曰渡仙桥。桥边峭崖上有一棵500年古松,横枝峰间,似伸手迎接来客,故名接引松。明代旅行家徐霞客黄山日记中说:“崖忽中断,架木连之,上有松一株,可攀引而度,所谓接引崖也”。也就是说,当初始信峰还没有这座渡仙桥时,人们横木以为桥,援松而越断崖;这棵接引松也因此颇具神骨仙气。

        探海松——小迎客松,黄山十大名松之一,立于卧云峰陡腰,地处海拔1670米,树高仅3.5米,侧枝倾伸前海,犹如苍龙探海,戏搅浮云。树龄约500年。探海松在始信峰,经过天桥,可望见一棵古松悬在危崖上,即为探海松。它有一侧枝很长,倾伸前海,犹如苍龙探取海中之物。故名。相传,有位仙人应邀去天都赳宴,行至桥上,只见云海翻腾,浩气临空,于峰万壑,倏忽变幻。他看得如醉如痴,将赴宴忘得一干二净。另一位仙人东方朔见此光景,即拍拍他的肩膀,笑曰:“老翁老翁,犹似老松,不尝他酒,独饮海风,一醉千年,其乐无穷。”那仙翁一听,觉得此话颇有道理,心想:这里比仙宫还美,何不在此一醉千年?于是便摇身一变,化作一棵苍劲的松树,日夜饱饮海上的烟霞。这就是探海松。因其造型奇特,故旧志将它列入黄山“十大名松”。有诗咏之:“天都绝壁一松奇,古干倾斜势欲离。要与龙王争海域,侧身欲跳舞披靡。”

        元代汪珍写过一首《石床峰》诗:常约高僧访上方,峰头老树挂斜阳。仙翁何处归来晚,风落松花满石床。其中“老树挂斜阳”、“松花满石床”把松树写的多么棒啊!试想,你在黄昏归家,屋外松枝挑着夕阳像灯笼般为你照亮,放眼见到,屋内石床上洒满了黄黄的、闪亮的松花,你此刻的心该会有多么愉悦啊,又可想而知满山的松树会有多少啊?那将是一种何等美妙的画面和动人心魄的时刻啊?根据松树开花的时间推测,那写诗的日子就应该在我爬黄山这个季节——4月末到5月初吧。

psb (6).jpg

  寻觅黄山,就是寻觅像黄山松般顽强的母亲精神

        黄山是母亲的象征,看到黄山松,我想到年轻时的母亲,如同黄山松一样,适宜在任何干旱、贫瘠、高寒的恶劣环境中生长,笔直、挺拔、长青、傲雪;尤其能从石缝中寻生活觅生机,她,是位内在品质正直、善良、坚定、坚强、永不言败的人。她正像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一样,铸就我心中抹不去的一道最撼人心魄的人间风景。其实,人生最无私和最伟大的事情:就是让自己和家人好好活着。
        寻觅黄山,不可能是觅全到所有的黄山美景

        一次上山,不会全看到“四绝”,也不能一次爬上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和始信峰这主要山峰。

        想看黄山松,恐怕就看不了黄山云与雾;要看美丽云海,就看不全奇松怪石,人不可太贪,也不可兼得啊!现在,由于精心保护黄山,最著名的天都峰和莲花峰两座主峰,都是在轮流封山修养的。所以,我们此行,尽管天都峰2016年4月1日开放,也还是没有爬黄山最危险、山路最陡峭的天都峰。也没有上去已封山第5年的莲花峰,大概在2019年开放。但是,我是十分满足,没有下雨、没有大雾,把黄山基本的画面都一一装入了脑海里。

        就是最险要的天都峰,也遥望到了,用长焦拍下那惊险的鲫鱼背上冒险攀登的勇士。据说此山峰登顶的路上,最陡的地方会有接近80多度近乎垂直的攀爬处,很多人都不敢上去,上去真得有一定的胆量。

        在山上时间已经很久了,从前山已走到了后山,大约10多公里路吧,黄山景区,其实是在一个圆形的线路绕来绕去,光明顶应该是中心点吧。大家开始向云谷索道缆车站走去,有5位开发区“天空户外”徒步群的队员,体力好,用1小时40分徒步下山。我俩规规矩矩,各花80元,上缆车经2666米,落差755米,只8分钟就下山了,终点是云谷寺站,还有一个小型二层楼的“黄山地质公园博物馆”,进去参观了。至此,黄山一日结束和完成了我积攒了63年的梦,无遗憾了!望着那个红底白字的广告语:“中国旅游,从黄山再出发”,我也窃窃自喜,对啊,我的新旅游,也要从黄山再出发。有收获啊!
    
        

psb (5).jpg